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问题 婴幼儿1岁开始学习说话,后逐渐模仿成人说话,逐渐从字到词语,再到语句。在这个时期,婴幼儿分辨不出来你、我、他人称代词,经过反复训练后逐渐会识别。如果语言出现问题,可有言语发育迟缓、吐字发音不清,或因生理限制影响语言等。孤独症儿童表现为答非所问、声调缺乏变化等,言语交流时无目光对视或目光常飘忽不定等。
2.过度依赖 是指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在思维、情感、行为活动上独立性不足,过分依赖抚养人的行为。过度依赖行为在婴幼儿时期发生,可以延迟到成人。有些孩子的过度依赖会影响自主思维,独立思考和自我掌控的能力,主要取决抚养人是否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如果抚养人能够尊重孩子,给孩子试错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逐渐发展,依赖性渐渐被克服。
3.分离焦虑和对陌生人焦虑 婴儿期依恋关系的影响关乎到人的身心发育。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由依恋导致的情感及安全感,对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重要影响。如果能够体验母亲或重要抚养人安全的爱抚、温暖的支持,到幼儿期时,与同伴的交往会充满自信,也会获得成功;反之,则容易出现对关系的敏感、人际互动的胆怯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分离性焦虑是重要照料者突然离开后,婴儿出现哭闹、情绪不稳定,直至照料者回归才能缓解的现象。对陌生人的焦虑,则是婴儿对不认识人的警觉,这是婴儿期情绪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4.情绪爆发问题 婴幼儿时期,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或者抚养人的情绪不稳定,经常情绪爆发而影响孩子,其情绪反应具有容易被诱发、情绪不稳定、外露及难控制等特点,表现易哭闹不止、哄劝困难等。
5.感觉统合问题 儿童感觉统合问题是指儿童各个脑区发育正常,但是在大脑对各种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本体感觉等传来的感觉信息,不能很好地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造成整个身体不能和谐有效的运动。感觉统合问题会使得儿童智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可能会导致儿童学习能力差、阅读困难、运动技能差、有的儿童进食差、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障碍、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6.情绪问题 婴幼儿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不安,常伴心悸、食欲下降、夜惊、多梦、尿床等躯体症状。焦虑对幼儿的个性形成会产生影响,使之变得过分敏感、小心谨慎、依赖、自卑、退缩、不受同伴欢迎等。幼儿的恐惧情绪常以表情、动作或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多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怕某些动物和昆虫、黑暗、电闪雷鸣等。若幼儿恐惧感若持续存在,则会产生回避、退缩行为,影响其正常生活。
7.退缩行为 退缩的幼儿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过分胆怯、孤独,不愿与小朋友一起玩耍,躲避人群,对小朋友的友好表示反应淡漠,言语少;不敢去陌生环境,对新环境不适应,极为害怕;自卑胆小,自信心不强,特别在意老师的批评,常常哭泣。这些退缩行为反映出幼儿在早期社会性发展存在问题,如不及时矫正会给他们成年后的社会行为和心理状态带来严重影响。
8.入托入学适应困难 对婴幼儿期的孩子来说,幼儿园或学校环境陌生,老师和同学陌生,都可能造成入学适应困难的条件。适应不良的孩子表现为害怕、焦虑不安、进食少、胆怯、睡眠减少或增加、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无兴趣、不能约束自己、哭闹行为等。孩子在自己认为安全的环境和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很好,一旦遇到比较陌生的环境或人,则需要适应的过程。
9.学习技能问题 学习技能问题主要表现在阅读技能、拼写技能、计算技能、表达、行为模仿等技能的获得与发展。
10.躯体化的情绪问题 当遭受批评、受到挫折、学习失败等作为诱发因素,表现为害怕上学、逃学,宁可待在家中学习也不愿与老师、同学在一起,可有头疼、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尿急等躯体症状。
1.胎儿期心理健康维护 胎儿期心理健康维护主要是通过妊娠母亲的心理行为来调节实现的。胎儿的心理健康不仅取决于妊娠母亲的心理健康,同时,周围的安全环境及对妊娠母亲的支持系统等都很重要。因此妊娠母亲需要在孕期做到以下三点。
(1)合理的膳食、睡眠及保健 孕妇营养丰富是胎儿心身发育的重要保证。孕妇营养缺乏或过剩都会影响胎儿脑的发育。此外,孕妇吸烟、饮酒、病毒感染、药物滥用、X射线辐射都会影响胎儿健康,可致胎儿出生时矮小、体重轻,长大后智力低下、动作迟缓,甚至导致畸形。
(2)稳定愉悦的情绪 研究发现,情绪的波动可导致孕妇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及出生后的智力,容易造成胎儿唇裂等畸形,并且情绪不稳定的孕妇发生难产及癫痫的概率升高。
(3)对孕妇的支持 保持其心情愉悦和情绪稳定。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不仅含有必要的营养元素,可增加婴儿的免疫力及促进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哺乳可增加母亲与婴儿的情感沟通,使婴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健康情感的发展。
(2)加强言语训练 婴儿期言语中枢已发育成熟,因此要鼓励其多说话,父母要创造语言交流的机会。
(3)运动技能的训练 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动作是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所以要选用搭积木、装拆玩具等训练手的抓握技能,训练走、跑、跳、攀登等动作。
(4)培养良好的习惯 个体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对其以后的性格发展和社会适应性有着重要影响,包括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睡眠习惯及大小便如厕等卫生习惯。
(1)鼓励幼儿做游戏 幼儿童期正值大脑发育,游戏是帮助幼儿增进智力发育的重要行为,所以多鼓励幼儿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其智力开发,同时性格也得以塑造。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表达及获得鼓励和支持,也学习抗压和试错的机会。
(2)强化幼儿的性别 注意幼儿性别意识的强化,在幼儿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行上,要求其与性别身份相一致。
(3)维护幼儿的地位 端正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幼儿正处于人格形成的时期,家庭成员对他的态度,他在家庭中的地位,都会对他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4)营造和睦的家庭 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在一个敬老爱幼、互相关心的和睦家庭中,可唤起幼儿愉快的心境。幼儿还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很多家庭中的适应行为,对其以后处理人际关系、婚恋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5)正确对待过失 正确对待幼儿的过失和错误,儿童是在错误和过失中不断学习成长的,要引导幼儿认识错误,吸取教训,避免挫伤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6)避免过分保护 过分保护指的是包办代替和控制。包办代替影响孩子独立做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控制是父母将孩子严格地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长期受到过分保护的儿童容易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1)适应学校环境 帮助童年期的学龄儿童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如尽快熟悉老师和班级同学、学校的制度、课程安排,耐心地从课堂纪律、品德行为、劳动卫生、体育锻炼等方面引导儿童进行规范和约束。
(2)培养学习兴趣 按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培养学习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保障儿童心身健康的重要措施。
(3)疏导不良的情绪 关心爱护儿童,善于体验他们的情绪反应,疏导不良的情绪,鼓励儿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4)树立正确价值观 利用有利条件和主导文化培养儿童的价值观、时间观念、竞争意识、自强自立精神,拒绝不良社会风气和不健康的文化侵蚀。
(5)及时发现早干预 童年期心理问题,家长、老师和同学是发现其心理问题的第一人,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青少年处于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不平衡阶段,此时孩子容易受到自身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同时也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要早发现、早疏导、早干预。
1.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当青少年缺乏综合认识自我的能力时,便会过分依赖外界评价,表现自主性差,依赖成人和其他环境因素的要求和控制,不能独立自主制定目标、计划和持续实现目标。当自我评价出现问题时,青少年或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过分高估自己会导致自负、自恋,做事冒险鲁莽;过低评价自我可能会导致逃避困难,放弃尝试,丧失发展和锻炼的机会,长时间便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缺乏积极性。
2.自我同一性的整合 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外界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致。
3.不良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是指由于情绪稳定性差,过度的情绪反应和持续的消极情绪导致的心理问题。青少年的情绪稳定性差,情绪高亢时充满热情和激情,富有朝气;情绪低落时,意志消沉,消极悲观。由于青少年的情绪特征决定了他们容易出现情绪健康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易激惹等。
4.依恋关系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依恋关系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转移为对同辈的依恋。
5.人际关系问题 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的水平。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①亲子关系问题:如孩子与父母的敌对、疏远、过分依赖等。②师生关系问题。③同伴关系问题:如青少年不良情绪和有缺陷的个性特征不被同伴接纳,影响了同伴间的交往;不能正确处理同伴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而影响了人际关系;还有的青少年孤僻退缩,受到同伴的忽视而影响了人际交往;缺乏交往技能,不会交往策略也同样影响同伴关系。
6.行为问题 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是指在精神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表现出不符合社会期望和规范、妨碍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行为。常见青少年不良行为有说谎、偷窃、打人、骂人、抽烟、喝酒、考试作弊、离家出走、逃学、赌博、沉迷网络等。
7.与学习相关的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几乎涉及学习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学习动机、兴趣等,也包括学习的方法、态度、情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反之则给学习带来困难。
8.适应发展问题 青少年面临的适应与发展问题主要为环境适应,如生活环境适应和学习环境适应(升学和就业);人际适应和自我适应,如对自己身体发育的适应和心理发展的适应。
1.尊重和发展青少年自我意识 家长、老师应尊重青少年的个人隐私,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学校应及时开展青春期的自我意识教育,使青少年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
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家长和老师要从多种渠道,适时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他们拥有面对困难百折不挠、陷入绝境仍能看到希望的坚定信念。
3.培养青少年掌控情绪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适时引导青少年学会用多维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逐渐纠正他们偏激的认识,使他们的想法趋于成熟。
4.纠正青少年不良行为 首先,让青少年深刻认识不良行为可能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其次,教会青少年自我行为掌控的方法,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最后,给青少年提供培养自我积极健康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5.引导和塑造青少年健康的性意识 家长、老师应及时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包括性知识的传授和性道德的警示。例如,性生理健康、性心理健康、性道德和法制教育及性保护。通过教育,消除青少年对性器官及第二性征的神秘、好奇、不安和恐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法制观念;自觉抵制黄色影视书刊的不良影响。家长和老师克服谈性色变的心理,把性意识培养在潜移默化中。
6.培养青少年独立解决冲突的能力 我们不是要消除冲突,而是要提高解决冲突的能力。冲突也是青少年成长的资源,增进亲子间的了解,理解孩子所谓的“叛逆”是孩子走向自我、展示自己独特力量的方式,支持、欣赏、鼓励孩子。
(1)敏感多疑 孕妇在孕早期常常对身体的细微变化过于敏感,过度关注问题的严重性,无端怀疑自己患病;产检时反复咨询医师,多次要求做B超等产检,甚至不相信医师,总觉得医师说的话还有隐情;不断回忆自己当初受孕前后的事情,过度担心做了哪些对胎儿不利的事情;觉得家人对自己是“忽视”和“怠慢”的,迫切需要老公和其他家人的时时陪伴,可能常因小事情绪失控,以哭闹等过激的行为来引起家人的注意,让家人感觉过度猜疑,小题大做,无理取闹。
(2)焦虑 孕早期焦虑表现为与实际不相符的过度担心自身和胎儿的健康,担心流产或宫外孕等孕期意外的问题,整日忐忑不安,睡眠减少,特别期待能够得到绝对安全的保证或许诺。即使得到保证,往往还会再次提出令自己思虑不安的其他新问题。
(3)恐惧 孕早期如果接触过可能影响孕产安全的问题,如放射线、服药、发热、感冒、避孕失败、不良孕产史等,会让孕妇产生恐惧害怕的情绪,过度紧张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4)抑郁 孕早期女性也可能出现抑郁的表现,感觉悲伤,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常哭泣,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冷淡。对什么事儿都提不起兴趣,没有愉快的感受,体验不到怀孕的幸福感,把怀孕当作是一种负担。精力不足,提不起精神,疲乏感明显,懒动,还有孕妇出现各种各样的没有原因的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全身莫名的不适感、头痛头胀、出汗、胸闷、心悸、恶心、口干、胃部烧灼感、肠胃胀气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1)饮食 补充叶酸;多食新鲜绿叶蔬菜;补碘,常吃富含碘的海产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菜、贝类、海鱼等;孕吐严重者,可少食多餐,每天需要保证摄入不低于130g的碳水化合物。
(2)运动 孕早期需要管理和控制体重,每月测量1次体重。孕早期运动建议与孕前相同的体力活动类型,适当降低运动的强度和频率。12周之前,盲目过大的运动量可能导致流产,时刻注意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疼痛、疲劳、腹部不适等症状时要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咨询医师。
(3)调整认知 孕早期应做好孕期心理准备,多学习科学孕育知识。形成正确科学的认知,避免错误的想法引起心理的影响。
(4)调整情绪 孕早期需要学习一些自我情绪的管理方法,保持自身积极乐观的情绪。例如,通过转移注意力及积极心理暗示等心理方法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听让人轻松愉悦的音乐、选择喜欢的运动、用冥想和放松训练的方法调节情绪等。如果情绪问题难以自我调节,应及时找心理医师进行咨询与疏导。
(5)自我赋能管理 经常用正面的警句或名言告诫自己,自我鼓励;感觉心情不好时,去做一件高兴或喜欢的事;学会倾诉,向亲密朋友倾诉郁闷情绪,或通过写信、写日记进行自我表达和情绪宣泄等,给自我赋能。
(6)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压力非常有效的缓冲器,社会支持类型包括信息支持、评价支持、情感支持。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知识,医护人员的指导和交流,家人和朋友的抚慰、鼓励,都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
(1)过分放松 早孕反应的消失及身体状况的稳定,可能会导致孕妇精神松懈、掉以轻心。孕中期还是有可能出现一些病理状况的,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等,需要按时到医院接受检查,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2)过分依赖 孕中期体型显露,凡事都依赖家人,还有可能出现心理上的郁闷、压抑、孤独,不利于胎儿的发育。
(3)过分担心 过度担心产后不能恢复身材,过度担心吃什么东西会伤害宝宝等,这种过分的担心会增加心理负担,带来负面情绪。
(4)其他的心理压力 对于外界或自己对未来婴儿的性别期待,担心胎儿是否正常,都会加重孕妇心理负担。孕妇还可能会因为经济负担、社交生活剥夺、夫妻性生活等问题而感到心理压力。
(1)饮食 继续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适量增加奶类(每天500g),动物性食物(每天50g),如鱼、禽、蛋、瘦肉的摄入;适量吃主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2)运动 对孕前无运动习惯的妇女,推荐从每周3次、每次1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开始,逐渐增至每周5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对孕前有运动习惯的妇女,推荐每周5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常见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游泳、跳舞、孕妇瑜伽、各种家务劳动等。运动过程中应该摄入足够的水分以维持体内水平衡,运动时间以上午10∶00到下午2∶00为宜,研究表明,此时间段宫缩强度较低,运动不易诱发子宫收缩。运动的绝对禁忌证包括持续性阴道流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多胎妊娠(排除双胎)、子痫前期、先兆早产等;相对禁忌证包括贫血、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重度肥胖(BMI>40kg/m 2 )及过度消瘦(BMI<12kg/m 2 )、甲状腺疾病等;停止运动指征包括阴道出血、呼吸困难和晕厥、腹部疼痛和呼吸短促,以及小腿肿胀、疲劳、胎动减少等。
(3)减压 了解一些摆脱压力情绪的心理学方法,必要时找心理医师咨询和辅导。
自我放松法:如做简单的家务、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看些孕期书籍、准爸爸一起准备婴儿用品、觉察呼吸、身体扫描、放松训练等。
适度运动法:如散步、慢跑、游泳,在专业指导下做瑜伽、普拉提等。
和宝宝沟通法:给宝宝放音乐、念好听的故事、聊开心事。
倾诉法:向丈夫、亲人、朋友倾诉。
交流法:多与他人交流,如在准妈妈社交群里与其他准妈妈进行交流。
学习法:可以看育儿科普书籍,去孕妇学校或产前培训班学习。
(4)了解分娩的科学知识 让孕妇了解分娩的全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孕妇进行分娩前的相关训练,可以参加“孕妇学校”,学习与怀孕分娩的相关知识,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5)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需要孕妇和家庭成员达成共识,摒弃“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解除孕妇的后顾之忧。
(1)焦虑 临近预产期,孕妇的担忧越来越多,如分娩疼痛、纠结分娩方式的选择、担心难产、害怕分娩发生意外、忧虑宝宝是否健康等。这些担忧会带来心理压力,容易促发焦虑情绪。
(2)抑郁 孕晚期孕妇担心自己未来无法胜任妈妈的角色,不知道如何养育孩子,害怕自己没有能力把孩子照顾好等,这些会导致情绪不好。此外,体态臃肿和容颜改变等也会导致自己忧心忡忡、情绪低落。
(3)睡眠障碍 孕晚期孕妇腹部增大,睡眠中翻身困难,而且尿频越来越明显,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不良的睡眠会导致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又会使睡眠受到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过度敏感 孕晚期孕妇对家人的言语、态度、表情等等外界信息过于敏感,可能会担心丈夫不爱自己了,时常感到委屈或不被理解等;孕晚期孕妇会对自己身体和宝宝的反应过度敏感,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时,或宝宝的胎动反应不佳,就会过度担忧。
(1)饮食 适当增加奶和动物性食物,如鱼、禽、蛋、瘦肉等的摄入。但是蛋白质供能不要超过摄入总能量的25%,否则有害无益;禁烟酒,包括被动吸烟,避免处于通风不良和人群聚集的环境。对于孕晚期合并躯体疾病的孕妇,需要营养师的医学营养治疗。
(2)运动 适当的体力运动有助于控制孕期增重,降低妊娠并发症的风险,改善妊娠不适感,降低母婴未来肥胖的发生率。
(3)学习分娩知识 孕妇充分了解分娩的全过程,学习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练习分娩技巧。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分娩的书籍;参加医院或者正规机构举办的孕妇学校;向专业的产科医师请教;与生过孩子的朋友了解分娩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这样能够缓解孕晚期的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4)掌握放松技术 可以尝试学习腹式呼吸放松和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5)充实日常生活 充实丰富的生活,将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可以改善和保持良好情绪,如看书、看电影;花点心思布置宝宝的房间,添置母婴用品;写日记,记录自己在孕晚期与宝宝互动的生活点滴。
(6)多听轻松音乐 孕晚期可以多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如冥想音乐等。
(7)多做轻松的事情 多看一些幽默的图片,听听小品和相声,多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等。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强、悲惨和负面的新闻信息,以减少这些信息带来不良的情绪。
(8)多倾诉 要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多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可以通过这样的倾诉来缓解不良的情绪。
1.心理健康问题 分娩前孕妇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分娩恐惧。研究显示,82%的孕产妇因为担心胎儿健康会或多或少出现轻度的焦虑或恐惧,6%~10%的孕产妇有严重的分娩恐惧。
(1)合理饮食 分娩前应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和引起血糖的波动;适当限制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及辛辣食物,以免在分娩中增加大便量或腹泻;分娩前限制食盐摄入,保持水的适宜摄入量,建议:盐摄入2~4g/d,每日饮水量1200~1500mL,不要喝糖水或饮料。
(2)适当运动 活动受限的孕妇,建议以舒展运动为主。身体状况良好的孕妇,可以继续孕中期的练习,减少器械和力量训练,加强盆底肌肉训练。
(3)正念减压 “正念练习”通过让人们专注于呼吸、专注于感受或其他事物,来训练自己的头脑,达到清晰专注的状态,从而摆脱负面情绪的纠缠,提升心理健康程度。
(4)瑜伽练习 可以缓解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观察身体不适感的边界,倾听身体告诉你的内容,帮助孕妇掌握如何集中思想、增强自己的内心力量。
(5)想象技巧 分娩过程中想象子宫就像一个倒置的花苞,花苞里包着小宝宝。在子宫收缩的作用下,小宝宝一点点往下走,这个花苞也随之绽放。当这个花苞完全绽放的时候,宝宝就从里面娩出了。
(1)睡眠障碍 大约40%的产妇产后会出现睡眠障碍。产妇出现睡眠问题主要是由于产后精神紧张、情绪问题,以及新生儿的睡眠不规律、哭闹、每隔2~3小时喂奶等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可能会导致产妇疲乏、烦躁、身体疼痛等不适感受,影响身体恢复,伴发躯体疾病,还会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
(2)产后抑郁 产后4周内发生的抑郁症称为产后抑郁。产妇是罹患抑郁症的高危人群,产后抑郁很多的症状会涉及孩子,如产妇对自己的婴儿冷淡,缺乏与婴儿的互动,不能正常地给婴儿喂食,把养育婴儿当作是一种负担,体验不到照看婴儿的快乐,完不成喂奶、换尿片等基本任务,甚至出现伤害婴儿的想法及行为。
(1)合理饮食 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产褥期食物多样但不过量,重视整个哺乳期营养;忌烟酒,避免浓茶、咖啡;保证饮水量,要求比一般人增加500~1000mL,达到2L/d。
(2)适当运动 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即可起床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剖宫产的产妇应遵医嘱适当活动,剖宫产术后可以用收腹带托举腹部,以减轻伤口疼痛,待伤口不再感到疼痛时,应做产后康复锻炼;产后6周开始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3)心身同休 产妇需要多关注自己,给自己心灵喘息的机会,慢慢适应产后生活,逐渐与婴儿建立良好的联结,不强求自己去亲力亲为所有的事情,照顾好自己。
(4)有效沟通 在与家庭成员相处中,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倾听对方的需求,多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想法,体谅对方的感受,积极地回应对方的需求,做到有效沟通,营造和谐氛围。
(5)觉察情绪 产褥期产妇的心理比较脆弱,情绪不稳定,尤其产后1周最为明显。需要及时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身体需求,学会倾诉,宣泄不良的情绪,适当休息。短暂的休息调整并不是不尽职的表现,而是尽快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6)建立关系 母亲与婴儿有着天然的联结,这种关系在孕期就开始建立。当母亲创造一个以婴儿为中心的环境,能够激发出母亲身上最好的东西,而这样的环境可以使婴儿得到足够好的情感支持,而妈妈也可以沉浸在母爱的付出当中,放下忧虑、琐事,享受美好时光。母乳喂养是一种非常好的增进母婴关系、帮助母亲尽早进入角色的方式。
1.孤独与心理维护 个体进入老年期,社会交往减少,交往圈子缩小,很容易产生离群后的孤独感,严重的孤独感有碍老年人健康。研究表明,孤独与认知功能的下降、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密切相关,甚至导致死亡率增高,影响老年人寿命。
改善孤独,需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家庭功能,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老年人加强人际交往,丰富其业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老有所学,老有所用。
2.焦虑与心理维护 进入老年期,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出现多种慢性疾病,生活节奏发生明显变化,心理承受力降低,都是引起老年人焦虑的原因。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达到6.79%。焦虑障碍正在成为老年人的“隐形杀手”。焦虑情绪常常表现为不可控制的、持续的、与现实处境不相符的提心吊胆、烦躁、易激惹、坐立不安,还会出现心悸、胸闷、颤抖、尿频、出汗等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躯体不适症状。长期的焦虑,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家庭氛围,引起躯体疾病,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改善焦虑,可以鼓励老年人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书写日记的方式宣泄情绪,学习呼吸、肌肉、冥想等放松技能,适当运动,多参与家庭、朋友、社会组织的团体活动,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3.抑郁与心理维护 老年人退休后经常会为社会上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而忧心忡忡,也会回忆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坎坷,同时,身体的某些不适或慢性疾病,因不能够治愈而让自己过度的担忧害怕,有时还会因为得不到子女和周围人的理解和体谅,甚至被忽视,而变得郁郁寡欢。抑郁的老年人往往出现情绪低落,对日常生活中的兴趣减退或消失,内心没有愉悦感,精力不足,疲乏感明显,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对前途悲观,自我评价低,不愿与人交往,经常回忆痛苦的经历,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或行为。
改善抑郁,需要注意老年人的饮食营养,合理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适当加强运动,培养兴趣爱好,家人多关心与支持,必要时要寻求专业医师的诊治,开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者心理治疗。
4.睡眠障碍与心理维护 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女性和男性人群出现睡眠问题的比例分别为58.2%和49.2%。睡眠障碍常常表现为睡眠量与质的异常,或是睡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临床症状,如入睡困难、多梦、睡眠不实、早醒、嗜睡、引起呼吸暂停的打呼噜等。
改善睡眠障碍,老年人应该了解一些健康睡眠的科学常识,养成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做好睡前准备,保证卧室舒适,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愉悦的心情,坚持日常的运动锻炼,不要把睡眠当成一项任务,不要过度关注睡眠、害怕睡眠,积极就医,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道听途说、盲目治疗。
5.疑病与心理维护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逐渐老化,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越来越高,老年人往往会出现对死亡的恐惧,怀疑自己会患有某种疾病,疑病的现象逐渐形成。疑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死亡恐惧的一种防御反应或过度的关注。有着疑病观念的老年人,会出现一些身体的不适,因此常常到医院进行反复的身体检查,但是检查结果不支持某种疾病,在医师反复告知的前提下,他们仍然不相信,为此而紧张焦虑。
改善疑病,首先需要陪伴。身体的不适往往与情绪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人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就会更容易出现身体不适,这也是疑病的最早期表现。家人多陪伴老年人,多和他们聊天,关心和尊重他们的心理需求,对疑病是有帮助的。如果比较明显的疑病,就需要寻求精神心理专科医师的诊治帮助,开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来帮助疑病的老年人。
6.偏执与心理维护 随着老年人生理的变化、感觉器官的衰老,导致人际交往的困难,大脑衰老带来神经功能的退化,引起认知功能下降,这些都可能造成老年人出现过于主观固执、敏感猜疑、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问题。偏执的老年人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对意外事件的应变性差,会让人感觉无可奈何,甚至不可理喻。
改善偏执,还是以预防为主,培养老年人更多的兴趣爱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督促老年人养成健康的习惯,注意饮食,保证脑营养的需要。增加社会交往,多去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会换位思考,纠正极端歪曲的想法。
(1)离退休综合征 离退休综合征是指离退休后的老年人不能适应社会角色、生活环境的变化,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消极情绪,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为孤独、固执、失落感、抑郁、焦虑等,甚至会引发多种躯体疾病,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离退休综合征主要有以下四大症状。
1)无力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功能的下降,老年人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衰老,对衰老感到无法抗拒、无能为力。面对“岁月不饶人”的现实,老年人常感到无奈和无力。
2)无用感:年轻时在日常工作岗位上,事业有成、受人尊敬的老年人,离退休后,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处,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和无用感。
3)无助感:离退休后,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减少,社交范围变窄,很容易出现孤独感,老年人常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对现实的无助感。
4)无望感:无力感、无用感、无助感,导致老年人对于未来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如果老年人再遭遇疾病、丧偶等不良生活事件,更会加重老年人的无望感。
(2)离退休综合征的心理健康维护
1)调整认识,积极面对:衰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自然现象,离退休也是不可避免的,老年人需要在心理上认识和接纳这个事实。离退休后的生活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将离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重新安排自己崭新的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扩大社交,重归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乐趣。在家庭中,家庭成员间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如果老年人体力和精力允许,又有一技之长,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回归社会,让生活充实起来,体现自我价值。
3)善于学习,培养爱好:“活到老,学到老”。大脑越用越灵活,可以延缓智力衰退,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避免与外界隔绝,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离退休后的老年人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离退休生活,还可以增进身心健康。
4)生活自律,运动健身:老年人规律的生活起居,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戒除不良嗜好,采取适合自己的休息、运动和娱乐形式,加强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的保健。
5)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出现严重的离退休综合征的老年人,应该主动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避免讳疾忌医。必要时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开展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1)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 空巢家庭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蔡文媚教授较早提出的概念。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父母双方或一方独自生活。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2)空巢家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空巢家庭问题实质是老年安全感危机。空巢老人身边缺少监护人,他们与家人及社会之间的信息发生了断层。如果空巢老人经济状况不好,社会支持少,缺少亲人照顾,缺乏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有的老人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或疾病。
(3)空巢家庭老年人心理健康维护
1)参加社会活动:空巢老人可以学习更多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常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认识更多的朋友,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排解不良情绪,提高自我价值感,改善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增加幸福感。
2)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可以使老人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日常生活变得更充实,使老年人开阔胸怀、转移情感,以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空巢的生活。
3)合理运动:空巢老人通过锻炼身体,合理运动,如快走、慢跑、舞蹈、游泳、打太极拳等。
4)建立危机意识:空巢老人要有安全危机意识,主要从生命安全、生活安全两方面建立。生命安全,包括家中常备急救药物、将大字版的应急联系人(亲人、朋友、社区工作者)的联系方式和急救电话,放在便于查找的地方,了解常见安全问题,如跌倒、噎食、烧烫伤等情况的自救方法。生活安全,包括老人要对生活中的用水、用电、取暖、煤气有安全意识,还要有防诈骗的意识。
5)关爱空巢老人:亲人要多看、多聊、多理解空巢老人,要常回家看看,多陪伴老人,帮助老人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不能做到的话,也要经常打电话、发微信、视频聊天,了解老人的身体心理状况,给予他们最大程度上的理解和关怀。
(1)丧偶综合征 丧偶综合征是指人突然失去伴侣,内心悲伤无处倾诉,哀伤情绪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心身疾病。对于老年人来说,相依为命的爱人去世,无疑是严重的创伤和沉重的打击。老年人在遭遇老伴去世这样的心理危机事件时,不容易重新建立心理的平衡,容易引起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或疾病,同时还会加重原有的躯体疾病,值得我们重视。
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反应有四个阶段。
1)麻木无兴趣:在老伴儿刚刚去世的一段时间里,常常没有什么强烈的反应,甚至有些麻木,他们好像表面上对一切都无所谓,对任何事情也都不感兴趣了,那是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另一半已经离开的现实。
2)思念和痛苦:麻木之后,丧偶老人会逐渐意识到老伴儿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过度沉浸在对老伴儿的无尽思念中,痛苦不堪。
3)恼怒和抱怨:处于这一阶段的居丧老年人可能会怨恨自己,也会怨恨当初医师没有尽心治疗老伴儿的病,会埋怨儿女没有好好地照顾老伴儿。对身边的很多人,他们都有可能产生恼怒或抱怨的心理。
4)生活无头绪:丧偶老年人的生活混乱,没有头绪。他们很难习惯和适应缺少老伴儿的生活,许多丧偶的老人在老伴儿去世后,很长时间都难以抚平创伤,不能恢复正常生活。
(2)丧偶综合征的心理健康维护
1)避免自责:老年人丧偶后常常会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对不起老伴,这种自责和内疚,会引起躯体疾病,影响健康。逝者已逝,不要过分自责。
2)接受现实: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对老伴儿最好的怀念就是更好地生活下去。
3)自我安慰: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谁也不可抗拒,应该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
4)宣泄痛苦:宣泄情绪,有助于我们摆脱痛苦,如大哭一场,或者把我们的怀念之情用文字的方式写出来等。
5)转移注意力:把老伴儿的遗物暂时收藏起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中去。
6)寻求新的生活方式:老伴儿已逝,需要关注到自己身边的子女、亲友,减少对旧时生活方式的眷恋,重新建立新的生活方式,积极地面对生活,才是悼念老伴儿最好的方式。
7)接受新生事物:丧偶老年人要主动地、积极地走出心理阴影,接受新生事物,增加社会人际交往,不断地充实生活。
8)争取社会支持:争取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多和亲朋好友谈心,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劝慰,也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改善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相信只要积极面对,迎接老年人的必定是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