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就附子在古今历代本草学研究中的记载进行归纳概述,包括名称、原植物形态、产地、种植、采收加工等。
附子为乌头类植物的子根。“乌头”因性状像乌鸦之头而得名。乌头类药材的相关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国语》有“置堇于肉”的记载,堇即是乌头之别名。附子的别名极少,据《常用中药名与别名手册》(谢宗万、郝近大主编)记载,附子的别名只有“奚毒”一个,实际上奚毒也是乌头的别名。此外,附子还有一些炮制品名及产地名称,如生附片、蒸附片、熟附片、白附片、淡附片、临江片、煨附片及川附子、绵附子、西附子等。
关于乌头类药材药用部位的划分及命名,历代说法较多,且多有争议。乌头有较多别名,《说文解字》载“荝,乌头也”;《尔雅》云“芨,堇草”,郭璞注曰:“乌头苗也,江东呼为堇。”《神农本草经》云:“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吴普本草》曰:“一名茛,一名千秋,一名毒公,一名果负,一名耿子。”《普济方》本草药性异名载:“乌头一名奚毒、土附子、乌喙,江东名堇、茛、帝秋、毒公、果负、耿子、芨、堇。”
“附子”一名在本草著作中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下品,别名较少。《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奚毒)。”《广雅》云:“奚毒,附子也。”《广雅疏证》注解:“茛者,毒草之称。”《康熙字典》中对茛的释义:“《唐韵》古恨切,音艮。《博雅》钩吻也。《本草》毛茛。《注》茛乃草乌头之苗,此草形状及毒皆似之,故名。又《集韵》居万切,音建。水草。蟹有毒,食水茛所为。”
对于乌头类药材药用部位的划分及命名,历代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
三国时期的《广雅》以生长年限划分:“一岁为荝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认为生长到一年采收的为荝子,二年的为乌喙,三年的为附子,四年的为乌头,五年的为天雄。
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以采收时间划分:“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唐代《新修本草》也记载:“八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
《本草经集注》记载:“有脑形似乌鸟之头,故谓之乌头。有两歧,共蒂状如牛角,名乌喙。喙,即乌之口也。亦以八月采,捣榨茎取汁,日煎为射罔。”形似乌鸦头的为乌头;有两个分支,共有一个蒂,形状像牛角的就是乌喙;乌喙捣茎取汁煎后涂抹于箭上用于打猎,因具有毒性,射中即死,因此得名“射罔”。
《雷公炮炙论》记载:“凡使,先须细认,勿误用。有乌头、乌喙、天雄、侧子、木鳖子。乌头少有茎苗,长身乌黑,少有傍尖;乌喙皮上苍,有大豆许者孕八九个周遭,底陷,黑如乌铁;天雄身全矮,无尖,周匝四面有附孕十一个,皮苍色,即是天雄;并得侧子,只是附子旁,有小颗附子如枣核者是;木鳖子只是诸喙、附、雄、乌、侧中毗槵者,号曰木鳖子,不入药中用,若服,令人丧目。”认为地上部分还未完全生长时为乌头,有八至九个侧生根的为乌喙,天雄则有十一个侧生根,几者旁生的是附子,附子旁生的枣核大小的则为侧子,而木鳖子只是连接着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五者的像无患子一样的球状小子根。
唐代《新修本草》“乌头”项下载:“此物同苗或有三歧者,然两歧者少。纵天雄、附子有两歧者,仍依本名。如乌头有两歧,即名乌喙,天雄、附子若有两歧者,复云何名之?”对两歧者名为乌喙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其仍当用乌头之名。“侧子”项下载:“侧子,只是乌头下共附子、天雄同生,小者侧子,与附子皆非正生,谓从乌头旁出也。以小者为侧子,大者为附子,今称附子角为侧子,理必不然。若当阳以下,江左及山南嵩高、齐、鲁间,附子时复有角如大豆许。夔州以上剑南所出者,附子之角,曾微黍粟,持此为用,诚亦难充。比来京下,皆用细附子有效,未尝取角,若然,方须八角附子,应言八角侧子,言取角用,不近人情也。”提出侧子不应为附子之角,因为不同产地附子的“角”大小不同,江左等地大小如大豆者尚可用,而剑南产的如黍米般小的则完全不可药用,说明取附子角作为侧子药材是不合理的,而且京下并不对附子的角进行加工,只以形态较细小的附子作为侧子入药。因此,《新修本草》认为附子与侧子都是乌头旁生子根,只因大小不同而有所区别。
《蜀本草》载:“按:陶云侧子即附子边角之大者,削取之。苏云只是乌头不共附子同生。小者为侧子,大者为附子。殊无证据。但云附子角小如黍粟,难充于用,故有此说。今据附子边,果有角大如枣核及槟榔已来者,形状亦自是一颗,仍不小。则乌头旁出附子,附子旁出侧子,明矣。”《蜀本草》否定了《新修本草》的观点,认为侧子是附子旁生子根,因为当时附子旁生的“角”已经大得像枣核及槟榔,自成一颗,是可以作为单独的药材入药的。
宋代《彰明附子记》记载:“……其初种之化者,为乌头;附乌头而傍生者,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为鬲子;又附而长者,为天雄;又附而尖者,为天锥;又附而上出者,为侧子;又附而散生者,为漏篮。皆脉络连贯,如子附母,而附子以贵,故独专附名……”《彰明附子记》认为对同一植物来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得到7种不同的药材,母根为乌头,其余6种都是乌头的傍生产物。依附母根而生的为附子,在母根左右成偶生的为鬲子,依附母根而形体长者的为天雄,形体尖者为天锥,附生在乌头上部的称为侧子,附而散生的则称为漏篮,这六种都与母根相连,如子附母。而其中又以附子药材最贵,因而专冠以“附”名。
《本草图经》记载:“其长三二寸者,为天雄。割削附子傍尖芽角为侧子,附子之绝小者亦名为侧子。元种者,母为乌头。其余大小者皆为附子。”《本草图经》与前代的区分方式又有不同,认为母根旁生的都称为附子,而附子旁生的凸起芽角或极小的附子都可以当作侧子药材。
明代《普济方》本草药性异名记载:“附子一名八角附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附子)初种为乌头,像乌之头也。附乌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并指出:“其品凡七,本同而末异。其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为鬲子;附而长者为天雄;附而尖者为天锥;附而上出者为侧子;附而散生者,为漏篮子,皆脉络连贯,如子附母,而附子以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单独设立天雄、侧子、漏篮子、乌头条目介绍与附子同出一物的药物。乌头是植株的母根,而附子依附于乌头的周围,这种以植物的生长特性来命名药材的方法直接而客观。后历代本草典籍均以“附子”为正名。
《吴普本草》在乌头项下对其原植物的形态做出描述:“正月始生,叶厚,茎方中空,叶四面相当,与蒿相似。”
《蜀本草》也对附子原植物的形态进行了描述:“苗高二尺许,叶似石龙芮及艾,其花紫赤,其实紫黑。”其苗高、叶形、花及子实的颜色均与今乌头属植物相符。
《彰明附子记》描述:“其茎类野艾而泽,其叶类地麻而厚,其花紫、叶黄,蕤长苞而圆盖,其实之美恶,视功之勤寙……又有七月采者,谓之早水,拳缩而小,盖附子之未成者。”
《本草图经》对附子形态描述得更为细致,并附有不同产地的乌头、附子植物图,其载附子形态云:“其苗高三四尺以来,茎作四棱,叶如艾,花紫碧色作穗,实小紫黑色如桑椹。”(图2-1)
图2-1 《本草图经》乌头类药材原植物图
《本草品汇精要》沿用《本草图经》对附子的记载,其所附乌头类植物图基本为《本草图经》所附图的摹绘(图2-2),并将花萼片上色为蓝紫色,与现代乌头及变种植物形态更加接近,然而转绘过程中,宫廷画师因未能实际观察原植物,致使部分植物失真情况严重。
图2-2 《本草品汇精要》乌头类药材原植物图
《本草纲目》记载:“其茎类野艾而泽,其叶类地麻而厚。其花紫瓣黄蕤,长苞而圆。”其附图重点突出根部,除了有一主根外,还绘有6个附在主根上的子根。
《植物名实图考》描述:“其花色碧,殊娇纤,名鸳鸯菊。花镜谓之双鸾菊,朵头如比邱帽,帽拆,内露双鸾并首,形似无二。外分二翼一尾。”(图2-3)
图2-3 《植物名实图考》所附附子原植物图
《中国植物志》记载乌头原植物形态:“块根倒圆锥形,长2~4cm,粗1~1.6cm。茎高60~150(200)cm,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长柄;叶片薄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6~11cm,宽9~15cm,基部浅心形三裂达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有时倒卵状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时短渐尖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约2对,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齿,间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只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cm,疏被短柔毛。顶生总状花序长6~10(25)cm;轴及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狭卵形至披针形;花梗长1.5~3(5.5)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长3~5(10)mm,宽0.5~0.8(2)mm;萼片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cm,自基部至喙长1.7~2.2cm,下缘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5~2cm;花瓣无毛,瓣片长约1.1cm,唇长约6mm,微凹,距长2(1)~2.5mm,通常拳卷;雄蕊无毛或疏被短毛,花丝有二小齿或全缘;心皮3~5,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蓇葖果长1.5~1.8cm;种子长3~3.2mm,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9~10月开花。”(图2-4)
图2-4 《中国植物志》乌头原植物图
《新编中药志》描述附子原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2个连生,栽培品的侧根(子根)通常肥大,倒卵圆形至倒卵形,直径可达5cm。茎直立。叶互生,具柄;叶片卵圆形,革质,宽5~12cm或有时更宽。掌状三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上部再3浅裂,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窄长,花序轴上被贴伏反曲的柔毛;花脊紫色,盔瓣盔形,长1.5~1.8cm,宽约2cm,侧瓣近圆形,外被短毛;蜜叶1对紧贴盔瓣下,无毛,有长爪,距长l~2.5mm;雄蕊多数;心皮3~5,离生。蓇葖长圆形,长约2cm,无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2-5)
图2-5 《新编中药志》附子原植物图
1.侧根;2.花枝;3.蜜叶;4.雄蕊;5.果实。
关于附子的产地,最早记载见于《本经》,载“附子,生山谷”,并未指明产地。据清代黄奭辑《神农本草经》引《范子计然》云“附子出蜀武都中”,《本草图经》载其“出蜀土,其种出于龙州”。历代本草医籍均已记载,附子多以四川为主产地,湖北、长江以南等产地亦有记载。唐以前多认为附子出产在四川彭山、广汉及河南登封一带。《新修本草》首次指出了江油附子的道地性。在唐代,四川江油地区已开始乌头(附子)的种植,距今已有1300多年;宋代《彰明附子记》明确指出江油河西地区的附子产量最大,质量最佳,而附子种源在四川平武县较好,与现代基本吻合。陕西地区自清代始有附子种植,距今有300余年,各本草记录均觉得陕西附子的质量不及四川的好。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江油、陕西汉中地区建立了附子种植基地,扩大商品生产,而四川布拖、云南禄劝、河北省、河南省引种试种,形成了新产区。附子产地历代演变见表2-1。
表2-1 附子产地历代演变
续表
附子在宋代开始大规模种植,在四川彰明、江油等地栽培已有千年的历史。《本草图经》云:“附子、侧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今并出蜀土。”同时也收载了附子种植的方法:“冬至前,先将肥腴陆田耕五七遍,以猪粪粪之,然后布种,逐月耘籽,至次年八月后方成。”《本草纲目》记载:“每岁以上田熟耕作垄。取种于龙安、龙州、齐归、木门、青堆、小坪诸处。十一月播种,春月生苗。”《彰明附子记》详细记述了栽培于彰明赤水(今四川省江油市)的附子,对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凡上农夫岁以善田代处,前期辄空田,一再耕之,莳荠麦,若巢縻其中。比苗稍壮,并根叶耨覆土下,复耕如初,乃布种。每亩用牛十耦,用粪五十斛,七寸为垄,五尺为符,终亩为符二十,为垄千二百,垄纵符横,深亦如之。又以其余为沟为涂,春阳愤盈,丁壮毕出,疏整符垄,以需风雨。风雨过时辄振拂而骈持之,既又挽草为援,以御烜日,其用工力,比他田十倍,然其岁获亦倍称,或过之。”自此之后,历代均以彰明地区为附子的主要产区。四川江油附子名声在外,并被认为品质最优者。千余年来,江油附子的道地性优势突出,广为人知。
栽培附子用乌头作种,乌头可无性繁殖,也可有性繁殖。生产上一般采用无性繁殖。
选地:选择道地产区地势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pH值为5.5~7.5。前茬作物以水稻、小麦为宜。
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于8月下旬翻地晒垄。11月上旬深翻30~40cm,结合深翻,每667m 2 施腐熟农家肥1500~3000kg,腐熟油枯100~150kg,过磷酸钙50~100kg(含P 2 O 5 7~14kg),反复耙细3次,使肥料与土壤混匀。
开厢:厢宽80~90cm,沟宽10~20cm,沟深10~20cm。
11月中下旬(立冬后)栽种,最晚不超过12月底。
在整好的厢上双行错窝,行距24cm,窝距12~15cm,窝深14cm,每窝栽1个,芽头向上,每隔7~10株在窝外多栽1~2个种根作补苗用。每667m 2 用种1万~1.3万个。栽后将厢沟内细土搂至厢面,覆土5~10cm,成瓦背形。
耧厢、清沟:2月初(立春前后),将厢上的大土块扒入沟内,整细后培于厢面,并将沟底铲平。
补苗:幼苗全部出土后,将弱株、病株、异常株带土拔除并烧毁,并用石灰对窝消毒后,再将健壮预备苗带土补栽。
除草:生长期应及时人工除草,直到收获。
追肥:追肥两次。第1次在补苗后施提苗肥,每667m 2 施腐熟油枯70~80kg,复合肥(N∶P 2 O 5 ∶K 2 O=16∶16∶16)40kg;第2次在3月中下旬(春分前后)第一次修根后,每667m 2 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kg。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符合GB/T 15063—2020的规定。施肥方法为两株间挖浅窝,将肥料施于窝内覆土。每次追肥后进行清沟、整理厢面,使厢面保持瓦背形。
灌溉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及时灌溉,灌水不可淹至厢面;雨季及时排水。
修根:生长期进行两次修根。第1次修根在4月上旬(清明前后),第2次修根在5月上旬(立夏前后)。先将基部叶片摘除,然后用铲子将植株根部附近的泥土扒开,现出母根及子根,每株只留1~2个生长良好且较大的子根,其余子根全部铲除;修完一株接着修下一株,将后一株扒出的泥土覆盖于前一株。
打顶摘芽:4月上旬,第1次修根7~8天后打顶,全株留叶10~12片,打顶后及时摘除腋芽。
白绢病:附子感病后,块根开始腐烂,叶片萎蔫,最后植株死亡。在根部和根际土表可见到白绢丝状菌丝。防治措施:选无病种源作种;与水稻轮作;发病初期,将病株和病土挖起深埋,并用5%石灰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1000倍液淋灌。
霜霉病:是附子苗期的重要病害,病株叶背和嫩尖产生白色灰霉,不久产生枯梢。防治措施:彻底拔除病苗,再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800倍液喷叶面和叶背。
叶斑病:7~8月发生较重,于叶片上产生多数、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病叶早落。防治措施:及时拔除病苗,再用1∶1∶15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的800倍液喷叶面和叶背。
根腐病:修根时勿伤根茎;栽种前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再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0.5kg兑水300kg,加生石灰15k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1000倍液淋灌。
白粉病:发病初期用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800~1000倍液,或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喷叶面和叶背。
蛀心虫:幼虫活动期进行人工捕杀;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危害严重时,用50%辛硫磷乳油的1000~2000倍液喷杀。
红蚜虫:幼虫活动期进行人工捕杀;危害严重时,用黄板诱杀蚜虫,或用40%乐果乳油的800~1500倍液喷杀。
根结线虫:轮作;选无病地栽种或进行土壤消毒;选无病种根作种;危害严重时,用1∶1∶200波尔多液灌窝。
关于附子的采收期,历代本草说法不一。
《广雅》记载:“一岁为荝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认为同一植物采收年限不同则药材不同,附子为植物生长3年时采收的块根。
《名医别录》记载:“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本草品汇精要》曰:“冬月取根”。认为附子的采收时间为冬月,也就是现代的农历十一月。
《吴普本草》载“八月采”;《本草经集注》载“附子以八月上旬采也”;《新修本草》载“八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天雄、附子、侧子并同用八月采造”。认为附子适宜在八月(公历9月)采收。
《彰明附子记》记载:“其播种以冬尽十一月止,采撷以秋尽九月止……又有七月采者,谓之早水,拳缩而小,盖附子之未成者。”认为附子的采收应在秋末农历九月截止,有七月采收的附子,称为早水货,个头因收缩较剧而瘦小,是过早采收未长成熟的原因。
《本草图经》对附子的采收期进行了分析:“至次年八月后方成……然收采时月与《本经》所说不同。盖今时所种如此。其内地所出者,与此殊别,今亦稀用。谨按《本经》冬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而《广雅》云:奚毒,附子也。一岁为侧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今一年种之,便有此五物,岂今人种莳之法,用力倍至,故尔繁盛也。虽然药力当缓,于岁久者耳。”提出当时的采收期与《本经》《广雅》的记载均不同,认为是由野生转为栽培,人力、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结果。野生乌头由于环境恶劣,生长较为缓慢,故按照生长年限区分为不同药材。而栽培品由于人力作用下“用力倍至”,营养充分,环境适宜,故1年即可得到5种商品规格,此时不同药材的区分要素不再是生长年限,而是以形态与部位区别为主。并认为栽培品比生长年限较长的野生品药力缓和。
《植物名实图考》中同样认为栽培品由于水肥、人力的原因不同导致了不同部位的不同形态,但生长年限对药材形成的影响仍不能忽视。其曰:“附子一物,而有天雄、乌头、侧子、漏篮诸形,则肥硗、雨露、人事不同所致欤。彼一岁、二岁、三岁之说,其亦未可尽废也。”
近现代附子的采收期与古代本草记载的“八月采”接近,或因栽培技术成熟而略有提前。《中华本草》记载:“6月下旬至8月上旬挖出全株,抖去泥沙,摘取子根(附子),去掉须很,即是泥附子,需立即加工。”历版《中国药典》载:“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有学者对不同采收时期所得乌头附子的产量、附子及相应附片的总生物碱和毒性成分乌头碱的含量进行测定,证明8月15日前后为附子的最佳采收时期。另有学者对不同采收期附子粗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附子多糖含量为指标的附子最佳采收期为6月下旬到7月上旬。
附子加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附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采收后极易腐烂,通过产地加工,则可防止附子腐烂,便于储存和转运;另一方面是附子毒性较大,加工过程中附子中的生物碱成分分解和流失,使其药力减弱,以达到减毒的目的。
宋代以前,附子应用主要是野生附子,产量相对较少,附子储存的问题尚不突出,宋代以后,附子种植形成一定规模,附子人工种植后不易储存问题也随之出现。为将附子尽量完整保存和运输,必须进行产地加工。《本草图经》记载的采用大小麦酿醋腌制附子,以达到附子防腐目的的醯醅腌制法,是附子人工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后,出现最早的产地加工方法:“先于六月内,踏造大、小麦曲,至采收前半月,预先用大麦煮成粥,后将上件曲造醋,候熟淋去糟,其醋不用太酸,酸则以水解之。便将所收附子等去根须,于新洁瓮内淹浸七日,每日搅一遍,日足捞出,以弥疏筛摊之,令生白衣。后向慢风日中晒之百十日,以透干为度。若猛日晒,则皱而皮不附肉。”《彰明附子记》也记载:“用醯醅安密室掩覆,弥月乃发,以时暴凉,久乃干定,方出酿时其大有如拳者,已定辄不盈握,故及两者极难得。”可见,醯醅腌制法在宋代被广泛应用到附子产地加工中,且在加工方法中对淹浸时间、处理方法、成品性状等有着明确的要求。
附子加工方法在明末时期由醯醅腌制法演变为盐腌制法。《本草原始》载:“市者有以盐水浸之,取其体重买者。”用盐水浸泡附子,不仅可以增加质量以增加商家的利润,同时也可以延长储存时间。
近现代,特别是在清末民国时期,政局不稳,经济萧条,政府对食盐进行管控,食盐无法得到,便逐渐出现了以制盐副产品胆巴代替盐泡制附子,也能取得较好的防腐作用,故从这一时期开始,附子多以胆巴溶液浸泡储存。《四川省彰明县概况》记载:“售腌须速,过夜吐水,即就腐烂;制片之附,用胆腌足二十日外,捞起蒸熟,刮皮开片。”
在现代,附子主要有以下加工方法。
生附片:泥附子洗净后,直接切片干燥。
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
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片约0.5cm,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片约0.3cm,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
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
炮附子:将附子置于热火灰或砂烫或微波加热至鼓起并微变色。
黄附片:泥附子洗净后,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横切成厚片约0.4cm,用水浸漂,取出,用调色液染成黄色,晒干。
熟附片:泥附子洗净后,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横切成厚片约0.4cm,用水浸漂,取出,蒸透,烤干或晒干。
卦附片:泥附子洗净后,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再将附子对剖,成为两瓣如卦形的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染成浅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晒干。
刨附片:泥附子洗净后,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用刨子或切药机将附子刨成约1mm薄片,再入清水中浸泡,将漂过的薄片捞起,放到烤炉上烘烤至干。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
《吴普本草》:“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
《名医别录》:“味甘,大热,有大毒。”
《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其性走血不守。通行诸经引用药也。《主治秘要》云:性大热,味辛、甘,气厚味薄,轻重得宜,可升可降,阳也。”
《汤液本草》:“入手少阳经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
《心印绀珠经》:“味辛,性热,浮也,阳中之阳也。其性浮而不沉。”
《神农本草经疏》:“其气味皆大辛大热,微兼甘苦而有大毒。气厚味薄,阳中之阴,降多升少……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三焦,兼入足少阴、太阴经。”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
《药性切用》:“入肾命而通行十二经。”
《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中国药典》记载(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历代文献记载各有差异。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名医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内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张洁古:“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三:去脏腑沉寒一也;补助阳气不足二也;温暖脾胃三也。”
李东垣:“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本草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
《景岳全书·本草正》:“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暖五脏,回阳气,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小儿慢惊等证。”
《萃金裘本草述录》:“偏风半身不遂,下血虚寒,痈疽久漏,久痢休息;虚寒痼冷,肝肾元阳不足必用之品。”
《中华本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
《新编中药志》:“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中药大辞典》:“回阳救逆,散寒除湿。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本经》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如下:“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奠定了中药配伍的理论基础。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附子的配伍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医家善用附子者当首推汉代医圣张仲景,他是最早把附子大量应用于临床的医家,在他的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广泛的应用,其精当的配伍、圆活的立法一直为后世医家之临床指南。自张仲景开附子应用之先河,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附子的配伍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诸家本草皆谓附子“有毒”,其毒的含义概言之有二:一是指附子辛热燥烈之偏性;二是指其毒烈峻猛,使用不当可致中毒甚或死亡。因此,如何通过合理配伍,以削减附子毒性,充分发挥其特长,对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有学者对历代附子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古代各时期附子方中排位较前的高频药有肉桂、干姜、甘草、当归、人参、白术、细辛、防风、白芍、半夏、川芎、茯苓、花椒、木香、牛膝、熟地黄16味,其中古代各时期均排位较前的高频药为肉桂、干姜、当归、人参、白术、甘草6味。现代附子方排位较前的高频药依次为当归、肉桂、甘草、牛膝、白术、防风、熟地黄、杜仲、川芎、茯苓。现代附子方中干姜与人参的应用频率与古代相比有所减少。与附子配伍最多的一类中药是温里药,其中频数多的药物分别是肉桂、干姜、吴茱萸、花椒、小茴香、丁香、高良姜;其次为补气药甘草、人参、白术、黄芪、山药;理气药木香、橘皮、青皮、沉香;辛温解表药防风、细辛、麻黄、羌活、生姜;补血药当归、白芍、熟地黄;补阳药肉苁蓉、鹿茸、补骨脂、巴戟天;化痰药半夏、天南星、桔梗;利水消肿药茯苓;敛肺涩肠药诃子、肉豆蔻、五味子、赤石脂;化湿药厚朴;活血止痛药川芎;祛风湿散寒药川乌、独活;息风止痉药天麻、全蝎;活血调经药牛膝;重镇安神药龙骨、朱砂;泻下药大黄;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硫黄;清热凉血药赤芍;补阴药熟地黄;清热燥湿药白术;止咳平喘药苦杏仁;辛凉解表药葛根;开窍药麝香。最常见的配伍如下。
1.附子配肉桂 附子性辛热,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外温皮毛除表寒,里达下元温痼冷,内达外散,能升能降,通行十二经络、五脏六腑,无所不至;肉桂性亦辛热,能走能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善于纳气,偏暖下焦而温肾阳,更能引火归原而摄无根之火。二者配伍为相须之用,辛热同施,可达到温肾助阳、引火归原、鼓舞血行、化气行水之效,适用于命门火衰,形寒肢冷、小便清长频数等症。《得配本草》谓“合肉桂,补命门相火”“浮游之火,附桂引之,而火自归元”。如治下元虚衰,虚火上浮之喑痱的地黄饮子,以附子配伍肉桂温补命火、引火归原,肉苁蓉、巴戟天、熟地黄、山茱萸补养下元;治虚劳漏精的补益附子丸,附子配肉苁蓉、巴戟天、龙骨、牛膝;治肾阳不足,面色黧黑,一切寒冷病,以及小肠尿白脬寒的安息丸,以炮附子配伍胡芦巴、安息香、肉苁蓉等;《景岳全书》治真阳不足、命门火衰之右归丸、右归饮,均以附子与肉桂配伍。
2.附子配干姜 附子性悍烈迅捷,走而不守,通上达下,行表彻里,通行十二经。干姜为纯阳之味,守而不走,散脾胃之寒,为温暖中焦、通脉之要药。附子与干姜合用,回阳救逆,挽生命于垂危,其效益彰。戴原礼曰:“附子无干姜不热。”附子与干姜虽同属辛热,其性能却各异。《汤液本草》称:“附子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附子善走,过于发散;干姜偏于守中,止而不行,以干姜之“止”抑制附子之“行”,可减附子之毒。如《肘后备急方》所载姜附丸,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干姜温胸阳、散寒凝,治疗卒发心胸冷痛,使寒散络通,冷痛自止;四逆汤中干姜、附子、甘草同用,用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治疗下元气虚、胁腹胀满、泄利呕吐、自汗等伤寒阴证的正元散,以炮附子配伍炮干姜、炮川乌、人参、白术、肉桂、茯苓、甘草等。
3.附子配人参 附子善温阳散寒,具有回阳救逆作用。人参善补五脏元气,有益气救脱之功。二药相伍,上助心阳,下补肾阳,中益脾阳,补益元气,回阳固脱,附子得人参则回阳而无燥热伤阴之弊,人参得附子则补气而兼温里之功。《本草秘录》云:“人参得附子则直前无坚不破,附子得人参则成功而血脉不伤。”如参附汤以附子与人参治疗重病、久病体虚、元阳不足、四肢厥逆、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补中汤以附子与干姜、人参、白术、橘红、茯苓、甘草相伍,治脾胃虚寒,溏泄不已;附子养气汤以炮附子配伍人参、白术、茯苓,壮脾养气,止呕进食,治元脏气虚,真阳耗散,脐腹冷痛,倦怠泄泻。
4.附子配白术 附子温肾暖脾,散寒除湿,补火生土。白术补益脾气,温运脾土,燥湿利水。二药相伍,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利水、通经络之功,并有脾肾兼治之作用。张洁古谓:“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如白术附子汤以炮附子配伍炙甘草、生姜、白术、大枣,其中附子温肾暖脾,暖其水脏,补火生土;白术健脾燥湿,运其土脏。附子汤以炮附子配伍茯苓、人参、白术、芍药,治疗少阴阳虚而寒湿留着于骨节。
5.附子配甘草 甘草性甘平,功能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景岳全书·本草正》中论述附子与甘草的配伍时云:“其所以必用甘草者,盖以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后缓;附子之性毒,得甘草而后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后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后调营卫,此无他,亦不过济之以仁,而后成其勇耳。”《伤寒论》中含附子方17首,配伍甘草的就有四逆汤类及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等12首。
6.附子配麻黄 附子为助阳补火之品,可以温少阳在里的虚寒;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药物,可以解太阳在表的寒邪。两药相配,一攻一补,助阳解表,温中有汗,汗中有补,汗出不伤正,一温少阴之虚,一防亡阳之变。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以附子配伍麻黄、细辛助阳解表,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可以避免阳虚无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后更加伤阳。
7.附子配细辛 附子温里扶阳、散寒滞、通经脉;细辛外散风寒、内祛阴凝、温通肾气、开通诸窍。二药合用,温通宣散,彻表入膀胱经,彻里入肾经,相得益彰,共奏温阳宣散寒凝、蠲痰饮、暖胞宫之功。《本草汇言》曰:“细辛,佐姜、桂能驱脏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如独活散以炮附子配伍细辛、独活、杜仲、熟地黄、当归、牛膝等,治疗肾气虚衰、腰脚冷痹、风麻不仁;鳖瘕神方以附子配伍细辛、侧子、干姜、人参、桂心、白术、土鳖、大黄,治疗妇女月经隐痛、疲劳出汗、腰背亦痛、风湿等。
8.附子配当归 附子辛热燥烈温补阳气,当归甘润补养肝血,因阴根于阳,气能生血,配对合用,附子得当归则引内入血分,当归得附子则温运力宏,有阴阳兼顾之妙义。如当归附子汤以附子配伍当归、炒盐、蝎梢、升麻、甘草、柴胡、黄柏、干姜、高良姜,补血而奏温通之功,温经而具养血之效;归附汤以附子温中逐寒、当归养血化气,治脾胃虚寒,大便下血。
9.附子配白芍 附子温阳散寒通经,回阳救逆;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和营柔肝。二药一阳一阴,一散一收,一动一静,两药合用,回阳而益阴,温阳而养血,祛寒而止痛,温阳散寒而不伤阴耗血,用于阴阳两虚证。《古今名医方论》云:“肾中得附子,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矣。更得芍药之酸,以收肝而敛阴气,阴平阳秘矣。”如治疗阴阳两虚所致四肢拘急、血虚、脉微细等症的芍药甘草附子汤就以炮附子配伍芍药和炙甘草;艾煎丸以炮附子配伍白芍、艾叶、干姜、当归、熟地黄,治妇人产后血海虚弱、腹痛、面无色、身体倦怠等症。
10.附子配熟地黄 附子温肾助阳,性燥烈;熟地黄性柔润滋腻,补阴养血。附子禀纯阳而主动,走而不守;熟地黄禀纯阴而主静,守而不走。附子可制熟地黄之滋腻,熟地黄可缓附子燥烈。二药合用,补而不腻,行而不散,刚柔相济,阴阳两调。《得配本草》谓附子“得熟地能固元阳”,如治疗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之喑痱证的地黄饮子,以附子配伍熟地黄、麦冬、石斛等。
11.附子配半夏 半夏辛温,豁痰逐饮,消痞散结,降浊止呕,降气平喘。半夏反附子,是前人教训的总结,而实践证明,只要注意防范,如法应用,不必禁忌。二药配伍,散脏腑、经络、表里、上下的痰饮停滞,使阴寒得散,脾得温,水湿得化,痰饮得消,则阳虚痰浊痞呕诸症自除。附子与半夏虽为相反药物,但在历代方剂中,二者配伍屡见不鲜,如附子粳米汤中炮附子配伍半夏、甘草、大枣、粳米,治疗中焦虚寒、水饮内停所致腹满肠鸣、呕吐等;半夏汤以炮附子配伍半夏、人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大腹皮、肉桂、炙甘草,治肉虚极、体重、连肩胁不能转、动则咳嗽、胀满痰饮、大便不利。
12.附子配茯苓 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助阳,化气利水,还可暖脾土,温运水湿。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渗湿。两药同用,温壮肾阳以治本,利水渗湿以治标,标本兼顾,温利并用,可使阳气恢复,水道通行。如人参附子汤以炮附子配伍人参、干姜、芍药、茯苓、白术、桂心、甘草,治疗风湿、体疼痛欲折、肉如锥刀所刺。
13.附子配大黄 附子温阳通脉,温经散寒止痛。大黄涤荡胃肠积滞而泄浊、清热解毒、祛血热瘀滞。二药寒温并用,苦辛通降,温清并施,清热无伤阳之弊,温阳无劫阴之害。吴鞠通将附子、大黄用于寒疝之痛,称其配伍为“苦辛温下法”。如附子泻心汤,附子配伍大黄、黄芩、黄连以清上焦之热,用附子逐下焦的寒气,上用凉药而下用温药,可以治疗阳热结于上、阴寒结于下的痹证而兼阳虚者;大黄蚀肉膏以炮附子配伍大黄、白蔹、黄芩、川芎、雄黄、雌黄、珍珠,治疗痈疽。
14.附子配瓜蒌 附子反瓜蒌于清代始载,在《本草备要》中提出。然而,无论在经典著作还是临床实践中,均有两个药物配伍使用的记载。如瓜蒌瞿麦丸以炮附子配伍瓜蒌根、瞿麦、茯苓、山药,用治小便不利、水气停内、其人若渴之证;三石散以附子配伍瓜蒌根、钟乳、紫石英、白石英、桔梗、人参、白术、细辛等,治风劳毒冷,百治不愈。
阴虚阳感,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服药时不宜饮酒,不宜以白酒为引。附子反半夏、瓜蒌、白蔹、白及、贝母。
附子用之不当,可引起中毒,其症状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口干,脉搏减缓,呼吸困难,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和窦房停搏等。中毒严重者,可死于循环、呼吸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
《本草经集注》:“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乌韭。”
《日华子本草》:“天雄、乌头、附子、侧子、虎掌,并忌豉。”
《珍珠囊》:“与防风相反。”
《汤液本草》:“非身表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
王好古:“服附子以补火,必妨涸水。”
《本草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本草纲目》:“畏绿豆、乌韭、童溲、犀角。忌豉汁、稷米。”
《神农本草经疏》:“若非阴寒、寒湿、阳虚、气弱之病,而误用之于阴虚内热,血液衰少,伤寒、温病、热病阳厥等证,靡不立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