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刚刚度过了她的六岁生日(2014年12月26日成立),而在此之前(2011年12月8日),在诸师的引领下,我和一群年轻人(以我的研究生为主)一起在南宁桃源饭店的一栋小楼里开始了我们中医之路的探索。
跟师、从医、执教多年,对中医的领悟是多方面的,加上有了这样一个施展所学的平台,我们当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教育+养疗”。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作为中医,除了开药、针灸、手法等,还强调养,所谓“三分治,七分养”。三七开虽然不很精确,但强调了养须重于治,这于健康的话题而言,是根本性的原则。所谓养,并非仅限于多吃点什么,少干点什么,而在于对我们拥有的这个生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根据这个基本的认识,尽量多做对生命有益的事,尽量少做对生命有损害的事。因此,只有建立了这个认识,把握了这个损益,这个养才具有根本的意义,才能真正为健康保驾护航。
那么,我们对于生命应该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呢?首先,生命的存在不仅仅是这个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肉体。当然,这部分很重要,生命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生命,就要仰仗它的支撑和承载,这部分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称为“形”。但是仅仅有形的部分是不足以构成生命的,至少还必须有神的加入或参与,这是从比较粗略的角度来看生命的基本构成,也是《内经》的基本认识。如果稍稍详尽一些,那么生命实际涵括三个层面,亦即所谓的“三才”。其一,就是上面的肉体层面(形);其二,是心的层面;其三,是性的层面。性是生命的根本层面,也是最深、最里、最原始(或最本真)的层面,这个层面在《中庸》里又称为“天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已经体证到了生命的这个层面。肉体或者身(形)是生命可以被触及的层面,也可以说是生命的表层。那么,介于表里之间的这一层,便可称之为“心”。心是表里内外之间的枢机,根本层面必须通过心才能作用到身体,而要想透过身体去触及生命的本源一性,唯一的路径也只有心。因此,心不仅是生命的枢要,也是中国文化的枢要所在。《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上述的性、心、身,可以说是生命内在的三才,而大家更为熟悉的天、地、人,则可称为外在的三才,其内外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三才是中国文化认识生命及事物的基本观念,依此类推,还有道家的精、气、神,以及现代科学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而杨海鹰先生提出的肉体、能体、主体,则不失为一种既具有现代科学精神又充满传统内涵的生命表述。
对生命的养护,必须涵括上述的三个层面。从内来讲,也就是既要养身,也要养心,更要养性。从外而言,就是要使人的生命适从于天地的状态,天地的状态是随四时而变化的。《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便是关于人如何适从天地变化的专篇。按照中医的观念,人除了生身父母的生养,还有天地这对父母的生养。那么,天地凭什么生养你呢?这就看你是否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有了天地这对父母的关护,从生命的外在而言,这个养护就具足了。相对于外而言,生命内在的养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将内外打通,那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似乎在权重上是更为切合的描述。所谓“人和”,即对上述生命内在三个层面的养护,亦称为“内三和”。
其一,养身。从上述损益的角度,就是要尽量革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形成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起居、劳逸等。其二,养心。心层面的养护主要是使其安、使其宁,心若养护到位,便能成就《尚书》五福中的第三福——康宁。养心的主旨在于去除扰心的诸多元素,而此诸多元素的主因无外乎私欲,有私欲便会有得失,有得失心便忧患恐惧而不得安宁。因而养心之要,便在于认识私欲、减少私欲,心少私欲之侵扰,便归于恬淡、安宁。其三,养性。根本层面的性谓之天性或天命,钱穆先生将天人合一视为中国文化的归宿处,如果从归宿这样一个角度来说,人必须回归到天性(天命)的怀抱,方可称为“天人合一”,这正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方向。而从养生的角度,如果将天性视为生养万物及生命的太阳,那么养性主要涉及的是如何去除遮障太阳的乌云,也就是不良情绪。
因此,三和实际上就是透过对生命的如实认知,通过内(性、心、身)外(天、地、人)的调适与养护,使生命处于良好的状态。近年来,我在微博、微信及一些演讲中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上述观点,并介绍了其中的部分践行,不少朋友对此予以好评并从中受益。为了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基金会的同事及相关同仁,尤其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刘观涛主任,耗费了大量时间对这些体例繁杂、长短不一的文字进行了统筹编辑,并以《大学》的次第纲领各文,从而保证了内在精神上的一致。若这本意外的小书能够对大家认知、呵护生命有所助益,这完全是观涛主任及基金会的同事所赐。愿大家同有三和,同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