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药用历史悠久,作为药物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医圣张仲景首开有毒中药辨证论治之先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采用附子治病的方剂达30多首,如著名的“四逆汤”“附子汤”“附子理中汤”等。附子在遣方配伍中主要发挥温阳救逆、温经止痛、助阳化气等功效。其后,历代本草医籍对附子的名称、产地、栽培、采集、炮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和毒性等诸多方面,均有大量记载。至今天,《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附子的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可见2000多年来附子的主要作用仍为回阳救逆,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附子具有明显的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抗炎、镇痛、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200余种,含有附子的中成药及其制剂有250余种。在我国陕西、云南、四川等附子产区,自古将附子用作药膳以补阳散寒。附子已成为今天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但是,附子也是一味有毒中药,使用不当会出现毒副作用,古今医药工作者研究了众多的炮制方法为其减毒增效。
附子的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加工品,历代多以四川为主产地,另外湖北、长江以南等地亦有分布出产。唐代以前多认为附子出产在四川彭山、广汉及河南登封一带。《新修本草》首次指出四川江油附子的道地性。在唐代,江油地区已开始种植乌头(附子),距今已有1300多年。宋代《彰明附子记》明确指出江油河西地区的附子产量最大、质量最佳。自此之后,历代均以彰明地区(江油市的前身之一)为附子的主要产区。四川江油附子名声在外,并被认为品质最优。千余年来,江油附子的道地性优势突出,广为人知,并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江油、陕西汉中地区建立了附子种植基地,扩大商品生产。四川布托、云南禄劝、河北、河南等地也引种试种成功,但附子的品质仍以四川江油为最。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和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以附子为原料的新药得到大量开发与临床运用,使得国际、国内市场对于附子原药材及以附子为原料的产品需求量持续递增,附子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近年来,由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梅全喜教授团队牵头,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李楠教授团队和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附子的炮制、药效物质基础、毒性及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工作。梅全喜教授团队申报立项“附子有效成分体内量效关系的研究及其临床治疗药物监测(TDM)方法的建立”“基于‘生产-临床’需求的附子无胆饮片及姜制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基于新型固相微萃取-HPLC和外泌体miRNA对蒸附片与姜附子的‘药动-药效’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各级资助科研经费100多万元,发表附子研究论文10多篇。同时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药学部获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资助,引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果德安教授团队开展了附子炮制机理及质量控制研究,从附子中提取并鉴定了46个单体化合物,包括43个不同结构亚型的二萜生物碱化合物,其中4个新化合物;并建立了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对附子不同炮制品中的15个不同类型的主要二萜生物碱成分进行绝对定量分析,采用优化的工艺炮制的附子均可使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降低,提高单酯型二萜生物碱和醇胺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从而降低附子饮片的毒性,提高安全性及有效性。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获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资助,引进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中秋教授团队开展附子的毒效标志物研究,为附子控毒增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李楠教授团队成员致力于附子的毒效评价、炮制原理、工艺装备、资源综合开发等研究工作,包括建立基于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强心活性评价方法,开发回阳救逆功效快速评价试剂盒;阐明产地、叶型、产地加工、商品规格、炮制对附子毒效的影响规律;对江油附子(黑顺片)产地加工炮制“减毒存效”的过程机理进行探索;采用微波技术提升炮制法,探索智能变频、绿色低碳的附子炮制生产工艺;开展川乌茎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发相关研究。团队成员以课题负责人身份主持附子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厅局级课题7项,授权相关发明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与附子相关SCI论文12篇、核心期刊论文25篇;并在教学工作中研发了附子炮制工艺与原理的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则是一家集附子种植、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的专业化毒性饮片加工企业。公司致力于附子药用价值的开发,遵古炮制,历经数代药工的摸索和传承,逐渐形成“浸、漂、切、煮、蒸、炒、烤、酵”八大工艺流程,能加工出多达13种规格的附子产品,取得国家专利20余项;主持开展的“中药炮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究”和“高品质附子(川乌)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主研发无胆附子新品规“蒸附片、炒附片”载入四川省地方标准,为实现附子加工炮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附子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努力打造中国附子领先品牌,为促进附子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进一步推动附子的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发展,以上5个团队合作将附子的古今临床应用经验、炮制方法、现代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总结,并融入团队自己的研究成果,编撰《附子的研究与应用》一书,以供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应用。
本书全面挖掘和整理了古代医药学家和本草医籍在附子的炮制研究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了现代医药工作者对附子在药理、药化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科研团队对附子的研究成果,是一本较为全面系统阐述、总结附子研究与应用的专著。全书共分8章,包括附子的药用历史,本草学概述与生药学研究,炮制与制剂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研究,附子的应用及产业发展现状等。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参考书,可供临床医师、医药生产经营人员、中医药科研人员、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爱好者参阅。相信该书的出版对于推动附子的安全合理应用,提高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有效率,以及推动附子产业的发展都具重要的意义。
本书为“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医药系列丛书”之一,出版得到了深圳市宝安区中医药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基于‘生产-临床’需求的附子无胆饮片及姜制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KJCX-KTYJ201,主持人梅全喜),以及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果德安教授中药质量研究与安全合理用药研究团队项目”(项目编号SZZYSM202106004)和“深圳市安宝区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中秋教授中药制剂开发及转化药学研究团队项目”(项目编号SZZYSM02206005)的经费支持。编写中还参考引用了许多同道的研究资料(参考文献附各章之后),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遗漏和差错,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附子的研究与应用》编委会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