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运气学受古代哲学中“气一元论”思想影响,在认识自然界及人体生命时,始终将气本源论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认为自然界万物均是气化的结果。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谓:“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自然之气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施化成的纷纭万物就是气化的结果。故所谓气化,其含义应是气的运动变化,以及同时化育万物的过程。可以说,气化为一切自然现象的根本特征,即有了气化才有自然万物的产生,因此,气化理论是中医运气学理论的核心。
《素问·天元纪大论》根据“气一元论”提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认为天地宇宙的运动是产生气化的根本,自然万物均存在气化活动。《素问》运气七篇大论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两大系统的气化活动,阐述了自然气候物候及万物的气化规律,并以此研究了人体生命与疾病的气化规律。
五运六气有不同的特性,其施之自然,便对自然气象与生化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内经》将此均以五运之化、六气之化的内容分别进行了表述。就五运而言,其存在五运气化的常化、不及与太过的不同气化结果,按《素问·五常政大论》五运气化的常化称为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五运气化不及则称为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五运气化太过则称为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六气之气化亦有其规律,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六气气化之常化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间气为动化。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黅化,间气为柔化。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气为素化,间气为清化。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间气为藏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详细阐述了六气气化太过与不及的气候、物候及病候的变化规律,指出六化六变乃“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另外,六气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转化规律,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的“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
自然界五运六气的气化活动是自然气象、万物征象产生的基础,因此,其气化活动正常与否自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论外感六淫病机根本时,便从六气气化的正常异常而论,指出:“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一般而言,六气的正常气化称为化,异常气化称为变,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六微旨大论》亦云:“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气化现象在人体表现繁杂多样。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化生过程、饮食糟粕的形成与代谢等均是依赖于气化完成的,可以说,人体的生命过程即是一系列气化活动的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其“精归化”,及“化生精”,强调了人体精气的产生是气化活动的结果。而《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的“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则又论述了饮食精微或浊气的转化代谢依赖脏腑的气化。
五脏六腑均有气化活动,相对于五脏,《内经》更注重六腑的气化作用,如《灵枢·卫气》云:“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素问·五藏别论》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均强调六腑是人体气化的主体,并表述其内在机制与六腑的阴阳属性有关。
气化活动是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中进行的。升降出入是气化产生的前提,气化活动的正常与否亦依赖于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与否。《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即反复强调了气化与气机运行之间的关系。
后世医家广泛应用气化理论。认为人体所有脏腑、经络、精气的功能活动均是以气化的形式呈现的。刘完素认为“玄府”为人体与自然气化之通道,并用气化理论阐释五运主病与六气主病;张元素以气化学说建立本草药物理论;李杲则认为脾胃是脏腑气化的枢纽,少阳春升之气是人体气化活动的关键;孙一奎则注重原气命门的气化作用,将之归结为人体脏腑气化的原动力,从而将气化理论逐步深化和发展,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的独特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