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三年前,我们在广州番禺大夫山修学,每天早上,六点不到,就背个书包,里面装满空瓶子,小跑进山中。山里有个叫龙泉的地方,那里有很多老奶奶、老阿公每日自觉排着队,等着取龙泉水。

那里的水清澈甘甜,一尘不染,是山中的精华。大家反映用这龙泉水泡茶,喝了神清气爽,身心如洗。所以,在修学期间,我们每天都喝着龙泉水,一日不背水,一日就不喝水,刮风下雨,照样小跑到龙泉取水。

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磨炼了我们的意志,清静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美好的东西,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都觉得值。

大家对龙泉充满了感恩,而龙泉每天都快乐地流淌着清澈的水。

两年前,我们去湖北任之堂学医,听老师说十堰有个最大的寺庙叫龙泉寺,我们心中就向往着。

有一次老师印了不少善书,他叫上众学生,打车把善书送往龙泉寺。大家每人都扛着一大箱,从山脚下走上龙泉寺。送完善书后,老师又带学生们游览了龙泉寺,大家最期待的就是看看这传说中的龙泉。

据说,以前龙泉甘甜无比,在半山腰有一口独特的百年古井,很多人前来取水。可当我们上到半山腰,看到的是龙泉已经成为景点了。这里的水由于长期很少有人来取,变成了半枯状态,成为一潭死水,有些浑浊,还堆积些落叶,难以饮用。

按道理泉井应该源源不绝,清澈无比,怎么会变成半干枯、半浑浊呢?

老师说,泉井能一直清澈,在于不断有人去打水。井水不会因为很多人来打而干枯,却会因为没有人来取而浑浊,难以入口。

所以学医做人,应该以布施、传播知识为导向。人就像泉井一样,把智慧水越传播出去,自己就越拥有清澈的智慧、丰厚的知识,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才学,越能够得到众人的爱戴和拥护。

一个人如果越吝啬自己的才学,越不懂得付出,就像泉井没有付出水,没有人来取,最后会变成半干枯、半浑浊状态。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里说的不正是泉井之道吗?不正是做人之道吗?不正是为学之道吗?

在学医路上,我们曾经彷徨过,不知路在何方,现在恍然大悟。

人必须融入所在事业的历史大潮中去,就像滴水融入大海,才永不枯竭,而且要过一种像泉井一样不断付出、像太阳一样传播光和热的人生,这样的生存状态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

我们要走好中医之路就要像泉井那样,自己拥有多少就付出多少,学到多少就普及多少。

知识本为天地所有,不为个人私有!

当一个人由小我向大我转化时,他的很多烦恼、纠结、疑惑就会涣然冰释。他的付出真正有价值,他的所作所为才真正有意义。

希望我们普及中医能够像源源不断流动的龙泉一样,虽然点点滴滴,却可以滋润心田,可以盈满大器,可以给大家带来甘甜与清凉。

曾培杰 陈创涛
2023年春 7y6i5h03C/7dEy+HlmTsEgLnF0BOcinYACxMHgU3v+J/gFduo2U3lhtzGJv6Ml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