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干支甲子

中国古代主要用干支甲子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和纪方位。干支,即天干、地支的简称。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甲子相合而得名。中国古代最早用干支周期纪日,每日用一对干支表示,第一日为甲子,第二日为乙丑,第三日为丙寅……逐日记录,六十日循环一次,周而复始。在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中已经有完整的干支周期表,据史学家对甲骨文的研究可知,这种纪日法自春秋以来,至迟从周幽王元年(前776年)十月辛卯日起到现在,没有错乱过,连续记载已有2600多年,是世界上迄今所知的最长的纪日资料。

天干和地支是五运六气理论推演气运规律的符号。五运配以天干(十干统运),六气配以地支(地支纪气),根据各年干支组合成的甲子,推测各年的气候变化规律和发病规律,所以五运六气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正如刘温舒在《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所云:“天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由是子甲相合,然后成其纪。远可以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明其用而察病向往之死生,则精微之义,可谓大矣哉。”十天干统运,运从甲始;十二地支纪气,气从子始。所以古代医家运用甲子相合,推求六十年中各年运和气的演变,来研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其对生物及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

一、天干

“干”,有单个之意。古人最早认识“日”,是以太阳出没为准,日出日没一次就为一天,所以“干”又叫“天干”,最早用以纪日。天干有十,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古人用以记录太阳日节律的序号。从阴阳属性上看,它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由少壮而繁盛,由繁盛而衰老,由衰老而死亡,由死亡而更始的生命周期规律。《汉书·律历志》《史记·律书》记载了天干的含义。如《汉书·律历志》记载“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楙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任于壬”“陈揆于癸”。《史记·律书》记载“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丙者,言阳道著明,故曰丙”“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故曰丁”“庚者,言阴气庚万物,故曰庚”“辛者,言万物之辛生,故曰辛”“壬之为言任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十天干中,甲指嫩芽破甲而出的初生现象;乙指幼苗逐渐抽轧而生长的形象;丙指阳气充盛,生长显著之象;丁指幼苗不断地壮大成长;戊指幼苗日益茂盛;己指幼苗已成熟至极;庚指生命开始收敛;辛指新的生机又开始酝酿;壬指新的生命已开始孕育;癸指新的生命又将开始。由此可知,十天干并非是一到十数字的排列。

二、地支

地支,是古人用以纪月的序号。月、地属阴,故纪月十二支又称“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汉书·律历志》记载十二地支“孳萌于子”“纽牙于丑”“引达于寅”“冒茆于卯”“振美于辰”“已盛于巳”“咢布于午”“昧 于未”“申坚于申”“留孰于酉”“毕入于戌”“该阂于亥”。《史记·律书》记载十二地支为“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寅言万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辰者,言万物之蜄也”;“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午者,阴阳交,故曰午”;“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故曰申”;“酉者,万物之老也,故曰酉”;“戌者,言万物尽灭,故曰戌”;“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

由此可见,子指十一月冬至一阳复苏,生命潜藏于地,已渐有滋生之机;丑指十二月阴气尽、阳气生,新的生命已将解脱阴纽而出土;寅指正月孟春,三阳开泰,生机已螾然活泼;卯指二月仲春,阳气方盛,生物的成长渐茂;辰指三月季春,春阳振动,生物生长越发茂美;巳指四月阳气益为盛壮;午指五月阳盛阴生,生物的生长萼繁叶布;未指六月生物盛长,开始结果实,物成有味之意;申指七月凉秋初至,生物生长尽,果实成熟;酉指八月阴气益盛,阳气益衰,生物衰老;戌言九月季秋,生物尽收;亥指十月阴气渐盛于外,阳气潜藏于内。

不论是天干还是地支,其次第都不仅指数字的排列,而是包含着生物生长收藏、再生长的含义在内,阴阳五行生生化化的道理尽现其中。因而古人在医学上运用时,也就把地支与季节、方位、脏腑性能等密切联系起来。正如《礼记》云“地支计象”,也证明了地支是用来说明地之生物演变之象的。

地支计象是与一年中十二个月份生物发展的形象相吻合的。因而把十二支分建于十二月,标志着生物发展的形态,称为“月建”。古人还根据北斗星斗柄指示的方向来确定时节。北斗星由七颗恒星组成,由于北斗七星位于北方天空,形似酒斗,所以称为北斗星。北斗七星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组成斗身,古代称魁;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斗柄,古代称杓。天枢、天璇两星连线延长五倍处,靠近北天极的位置,是北极星。北极星居中,北斗星运转于外,旋指十二辰。十二辰就是地平圈上以正北为子、正东为卯、正南为午、正西为酉布列的十二地支。古人根据实际观察到的北斗星斗柄指示的方向来确定时令、月份节气,依十二辰顺序依次确定后,便形成了一个以北极为中心,以北斗斗柄为指针的月建圆盘,这种方法称为“斗纲月建”,简称“斗建”。“斗纲月建”中十二朔望月与十二辰的关系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张介宾指出:“天之元气,无形可观,观斗建之辰,即可知矣。”(《类经图翼·运气》)《鹖冠子·环流》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由此可知,观察北斗斗柄所指的十二辰,对于了解阴阳二气的消长、寒热二气更迭具有重要意义。见表2-1。

表2-1 月建表

三、干支的阴阳及五行方位属性

五运六气理论的构建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因此,干支必然有其阴阳五行属性。

(一)干支的阴阳属性

从阴阳属性来看,日为阳,月为阴,阳为天,阴为地,所以天干属阳,地支属阴。在“阳道奇,阴道偶”的原则下,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天干之中的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地支之中的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二)干支的五行五方属性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律而确立的。如肝气应于春,春主木气,木气生发,万物萌芽,甲乙为万物破,甲乙属初生之貌,故属木;心气应于夏,夏主火气,火主长养,万物丰茂,丙丁为万物生长明显壮大之貌,故属火,余此类推。即天干的五行属性为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天干配五方的属性为甲乙属东方,丙丁属南方,戊己属中央,庚辛属西方,壬癸属北方。

地支配属五行主要是根据方位与月建(北斗星的斗纲所指十二辰)来确定的。因木为东方之气,旺于春,寅卯月建是正月、二月,位于东方,所以寅卯属木;火是南方之气,旺于夏,巳午的月建是四月、五月,位于南方,所以巳午属火;金是西方之气,旺于秋,申酉的月建是七月、八月,位于西方,所以申酉属金;水是北方之气,旺于冬,亥子的月建是十月、十一月,位于北方,所以亥子属水;土为中央之气,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辰、未、戌、丑建于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位于中央,所以辰、未、戌、丑均属土。即地支的五行属性为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未戌丑属土。地支配五方的属性为寅卯属东方,巳午属南方,辰未戌丑属中央,申酉属西方,亥子属北方。见表2-2。但须指出,干支的五行属性与干支的五运六气化合在概念上是不同的两种配属关系,要注意区别。

表2-2 干支阴阳五行归属表

(三)干支配脏腑

天干配脏腑分别以天干配五方及脏腑的阴阳五行属性而确定。《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故甲乙属木,甲为阳干属胆,乙为阴干属肝;丙丁属火,丙为阳干属小肠,丁为阴干属心;中央戊己土,戊为阳干属胃,己为阴干属脾;庚辛属金,庚为阳干属大肠,辛为阴干属肺;壬癸属水,壬为阳干属膀胱,癸为阴干属肾。天干配脏腑歌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居膀胱癸肾脏,三焦阳腑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

地支配脏腑是根据经脉具有行气血、通阴阳、荣养周身的作用,其气血循行以平旦为纪,沿着十二经脉之序,寅时出于中焦注入手太阴肺经,卯时注入手阳明大肠经,辰时注入于足阳明胃经……丑时注入足厥阴肝经,寅时又返回至肺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由此可见,十二经气血循行有其昼夜十二辰节律。十二地支(辰)配脏腑歌诀: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四)天干纪运

天干纪运,用以推求五行之气在天地间运动变化的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云:“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天干纪运,亦称为“十干统运”,又叫“十干纪运”。见表2-3。

表2-3 天干纪运表

(五)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

十二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用以推演六气变化规律。所谓三阴,就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所谓三阳,就是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了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规律。《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用以推演六气的变化规律,从原文中可知其配属规律为子午少阴君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寅申少阳相火、丑未太阴湿土。见表2-4。

表2-4 地支纪气规律表

四、甲子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气始于甲,地气治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子甲相合,即甲子而言。甲子,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合形成的甲子周期。五运六气理论通过干支甲子的配合来推求各年份气候变化及发病规律。

(一)干支纪年、纪月

从公元前837年(甲子)的西周共和五年迄今,已经历了47个甲子周期,而1984年(甲子)为第48个甲子周期的开始,依次推算至癸亥年(即2043年)复行一周,如此往复纪年。天干配地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始于甲子,依次相配合,终于癸亥,用来纪年,共计60年。

各年的月支是固定的,一年十二个月用十二支来表示,即一月是寅,二月是卯,三月是辰,四月是巳,五月是午,六月是未,七月是申,八月是酉,九月是戌,十月是亥,十一月是子,十二月是丑。对各年份相应月干求解时,只要求出各年第一月的月干,各年其他月的月干按十天干顺序依次排列即可得知。各年正月月干可根据已知的年干,推求月干。其歌诀是: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年庚寅上,丁壬壬寅顺行留,若问戊癸何方起,戊癸甲寅去寻求。如每逢甲己之年正月月干为丙,每逢乙庚之年正月月干为戊,每逢丙辛之年正月月干为庚。余此类推。

(二)六十甲子周

天干配地支,凡六十年为甲子一周,又称“六十甲子”。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由于在六十年的甲子周期中,天干往复排列六次,故云“天以六为节”;地支往复排列五次,故云“地以五为制”。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六十年一千四百四十节气,正好是一个甲子周期。六十甲子周期序列,见表2-5。

表2-5 六十甲子周期表 UiF7G2xFY0UNCrh7rHRPo911ucZ2he0FqYXYp4MRse0Ck+ttJeC5SPJcD9y+7J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