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某,女,52岁,工人。1959年2月13日。
昨夜宴宾客,今天早饭后,在院落洗涤餐具,即头身汗出,始感身爽,旋尔烦闷,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遂回房间休息,继而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伴全身不适。故由家人陪同来诊。查体温37.8℃,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诊断:伤风。
辨证:风邪客卫。
治法:解肌散表。
方药:桂枝汤。
(1)点刺出血,泻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昆仑,补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原穴太溪,点刺督脉之陶道。
(2)桂枝汤:桂枝12g,制白芍12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4枚。2剂,水煎,以热稀粥送服。
2月15日患者欣然相告:首剂初服即微汗出,发热、烦闷、头身痛息,自觉周身轻松。翌日续服1剂,病证痊愈。
(柳吉忱医案)
解析:《灵枢·五变》云:“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意谓皮不致密,肉理粗疏,致风邪厥逆于内,而为漉漉之汗。盖因太阳之津气,运行于肌肤体表,若“肉不坚,腠理疏”,则津泄而为汗。《素问·评热病论》云:“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由此可见,本案患者既属张仲景《伤寒论》中风伤卫之证,又属《内经》风厥之证。雷丰《时病论》称之为时病,“时病者,乃感四时六气为病之证也,非时疫之时也。故书中专论四时之病,一切瘟疫概不载入。尚遇瘟疫之年,有吴又可先生书在,兹不复赘。”由此可知“时病”与“时疫”之畔界。
风邪初客于卫,头先受之,故有头痛之症;风并于卫,营弱卫强,故有发热汗出之症;汗出则腠疏,故有恶风之候;脉浮主表,缓主风,故用解肌散表之法,以祛卫表之风。桂枝汤有《伤寒论》第一方之誉,以桂枝为主药而得名,由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加姜、枣而成。该方以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姜、枣具酸甘辛之味,而和营卫。故诸药合用,能奏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效。故而《金镜内台方议》有“用桂枝为君,以散邪气而固卫气;桂枝味辛甘性热,而能散风寒,温强卫气,是辛甘发散为阳之义也;芍药味酸性寒,能行营气,退热,理身痛,用之为臣;甘草、大枣味甘而性和,能谐荣卫之气而通脾胃之津,用之为佐;姜味辛性温,而能散邪佐气,用之为使”之精析。啜粥温覆以助药力,即益汗源,又防伤正,则相得益彰。故本案用之,首剂初服即微汗出,则发热、烦闷、头身痛均息。
《素问·骨空论》云:“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关于“风厥”之治,《素问·评热病论》云:“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治之奈何……表里刺之,饮之服汤。”“表里刺之”,即刺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昆仑,用泻法,以解太阳经之风邪;刺与膀胱经相表里之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原穴太溪,此乃“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之谓也;点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陶道,以解振寒头痛。故以针刺、汤剂共调治之。此即“表里刺之,饮之服汤”而治病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