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都为解表药。大家记住一句话:“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现代人有没有表证呢?并不是说感冒了,体温升高了,就是表证。当人正气不足,受寒后正气无法抗寒时则感觉凉,这也是表证。如果皮肤出现斑或皮肤凉,项背僵紧,都可以视为表证。河南有一位老中医,摸任何人的脉都说有点感冒没断根,因为左手寸脉都是紧脉。左寸对应风池风府,易被风邪入侵。解表药都有辛味,辛能发散,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解。表证有风热和风寒两种性质,其对应治疗的药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类。又因风为百病之长,感受风邪的同时会兼有其他邪气,如风寒、风热、风湿。比如大家坐在教室听课,开着门窗,风就会带着外面的寒进入室内,此时正气不足则易感受风寒。风邪常会夹杂别的邪气一起伤人,所以才有风寒、风热、风湿而无单独的寒热。又如,大家坐在教室里安静不动,室温15℃的话,大家一般不会感冒。而如果加一台风扇来吹风,温度也是15℃,有人就会打喷嚏,这是因为风把寒带入体内而感受寒邪,所以说风为百病之长。大家晚上睡觉时不能对着窗户直吹,坐车时也不能迎着窗户吹风,这样易引起小中风面瘫;穿衣服也不要选那种有网眼或有洞的,如膝盖有洞的裤子,这样就挡不住风邪。另外,直吹的风能伤人,而旋转的风更易伤人。举个例子,旋转的电扇,会加速风邪进入体内,而手摇蒲扇的风却很舒适。就像艾灸时,回旋灸时患者会感觉热量更易进入经络。
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忌用于汗多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的患者。有句话叫水血互换,血管外即是水,当血管内的血渗出脉外就变成水,脉外水渗入血管就变成血。血和水、津液同源,过度发汗,则会导致贫血,所以对于贫血、失血的患者,慎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患疮痂、淋证的患者因为津亏也不可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