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主要依赖于对周围环境的看法,这种看法一般是通过知觉作用产生的。知觉是普通心理学中的概念,它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的对象既包括人,又包括物。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社会认知最初被称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社会知觉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首先提出来的,用以指受到知觉主体的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对物的知觉。随着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认知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或对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备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这个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专指对社会客体(对象)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社会群体以及个体间、群体间相互关系的知觉。与对自然物质对象的知觉相比,对社会对象的知觉有其特殊性。对自然对象的知觉往往只停留在对象的外表印象上,而对社会对象的知觉不止于此。我们不仅感知他的身体姿态、面部表情、举止行为,还要通过这些外部特征信息,了解其内部心理活动,如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信念、观点等,这是对人的知觉和对物的知觉的根本区别。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属于人的思维活动的范畴。因此准确地说,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和判断其内在属性的心理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人们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经历,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即使是在同样的社会刺激下,其认知表现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社会认知有如下特征:

(一)选择性

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很多信息,但并非每一个信息都会被人注意而受到同样程度的加工;另外,同样的信息刺激对不同的人,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因为每一个人的经验和内在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人的这种认知选择性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第一,以往对报偿和惩罚的体验;第二,刺激物的作用强度。如果某种刺激物能给主体带来愉悦,带来报偿时,就会引起积极的认知倾向。相反,对于那些令人不快和压抑的人和事,个体将极力逃避或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刺激强度也影响认知者。一般情况,刺激强度越强,刺激量越大,越易于引起认知者的注意,而微弱的刺激作用认知者则可能毫无知觉。

(二)一致性

社会认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对知觉对象在知觉行为上的一致性。在以物为对象的知觉中,人们对知觉对象的知觉行为并不存在一致性,对象通常是被作为一种混杂的整体被感知的。如以衣服为知觉对象时,人们的一般知觉印象是这件衣服是新的还是旧的,是何颜色的,但并不强迫自己推断衣服是何种材料制成的。但是,在以人为知觉对象时,人们总是趋向于把他作为一个一致性的对象来观察。如在评价一个人时,他不可能被看成既是丑的又是美的,当我们觉得一个人既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时候,会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认识这个人。我们总是无法容忍自相矛盾的判断,即使当信息来自不同方面,而且存在矛盾时,人们还是会把他当成一个一致性的对象,会通过歪曲或重新组合不同的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不一致性。或者为了消除这种矛盾,人们也会加强其探求信息的欲望和动力,寻求更多的信息,以摆脱这种知觉的矛盾心理而趋于一致。

(三)间接性

社会认知不仅仅是认知主体对他人外部属性的直接反映,更主要的是通过对他人可以感知的外部特征,如行为表现等,达到对他人内部人格特征的间接把握和反映。也就是说,社会认知是认知主体综合应用所获得的外部信息来推理事件内在本质的信息加工过程,这种加工过程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四)防御性

人们为了保持与外界的平衡,往往使自己的知觉体验在他人面前有意歪曲,从而减少在心理上的某些压抑,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防御性。它是在人们自我意识的作用下进行自我控制的结果。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同一个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在一起,地位低下的人尽管十分不自然,但为了自己的尊严,仍然尽量控制自己保持不卑不亢的形象;在某些令人悲痛的场面,为了掩饰自己的痛苦,人们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聊一些别的话题,这些都是知觉防御性的表现。个人认知的防御主要目的在于维持自我的完整。

三、社会认知的种类

社会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知、人际关系的认知、自我的认知及角色的认知。

(一)对他人的认知

对他人的认知主要是指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性格、仪表等综合性的认知。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我们了解和认识一个人,主要是根据他的言论和行为做出判断。首先是观察其外部特征,进而了解他的性格和品德等,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品德都是通过言谈、举止和表情展现出来的。心理学上所讲的行为不仅指人的行为举止,而且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眼神,等等。

对他人的认知依赖于许多因素,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对象的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和各种外部表情。一般来说,一个外貌端正、举止文明、谈吐文雅的人在初次见面时总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一个其貌不扬、举止不雅、谈吐粗俗的人,初次接触难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二是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一个人在认知他人时并非像照镜子似的机械地反映他人,而是通过个体的心理折射完成的。认知主体总是具有一定观点和态度的人,认知主体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其对他人的认知。如一个道德观念很强的人,在认知他人时,往往会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人们进行归类;一个注重智力特征的人,总是喜欢按聪明程度把人们加以区分。总之,一个人对他人的认知既受对象外部特征的影响,又受主体认知结构的影响。

(二)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它的特点在于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认知过程。在生活中,人们不仅互相感知,而且彼此之间通过相互交往,还会发生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态度,并且在态度的基础上,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如疏远与亲近、同情与厌恶,等等。同时,在人际关系的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感,又会反过来对人际认知发生重大影响,如人们越是彼此接近、交往频繁就越容易产生好感,反之亦然。所谓“爱屋及乌”就是因为情感影响了人际认知。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由于不同的情感态度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人际认知往往要受到这种以情感为纽带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影响。人际认知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它常常是一个领导者了解各种人际关系从而做好人的工作的重要途径。

(三)对自我的认知

对自我的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己身心及行为状态和特点的认识,它包括对自己的身体、欲望、能力、性格及思想等的综合性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简言之,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自我认知与对他人的知觉存在诸多差异,表现在:第一,知情者和局外者的不同,人们观察自己时所掌握的信息要比观察别人时更多。如一个人因为在工作上遇到了挫折,情绪低落,这在自己心中是清楚的,而别人则不一定了解。第二,观察自己要比观察别人熟悉,因为自己是自己历史真正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了解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而对别人则陌生得多。第三,观察别人,自己是观察者;观察自己,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

尽管自我认知与对别人的认知存在上述区别,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我认知一定比对别人的知觉更容易,更不意味着自我认知一定比对别人的知觉更正确。其实,由于人们身上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人性的弱点”,常常会影响其自我认知的正确性,不自觉地掺杂某些片面的成分。如自负的人往往夸大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或缩小自己的不足。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是因为要做到自知之明很难,所以它才可贵。在管理实践中,自我认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客观、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是我们处理好与他人关系的重要前提,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尤其重要。经常开展自我批评和征求别人意见,有助于管理者正确地认识自我。因此,一个管理者要经常“反省其身”,定期征求职工意见,必要时公开地、真诚地做出自我批评,这样做必然会受到群众拥护并提高自己的威信。

(四)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特定角色的行为规范的认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多重的,总是以各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交替出现。如一名公司部门经理,在公司某部门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他的角色是一名经理,就要对自己部门经理的职责有着明确的认识。但回到家里,他的角色是一个丈夫或一个父亲,这时他就要对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职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角色的正确认知,是进一步较好实现相应社会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依照自己认定的角色标准,扮演一定角色行为,同时依据自己的标准,对他人的角色扮演进行评定。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偏差,特别是在管理过程中。因此,我们要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职位上所需承担的角色和职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旦角色知觉出现偏差,必然会影响到角色行为。

四、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偏见

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可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这种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征,这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克服的。

1.光环作用(halo effect) 光环作用也叫晕轮效应,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更多积极的特征,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有照明作用一样。如你一旦认为某个人漂亮,那么也往往认为他聪明、热情、有爱心等。其实质是把各种相互独立、没有必然联系的特征予以叠加,统统赋予认知的对象。

与晕轮效应相对应的是“负晕轮效应”(negative-halo effect),也叫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 effect),是指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否定、消极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消极的特征。如自私的人通常被认为虚伪、冷漠无情等。

2.正性偏差(positive bias) 正性偏差是指认知者表达的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如在一项研究中,学生将他们学校90%以上的教授都评价为“喜欢”,而不管他们在这些教授的课上是否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对正性偏差有很多解释,其中一项解释来源于“快乐原则”——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如愉快的经历、漂亮的人、好的天气等所萦绕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对大部分事物做出高于“一般”水平的评价。

有一种正性的偏差,只发生在人们对他人做出评价的时候,这种偏差被称为“个体正性偏差”。由于人们对于他人比对非人化的客观事物产生更多的相似感,因此会将自己的宽容评价推广到其他人身上。“个人正性偏差”在评价他人的时候经常发生,但是对评价非人格化的事物时不适用。

3.负性效应(negative effect)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往往会更多关注负性信息,因而受到它的影响作用也更大,即在相同的情况下,负性因素比正性因素更能影响人们的社会认知,这就是“负性效应”。

对此的主要解释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图形-背景”原理。由前面的“正性偏差”可知,积极的评价比消极的评价更为普遍。由于负性特征更不常见,因此更显著,就像鲜艳颜色的衣服、巨大的事物一样突出,在知觉过程中也就更容易被视为“图形”。这就是人们更注意这些负性特征并给予更多权重的原因。

负性信息的影响作用部分依赖于认知者所做的判断的性质。负性效应对道德判断有很强的影响力,如人们通常会从某人的不诚实表现中推断出他的道德水平不高。正性偏差存在于能力判断中,因为只有高能力的人才能有高水平的能力表现,此时负性信息的影响不大,因为即使是高能力的人有时也可能因为缺少机遇、缺乏动机或暂时的障碍等因素而失败。

4.相似假定作用(similarity assumption) 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初次接触一个陌生人,当我们了解到对方的年龄、民族、国籍及职业等与自己相同时,最容易做出这种假定。在社会生活中,背景相同的人并不一定有相似的个性和行为反应特征,但是人们却往往根据一些外部的社会特征,判断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相似程度。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资料,人们就很可能用这种假定的结论代替实际的认知结果。

5.隐含人格理论(recessive personality)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现自己有一套关乎人格的看法和朴素理论,有关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有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达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伯曼J.S.Berman)等人把这种理论称为相关偏见。每个人都依照自己有关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征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如罗森伯格(S.Rosenberg)等人发现,大学生在形容他们所认识的人时,最经常使用的词是自我中心、聪明、友好、雄心勃勃、懒惰等。那些被形容为很聪明的人,同时还可能形容成是友好的,但很少形容成自我中心的。在这里隐含人格理论起了作用,聪明和友好应当并列,而聪明和以自我为中心则无法构成一个整体形象。在实际认知的过程中,刚刚看到对方具有某些特点,人们就依照自己固有的人格模式推测他人必然具备另一些特性。如发现对方交际广,便推断他口才好、讲义气、精力充沛、机敏、富有想象力,等等。

6.刻板印象(stereotype)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很难被改变。即使碰到相反的事实出现,人们也倾向于坚持它,而去否定或“修改”事实。

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刻板印象中包含了一定的真实成分。它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状况。其次,刻板印象可以将所要认识的对象进行分类,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最后,刻板印象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了解和应对周围的环境。我们常常要与一些陌生人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刻板印象指导我们对对方表现出适当的言论和行动,有时还是颇有作用的。

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表现在它使认识僵化,这势必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阻碍人们开阔视野。另外,持有刻板印象的人在判断他人时,把群体所具有的特征都附加在某人身上,也常导致过度概括的错误。

7.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强烈,往往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往往对人具有强烈的影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人的社会认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起作用的条件不同。一般说来,在感知陌生人时,首因效应的作用更大;而在感知所熟悉的人时,则近因效应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两种效应的存在和起作用,都说明信息出现的顺序影响人们的知觉。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可以对两种效应灵活应用以加强对人们的影响。

(二)情境因素

人们的社会认知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影响社会认知的情境效应有两类:一类为对比效应,是指一种偏离情境的认识偏差。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衬”,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对比效应。再如,一个人在相貌出众的一群人中会显得长相更普通。另一类为同化效应,是指与情境的水平相同的一种认识偏差。如同时展示一张相貌出众的人的照片和一张相貌一般的人的照片,人们对相貌一般的人做出的评价要比没有展示那张相貌出色的人的照片时要高。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是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起作用呢?研究发现,当人们在相对较低的层次加工有关他人的信息时,可能发生同化效应;当人们追求准确性并对目标人物的行为信息做系统、彻底的加工时,同化效应不太可能发生。

在认知活动中,认知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巴克(K.Back)指出,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人们往往以为,出现于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人必然是从事某种行为的,他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环境加以认定。

认知者在情境中的角色表现是内向或外向也受情境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参加者被要求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变现得内向或外向。那些被要求表现得外向的参加者将同伴评价得更为内向,而那些被要求表现得内向的参加者将同伴评价得更为外向。显然,参加者在评价同伴的过程中忽略了他们自己的角色。这说明,对于很多行为来说,情境信息经常被忽略。

(三)认知者因素

1.原有经验 原有经验在认知系统中是以图式的形式存在的,所谓图式是指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包括帮助记忆、帮助自动化推理、增加信息、赋予情感等。可以看出图式直接影响我们的社会认知过程。个体在一定的基础上,形成某些概括对象特征的标准、原型。从而使认知判断更加简捷、明了。如果我们没有关于聪明、大方的原型,我们无法很快地将对象认定为聪明、大方的人。更明显的是个体原有的经验能够制约我们的认知角度。对于同一座建筑物,建筑师可能更多地着眼于它的构造、轮廓,而木匠则可能更注重于它的木料的质地及工程的优劣。

不少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理解对象的意义,是因为对关于对象的经验已形成了观念,这种观念参与了认知过程。巴克称之为“概念应用”。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人们可能判断他“有出息”;一个学生根据他在大学的化学成绩,可能认为自己适合当医生。在这里原先所形成的概念帮助他做出了判断。

2.价值观念 个人如何评价社会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或重要性,直接受其价值观念影响。而事件的价值则能增强个人对该事件的敏感性。奥尔波特等人做过一个实验,目的是检测各个不同背景的被试者对理论、经济、艺术、宗教、社会和政治的兴趣。实验者将与这些部门有关的词汇呈现于被试者面前,让他们识别。测试结果发现不同的被试者对这些词汇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背景不同的被试者由于对词汇价值的看法不同,识别能力显出很大差异。

3.情绪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开始探讨心情、情绪、目标、动机在认知中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感对社会判断和认知策略的影响。

斯瓦兹(N.Schwarz)和克劳(G.L.Clore)认为,人在做出判断时,人的情感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的来源。特别是,有时人会通过询问自己“我对它的感觉如何”来简化判断的任务,一些评价判断实际上就是人对目标的情感反应,如喜欢感。一个人目前的情感可能确实是由当前的目标对象引起的。不过,人有时很难把对判断物体的情感反应与一个人先前就存在的心情状态清楚地区分开来,误把先前就存在的情感作为对当前目标对象的情感反应,导致在心情愉快时比心情不好时对目标对象的评价更为积极。研究表明,在雨天参加社会调查的被试者比晴天参加调查的被试者报告的生活满意度更低,表明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心情对于社会判断的影响。但是,当调查者在询问被试者关于生活满意度的问题之前,先询问一下当天的天气情况,上面的研究结果就不再出现。因为这使被试者注意到目前心情的外在来源,从而把不好的心情归结于雨天而不是自己对个人生活的反映,消除或减少了它对社会判断的影响。

另外,情感还影响信息加工策略。一般而言,坏心情的人更可能运用系统的、数据驱动的信息加工的策略,相当注意问题的细节。相反,心情愉快的人更可能依赖于先前存在的一般知识结构,运用自上而下的策略性加工,较少注意问题的细节。当人遇到威胁或缺少积极的结果时,通常会体会到坏的心情;当人得到积极的结果或没有威胁时,会感受到好的心情。可以说,人的心情反映了环境的状况,坏心情时说明自己处于问题情境之中,而好心情标志着一种好的舒适的情境。人的思维过程与情感表示的情境要求相一致,当消极的情感标志着问题的情境时,会特别注意问题的细节,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仔细分析,进行精细加工;当情感标志着一个好的情境时,人很难看到精细加工的需要,投入的认知努力会很小,忽略问题的细节,运用以前的知识结构进行策略加工。

此外,个人认知系统的复杂度与权威性格的强度也会影响社会认知。认知系统简单及权威性格较明显的人喜欢用二分法判断知觉到的各种事项,如视人非好人即坏人,政治立场不同就是坏人。

(四)认知对象的因素

1.魅力 构成个体魅力的因素既可以是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也可以是内在的性格特点。说一个人有魅力,意味着他具有一系列积极属性,如容貌美、有能力、正直、聪明、友好等。但是,在实际的认知过程中,个人往往只需具备其中的某一两个特性就可能被认为有吸引力,如前面所谈到的光环作用。

美貌通常最快被人认知,且直接形成人的魅力,往往最先产生光环作用。例如,一个漂亮的护士扎针,容易被认为技术高,患者往往感觉没有那么疼,即使疼也能忍受。戴恩(K.Dion)等人在实验中让被试者通过外表上魅力大大不同的人物照片来评定每个人其他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特性方面(如人格的社会合意性、婚姻能力、职业状况、幸福等),有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而缺乏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

除了相貌之外,态度也与魅力有关。如前所述,对于认知者来说,对方的态度是否同自己的态度接近,决定着其魅力的大小。人们不仅要判断别人是否与自己相似,同时还常常会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人们喜欢爱自己的人而讨厌恨自己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只要认知对象的判断对自己有利,认知者就会把他看成是有魅力的并对他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2.身份角色 认知对象的身份角色也是影响社会认知的一个因素。在一个社会里,我们对各种角色差不多会抱有共同的角色期望,因此如果我们知道某人在社会关系中占有什么地位,或具有什么角色,我们会根据对该角色行为的预期,判断他可能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如对方被介绍为大学教授,我们会将社会赋予教授的角色期望归在这个人身上,推想他应该是学有专长、行为端庄的人,与他交谈时不由自主地变得拘谨严肃。 x8ItoFMbdUj02d3czvoyvHncQZJUiJ+MpBzvtsF3GPRB6/4TwVL83faKtnQK+2X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