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走出抑郁的几个阶段

按照我的经验,整个抑郁的康复大体上会经历这样五个阶段:对抗期、放松期、休养期、突破期、自律期。每一个阶段的康复策略都是不一样的。其中的线索,可以看作“心力”恢复所处的阶段不同。如果我们在心力尚不充沛的情况下,盲目使用下一阶段的康复策略,就会导致心力的进一步耗损,甚至会跌落至最糟糕的状态。

1.第一阶段:对抗期

对抗期这个阶段是焦虑、抑郁的重灾区。所谓的对抗即如下述:

·努力改变自己的状态,即便改变不了。

·努力地解决问题,即便解决不了。

·努力提升自己,即便无处下手。

·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即便压制不住。

“无力感”“有劲没处使”“想上上不去,下又不能下”都是在说这种状态。感觉上往往是被“恐惧”“责任”“无奈”“羞耻”“愧疚”之类的情绪给卡住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攻击、自我否定在作祟。

这一阶段,也是神经疲劳、负面情绪、拖延、回避沟通等现象最严重的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将“对抗”与“突破”混淆。

对抗期的人,需要的不是鼓励,更不能用压力催促其前进。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心力透支,甚至是心力枯竭,显然没有突破困境所需要的心力。当有人跟他说“你得想办法好起来”时,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增加了“我要去‘努力’做点什么”的劲儿,也随之带来更多的心力消耗。

这一阶段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一种安抚,一种能让我们敢于放松下来的安抚。

这个阶段的人往往是遇到了现实层面的一些困难,比如工作上的困难、学业吃力、人际的压力等。作为家人、亲友,如果能在现实层面给予些许支持,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

但问题不是总能解决的。尤其是家人,往往也容易陷入一种“怎么办?怎么办?”的焦躁之中。为了摆脱这种焦躁,家人们都会急于告诉患者“你得想想办法让你自己好起来”,实际上这只是在转嫁自己的压力感。

从同理心的角度讲,此时家属所感受到的“焦急”“无奈”“绝望”就是患者当下的感受。对患者而言,他有一个解决不了的困境;对家属而言,他有一个解决不了的“患者”。

很多时候,作为家属能忍住不说这句话,都是一种巨大的支持,这意味着你在帮他分担他的恐惧。进而作为家属,我们可以借由自己的“无奈”和“焦急”与患者本人的感受建立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正是患者最需要的一种安抚。当你承认并接纳你自己的无力时,他反而会觉得“原来你也没有想象中强大,看来我也没那么糟糕”。

当然这也给家属提出了一个艰难的课题,如何面对这种“无力感”。如果作为家属想要帮助患者,从我们自己学习如何与这种无力感共存开始,如何面对自己的无能、面对自己帮不到他、面对失控、面对未知的生活,这可能是一种更加可行的思路。

最后,为了穿越对抗期,除了安抚与承载之外,必要的医疗手段也是要考虑的。如果我们无法在家人身上获得这种安抚与承载,那也可以考虑寻求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来给予这种支持。

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小姑娘,在国外上学,患上了抑郁症,休学回国治疗。

第三次治疗的时候,她整个人放松了很多。临走时我跟她说:“你这段时间的家庭作业就是学会‘懒’,躺着懒,坐着懒,歪着懒,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懒。而且最好能懒得心安理得,懒得肆无忌惮。”

她妈妈听见了,跟她说:“哎,好好轻松一下吧,这可能是你唯一的一次轻松机会啦。”

当时我就看到,好不容易散开点儿的乌云,瞬间就回到姑娘的脸上。

我跟她妈妈说:“没那么夸张吧,人生哪有那么艰辛?”

她妈妈一脸无奈地说:“哎,说得好听,哪儿有那么容易。”

当时我也没多说什么。第四次治疗的时候,我跟小姑娘聊起这个事。她觉得,她的生活一直是这样的,从来不敢放松,即便什么都做不了,她依然觉得自己得做点有价值的事情,不然,人一旦松下去,这辈子就颓废了、完蛋了。

第五次治疗的时候,她没有明显的抑郁情绪了,那种在意别人眼光的感觉也好多了,开始有兴趣在家里做一些有趣的活动了。她说她长这么大都没这么轻松过,但她依然逃避上学的事情,一方面现在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另一方面喜欢的专业又不知道能不能学好。她很怕让父母失望,怕自己找不到好工作,养活不了老年的父母。

大约经过3个月的治疗,小姑娘基本能够做好继续出国读书的准备了。可以看出,这3个月给她带来的不只是能上学那么简单,而是她从更深层次修复了自己的安全感,逐渐放松了那种“努力”前行的负重感。

2.第二阶段:放松期

抑郁症正式进入康复期的标志:症状快速缓解。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松下来是为了走得更远。但很多患抑郁症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走下坡路,身体、工作、头脑以及抑郁状态,一旦往下走就会引发巨大的恐慌。

要说进入放松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胆地走下坡路,大胆地“放弃”,放弃努力,放弃挣扎,放弃试图变得更好。

(1)真放弃了,会不会变成一个废人

我很肯定地告诉你,不会。反而松下来后,你自然而然地会进入突破期。究其原因,人类有很多与生俱来的精神追求,当外部条件满足时,我们一定会走向自我实现。

当我们的精神世界有足够的资源,有足够的心力时,生命会本能地带着我们去追寻这些精神层面的需求。区别在于,我们不是“努着”一股劲去追求,而是自然地让想法与行动发生。所有的精神需求都会变成一种美好的追求,我们只是在做“我想做”“我喜欢做”的事,无论是什么事,最终都会帮我们成就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不必担心我们因此变得冷漠自私,因为“爱与连接”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之一,甚至可能是最强烈的需求。

不必担心我们因此变得颓废,因为“前进”“创造成就”“获得尊重”“追求自己的独特”等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

进入放松期后,多久才能恢复行动力与激情?因人而异。如果客观条件允许他彻底松下来,可能一两周就会进入突破期;旧伤比较严重的,甚至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心态、性格的,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

(2)小心“努力放松”

我们太习惯于“主动的努力”,以至于说到放松也会进入一种努力放松的状态。我一般会告诉我的患者回家“懒”着,而不是放松。

有个患者,我跟她说:“回家每天放松地发一会儿呆。”

她说:“好,那我每天冥想一会儿。”

我说:“别冥想,就是待着就行。”

她说:“哦,那我调息。”

我诧异:“发呆不会吗?你是怎么调息的,跟我说说呗。”

然后我就看到她一脸严肃紧张地深呼吸,拼尽全力地在放松。

但生活中有些事还是要做的,比如上班、运动。怎么能继续做,但又放下“努力”的感觉呢?可以把它看作一种身体上的练习,在前文中我曾说过“努力”时心和身体在使劲的感觉。当我们越来越熟悉这种感觉时,慢慢就知道如何放下“提着”的这个劲了。它熟练时,就像操作我们的手掌一样。我也说不清是怎么控制的,但我想握拳就能握拳,想松开就能松开。

说到发呆,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思绪纷飞,静不下来。这是正常的,我并不是说要做到“一念不生”,我是说要“自然”。思绪要飞那就让它飞,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使劲想”的成分就停一停,没有的话,就继续任其若有若无地游荡就好。就像三五知己喝着下午茶,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一样。

不努力,不一定非得什么都不做,可以像练太极拳一样,找到“内在会偷懒的感觉”,在做事中找不努力的感觉,在不努力的心态下继续做事。有时完全停下来,反而会激发焦虑感。

(3)一些放松的小技巧

1)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优先保证睡眠

由对抗进入放松,最大的障碍就是神经疲劳。脑子里紧绷的皮筋,不是想松就能松的。睡眠是缓解神经疲劳、打断“抑郁铁三角”最有效也是最必要的手段。睡眠的问题不解决,可能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有时候我们会进入一种虚性的亢奋状态,会觉得自己并不需要睡眠。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所谓的不需要很多睡眠可以理解为“失眠”的一种。我们在陷入这种虚假的亢奋时,会变得:

·体能下降,不愿意运动。

·容易烦躁,负面情绪增加。

·抗压力降低,感到更多的担心和困难。

·眼睛干涩,脑袋昏沉。

·思绪纷乱加重,头脑难以清静。

·专注力、记忆力下降。

·生命力消沉,更容易感到倦怠,缺少激情。

·一静下来就会困,比如看书、静坐、冥想时很快就会瞌睡连天。

如果我们在睡到自然醒之后,依然会出现上述的某些情况,那就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好好补个觉。

我个人的习惯是,找一个时间,一天或者一上午,关掉手机,找一本比较走心的慢节奏的纸质书。看着看着,原本的兴奋消退下来,并会觉得困倦,那就顺势睡一会儿,哪怕只有五分钟。醒了之后继续,再困了再睡。反复几次之后,就会觉得人彻底放松下来了,也彻底清醒了。那个时候,我们自然不再被手机中的碎片信息所吸引,并且心里感到平静,身体感到轻松,可以停下来了,有能力停下来什么都不做了。

如果遇到了严重失眠,尤其要重视医疗层面的支持,包括西药,也包括艾灸、针刺、中药、营养补充剂等。虽然有一些方法是有副作用的,但即便它们有副作用,相比之下也比睡不着要好。

因为只有在充分睡眠之后,神经疲劳才可能松弛下来,这是“硬件”层面的需求,是任何心理、认知、情绪的治疗都替代不了的。

2)给难度打分

要放松,暂时放下努力,这个标准其实不好定。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技巧,给难度打一个分,0分是没难度,5分是刚刚好,10分是难到想死。那么在准备进入放松期的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把难度控制在5分以内,超过5分的事就战略性认怂。

某天一个患者问我:“找工作这个事要不要现在就着手去做?”

这个事,其实旁观者很难给出个绝对稳妥、科学的意见。

所以我只能问他:“这个事的难度,0~10分,你打几分?”

他说:“7~8分。”

我问:“那你觉得现在直接面对这个问题,会有足够的力量吗?”

他说:“嗯,心里有答案了。”

3.第三阶段:休养期

这一阶段,病好一半了,没那么难受了。或许没有治疗,自己也能跌跌撞撞往前走了。

基本上进入休养期就意味着人可以松下来了,但经不起折腾,稍有点刺激就会复发。其特点就是:“抑郁铁三角”的潜在循环还在,但不至于大规模爆发;情绪状态会有反复,大体在可控制范围内;仍然没有意愿去面对挑战,但至少待着不难受了。

这个阶段可能几周,也可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旧伤越重的,需要的时间越久。

有一个患者,离婚后抑郁了,看起来人都恍惚了。做了一次治疗,二诊的时候看着似乎所有负面状态都烟消云散了。我一再建议她多做几次治疗,但她觉得自己不需要了,觉得自己好得很。

结果,她第二年又失恋了。这一次的复发,比上一年还严重。

慢慢治疗到第五六次,她才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但是非常脆弱。她总问我:“我是不是好不了了?我现在怎么这么脆弱呢?”

我跟她说:“其实上一波只是解决了表面的神经疲劳,你的内伤没有来得及处理,再遇到同类事件,内伤就会复发。”

第二年的治疗持续了几个月,其间我陪她做了一些清理,她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跟父母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和解。

然后她才发现自己没那么脆弱了,性格也跟得病以前不一样了。

这里推荐一本书《生命的重建》,作者路易丝·海,这是一本关于清理过往创伤的书。

休养期的一些规律:

·成年后的创伤好清理,童年状态较好的人通过休养期要快一些。

·幼年留下的创伤,清理起来难一些。

·“偶发事件”要比“反复经历的”要容易清理。尤其是从小到大反复出现的创伤,会内化成一种稳定的性格、世界观,在身体层面也形成稳定的生理状态。

·性格本身的不完善,一般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有玩的热情、对未来有期待、有自主选择愿望,这样的人相对生命力更加旺盛,需要休养的时间较短。

·小学时期甚至更早,就开始出现生命力萎靡的征兆,逐渐发展到初高中、成年期才发病的,治疗上要慢很多。

重要的提醒一:

不要急于进入突破期。

第一,急于进入突破期,有可能转而出现轻躁、轻“嗨”,导致心力透支。

第二,你可能分不清“突破”与“对抗”,进而再次陷入消耗之中。当然试一下也好,人总是要在反复试错中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

第三,“急”说明你还没松下来。

重要的提醒二:

很多人穿过放松期之后,进入了“放纵期”。

比如,打着“做自己”的幌子,放纵自己的不满、愤怒。对抑郁的人而言,压抑的自我攻击,可能转向外部攻击,也就是开始抱怨、批评、指责自己的亲朋甚至医生。如果从阶段性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坏事,但表达情绪要尽量避免攻击性态度,因为你可能会遭到对方的回击,这时的你,往往经受不起这样的回击。

这里推荐一本书——《非暴力沟通》,它讲解了如何不带攻击性地沟通、释放情绪。

再比如,你还可能会放纵自己的生活,多吃一点儿,多玩一会儿,多工作一会儿,同样是有风险的:

·放纵可能会透支的你的体力、精力、心力,可能会导致你长期困在休养期,反反复复,一直很脆弱。

·放纵可能会让你陷入虚性的亢奋,进而加剧神经疲劳,直到再次跌落谷底。

·放纵可能会诱发你的懊悔,进而转向自我攻击。

现实中,放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需要清晰一个方向即可:慢慢体会逐渐由“苛求加放纵”转变成“自律且放松”。放纵了就放纵了,这个阶段谁都不能避免,它是一种反复体会、不断寻找新的平衡点的练习过程。尽量不要因此而否定自己,如果实在控制不了自我攻击,至少也要学会识别出你在批评、否定自己。这样的识别,是非常有用的,它也会有效缓解你的自我攻击。

4.第四阶段:突破期

突破期也叫挑战期,这并不是康复的后期,只是下一个轮回的开始。

走到这里,我们已经有心力去挑战自己了,那我是不是就算好了呢?不算。

当我们信心满满时可能会说:“我再也不想这样生活了,我要改变!”但当我们真的去迎接现实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我还是做不到,现实依然残酷。

然后自我攻击又慢慢浮现。这是好机会,继续顺着这个挫败感,去发现并继续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清理自己的情绪旧伤,调节神经系统的疲劳,等待下一次突破。

也就是说,对抗、放松、休养、突破,这几个阶段会不停地循环出现。

有个人问我,那岂不是跟炼狱一样,一遍又一遍循环?这一阶段中,循环是必然的,但不一定会感到痛苦。每清理一轮下来,我们都会发自肺腑地觉得变轻松了、有力量了。这就像是健身一样,累但充满希望和成就感。

抑郁的康复,并不是从此再无压力,而是在挑战中知道如何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如何释放情绪,如何调节神经系统的疲劳。毕竟起起落落才是人生的常态。

最后,这一切将成为一种“技能”,我们不会再因为“干着急使不上劲”而陷入“失控”与“无力”,这就差不多算是进入“自律期”了。

5.第五阶段:自律期

自律期,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抑郁的终结。

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儿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再期待一下子摆脱困境,一下变得很优秀;知进退,有取舍;沉得住气,顶得住压力,不断地往前走;能自行反省,自行疗伤,自行放松。

当然也不绝对,我们仍有可能因为过往的习惯而再次回到对抗期,但经历了上述一轮轮的锤炼,应该已经具备自己走出来的能力了。

这个“靠自己”,也包括主动获得别人的支持,比如在自己深陷泥潭时,知道该去哪里、找什么样的人帮助自己。这个并不算“依赖”,主动获得资源是一种自己可控的行为,是一种能力。

6.“复发”:新一轮提升的开始

(1)复发会不会越来越严重?

抑郁圈有个传闻:抑郁症越反复越难治。事实并非如此。

说越来越难治,是有其原因的。如果没有处理情绪旧伤和自我攻击,只是暂时解决了神经疲劳,那么,深层次的根源依然存在,我们不可能靠药物无限压制这些不断增加的问题。

相反,从恢复“心力”、清理“抑郁铁三角”的角度出发,每一次复发,其实都是新一轮提升的开始。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心力时,更深一层的旧伤会随之浮现出来,因为我们的身体知道,现在我们有能力面对这些旧伤了。

复发的时候,有可能会一次比一次轻,也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这都是正常的。

(2)复发是必须的,不用怕

抑郁的康复跟内科疾病不一样,它涉及现实世界的压力,几乎没有人是一路上升直至彻底康复的。

从我们前文讨论的“铁三角”“心力”“五个阶段”来看,不难发现抑郁的康复过程,更像是抗压能力、抗压技巧、压力应对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别害怕,只要按照我说的,及时回到“放松期”,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清理,最后还是会走出来的。虽然复发的症状可能还是那么严重,但你会发现,第一次,我用了一个月走出来,而第十次,我可能只用了一个上午。而且,每清理一轮之后,我们都会觉得更有力量,更加平静。

7.对抗与突破:“我应该”与“我想要”

区分对抗与突破,这是个重点。即便是走到自律期的老手,有时候也识别不出来自己是在对抗还是在突破,稀里糊涂地进入了“用力过猛”的状态,直到神经疲劳再次发作,跌落谷底,还莫名其妙地问自己:为什么?

(1)尽量保持觉知的状态

经常性地识别自己是不是处在一个“用力过猛”“主动努力”的状态。觉察到了,虽然不见得都能松下来,但至少可以不再强化它。

经常性地评估自己的心力状况:亢奋的、兴奋的、有热情的、积极的、平静的、吊着劲的、强打精神的、行尸走肉的,等等。心力下降,意味着你在对抗,而不是突破。

其中区别会越来越细腻,对我们了解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识别不同的潜台词

对抗期潜台词:我要改变,我不要再痛苦!

我必须×××,要不然×××;只要我能×××,就能×××。

突破期潜台词:我要前进,我要更好!

愿意×××,我希望×××,即便×××也无所谓。

举个例子:

·我想有钱,我想享受富足的生活。

·我不想穷,我不想再为生活担忧。

二者,一个是“愿望驱动”,一个是“恐惧驱动”。愿望驱动时我们的意愿是自然流动的,心力是得到滋养的;而恐惧驱动时,我们的心则是使着劲的,心力是消耗的。

愿望与恐惧是此消彼长的,我们可以逐渐调整二者的平衡。当一个人“我应该”过多侵占了“我想要”的空间,心力的消耗也就大过心力的恢复。

当我们被恐惧驱动而生活时,心力就会越来越弱,也越来越没有选择的自由。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发展,生活变得越来越沉闷、没有激情,失去了热情与创造力。

相反,当我们被愿望驱动时则会逐渐获得更多的力量、资源与选择权。

小心,我不是说“必须”做到由愿望驱动,这样可能会让我们陷入新一轮的压力感与自我否定。现实中很多事我们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但可以先从有选择余地的事开始。比如,我今天吃什么?我想走哪条路回家?周末我想怎么过?从这些小事开始,一点点恢复心力,慢慢滚雪球。

需要注意的是,“我喜欢”“我想要”与“狂热的喜爱”“自以为是的冲动”是不一样的。“狂热的喜爱”,比如衣服、车、玩物、某个人、某种能力,以及“自以为是的冲动”都是一个“用力过猛”的心态,这仍然是在消耗心力。

我想说“我喜欢”“我想要”是“轻松的”“舒适的”“自然的”,只有这样的状态才会真正导向“放松期”,才会持续滋养心力。

不努力,不狂热,也不逃避。

8.我在哪个阶段

严格来说,这几个阶段并没有绝对的界线,它也可以是混杂的,也可以是波动的。比如,工作方面我进入了放松期,而情感方面我仍在对抗;比如,时而放松,时而对抗,时而自律。

与其称之为抑郁的康复,不如说是抗压能力的提升。这个应该是一层一层的、一轮一轮的、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所以在几个阶段之间反复跳跃是正常的。

这里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如果每次波动都是因为相同或类似起因,说明这一个课题还没处理完。比如:

·每一次,都是因为社交压力。

·每一次,都是因为别人不尊重自己。

·每一次,都是因为后悔自己做错了什么。

·每一次,都是因为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完美。

我们只需要等待旧伤不断被激发,然后不断清理,再激发,再清理,直至这一问题不再让我感到有压力,然后进入下一个课题。比如,大部分人都急于判定自己已经进入了突破期或者自律期,事实上,很可惜,很多自以为在突破期、自律期的人,都还在休养期,甚至是对抗期。

这可能是一种羞耻感在作祟,其本质仍是“自我攻击”,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看起来还不错。

所以,不要跟他人讨论这个问题,无论你是患者、家属还是医生。评价性的讨论,可能会增加当事人的被否定感,默默地把它作为一种参考就好。

9.对康复进程的评估

(1)评估的重点是感受,而非行为

从家属的角度上来讲,往往更愿意通过:是不是不玩手机了,是不是恢复社交了,是不是能恢复上学了,是不是不跟家人吵架了……诸如此类的标准来评估患者康复的进程。

事实上,这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矛盾。患者最重要的压力来源就是“不被理解”“被评判”“被否定”。当我们更多地关注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时,他会觉得他的感受被忽略了,他的努力被忽略了,他的用心被否定了。

患者从对抗期到放松期,再到休养期的整个过程,可能会看起来依然拖延、没有行动,直到突破期才能看到改善。

虽然行为上并没有变化,但其内在的心态已经松下来了。这是一种成果,有时患者需要通过家属、亲朋、医生来确认这一成果是值得肯定的。这种肯定第一是帮助患者建立“敢于放松”的信心,第二是帮助患者重建自信,重建被喜欢的安全感,第三也是在帮助患者彻底纠正以往“主动努力”的用心习惯。举个例子:

一个高中生,因抑郁症请假在家,面临要不要休学的问题。父母非常着急,一直以能不能回学校作为治疗的标准。事实上,孩子从小学时期就开始有抑郁倾向了,父母的关系也很紧张,整个家庭气氛一直以来就很压抑。按规律来讲,他的治疗进展应该是较慢的。

治疗3次之后,母亲焦急地跟我说:“大夫,没有用啊,还是不能上学。”

我就问孩子本人:“你感觉怎么样?”

孩子说:“我觉得我好多了,没有那么紧张了,至少没有想自杀的感觉了。”

母亲一脸惊讶:“啊,你之前想自杀呢?咋没跟我说过呢?”

孩子回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后来他又开始有一点玩的兴趣了,恢复了一点儿社交,尝试去学校待半天,直到完全恢复学业,差不多用了1年的时间。

(2)不要在低谷期评估病情

由于抑郁症必然会经历一轮一轮的清理,因此我们可能会反复跌落谷底。但请记得,永远不要在低谷期评估病情。很有可能每一次低谷都是一样地惨,这会让你进一步失去信心。

也不能在高峰期评估,因为存在一种特殊的“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这是一种时而高涨、时而低落的状态。

较为平稳的阶段,是评估的合适时机。我们可以评估一下自己在平稳状态下的样子。如果每次复发后,相对平稳的状态是一次比一次好的,那就说明我们内在的“铁三角”正在瓦解,无论低谷期有多难受,都不用害怕。

相反,每一次平稳期的感觉差别不大,甚至更低迷,说明情绪积压、自我攻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当然这个评估的频率也是个性化的。总体来说,隔几周回顾一下,能感觉到自己的平稳状态在上升就是不错的进展了。

(3)触发阈值、频率、持续时间

触发阈值,就是能诱发我们感到压抑、恐慌的压力刺激强度。阈值越来越高,说明我们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强,心力越来越足,自我攻击也越来越少,积压的旧伤在减少,神经系统越来越强韧。

我们可以评估自己1周或者1个月内发作的次数是不是在减少,也可以评估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是不是在减少,感受的强度是不是在降低。

(4)康复的终极标准

如何算是彻底摆脱抑郁症的威胁?其实没有一个终极答案。我们并不是在单纯讨论一种躯体疾病的治愈标准。从本质上讲,当我们感觉到抑郁,意味着我们的“压力应对能力”需要迭代与提升。然而,压力怎么能永远消除呢?所以,硬要说一个标准,那就是练就以下几项技能:

1)学会释放情绪旧伤。

2)学会放松大脑。

3)学会觉察,并放下自我攻击。

不难发现,这三个技能就是针对“抑郁铁三角”而言的。 v5zFRzRtB892cgAhSjd9WWLojeq0UnZF5FBdawwMJNmgPnpu9KmvzX9a8CHN6Q4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