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年轻学者哥白尼

1473年2月19日下午4点48分 [1] ,在波兰托伦市,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便是尼古拉·哥白尼。虽然哥白尼的出生时间被记载得异常精确(对此,需要持保留态度),但有关其童年的资料极为匮乏。可以确定的是,哥白尼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父亲是汉萨城的一位富商。遗憾的是,哥白尼年仅10岁时,父亲便与世长辞。舅舅卢卡斯·瓦岑罗德(Lucas Watzenrode)便承担了抚养两个外甥的重任。

舅舅卢卡斯曾就读于波兰一所顶尖大学——克拉科夫大学(雅盖隆大学前身)。之后,他又远赴意大利继续攻读研究生。毋庸置疑,饱读诗书的卢卡斯对外甥们的教育极其上心,经常鼓励他们好学深思、追求学业,以期他们将来能像自己一样成就一番事业。在此期间,卢卡斯因在教会事务上成就骄人,于1489年荣任波兰最北部天主教教区——瓦尔米亚(Varmia)的主教。瓦尔米亚位于托伦东北方,占地2000平方英里 [2] ,周边几乎为条顿骑士团控制的普鲁士地区所包围。瓦尔米亚的大教堂坐落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弗劳恩堡,主教官邸则位于弗劳恩堡东南约40英里 [3] 的利兹巴克。毫无疑问,担任瓦尔米亚主教就相当于成为该地区至高无上的行政长官。

作为行政长官,舅舅卢卡斯在教会任命方面的权力不容小觑,这也使其原本殷实的家资日益丰厚。卢卡斯盘算着,有朝一日他那聪明伶俐的年轻外甥能够继承其衣钵,延续家族之荣耀。1491年,哥白尼以优异成绩考入克拉科夫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克拉科夫市位于维斯瓦河沿岸、托伦以南约350英里处,素有“皇家城市”之美誉。彼时,强盛的雅盖隆王朝在波兰力推艺术和科学的研究,以与法国和意大利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强国分庭抗礼。特别是在当时天文学方面师资奇缺的全北欧,克拉科夫大学独领风骚,竟有两位卓越的天文学教授,其他北欧高校无一能与之匹敌。

图1 这幅哥白尼的木版画是以其自画像为基础创作的。哥白尼手执的铃兰花,是他的出生地托伦的象征

当时的大学仍以七艺 [4] 学习为主。其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文法、辩证法(逻辑)和修辞学总称为三艺(trivium)。顺便一提,英文中的trivial(意为不重要的或琐碎的)正是源于trivium。不过,年轻的哥白尼可能早在抵达克拉科夫之前便已精通这些学科,这让他有充足的精力专注于其他四个以数学为导向的学科——算术、几何学、音乐和天文学,它们总称为四艺。尽管我们至今尚无法确定哥白尼具体学习了哪些课程,但可以肯定的是,其第一学期使用的天文学教材是中世纪晚期最知名的天文学入门教材——萨克罗伯斯科的《天球论》。毋庸置疑,哥白尼一定听过这些课程。

当时,书籍的印刷还比较新奇,几十年前才开始于德国。而作为最早的天文学印刷教材,萨克罗伯斯科的《天球论》自1472年首次印刷以来,创下了超过200次印刷的纪录,堪称天文学界的畅销巨作。 [5] 毫无疑问,哥白尼有机会接触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版本。然而,这本以基础知识为主的书很快便无法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哥白尼逐渐意识到,要想在学术研究领域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寻找更高级的参考资料。后来,他获得了一本名为《阿方索星表》的表格书。该书写于13世纪初的巴黎,以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之名命名。《阿方索星表》使天文学家在计算行星的位置时,不必一味遵循古代地心说的基本几何知识。1483年,该作品首次印刷。哥白尼持有的是第二版,该版于1492年在威尼斯出版。

1492年冬,这所大学开设了欧几里得几何学课程。至此,不到20岁的哥白尼开启了他终生热爱的数理天文学之旅。随后,他得到了一本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该书首次印刷是在1482年。由于那个年代的书籍是以未装订的纸堆形式售卖的,哥白尼需要将其送到当地的裱书匠那里装订成册。因此,无论是他的《几何原本》还是《阿方索星表》,在装订上都有克拉科夫的特色设计,它们也成为哥白尼早期对天文学萌生兴趣的佐证。(这些书在三十年战争中被劫掠,现保存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图书馆中。尽管波兰几个世纪以来屡遭战乱,但这些书依然被保存了下来。)

哥白尼入读克拉科夫大学后不久,一项惊人的发现传遍了大街小巷。一位意大利航海家在西班牙的支持下,本想横渡大西洋,以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这一发现在多年后哥白尼创作巨著时发挥了作用。然而在书中,哥白尼提及的人并非哥伦布,而是亚美利哥。

1495年初,哥白尼尚未获得学位便离开了克拉科夫大学,他之后的人生经历至今仍扑朔迷离。有人认为,哥白尼可能去了其他大学,如德国的莱比锡大学,但这仅仅是一种无聊的揣测。然而,1495年还有一个好消息:身为主教的卢卡斯舅舅提名哥白尼在瓦尔米亚教区担任职务。后来,他也为哥白尼的哥哥安德烈亚斯安排了教会职务。不过,由于出了点儿岔子,哥白尼的任命一度悬而未决,直至两年后才尘埃落定。

尽管如此,1496年10月,哥白尼还是来到了意大利,就读于极富底蕴的博洛尼亚大学,学习罗马法和教会法。在那个罗马教皇在整个欧洲的国家事务和教会事务上都拥有巨大权威的时代,教会法至关重要。要想回到瓦尔米亚成为一名杰出的教会官员,哥白尼必须用心学习这些课程。

与天文学教授多梅尼科·马里亚·德·诺瓦拉的共处,无疑对哥白尼今后的声望很有益。彼时,哥白尼与其说是诺瓦拉的学生,不如说是他的助手。正因如此,哥白尼才有机会参与教授的天文观测,翻阅最新的天文学著作,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值得一提的是,诺瓦拉每年都会发布占星预测。不必说,耳濡目染之下,这位年轻的天文学徒当然知晓当时占星理论相关的种种争论。然而,那时的哥白尼对占星术和行星的影响持有何种观点,至今仍是谜团,因为目前毫无资料可查。在诺瓦拉的指导下,哥白尼很可能绘制了自己出生时的星图。这种星图就是所谓的天宫图,要求出生时间极为精确,即误差不超过四分钟。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这种精度几乎无法实现,因为人们很少能把出生时间记录得如此精确。不过,诺瓦拉可能知道一两个常规技巧来对缺失的数字进行推算。德国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中,就有一张保存完好的天宫图,尽管并非哥白尼亲手所绘,但它非常精确地记载了哥白尼的出生时间,这或许是关于哥白尼占星术的唯一线索。

只要舅舅掌管着家里的钱,哥白尼就不得不精打细算、节俭度日。终于,瓦尔米亚大教堂教士会的阻碍消除,哥白尼得知自己稳操胜券,于是,他即刻去了一趟当地的公证处,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认定。之后,公证人起草了一份授权文件,授权两位代表代为收取哥白尼的进项。自此,哥白尼总算可以自主做财务决策了,不过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有点儿操之过急。毕竟,正式任命数星期后才宣布。于是,他把草拟好的文件交还公证人,公证人把时间改为1497年10月10日。 [6] 这下,一切都合法合规,无懈可击了。

时间一晃,便到了1500年夏,年仅27岁的哥白尼已在博洛尼亚大学法学院完成了四年的学业。当时,正值罗马圣年庆典,庆祝基督教走过了1500个春秋。哥白尼和安德烈亚斯没参加学位考试,就迫不及待地一同踏上了前往罗马的旅程。为了这场庆典,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不惜下血本,大肆操办。在参加庆典的人中,还有来自德国的天主教修士马丁·路德,他对这位在庆祝活动和私生子身上挥霍无度的教皇深感愤慨。这一印象造成的后果必将给整个欧洲带来巨大冲击,也必将对哥白尼的后半生产生深远影响。

40年后,哥白尼向年轻的路德宗信徒格奥尔格·约阿希姆·雷蒂库斯回忆说,在罗马期间,他曾为一大群学生、重要人物(男性)及专家讲授数学。但很可惜,关于他的授课和罗马之行,我们所知甚少。

罗马之行过后,哥白尼重返瓦尔米亚,正式跻身弗劳恩堡的16位教士之列。虽然他亲自负责大教堂的一座祭坛,但他并非高级神职的司铎,而是初级神职的教士,还立下一生不婚的誓约。成为大教堂教士会的一员,相当于成为董事会的要员;大教堂在教区内拥有大片土地,随后哥白尼便肩负起收取地租、化解纠纷,并随时准备抵抗横行霸道的条顿骑士团之重任。条顿骑士团乃天主教三大骑士团之一,历经13世纪的东征风云,终于在普鲁士深深扎根,树立了自己的雄风。随着岁月的流逝,条顿骑士团与波兰王国产生了冲突;托伦(哥白尼的出生地)在1466年的和平协定中成为波兰的一部分,条顿骑士团结束了对该地区的统治。然而,瓦尔米亚几乎完全被条顿骑士团的领地包围,如履薄冰,问题依然存在,这也意味着哥白尼在之后的日子里必须加以注意。

与此同时,1501年7月底,哥白尼和他的哥哥出现在弗劳恩堡瓦尔米亚大教堂教士会会议上,请求教士会准许他们重返意大利继续深造。教士会欣然接受了哥白尼延期两年的请求,因为他“志在学习医学,并有意将来担任我们至尊无上的主教以及我们教士会的医师” [7] 。当然,教士会也同意安德烈亚斯缺勤去“求学”。目前尚不清楚安德烈亚斯是否完成了学业,然而确凿无疑的是,1502年,他身为瓦尔米亚的代表,去罗马参加了与条顿骑士团的激烈辩论。

1501年10月,哥白尼进入了享誉欧洲的顶尖医学学府帕多瓦大学,正式开启了他的医学生涯。彼时,医生们相信,黄道十二宫的不同星座会对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影响。因此,医生们需要了解一些占星术知识,以精准掌握何时何地对病人施行放血术。这让哥白尼再次与占星术不期而遇。虽然我们不清楚哥白尼是否在治疗过程中真正运用了占星术,但他在意大利学习期间确实掌握了这些技术。

在帕多瓦大学度过了两年的求学生涯后,哥白尼深知,是时候回到瓦尔米亚了。虽然他还未完成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所需的第三年课程,但空手而归显然会让他难以自圆其说。毕竟,大教堂教士会更希望他能够拿到某种学位,以证明他在意大利的6年并未荒废。然而,要想在博洛尼亚大学或帕多瓦大学取得学位,需要高昂的费用,因为除了要筹措考官费用,还要承担同学们期望的宴会的开销。幸运的是,素来节衣缩食的哥白尼想出了一个妙招,他决定前往附近的费拉拉大学参加教会法考试,这样便能避免宴请熟人。虽说这份文凭并非他最初追求的,但至少能证明他这些年在意大利读的书不是白读的。

1503年5月31日,30岁的哥白尼获得了费拉拉大学教会法博士学位。年底之前,他回到了瓦尔米亚。从此他再也没有远离他那波兰北部的家乡。

[1] 关于哥白尼出生日期的第一份印刷资料来自Paul Eber, Calendarium historicum (Wittenberg: Rhau, 1550),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有一份未注明日期的早期天宫图手稿,记载了相同的日期和时间。

[2] 1平方英里≈2.59平方千米。——编者注

[3] 1英里≈1.61千米。——编者注

[4] 七艺,是西欧中世纪早期学校的主要学科,也是后世学术合称之源。——译者注

[5] Jürgen Hamel, Studien zur“Sphaera”des Johannes de Sacrobosco ( Acta Historia Astronomiae 51) (Leipzig:Passage-Verl, 2014).

[6] Marian Biskup, Regesta Copernicana ( Studia Coper nicana VIII) (Wroclaw: Ossolineum, 1973), Register item 33, pp. 41-42.

[7] Marian Biskup, Regesta Copernicana ( Studia Coper nicana VIII) (Wroclaw: Ossolineum, 1973), Register item 38, p. 43. 3DHG3JbhIdmaHF7Kkvhiz7hsT2XJYqWIi5taATc5T5yj6cK/fHcaynA/NSjQnh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