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实验

第一节 普鲁卡因与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的比较

【实验目的】

比较普鲁卡因与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联系临床用途。

【实验原理】

不同局麻药的黏膜穿透力不同,普鲁卡因弱,丁卡因强,故表面麻醉效果存在差异。

【实验动物】

家兔。

【实验条件】

1.药品

1%普鲁卡因溶液、1%丁卡因溶液。

2.器材

兔固定器、剪刀、滴管。

【实验方法】

取家兔1只,用兔固定器固定。剪去睫毛,用兔须触及角膜,测试其眨眼反射。然后将家兔下眼睑拉成杯状,左右两侧分别滴入1%普鲁卡因溶液与1%丁卡因溶液各3~4滴,并用手指压住内眦部位,防止药液经鼻泪管流入鼻腔吸收。滴药后,将下眼睑与上眼睑合拢,使药液在结膜囊内停留约1分钟,与角膜充分接触,然后放开任其自溢。滴药后按下表定时测试两眼眨眼反射之有无或快慢,比较两眼有何差别。

【实验结果】

见表1-6-1-1。

表1-6-1-1 普鲁卡因与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比较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1.刺激角膜用的兔须,用药前后及左右两眼应使用同一根的同一端,刺激力度要基本一致,且兔须不可触及眼睑,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左右两侧滴药量及药液在眼内停留时间应一致。

3.滴药后须压迫内眦,以防药液经鼻泪管流入鼻腔。

4.实验动物应为一周内没有用过任何眼药者。

【思考题】

比较普鲁卡因与丁卡因的作用特点和临床用途。 C+P8qqsV2ZCXBjkGkJqdIFYwgu9L6ql5RqMB4cY6jUWYQtFm0aLsmy/XkP8H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