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心力:抗压力的基石

我们会觉得一个人心力越足的时候越有“正能量”,更有勇气、爱心、耐心等。心力越强大,我们能承载的压力也越大,能做的事也越大。

相反,心力越差,负面情绪越多,就越容易感到纠结、懊悔、畏首畏尾,甚至无力与绝望。

随着我自己对身体感受觉察的不断细化,我发现心力其实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就像是经络里的“气”,至少在中医领域里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种能量实体。

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精神力”,但我更愿意使用“心力”一词,这样可以更好地从中医、经络、气血、能量的角度来进一步理解这股力量。

虽说人的精神活动来自大脑,但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中都在使用类似于“心脏”的词汇来指代人的心神意识活动。《内经》中说:“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经历过:上了一天的班,回来累得连话也不想说,可是还要应付领导的电话。类似的场景下,我们会觉得每说一句话,都得先“提起”一股劲。

这个劲从哪“提”起来的?就是在胸口心区的位置,这股劲就是心力最直接的表现。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已经没有力气了,只能再使使劲,挤出一点力气来。

心力的生成、消耗与枯竭遵循着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呢?

简单来说,当人们处于平静、放松、自然而发的状态时,心力是在生成的;而进入“主动的努力”状态时,心力是消耗的。

如果我们将前文中“铁三角”再进一步提炼,那么抑郁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用力过猛”的心态。找到自己的用力过猛,是解决抑郁的一个重点。

1.心力的枯竭

现实中,我们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意图”,想要表现得好,想要变得富有,想要提升自己,等等。所有的主观意图,都是从心里“提着”的这个劲发出来的。当我们尝试静下来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我们的身体总是在不自觉地使劲。

所有这些使劲,无论是心在“提着”一个劲,还是肩膀不自觉地端起,都意味着我们内部有某种内耗正在发生。

一旦这种“主动的努力”程度过大,就会进入心力枯竭的状态。就像肌肉劳损或者拉伤一样,要么是心再也使不上劲,要么是心一直紧绷着没法放松。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像一个充不进去电的电池,已经没有办法通过休息、娱乐、睡眠来补充我们的心力了。这个时候人会出现以下情况:

·胸口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是我们的心在“痉挛”,提着的劲没法停下来。

·心无力,什么都不想干,就想逃走、躲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心“瘫痪”了,使不上劲。

·充满了消极、绝望、恐慌、放纵,等等。这些是被放大的负面情绪。

·出现心悸、心慌,甚至濒死感。这是精神层面心的枯竭开始影响到实体层面心脏的枯竭。

基本上追溯到“抑郁铁三角”爆发之前的状态,我们一定会发现这个心用力过猛的迹象。比如努力地解决危机、努力地修复关系、努力地成长、努力地养生、努力地振作、努力地想搞明白,甚至是努力地放松。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抑郁症看起来懒散,实际上他们心里的那种努力是没有被看到的。所以他们最怕听到的就是“你要坚持”“你要努力改变”“你要相信自己”。

反而,他们最想听到的可能是“没事,放弃吧,不用再坚持了”。毫不夸张地说,“放弃”是抑郁必经的出路,要么放弃生命,要么放弃努力。

2.让主动努力的心停下来,是恢复心力最有效的手段

那“放弃”之后,我们会变得消极、无所事事、了无生趣吗?不会。事实上正好相反,我们会变得更具有生命力。

这里的“停下来”,不只是将“努力 什么”停下来,同时也要把“努力 不做 什么”停下来。这时我们会进入一种“自然而发”的流动状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中提到了一种忘我而专注的状态,即“心流体验”。这是一种平静而专注的状态,当我们处在其中时,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目的,只是单纯地享受其中的过程。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似乎并没有一个缜密思考的过程,但却又做得行云流水。这时,人的心力是在源源不断地生成的。

也有人说,他在投入做某件事的时候很舒服,但做完了就会觉得很累,这一点值得注意。这样的现象,意味着我们在投入的时候处于一种狂热的状态,而非平静。这种狂热,也是一种“用力过猛”。在深入心流体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应慢慢觉知其中诸多不易察觉的“用力”,以便进入更深层的心流体验。这个过程中我们当谨记一个原则:既不人为强化,也不人为压制。主观体验上,这可以描述为一种“不过脑子的简单应对状态”。

也许有人会想到,有很多身心修养的观点中都会提到“保持觉知”,这似乎与心流体验的“忘我”是相冲突的。实际上二者是一个交替渐进的训练过程。首先应该优先进入自然流动的、行云流水的状态,在此基础之上,再逐渐训练自己保持觉知。

起初,这种由心而发的状态,可能不一定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会带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反应,如悲伤、害怕、愤怒,等等。这里我们面临一个选择,是优先“自然流动”,还是优先“保持觉知”?事实上当我们优先保持觉知时,我们意识活动可能基于“在观察的我”;而我们优先保证自然流动时,我们意识活动的起点是“无我”的。

当我们能在行云流水的自然流动之中,又能保持清醒的觉知时(这时的觉知也是自然流动的),我更愿意把这个状态称之为一种“贯通”状态,这时可以感觉到我们的言谈举止都源于一个“后台”。这个后台就是心的本原、自我意识的源头、精神力的源头,也就是真正的“我”。

不只是运动,即便是思考也可以进入“贯通”的状态。比如我们端着一杯茶,看着窗外,任思绪自然地飘,我们也会觉得轻松而平静。相反,如果我们主动地、用力地思考一个什么问题,这就不是“自然而发”的状态,而是一种明显在“使劲地想”。

如同这个自由飘散的思绪一样,并不是说我们停止“主动的努力”就是什么都不做,事实上我们仍会有想法、有爱好、有想去的地方、有想见的人、有想做的事,而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这个“源头”,姑且称之为“心之源”。越靠近这种“既不人为强化,也不人为压制”的自然流动状态,我们的心越能从心之源中汲取更多的力量。

当精神意识流动得越自然、越不受阻碍之时,越会有更多的精神能量进入我们的脏腑“心”,再分化至大脑和其他脏腑。相反,当我们压抑自己的各种精神意识能量流动的时候,如压制我们的情绪、思绪、态度等,则减缓了精神意识能量的流动。同样,当我们的心在努力、使劲的时候,心就是紧缩的、用力的,这时“心”这一入口就处于相对紧缩、收紧的状态,心之源的能量的进入也是减缓的。

第一次体验到“贯通”“心之源”时,我正看着窗外发呆。当时我住在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边上,卧室有一个大飘窗,我最喜欢在这个飘窗上静静地坐着,看着窗外。窗外从奥森公园一直绵延到北京的西山,触眼所及是一片的绿意生机。这一望,视野超过十公里!

我静静地望着远方,似看也非看,并没有聚焦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上。不知发呆了多久,当我意识到我在“看”时,我感觉到“看”这个动作并非从我这里发出,似乎是从背后发出,穿过我,看向遥远的地方。称之为“背后”,似乎也不精准,而是来自一个“未知之处”。

慢慢地,我开始感受到眼前无尽的绿意,其中充满了生命力。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植物生长中表达出来的盎然生机。而这生机,也来自同一个“未知之处”。

称其为“未知之处”,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地方,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但又可以隐约地知道,一切的“自然”都是从那里发生出来。这个“自然”,既是大自然的万物生机,也是生活里的自然变化,也是言谈举止的自然而发。

称其为“后台”,是因为它不是“我”,它是自我意识的源头。那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远胜于物质、家人、朋友所能给我的安全感——来自真正的“后台”与“靠山”。

3.略说心力

注:整个“略说心力”部分为拔高内容,若非医学专业同仁、想深入了解的读者,可直接跳过,以降低学习成本。

心力是什么?简单来说,心力就是心的力量。

心力的概念里,包含了这样两个部分:①起心动念的力量。②起心动念转化成的精神能量。

(1)精神能量与“心眼儿”大小

并不是所有的起心动念都会转化成我们的精神力。起心动念,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要转化成有形的精神能量(神气)是以“脏腑心”为基础的。所以《内经》中说“心藏神”“心为君主之官”,心为“生之本,神之处”。这个所谓的脏腑心,并不是肉质的心脏。它只是在空间位置上与心脏重合。就像我们说的肾气,也不是肉质的肾脏。但从体感上来讲,肾气出现的位置与肾脏的位置,在空间上重合。

这个从无形到有形的转换临界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心门”。其具体位置就是在胸口的位置,也就是当我们感到“心累”时心累的地方,又或者心累又必须提着一口气去说话时提着一口气的地方。

从心门出来之后,能量运行的主干线称为“心脉”,从心到头顶。这条主干线上最重要的节点是“大脑”。能量会从主干线向外进入奇经八脉、十二经络,进而连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心脉向下延伸可达会阴穴,整条通道即“中脉”,是神的运行通道。在神通道上有三个意识中心,分别是上丹田(头部),主思维、想象;中丹田(心区),主情绪、感知;下丹田(小腹),主运动、本能。

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心眼儿”小,其实是一个写实的表达。这个心眼儿(心门)的大小、“心脉”的粗细,直接决定了我们无形的起心动念到底有多少能转化成精神能量,最后表现为一个人抗压力的强弱。心眼儿小的人,确实抗压力差一些,情绪能量的流动会慢一些。

心眼儿大小、心脉粗细主要取决于先天体质。大体上形成了,偏于细腻、敏锐的“高敏人”和偏于粗糙、皮实的“高抗压人”。

当然,无论是偏于细腻,还是偏于粗糙,都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变得既敏锐又皮实。

(2)起心动念的不同层次

作为精神力的来源,人的起心动念是存在不同层次的。

最常见的层次是以我们的“欲望”“执着”“恐惧”为起点。这一层的精神能量会显得躁动、浑浊、带有攻击性。

当我们释放掉了欲望能量,我们开始认出内在相对平静、自在的“自我”时,我们的起心动念的起点从“欲望”变成了“愿望”。这一层的精神能量相对轻灵、热情、平和。这时我们使用的主要是“自我”层面的能量,只能在睡眠中获得补充。

以自我为起点时,也会有很多层次的变化,每一层的自我的消融,都会让我们精神能量更加轻灵、细腻。

当我们逐渐超越“自我”,体会到心物一元、万物一体时,我们的起心动念从“个体心”变成了“一体心”,或者说是从“小我”变成了“大我”。这一层的精神能量更像是四季更迭、日升月沉、斗转星移、花开花落的“自然生机”。这时我们不仅是在使用“自我”层面的能量,我们开始能够连主动连接天地、自然的能量,以及人类集体的精神力。当然,到底能使用多少,也是一个不断练习、进展的过程。

当我们超越“万物一体的大我”,体会到万物起源的“道”时,起心动念的起点,从“一体的大我”变成了“道”本身。我们的精神活动也变成了“道”的展现,所使用的精神能量,也是直接来自“道”。

(3)不同层面心力的实际意义

这里为什么要提到起心动念的层次呢?

第一,越低层的起心动念,越显得具有攻击性(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作防御性)。在遇到外来精神压力时,越容易发生对抗,或者说是以蛮力应对的。

以“欲望”为例,当这一层面的心脉足够粗大,能够产生足够的精神力时,我们同样可以表现出巨大的社会成就。但同时我们也会相应地感到压力巨大、累、艰难,比如感觉到心累,感觉到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这就是心力与压力对抗纠缠的一种状态。

而越轻灵的精神能量,在遇到内在的情绪能量、外来的精神压力时,越是容易接纳、包容。同样的工作挑战,那些基于热情的人,乃至心怀大义、悲悯的人,甚至将一切的发生视作最好的安排的人,则更容易感到充满斗志,甚至是享受其中。

越是高维的精神能量,越是细腻、精微。它们在碰到相对粗重的压力、情绪能量时,会更容易渗透其中,并将其瓦解,而不是产生对抗。没有对抗就没有压力,也就是说,当“我”越是薄弱时,压力能量越显得无处落脚。

第二,当我们越接近用“一体”或者“道”的角度看待人生、世界,我们越会发现每一个“自我”与“全人类”“全社会”“全世界”都是完美契合的,并不存在“消灭小我成就大我”的牺牲,“大我”与“小我”是共荣的。儒家所谓的“至善”,是在最宏观角度上、最大范围的善,是不落入事件的、没有偏帮的、没有情感纠缠的、涵盖一切空间的、贯穿过去未来的大善。如此我们对自己的命运、生活、使命、存在意义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也将获得来自命运层面安全感。

第三,心力的使用是分层次的。有时我们会觉得跟某些人打交道、竞争,或者管理某些人很容易,而另一些人就会有一种“镇不住”的感觉。同样,有一些事、场合我们觉得应对起来很容易,而另一些就会让我们感到莫名感到压力。我们某一层面的心变得很有力量不代表我们可以应对所有的事,对更深层的人、事,我们可能仍然感到无处下手。

综合而言,心力当中包含了两个参数:①心力发起的维度。②这一维度对应的心力强度。

相对而言,越是空、虚、细腻的用心方式,心力发起的层次越接近深层。

在同等力量的情况下,更深一层的心力可以渗透、影响相对浅层的人事物。而浅层的心力,在面对更深层的人、事时会显得使不上劲、无处下手。但实际作用中也不尽如此,当浅层、低维的心力强度远大于深层、高维能量时,同样也会让相对深层、高维的心感到无力。比如,一位内心平和、充满爱、超越了小我的斗争的人,面对另一个充满欲望、焦躁、对抗的人,如果后者的力量远大于前者,那么依然会让前者会感到无力,甚至会被拖入低维的心力层次。

(4)心的张力与自我攻击

心力的强弱,除了与心门的粗细有关,也跟我们的精神活动能否“张扬”开有关系。比如说,一个人的气场是张扬开的、有热情、有活力、有力量的,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必胜信心的,则他的神是活跃的,精神力是流动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显得平平淡淡,甚至死气沉沉、唯唯诺诺、畏首畏尾,那么我们会看到精神能量场是塌陷的、紧缩的、不流动的。

一个张扬的、撑开的精神能量场,在面对外来的压力、负面情绪时,是具有防御力的,内在的负面能量是向外流动并消散的。自信的人,其精神能量场自然是上扬、张开的。

而一个塌陷、紧缩的精神能量场则是容易被侵袭的,内在的负面能量是积累、留存的。其攻击性能量是向内伤害的,也就是“自我攻击”倾向。

很多人不太希望,或者不敢让自己表现得张扬,这与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有关。从起心动念的层次来讲,低维度精神力的张扬会带有攻击性、狂傲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大”。而越高维度的精神张力中,“我”越稀薄,进而会显现出更多的无畏与慈悲。

因为想做“好人”,就不肯让自己的精神能量张扬开,这在抑郁症的领域中是一个很常见的事。但问题是,精神力不张扬开,就不会有流动。没有流动,就谈不上“力”。所以本身具有自我攻击性格基础的人,治疗过程要漫长许多,其中重点就是帮助患者将他的精神能量张扬开。

为此,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先做真小人,再做真君子。”

让精神能量场张扬起来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玩起来、乐起来、开心起来。这一点对于孩子们来说尤其重要。偶尔一时的开心,只能是短暂的上扬,它并不能深入改变我们心力流动的状态。而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找到了自己人生方向的人、找到生命中乐趣所在的人,则是一种持续上扬的状态,他的背后也会有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穿越心门,滋养和丰盛他的精神世界。

对于很多抑郁症的患者而言,他们是不敢肆无忌惮地开心的。很多人都有一种信念,似乎太开心就会有坏事发生,甚至我们会看到有人在教导自己的子女:做人不能太开心。

(5)脑、心与心力

相反,脑是不能产生精神能量的。脑的精神能量来自心,经由心脉供给至脑。

“神”寄于脏腑心时,产生了两个重要功能:一是“自我感”(也就是“我”的感觉),二是“感觉”。

这个感觉包括情感、直觉、灵感,以及对气氛、环境、气(能量)的感知功能。我们常说的用心感受,脏腑心的功能必不可少。

以脏腑心为核心,再延伸至其他四个脏腑,就生出“神、魂、魄、意、志”五脏之神;延伸至眼、耳等感觉器,就生出视觉、听觉等功能。

当我们压制“自我”,或者过度使用头脑思考时,而不使用感知时,脏腑心的精神活动减弱,脏腑心的精神能量流动也随之停滞,脑自然得不到精神能量的供给。这种断流,会导致脑感到危机,进而生出大量不可控制的,焦虑、恐慌、负面的想法。

中医常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什么是不内守呢?《素问·本病论》中解释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上丹田即头,中丹田即心,下丹田是指小腹。

请体验一下,当我们去感知外部世界时,如果感知动作的起点是在头部,说明我们的意识重心是在脑;如果感知动作的起点是在心区,说明我们意识的重心是在心。

(6)心力的生成——道、心之源、无中生有

作为“个体”的人,无论我们起心动念基于哪一个层面,我们都存在一个“自我”,或执着于自我,或不受自我的牵挂。

自我,与日升月沉、花开花落一样,都是“道”的自然展现。“道”即是“心”的本体——无论是外在世界,还是精神活动,都是道的延伸。道不可以眼见,却可以心感。当我们体验到它的存在时,会体验到它就是“自我意识”的后台、源头。“道”,经由自我而活了出来,也就是说,“道”才是真正的生命主体。而无论是“大我”“自我”,还是妄念组成“小我”,都是生命的过客。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我们的精神力的最终根源来自“道”。先贤们曾用“真正的我”“本来面目”“圆满的自性”等词汇来形容,它是所有精神活动的“根”“起处”。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如果它只是一个“概念”而没有体验时,或者对这个概念有所感悟,但它并未与“自我”建立联系时,用“道”来称呼最为合适。当我们仍活在自我的层面,但能够体验到它就是自我意识的后台时,称之为“心之源”“源头”更为形象。当我们跳出“层层的我”,以它为生命起处而存在时,用“无所住,而生其心”来描述更为直接,即“心”从“绝对真空之中”“无所住之处”生起。

理想情况下,我们的心力是“无中生有”的、源源不断的,也许我们的身体已经很疲惫了,但心里依然可以充满无穷的勇气、热情与热爱。相反,正是因为层层“我”的存在,导致我们的起心动念隔绝了与“道”的天然联系。那么是强化某一层“我”的心力,还是回归于道的呈现?这也难说对错是非。我想,理智上人们都会倾向于选择道的自然呈现,只是苦于能力上做不到。或者有时我们会担心,“一心向道”会导致我们脱离于社会的现实。毕竟,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我们不能逃避生命中的诸多课题。

从我个人所学和经验而言,有一个两全的方案:一面我们可以真实坦荡地展现自己的想法、情绪、需求甚至欲望,另一面我们可以不断练习、强化“相对内在”的一层心,让它变得更有力量。当它足够强大时,就会替换原本粗糙、浑浊的心,成为当下生命的主体。如此层层深入,层层练习,就既能支撑我们努力奋斗获得更好的生活,照顾好家人、朋友,也能慢慢逐渐从欲望、恐惧、自我中解放出来,不断走向终极的自由。这一部分具体方法可以参照第二章“提升心力”的相关内容。

4.导致心力不足的原因

导致心力不足,大体上有几种原因,不离于“自我攻击”“情绪积压”“神经疲劳”这个“抑郁铁三角”。

(1)压制自己的想法与需求

一般指的是“自我”被压制、被否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自信、不敢想、没追求、没理想。因为有很多基于“我”的欲望、情绪,但又想让自己做“好人”,导致精神活动被自己压制。

(2)“心”用力过猛

如果“起心动念”所聚集的精神能量不能转化成现实的行动,就会产生心脉中的能量淤堵,现实中容易出现心悸、心慌,心口压个大石头,进而出现不想见人不想说话,兴趣减退,死气沉沉。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皆与“用力过猛”有关。

·情绪活动过于剧烈,情绪能量堵塞心脉。如巨大的悲伤、巨大的恐慌、过于亢奋等。

·习惯上的用力过猛,起心动念的力量超出心脉的转化能力。一般见于急于求成、追求快速的性格。

·一时间,面对的难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干着急使不上劲。起心动念强烈,精神力原地聚集,又因无法下手而不能流动,最终导致心脉的淤堵。

·做事不够细腻,囫囵吞枣。不能将难题细化拆分,感觉好像一下子面对一个巨大无比的问题。心在使劲,实际上又解决不了或者解决得过慢。

(3)过往积累的情绪过多

当“心”存储情绪的仓库装满时,会导致心脉堵塞,阻碍精神能量的再生。

(4)精神活动消耗过度

长期的精神力消耗,又因为不能放松,而导致精神力无法再生。如用脑过度、操心过度、努力过度、缺少睡眠、精神长期不能放松。

(5)脏腑层面心、脑的伤害

如寒、痰、瘀血、气滞等病邪的阻碍,脏腑层面气血不足,以及脏器损伤等,都会导致心、脑功能不能正常运作。

5.如何应对极端的心力枯竭

但遗憾的是,一旦进入了“枯竭”阶段,想要松下来着实不易,尤其是在面对明显的外部压力时。而且,当心力枯竭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往往已经失控,负面的情绪、想法开始变得不可控。

如果已经失控到无法有效地反思、清理情绪、沟通、寻求帮助,那么这个时候可能最好的办法是先借由医疗手段将神经系统稳定下来,西药、针灸都是可以考虑的手段。

在我自己的经历当中,盖老师给我的治疗就是这样一个快速解除心力枯竭状态的治疗,当场就感到心松弛下来,逐渐进入心力恢复的阶段。这一部分可以留意本书第三章中有关心力枯竭与心脉堵塞的相关内容。

如果我们实在没有外部资源,也并非没有自救的手段,具体可以参考第三章有关心力枯竭与心脉堵塞的相关内容。

6.心力枯竭的预防

对于那些反复、经常出现心力透支,乃至心力枯竭的人而言,如何避免进入这个恶性循环,是一个重要的技巧。

从我个人的经验而言,体会那种“心里提着一股劲”去做事的感觉,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一旦开始感觉到自己“提着劲”去做事,那就说明已经进入了“消耗”模式。随着这个感觉越来越明显,最终可能会进入心力透支或者枯竭。透支可以通过休息来恢复,但枯竭则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或者通过医疗手段的介入才能恢复。

所以即便我们不能在“消耗”的阶段识别出来,也至少要在“透支”的阶段识别出来。事实上,在透支阶段已经很好识别了。

曾有一位朋友向我咨询她的问题。她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容易感到疲惫,精力越来越不足,长期处于心力透支状态,甚至已经累及心脏,出现了心悸、心慌、心区淤堵感等一系列症状。

经过观察,我发现她总是习惯于用一种特别有张力、有激情的状态去与人沟通,她的丈夫也说她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而且对自己要求极高。

我给她的建议是:从留意自己说话时心区提着的那股劲开始,逐渐改变用心的习惯,也就是把心头提的劲逐渐松下来,用更为轻柔、细腻的用力方式来驱动自己的气场和言语。

这种透支,有时候是因为我们过于急切地去做某件事而用力过猛,另一些时候则是因为被迫承担超乎我们能力之外的事务。

在我们感觉到“提着劲”去做事时,那就可以试着放松下来。这种放松不是意识上的放松,而是一种躯体上的放松,提着的劲就像是一块可控的肌肉,比如攥紧的拳头,经过长期的练习,可以做到想松就能松下来。

起初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放松这股劲,那就从感受这股劲开始。感受多了,“心”与它慢慢融合程度足够高了,自然就有了控制权。 BvmZuhpcy03FvD9uT5zQUwK4NE7Sbus70VEEUCVJCS0VClGhG3hZ6CaL/9+BeV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