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阴经证解

按:太阴一经,以湿为本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故也, 阳明为中气 胃与脾为表里, 太阴为标 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 有经症,有五饮症,有着痹、行痹症,有阳黄、阴黄症 本经恒有之病, 不可不知也。

以下承接少阳经 如少阳之邪未罢,势必传入太阴,则治太阴必兼治少阳;若全不见少阳之经、腑证,则专治太阴,方为合法。

经症者何?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手足自温是也。夫太阴主湿而恶湿 太阴为阴经,与阳经有别。寒邪由太阳、阳明、少阳,此际寒邪全化为热,并无寒邪之形,即有寒者,皆由太阳误下,而寒陷于内者有之。务要知得少阳火邪,传至太阴,即从太阴湿而化为湿邪,为传经病机主脑, 少阳之热邪入而附之,即从湿化。湿气太甚,阻滞中脘,邪乘于上,则腹满而吐;邪乘于下,则腹痛自利。四肢禀气于胃,邪犯脾未犯胃,故虽有吐利,而手足尚温也。主以理中汤,直守其中,上下自定,乃握要道也。若桂枝倍芍药汤,是太阳经症误下,而寒邪陷入太阴之内也 三阴症,原不在发汗之例,不应用桂枝。若此方而用桂枝者,仍是复还太阳之表也,须知。

至于五饮症者何?夫饮者,水之别名也,即以一水字括之,不必另分名目,名目愈多,旨归即晦,学者更无从下手。故仲景列于太阴,太阴主湿,湿即水也 本经是水,复得外来之客水, 水盛则土衰,土衰即不能制水,以致寒水泛溢,或流于左,或流于右,或犯心下,或直下趋,或化为痰,种种不一,故有五饮之说焉。经云“脾无湿不生痰”,即此一语,便得治五饮之提纲也。治法总不外健脾、温中、除湿、行水、燥脾为主,因其势、随其机而导之利之,即得步步立法之道也。

所谓着痹、行痹者何?夫痹者,不通之谓也。经云:“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着痹 行痹流走作痛,着痹痛在一处, 风为阳而主动,风行而寒湿随之,故流走作痛;寒为阴而主静,寒停不行,风湿附之,故痛处有定。风寒湿三气,闭塞经络,往往从本经中气化为热邪,热盛则阴亏而火旺,湿热熏蒸,结于经隧,往往赤热肿痛,手不可近,法宜清热润燥。若忽突起,不赤不痛,则为溢饮所致,又当温中除湿,不可不知也。

所谓阳黄、阴黄者何?夫黄者,土之色也。今为湿热蒸动,土象外呈,故周身皮肤尽黄。阳者,邪从中化 中者,胃也。少阳之热,不从太阴之湿化,而从中化,胃火与湿合,熏蒸而色黄, 阴者,邪从湿化。阳主有余,阴主不足,阳者主以茵陈五苓散,阴者主以附子理中汤加茵陈。立法总在湿热、阴阳二字分途,外验看病人之有神无神,脉之有力无力,声之微厉,则二症之盛衰立决矣。

附解:夫人身立命,全赖这一团真气流行于六步耳 真气乃人立命之根,先天种子也,如天日之流行,起于子宫,子为一,乃数之首也。六步即三阳经、三阴经也。 以六步合而观之,即乾坤两卦也 三阳即乾卦,三阴即坤卦。 真气初生,行于太阳经,五日而一阳气足 五日为一候,又为一元, 真气行于阳明经;又五日而二阳气足 此际真气渐甚, 真气行于少阳经;又五日而三阳气足 合之三五得十五日,阳气盈,月亦圆满,月本无光,借日之光以为光,三阳气足,故月亦圆也。 此际真气旺极,极则生一阴,真气行于太阴经;五日而真气衰一分,阴气便旺一分也,真气行于少阴经;又五日而真气衰二分,阴气便旺二分也,真气行于厥阴经;又五日而真气衰极,阴气旺极也 三阳十五日,三阴十五日,合之共三十日,为一月,一月为一小周天,一岁为一大周天,一日为一小候,古人积日成月,积月成岁,乃不易之至理。一岁之中,上半岁属三阳,下半岁属三阴;一月之内,上半月属三阳,下半月属三阴;一日之内,上半日属三阳,下半日属三阴。一年之气机,即在一月尽之;一月之气机,又可以一日括之。三五而盈,三五而缩,盛衰循环不已,人身气机亦然。 阴极复生一阳,真气由盛而衰,由衰而复盛,乃人身一付全龙也 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

须知天地以日月往来为功用,人身以气血往来为功用 气即火也,日也;血即水也,月也。 人活天地之气,天道有恒,故不朽;人心无恒,损伤真气,故病故死。惟仲景一人,明得阴阳这点真机,指出三阴三阳界限,提纲挈领,开创渡世法门,为群生司命之主。后代注家,专在病形上论三阴三阳,固是,究未领悟气机,指出所以然之故,以致后学无从下手,虽记得三阳三阴,而终莫明其妙也。余故不惮烦,特为指出。 0e6ioPEIvjJ/rwuhopted00atPfyP9GlcMGTEYGNsSsRFdkfNZf+7DtMG3gAyqC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