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从此人类便踏入了“太空时代”。
1958年,在中央批准研制人造卫星之初,中国科学院连一个像样的卫星研制场地都没有。中国科学院的领导经过几番商讨、多处调研,终于找到了一处闲置的场所——西苑操场甲1号。
中国的第一批卫星——“东方红”系列卫星的研究工作就在这处简陋又不起眼的地方启航了!
西苑操场甲1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初期总体成员
西苑操场甲1号院中有一座三层灰砖小楼,总占地面积为两千多平方米,有80个房间。虽然简陋,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使卫星研究工作顺利进行,“东方红”卫星项目组的工作人员陆续建设了十几间平房,作为行政办公室、加工车间、器材间、玻璃车间、仓库、车库等,还充分利用了原本的建筑设施,将其改造为环境模拟实验室。
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卫星研究,于是科学家们组成了代表团,人称“航天卫星十八勇士”,由“东方红”卫星研制团队前往当时具有卫星发射经验的国家访问、学习、考察,最终总结出两点方针:一是中国的空间技术要从小到大、由低到高,二是中国一定要走一条自力更生的航天之路。
在考察学习结束后,120多位专家再次召开“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论证协调会,明确卫星的未来发展方向,就发射人造卫星的任务、目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与论证。通过这次会议,我国初步确定了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一颗专为科学探测而研制的试验卫星,它的主要任务是积累中国航天对地观测、气象监控、通信广播等领域的经验,主要目的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获取基本经验和可用数据。
方针既已明确,专家组的科学家们立刻行动了起来。“勤俭办科学”是我国当时的发展策略,加之已经确定了“自力更生”的方向,我们的卫星研究组既没有“请外援”,也没有购买昂贵的仪器,而是自己动手,从零开始。例如,科学家们亲手建造了煤气发生炉、吹玻璃、封接真空管,制作出了真空仪器。
戚发轫、沈振金、韦德森、张福田、彭成荣、尹昌隆、朱福荣、孔祥才、王壮、杨长庚、王大礼、张荣远、刘泽光、郑忠琪、林殷定、鲁力、王一方、洪玉林共18位。
东方红一号的振动力学试验
国际宇航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间技术专家,也是当年“航天卫星十八勇士”之一的戚发轫回忆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刚刚成立,那时候条件还很差,为试验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例如,卫星天线在发射的时候是收起来的,到天上之后要靠旋转将天线甩出来,这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地面模拟试验。没有场地,他们就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找到一个仓库来用。”
“天线试验很危险,有很大可能伤人。由于没有条件配置安全防护的设备,只能让年长者用仓库里的纸盒充当防护板,在缝隙中观察试验,而年轻人就爬到房梁上去看。”
——摘自中国文史出版社
《“神舟”首任总设计师讲述:中国航天的历程》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卫星小组进行了无数次试验,成功找到了关键环节,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研究上的困难,如“做不出”“上不去”“听不见”“看不到”等。后来的大量试验,诸如电离层与电子、光辐射、遥测、结构、雷达跟踪应答、环境试验、振动力学试验等,都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完成的。
从1958年卫星研制计划立项,到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我国的卫星飞天计划经历了多次危机和暂停,然后又一次次重新被提上日程。
直到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横空出世,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发射成功,它播送着“东方红,太阳升”的嘹亮乐声,翱翔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近地轨道上,正式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在这之后,我国在卫星领域大展宏图,逐步规划并发射了多种类型的卫星,服务于我国建设事业的方方面面。
1984年1月29日这一天,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颗通信卫星的试运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搭载着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进入太空。可惜的是,这颗卫星没有成功进入预定的轨道。但是,这次试验证明了我国的卫星可以实现变轨飞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和精度控制,为后续卫星的设计理念提供了可靠的支持,为我国卫星的研发工作突破难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后,我国陆续发射了用于科学考察、气象观测和通信广播等的大量卫星,并在熟练掌握发射技术的同时,逐步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正是初期的稳扎稳打,为我国卫星事业后续的突飞猛进夯实了基础。从1970年至2022年10月,50多年来我国共有543颗卫星进入太空服役,卫星数量位居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