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是指固体或液体食物从口、咽、食管推进至胃的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病理状况。吞咽困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以老年人多见。正常人在过急地吞咽大块食团时,偶尔可能发生哽噎现象。
食管癌等各种因素导致吞咽通道粘连、瘢痕挛缩、先天畸形、通道狭窄,使吞咽受阻。
如胸腔肿瘤、动脉瘤等压迫吞咽通道,引起食管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吞咽障碍。
上、下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
吞咽中枢的传出神经冲动受阻,引起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连接的部位发生病变,导致吞咽肌功能异常,而出现吞咽障碍。
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累及咽喉肌等吞咽肌群,可引起吞咽障碍。
流涎、食物在患侧面颊堆积或食物嵌塞于硬腭,食物咀嚼不当、哽噎或咳嗽,伴有经鼻反流,构音障碍,味觉、温度觉、触觉和实体觉减退或丧失。
呛咳是最常见症状,可伴有经鼻反流、误咽、气喘、吞咽启动延迟,咽喉感觉减退或丧失、音质沙哑、呕吐反射减退或消失,可伴有构音障碍或弛缓不能,环咽括约肌不能适当松弛,食团在输送过程中停滞,即吞咽时食物堵塞。
此症是指食物已转运至食管后向下输送有困难。任何食管协调性收缩障碍都可以引起输送异常,如食管无蠕动、食管倒流、食管痉挛。食管期吞咽困难的患者主诉最初为固体食物被卡住,不能通过,逐渐加重出现饮食流质时梗阻。
吞咽障碍导致口腔感染、脱水、营养不良和吸入性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的表现。
对于可能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根据吞咽功能分级,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如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等,维持正常的营养。
当鼻饲饮食不能解决患者脱水、营养不良、误咽等并发症时需要借助外科手术,最常用的方法是环咽肌切开,以及咽部入口封闭、声门恢复术等。环咽肌切开术可减少环咽段相对梗阻以利于通气与气道清理,但其效果依赖于原有咽肌和舌肌的完整性,以及推动食团向下移动所需的压力。
内镜下治疗包括微波、激光烧灼或扩张、放置支架治疗。早期食管癌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合理用药及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
莫沙比利(或西沙必利)5mg,每日3次。
H2受体阻滞药。如西咪替丁0.2g,每日2次;雷尼替丁0.2g,每日2次;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
内镜下局部注射肉毒素药物。
顺铂、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长春地辛或丝裂霉素,二联(紫杉醇、5-氟尿嘧啶类)或四联(紫杉醇、5-氟尿嘧啶类、顺铂、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
(1)间接措施:即进食前采取的方法。其中冷刺激咽腭弓前部是治疗吞咽困难最传统的间接方法,通过冷刺激提高相应区域的敏感性,改善吞咽过程中必需的神经肌肉活动,从而使吞咽反射更加强烈。另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声门上吞咽(也称自主气道保护法),要求患者在吞咽前和吞咽过程中自主屏住呼吸,然后关闭真声带;Mendelsohn法,是吞咽时自主延长并加强喉上举和前置运动来增强环咽肌打开程度的方法。
(2)直接措施:即进食时采取的措施,包括进食体位、食团入口位置、食团性质(大小、结构、温度和味道等)和进食环境等。对于卧床患者,进食时保持躯干与床面成45°;进行吞咽训练时,要先选用易于吞咽的食物,此类食物的特点是密度均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管时易变形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密度大的食物比密度小的食物安全,因为它能较满意地刺激触、压觉和唾液分泌,使吞咽变得容易。另外,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还应对一口吞入量、喂养手法、进餐环境和器具等作出详细的说明,尽量避免训练时误吸。同时要准备好床前吸引器,一旦发生意外随时抢救。
当改进饮食类别和进食方式及吞咽功能训练后仍难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时,就应采取胃肠营养。意识障碍、大量误吸或安静误吸致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应给予胃肠营养。常用方法有鼻饲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