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取得民族独立,掌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既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进一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成功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新篇章,开始走追赶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一、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世界历史上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物质前提。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要实现工业化、建成工业国,走新民主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因此,在革命成功以后,发展工业化便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需要完成的首要课题,也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工作重心和治国方略,工业化成为风靡一时的经济和政治口号。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党中央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条总路线,即在新中国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基本上实现一化三改。这条总路线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时,面对新的矛盾和情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目标。“它像一座灯塔,照耀着我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建设重工业开始,仅花费了十余年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而中国薄弱的重工业基础导致我们无法经济独立、巩固国防。正因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中国以苏联经验为参照,举全国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主张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社会主义全面工业化的基础。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制发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这一提纲标志着总路线的最终形成,并且新增了毛泽东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不仅要实现工业化,更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国民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过渡时期总路线由1954年2月的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并于同年9月载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讲道:“我们的总目标,……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不仅提到现代化的总目标,还指出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需要久久为功,既要稳基础,也要谋发展。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力求通过几个五年计划,将一个经济和文化上都较为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并且即使实现了这样的目标,也不能有丝毫的骄傲。两次讲话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根据这一设想,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关于“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不再片面强调工业化。他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将这“四个现代化”作为党的任务目标写入党章的总纲中。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满怀信心地说道:我国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1957年8月,周恩来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说明,交通运输业的工业化应该被包含在工业现代化之中,因此不再单独作为一个工业化的概念。

二、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规划

根据历史和现实条件的不断调整,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布局和把握不断深入。随着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开展,党和国家逐渐认识到工业发展离不开高技术,“没有现代化的技术,就没有现代化的工业” 。然而,当时我国的科学技术状况十分落后,理论基础薄弱,实践中的复杂技术也无法脱离苏联专家独立解决。现实倒逼改革与反思,党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1957年初,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两次提到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将现代科学文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与现代工业建设及现代农业建设并提,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对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最高领导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不仅要追求物质文明,也要追求精神文明。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引起了我们对“以苏为鉴”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在此之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接踵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给国民经济和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提出要在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的基础上加上国防现代化。 这四个现代化,不是串联式地发展,而必须并进互促, 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化才能较快地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深入思考社会主义的矛盾,综合考量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环境,重新制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中央至此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理论。1964年12月,在做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周恩来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基于赶超世界先进国家这一目标,周恩来还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做了明确的时间规划。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在1980年前,即在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一个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进入21世纪前,力争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此处,毛泽东所提的“科学文化现代化”被修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体现了党对科学技术关键作用认识的深化,“四个现代化”的内容至此成形。“两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方案契合了我国当时的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为现代化建设规划了清晰的路径,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步走战略都是依据这个思路,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然而,“四个现代化”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安排在之后的10年里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党中央有关现代化建设的计划和目标被长期搁置。1975年,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下,周恩来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重提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党的十一大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再次写入党章。

三、本时期现代化探索的历史意义

纵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虽然未被正式提出,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已经初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两步走”战略也为后续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在这一理论引领下,我们成功推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50—1977年,工业产值以年均13.5%的增长速度发展,完成了由落后农业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转变。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达3 679亿元,较1952年提高了近3 000亿元,居全球第11位。尽管在此过程中有过一些失误和挫折,“四个现代化”建设实践曲折而缓慢,但党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没有停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四个现代化”。1960年成功发射第一枚导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一时期形成的成果,奠定了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和国防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GbJFwFtwIAtIb9Ph4OXSmN7fSygmGuAjnl64VBB2ImvQPKsOZ4Ga+mFKJax6mW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