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张某,女性,52岁,已婚,工人,邢台市南宫人。初诊:2008年7月31日。
主诉:间断胃脘痞闷,胸骨后烧灼痛2个月。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因饮食不规律,生气后出现胃脘痞闷,可以忍受,未曾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且伴有胸骨后烧灼痛。遂于当地医院就诊,做电子胃镜: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故来就诊。现患者胃脘痞闷,胸骨后烧灼痛,食后加重,反酸,嗳气频,口苦,纳呆,大便质可,2~3日1行,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
既往史: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
个人史:生于原地,住地无潮湿之弊,条件尚可。
婚育史:23岁结婚,育2子1女,身体尚健。
T 36.5℃,R 22次/分,P 80次/分,BP 130/80mmHg。发育正常,体形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肠型、胃型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电子胃镜(2008年7月11日):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腹部B超: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中医诊断:痞满(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证);胸痛(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证)。
西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法:养肝和胃,清热化湿。
方药:百合15g,乌药12g,川芎9g,白芍30g,茯苓15g,白术6g,生石膏30g,浙贝母15g,瓦楞粉20g,黄连15g,瓜蒌15g,清半夏12g,枳实15g,川厚朴15g,紫苏15g,炒莱菔子15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医嘱:按时服药,进软食,忌辛辣刺激之品及甜食,畅情志。避免持重、弯腰等动作,勿穿过紧衣裤。睡眠时抬高床头15cm,睡前6小时勿进食。
二诊:药后患者胃脘痞闷、胸骨后烧灼痛减轻,纳增,现时反酸,嗳气,口苦,大便可,每日1次,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清热化湿。
方药:瓜蒌15g,薤白12g,丹参15g,生石膏30g,浙贝母15g,黄连15g,海螵蛸20g,川厚朴15g,枳实15g,香附15g,紫苏15g,陈皮12g,竹茹9g,半夏9g,炒莱菔子20g,焦槟榔15g,茵陈15g,柴胡12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三诊:患者胃脘痞闷、胸骨后烧灼痛、反酸、嗳气均明显减轻,口苦亦减轻,纳增,寐安,大便稀,每日1次,小便调,舌红苔薄黄微腻,脉弦细。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清热化湿。
方药:瓜蒌15g,薤白12g,丹参15g,生石膏30g,黄连15g,川厚朴15g,枳实15g,香附15g,紫苏15g,陈皮12g,竹茹9g,半夏9g,炒莱菔子20g,焦槟榔15g,茵陈15g,柴胡12g,生薏苡仁1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以此方为基础辨证加减服药治疗3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按语:反流性食管炎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胃食管反流,咽下困难等,属中医反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等范畴。《灵枢·四时气》记载:“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由此而知,本病病位在食管、胃,并与肝、胆、脾密切相关。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复杂,但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
患者王某,女性,62岁,已婚,教师,石家庄市人。初诊:2008年9月1日。
主诉:间断胃脘胀满10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胀满,自服药物(不详)后缓解。后胃脘胀满反复出现,且症状时轻时重,未予重视及系统诊疗。一周前,因生气后复出现胃脘胀满,症状较重,且伴有胸骨下段疼痛,服药后症状效果不佳,随来就诊。做电子胃镜:Barrett食管,慢性浅表性胃炎。现胃脘胀满,伴胸骨下段疼痛,食后甚。后背不适,恶心,纳可,寐多梦,大便干稀不调,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
既往史: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
个人史:生于原地,住地无潮湿之弊,条件尚可。
婚育史:25岁结婚,育1子,身体尚健。
T 36.5℃,R 22次/分,P 80次/分,BP 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肠型、胃型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电子胃镜(2008年9月1日):Barrett食管,慢性浅表性胃炎。电子结肠镜(2008年7月14日):结肠黑变病。腹部B超: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中医诊断:痞满(湿热中阻,肝胃不和证)
西医诊断:Barrett食管;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黑变病。
治法:清热化湿,养肝和胃。
方药:百合15g,乌药12g,川芎9g,白芍30g,茯苓15g,白术6g,紫蔻15g,茵陈15g,黄连12g,藿香12g,佩兰12g,广木香9g,瓜蒌15g,薤白12g,枳实15g,川厚朴15g,三七粉2g(冲服),延胡索12g,五灵脂15g,蒲黄9g(包),白芷15g,公英12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医嘱:按时服药,饮食宜规律,忌生冷、辛辣、油腻刺激之品,畅情志。
二诊:药后患者胃脘胀满、胸骨下段疼痛减轻,恶心消失,后背及右胁胀,纳可,寐差多梦,大便可,每日1次,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12g,当归12g,白芍20g,香附15g,枳实15g,川厚朴12g,紫苏15g,全蝎6g,黄药子6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板蓝根15g,黄连15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纳可,寐安,大便可,每日1次,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养肝和胃,化浊解毒。
方药:百合15g,乌药12g,川芎9g,白芍30g,茯苓15g,白术6g,紫蔻15g,全蝎9g,黄药子6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板蓝根15g,黄连15g,柴胡12g,香附15g,白英9g。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以此方为基础辨证加减服药治疗1年,症状基本消失,Barrett食管消失,2009年做电子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
按语:Barrett食管是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细胞被胃的柱状上皮细胞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并发症之一,多于反流性食管炎病程超过一年发生(也可能不发生)。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激光消融术、电凝疗法、光动力学疗法等远期效果不佳。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不但可以阻止其继续发展甚至可以使其逆转。本病例采取辨证与辨病结合的治疗理念,后期主要以解毒药并配合血肉有情之品如全蝎、白花蛇舌草、半边莲、白英等以毒攻毒治疗Barrett食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