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医案整理研究方法

医案的整理总结是中医的传统,千百年来,医家的直接经验,即是通过医案等形式流传于世。开展医案的整理研究,可以更好地总结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有利于开展学术交流,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服务。

第一节 医案整理研究的要求

无论是整理、撰写现代名医医案,还是整理、编选古代医家医案,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记录真实

所有入选入编的医案记录,必须真实可靠。无论是有效的验案、救误之案,还是误治案例,都应当尊重原始记录。任意夸大他人误治造成的损害来抬高自己,或报告疗效掺杂水分,借整理为名,随意删改症状、体征、剂量、针灸俞穴、效果等原始记录,皆非研究之道,应予坚决制止。医案必须真实,这是整理研究的基础,离开这一点,任何整理研究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二、内容完整

要求医案首尾俱全,资料完整,效果明确,理法分明,方药齐全。一则完整的医案,初诊应包括就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尤其应包括发病经过,四诊所得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医家对病因、病机、辨证的分析,采用的治则治法,处方药物,剂量,乃至交代的煎服法。复诊还要记录治疗效果。如属中西医结合,还应附上必要的、能够说明问题的检查结果,以及简述西药应用的情况。完整的医案,对于读者学习研究会带来很大的方便,对客观地评价医家学术经验,帮助初学者学习或系统地整理历代医案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形式规范

清代以前的医案书写没有统一的格式,即使完整的医案也有多种书写形式,且繁简不一,给后世整理研究工作带来困难。民国初期名医何廉臣针对这种情况,率先倡导“新定医案程式”,登报征稿,编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氏规定书写顺序为“一病者、二病名、三原因、四症候、五诊断、六疗法、七处方、八效果”。此八点既包括了传统医案的优点,革除了原有的过于简略或形式各一的弊病,也不影响传统医案书写习惯,因而受到全国名医的拥护,各省投稿近千种。何氏运用规范格式整理医案获得成功,说明医案整理要讲究一定的规范和形式。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范是提高医案整理水平的极为重要的环节,目前应按《规范》所规定的急诊、门诊、住院病案各项内容的书写要求和格式进行医案的整理。

四、可读性强

整理的医案应有可读性,对医疗、教学和科研有价值。可读之义有二:一是医案事实详明,分析清楚,文字流畅,一目了然。古代医案中有的行文对仗,辞藻华丽,古文功底深厚,今人可向前贤医案学习,逐步提高书写整理水平。二是医案内容要真正反映医家的学术思想与独到的医疗经验,具有新意,能启迪后学,增进他人学识,令人喜读爱看。

第二节 医案整理研究的步骤

医案整理方法一般包括素材收集、文体加工、评注分析等过程。

一、素材收集

根据古今编撰医案等经验以及当今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需要,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收集素材:

1.医家祖传的秘方或本人创新的经验方,确有效验的典型案例。

2.医家运用辨证论治原则将古方新用的有效案例。

3.疑难杂症中古代文献缺乏经验而运用中医药治疗获效的案例。

4.运用超越前人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而获效的案例。

5.能反映医家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的典型案例。

6.从中能吸取教训、提高医术的误治、失治、救误的案例。

二、文体加工

收集到的医案素材需要进行文字和体例的加工。

1.文字加工 在保持原案真实性的前提下,修改其中的错别字、异体字,使用国家规定的繁体或简化字,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还可删去医案中的浮夸之词及与本案无关的情节。对案中晦涩难读之处,还可作语法、修辞方面的加工,使文字简洁精练,语句通顺流畅。

2.体例加工 凡编撰医案著作,为使眉目清晰,一般总要做出一些具体规定,抄写格式亦有一定的要求,以求全书体例一致。诸如中药剂量,有的用克,有的用钱,要统一折算为克(g);处方药名,过于冷僻或带有地方性的,则改用全国流通的常用药名;复诊次数众多的案例,为节省篇幅,不是关键之处,则改成略写,或精简部分内容,或删除重复的医案等。

三、评注分析

评注分析是针对医案所撰写按语、眉批、评注等形式的理论分析。评注分析能阐隐发微,析疑解惑,褒贬分明,画龙点睛,帮助读者领会与掌握案中的精髓旨意。其中按语的形式最为常见,对于提高初学者的阅读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根据前贤的经验,医案后的按语写法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1.言其得失 按语对具体案例或某一类病证进行总体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或补充与病证有关的内容,让读者心有全局,以便进一步查阅其他相关医案。如《杏轩医案并按》记载清代皖南名医程杏轩治咳血案。

2.引经述理 按语引经据典,阐明理论依据。如《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脑风头痛案,何廉臣按:“经谓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治在风府。”此案头连巅痛,确是脑风头痛。方用苍耳能使清阳之气上升颠顶为君,藁本专治颠顶痛为佐,药虽简单,却合病机,故能速效。

3.类案比较 一病一症多案或某证易与他证相混,可在按语中提出各自特点进行比较,以阐明具体立法遣方用药的理由。如《古今医案按》选朱丹溪治心脾痛二案,俞震按:“二人脉象俱是虚寒,而皆以湿热治者,上条屡服热药不效,且年久饮食无碍,大便或秘或泄,知其为停饮也。后条以胸前畏热喜凉及脉沉细涩为据。所谓稍重则绝者,以细涩故也,与阔大而软之虚寒不同矣,故加黄连、滑石。遍观丹溪案,凡脉弦细涩者,俱不用温药,想其阅历多而认得真也。”

4.注释关键 原案辨证论治之理欠详,可于按语中补充,阐明机理。对于复杂或容易混淆的病症,可以抓住主症,指出辨证要点;对于误治或经治不效的案例,要指出辨证论治得失之理;对于某医家立法处方用药经验及其他诊疗方法,要详细论述,帮助读者提高认病识证的能力,积累治疗经验。如《柳选四家医案》选尤在泾治朝食暮吐,完谷不腐案,初诊用人参、附子、川椒、茯苓、益智仁;再诊前方去川椒、益智仁,加川连(黄连)、肉桂。柳宝诒按:“完谷不腐,色黑腰软,肾伤之征也;改方加桂连,是交济法。”对于辨证用药,注释贴切明晓。

5.质疑辨误 对于原案的理法方药持有不同见解,或有难以理解的问题,明确提出,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分析。对于原案中存在的错误可以辩驳,或阐述自己的正确意见。如《柳选四家医案》选曹仁伯医案:“胃虚则纳食无味,脾虚则运化无常。六君子汤合治中汤,加熟地、益智仁、粳米。”柳宝诒按:“脾喜温升,宜香燥;胃喜清降,宜柔润。脾阳健则能运,胃阴充则能纳。凡脾胃同治者,用药须识此意。愚意去熟地,加石斛,似与胃虚者更宜。”熟地黄味厚质腻,最能窒滞脾胃,柳按质之成理。

又如《续名医类案》虚汗门记载冯楚瞻治一产妇头汗甚多案,魏之琇按:“案中正喜亡阳,与阴齐等,薛氏谓可勿药而愈。此正薛氏生平不能峻用养阴之缺处也。予尝遇此症,以重剂生熟地、白芍、杞子、麦冬、枣仁,察其有火则少加芩、连,不过二三剂愈矣。冯君论此症虽了了,而不与药,致病家属之庸手而败,亦守而未化之过也(何尝了了,不过习于温补,遇此等症便茫然无所措手耳)。”

6.言明特点 凡案中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等,有与众不同之处,或有特色,均可在按语中指出,以便引起读者的重视。如《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载有史汉泉温病案,何廉臣按:“此为温病实证,治法处用寒泻,继用清润,终用清养,选药处方,层次一丝不乱,药皆极有力量,似此佳案,堪为后学之师范。”

第三节 古今医案发掘

医案专著是医案发掘的主要来源,故开展古今医案的发掘和研究,首先需从历代医案专著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医案除被各种医案专著辑录外,还散见于各种医学著作或非医学文献中,应加以重视和利用。

一、从医学论著中发掘

宋金元时期,医案多杂见于医家个人医学论著之中,医案专著鲜见,如钱乙、张从正、李杲、陈自明、王执中、朱丹溪、罗谦甫等人的医案,就分别记述在《小儿药证直诀》《儒门事亲》《脾胃论》《兰室秘藏》《妇人大全良方》《针灸资生经》《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卫生宝鉴》等医学论著中。从医家论著中直接阅读其医案,与医论互读互参,则有利于深入理解和掌握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明清以来,虽医案专书渐多,但医学论著中附案的写法仍受推崇。如虞抟的《医学正传》、缪希雍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类经》、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武之望的《济阴纲目》、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删补颐生微论》、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吴又可的《温疫论》、傅仁宇的《审视瑶函》、张璐的《张氏医通》、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不胜枚举。

二、从医话著作中发掘

医话是医家用随笔或短文体裁记下的传闻典故、学医心得、临证治验,以及有关医药问题的考证讨论等,它没有固定的体例,大多短小精悍,内容广泛。医话主要有心得式、札记式、争鸣式、考证式。浏览历代的医话著作,常夹有医案的记述。

现存最早的医话著作为宋代张杲的《医说》,其是一本随笔式的有关医学文献的摘要汇编。书中内容涉及范围很广,举凡医家、医书、医史、本草、验方、诊法、治则,乃至于饮食宜忌、调养摄生,以及各科病症、疑难怪疾的诊治等,均有辑录。其中一些病案记载,对临证颇有启发。如卷四载李防御医案:“绶带李防御,京师人,初为入内医官。直嫔御阁妃苦痰嗽,终夕不寐,面浮如盘,时方有甚宠。徽宗幸其阁,见之以为虑,驰遣呼李,李事先数用药,诏令往内东门供状,若三日不效当诛。李忧挠技穷,与妻对泣,忽闻外间叫云:‘咳嗽药一文一帖,吃了今夜得睡。’李使人市药十帖,其色浅碧,用淡齑水滴麻油数点调服。李疑草药性犷或使脏腑滑泄,并三为一自试之,既而无他。于是取三帖合为一,携入禁庭授妃,请分两服以饵。是夕嗽止,比晓面肿亦消。李虽幸其安,而念必宣索方书,何辞以对?殆亦死尔。命仆俟前卖药人过,邀入坐,饮以巨钟,语之曰:‘我见邻里服汝药多效,意欲得方,倘以传我,此诸药为银百两,皆以相赠不吝。’曰:‘一文药安得其值如此?防御要得方,便当奉告,只蚌粉一物,新瓦炒令通红,拌青黛少许尔。’叩其所从来,曰:‘壮而从军,老而停汰,顷见主帅有此,故剽得之。以其易办,姑借以度余生,无他长也。’”

明代黄承昊的《折肱漫录》、冯时可的《上池杂说》,都是医话专书,其中亦有不少医案可以借鉴。黄氏记述的医案多倡用温补脾肾,反对妄投苦寒药及峻剂。有些记载的是他自己患病求医的内容,故体会更为真切。冯氏书中收录10余则各家医案,其中有好几例旨在倡明附子、大黄之功,总结了吴御医(人称吴附子)、张鹤仙(人称张大黄)善用附子、大黄的经验。

清代医话著作逐渐增多,学术价值也比前代高出不少。如《友渔斋医话》《柳洲医话》《冷庐医话》《客尘医话》《存存斋医话稿》等,都是记载较多而又比较著名的医案代表作。

清代黄凯钧所著《友渔斋医话》,内容包括《一览延龄》《橘旁杂论》《上池涓滴》《肘后偶钞》《证治指要》《药笼小品》6种。其《肘后偶钞》共收录他本人的临证医案167则,有不少是复诊医案。这些医案立法处方既有一定法度,又能灵活变化。如:“陆(二十)日发寒热数次,入夜单热,口苦发渴,头目俱痛。诊脉左弦右长,胸闷背板。此正秋分以后,伏邪欲泄,为新寒束缚,似疟非疟,属三阳合病,汇而治之。柴胡一钱,葛根一钱,紫苏一钱,羌活一钱,黄芩一钱五分,橘皮一钱,甘草四分,老姜二片,大枣二枚。下汗出如蒸,诸病俱松;再服汗如前,外症尽退。尚有微热,口苦而渴,此汗泄太过。生地四钱,麦冬三钱,黄芩一钱五分,花粉一钱五分,川斛三钱,青蒿一钱,甘草四分,南枣两枚,浮小麦二钱。两服痊愈。”此案患者姓氏、年龄、主症、治则、用药及药后效果,交代得比较清楚。除《肘后偶钞》为医案专篇外,在《橘旁杂论》和《证治指要》中,也间附有前人或他自己的医案,可以参看。

清代魏之琇所著《柳洲医话》,全书共计85条按语,其后附《续名医类案》简妙愈病之方,医话虽短小,但疗效显著,如:“戴人治一将军病心痛,张曰:此非心痛也,乃胃脘当心而痛也。余谓此二语,真为此证点睛。然余更有一转语曰:非胃脘痛也,乃肝木上乘于胃也。世人多用四磨、五香、六郁、逍遥等方,新病亦效,久服则杀人。又用玉桂亦效,以木得桂而枯也。屡发屡服,则肝血燥竭,少壮者多成劳病,衰弱者多发厥而死,不可不知。余自创一方,名一贯煎,用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川楝六味,出入加减投之,应如桴鼓。口苦燥者,加酒连尤捷。可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

清代陆以湉所著《冷庐医话》,全书共5卷。前2卷结合医案论述医德、保生、慎药、诊法、用药,以及对古今医书、医家的评述。后3卷从实际病例着手,按病症搜集历代名医治疗心法及作者的临证体验,推究原委,详析利弊,言多中肯。如:“震泽泥水匠贺凤山孙二岁,泄泻两月,身热少食,面色萎黄,夜睡时惊,幼科用青蒿、扁豆、二芩、厚朴、枳壳、陈皮等药,日就危笃,求余治之,令服七味白术散(党参二钱,焦白术、茯苓二钱,炙甘草四分,木香四分,煨葛根四分,藿香七分,煨姜三分)四剂,泻止身凉。改方去葛根,加炒扁豆二钱,炒苡仁三钱,砂仁三分,桔梗四分,四剂全愈。”

清代讦寿乔所著《客尘医话》,内附3卷,分杂证述略、妇科述略和产后述略,阐述作者的学术见解和诊治经验。如:“产后因忿怒气逆,胸痞不舒,宜用木香生化汤。煨木香(二分),归身(三钱),川芎(一钱),炮姜(四分),陈皮(四分,炒)。”虽寥寥数语,但处方精当。

清代赵晴初所著《存存斋医话稿》,书分2卷,共载医话74则,不分门类、标题,也不拘体例,以随笔形式记述见闻,抒发心得,内容涉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也包括对前贤和自己治验的记载和评说。如卷二:“偶阅孙文垣三吴治验医案,次日有一人来就诊,其病情与孙案一则相仿佛,遂用其方治之,两帖愈。于以见古人对证发药,效如桴鼓。其案曰:‘倪姓右颊车浮肿而痛,直冲太阳,发寒热,两手寸关俱洪大有力,此阳明经风热交扇所致。以软石膏三钱,白芷、升麻各一钱,葛根二钱,生熟甘草一钱,薄荷、山栀、丹皮、连翘各七分,天花粉、贯众各一钱半。两帖肿痛全消。’”

近现代医话著作则书籍更加繁杂,内容更加充实,因为年代接近,更便于读者学习阅读。如由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组织编写的《燕山医话》《黄河医话》《长江医话》《北方医话》《南方医话》,每篇不过千字左右,虽尺幅之言,但临床经验、研究心得均跃然其中。

医话著作中的医案较多,不容忽视,而且大多有分析和评说,与临床实际结合紧密,故比较适合初学者阅读。

三、从方剂专著中发掘

方剂著作中医案的著录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方后附案,用以证明此方的效验;二是将若干医案汇集成一篇,附于方前或方后。

方后附案这种形式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方书中已初见端倪,宋后则逐渐普遍。如宋代有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苏轼、沈括的《苏沈良方》,张锐的《鸡峰备急方》,洪遵的《洪氏集验方》,朱佐的《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金元时期有李杲的《东垣试效方》,沙图穆苏的《瑞竹堂经验方》,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明代有朱 等编的《普济方》,董宿、方贤的《奇效良方》,吴旻的《扶寿精方》;清代有喻昌的《喻选古方试验》等。

有部分方书则将医案列为专篇,如明代医家施沛编著的《祖剂》,是方书中最早采用类方体例的代表作,方书后附有27例医案,称之为《云起堂诊籍》。清代华岫云辑的《种福堂公选良方》,其书卷一有《续医案》专篇,收录叶天士医案150余则,颇有参考价值。

四、从本草专著中发掘

历代本草书中亦记载很多有价值的医案,以突出药物的临床应用,给人以灵活用药启迪。如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女萎”条下和宋代寇宗奭所著《本草衍义》“桑螵蛸”条下均附有医案。这些医案多采自经史百家书籍或传闻于他人,记述比较简略。后世的一些本草书,如《本经逢原》《本草求真》等,其附录医案的方式和类型,大致与此相同。清代严西亭等人编著的《得配本草》,所载医案虽也属于传闻或转录性质,但同中有异的是,该书病例全是罕见的怪症案。如卷二“柴胡”条下载,有人“肠胃极痒难忍,扒搔不得,或伸噫,小便之余略觉可忍。此火气郁结也。用柴胡为君,合芍药、山栀、花粉,重剂投之,自愈。”读后可广人见识。

有些本草书中的医案,为医家本人治验,更贴近临床实际。明代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滇南本草》,约成书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专著。该书收录有较多的民族药物及包括临证医案记录在内的用药经验,是研究民族药学的珍贵文献。全书附有44例医案,其中有35例是著者兰茂的治验回忆录,其余9例则是介绍他人的治疗验案。如“前胡”下有兰茂的一则治验:“昔一人,得翻胃,吐食不安之症,得此方服效。前胡十两(打碎,忌铁器),白酒五斤。共入沙罐内,重汤煮二炷香,取出,俟冷。每用将酒炖化,热饮三杯,七日痊愈。忌鱼、羊、蛋、蒜。白酒即清烧酒。”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书中的“发明”一栏,亦每每结合自己的治验阐发药理。如在“升麻”下记载医案:“一人素饮酒,因寒月哭母受冷,遂病寒中,食无姜、蒜,不能一啜。至夏酷暑,又多饮水,兼怀怫郁。因病右腰一点胀痛,牵引右胁,上至胸口,则必欲卧。发则大便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小便长而数,或吞酸,或吐水,或作泻,或阳痿,或厥逆,或得酒少止,或得热稍止。但受寒食寒,或劳役,或入房,或怒或饥,即时举发。一止则诸证泯然,如无病人,甚则日发数次。服温脾胜湿、滋补消导诸药,皆微止随发。时珍思之,此乃饥饱劳逸,内伤元气,清阳陷遏,不能上升所致也。遂用升麻葛根汤合四君子汤,加柴胡、苍术、黄芪,煎服,服后仍饮酒一二杯助之。其药入腹,则觉清气上行,胸膈爽快,手足和暖,头目精明,神采迅发,诸证如扫。每发一服即止,神验无比。若减升麻、葛根,或不饮酒,则效便迟。大抵人年五十以后,其气消者多,长者少;降者多,升者少;秋冬之令多,而春夏之令少。若禀受弱而有前诸证者,并宜此药活法治之。”本案述案清晰,方药恰当,疗效明确。

清代沈金鳌、赵学敏等医家也将亲见亲闻治验记载于所著的本草专书中。如沈金鳌所著《要药分剂》在“附子”条下写道:“附子禀雄壮之质,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一切姜、桂皆然阳俱虚,或阴虚更甚于阳者,以热药治之,原以补阳。余曾见一医治一阴虚之妇,其医不痊,且愈多枯燥象,可见人参补阳,虽有益足,若但与补阳药用之,未见其有济也。”

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珠参”条下载:“珠参本非参类,前未闻有此,近年始行,然南中用之绝少,或云来自粤西,是三七子,又云草根。大约以参名,其性必补,医每患其苦寒,友人朱秋亭客山左,闻货珠参者有制法,服之可代辽参。每五钱索价五十金,秋亭罄千金市其方,秘不轻授,予恳其弟退谷,始得其术,因录之以济贫。珠参切片,每五钱以附子三分,研末拌匀,将鸡蛋一个去黄白,每壳纳参片五钱,封口,用鸡哺,待小鸡出时取出,将笔画一圈于蛋上作记,如此七次,共成七圈,其药即成矣。每遇垂危大症,并产蓐无力吃参者,煎服五钱,力胜人参。并能起死回生,较腊狐心功力尤捷,不得少服,约人以五钱为率,每次须多做数两救人。”两例都是亲历亲见之案,使人读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从史传文集中发掘

史传著录中最有影响和价值的医案,莫过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载的25则淳于意“诊籍”。除《史记》之外,历代史书也时有为名医作传并收载其医案者。如《后汉书·华佗传》《晋书·乐广传》《宋书·范晔传》《南齐书·褚澄传》《北史·姚僧垣传》《魏书·王显传》《魏书·崔彧传》《南史·范云传》《北史·马嗣明传》《旧唐书·许胤宗传》《新唐书·张文仲传》《新唐书·甄权传》《旧五代史·段深传》《宋史·赵自化传》《宋史·许翰传》《宋史·庞安时传》《宋史·钱乙传》《宋史·王克明传》《金史·张元素传》《元史·李杲传》《明史·倪维德传》《明史·李玉传》《明史·葛乾孙传》《明史·盛寅传》《明史·凌云传》《明史·周汉卿传》《清史稿·张朝魁传》等多种史传中,均记载了传者本人或他人的医案,大多简略,属记事性质。

史传中有些病例记载是医书所罕见的。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齐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曰:‘风瘅客脬,难于大小溲,尿赤。’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即前后溲,再饮病已,尿如故。病得之流汗出者,去衣而汗晞也。所以知齐王太后病者,臣意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湿然风气也。脉法曰:‘沉之而大坚,浮之而大紧者,病主在肾。’肾切之而相反也,脉大而躁。大者,膀胱气也;躁者,中有热而尿赤。”

《后汉书·华佗传》载述了汉末名医华佗治疗内、外、妇科疾病数则医案,其中以激怒法治愈某郡守久病一案,与春秋时名医文挚治齐王病案类似,是我国古代医家运用心理疗法成功的案例。

历代文集中亦有关于医案的记载。这些医案多附见于文集中的医家传记。如元代学者戴良在他的文集《九灵山房集》卷十中,载有《丹溪翁传》一篇,全面介绍名医朱丹溪的一生,详细记叙他的学医经历和学术观点,并附有朱氏治验,以反映他的精湛医术。如:“浦江郑义士病滞下,一夕忽昏仆,目上视,溲注而汗泄。翁诊之,脉大无伦,即告曰:“此阴虚而阳暴绝也,盖得之病后酒且内,然吾能愈之。”即命治人参膏,而且促灸其气海。顷之手动,又顷而唇动。及参膏成,三饮之苏矣。其后服参膏尽数斤,病已。”戴良于医案后说:“翁之为医,皆此类也。盖其遇病施治,不胶于古方,而所疗则中;然于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记载了其好友徐灵胎的医案,亦不可多得。其书卷三十四《徐灵胎先生传》中全面介绍了徐氏的家世、生平、才徳、风度及医学上的成就,并选录其医案4则,反映他善用“奇方异治”,用药如“神施鬼设”的治病特点。如:“芦墟迮耕石卧病,六日不食不言,目炯炯直视。先生曰:‘此阴阳相搏证也。’先投一剂,须臾目瞑能言;再饮以汤,竟跃然起。唶曰:‘余病危时,有红黑二人缠绕作祟,忽见黑人为雷震死,顷之,红人又为白虎衔去,是何祥也?’先生笑曰:‘雷震者,余所投出附子霹雳散也;白虎者,余所投天生白虎汤也。’迮惊,以为神。”

除医家传记中有病案记载外,文集中的一些议论文,如中唐刘禹锡所著《刘宾客文集》中的《鉴药》篇,北宋张耒所著《张右史文集》中的《药戒》篇等,均是借医案引发议论,阐明某种观点。如刘禹锡《鉴药》篇云:“刘子闲居,有负薪之忧,食精良弗知其旨。血气交沴,炀然焚如。客有谓予:‘子疾病积日矣,乃今我里有方士,沦迹于医,厉者造焉而美肥,跛者造焉而善驰,矧常病邪?将子谒诸!’予然之,之医所。切脉、观色、聆声,参合而后言曰:‘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舛、衣食之齐乖所由而致也。今夫藏鲜能安谷,府鲜能母气,徒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乃出一药丸,可兼方寸,以授予曰:‘服是足以瀹昏烦而锄蕴结,销蛊慝而归耗气。然中有毒,须其疾瘳而止,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剂也。’予受药以饵,过信而膇能轻,痹能和;涉旬而苛痒绝焉,抑搔罢焉;逾月而视分纤,听察微,蹈危如平,嗜粝如精。或闻而庆予,且关言曰:‘子之获是药,几神乎!诚能遭己。顾医之态,多啬术以自贵,遗患以要财,盍重求之,所至益深矣。’予昧者也,泥通方而狃既效,猜至诚而惑剿说,卒行其言。逮再饵半旬,厥毒果肆,岑岑周体,如痁作焉。悟而走诸医,医大咤曰:‘吾固知夫子未达也!’促和蠲毒者投之,滨于殁而有喜;异日,进和药,乃复初。”

六、从笔记中发掘

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传统医案,除了上述途径外,对历代笔记中的有关医案记载加以搜集整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笔记”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意谓随笔记录之言,形式灵活,又无确定格式,属野史类史学体裁,有随笔、笔谈、杂识、日记、札记等异名。古代文人名士博学广识,时常留意医药之事,或与当时名医有密切交往,因此在其所著笔记中,记载了大量医案资料。下面按朝代举例,作一简述。

唐代记有医案的笔记有《大唐新语》《集异记》《独异志》《明皇杂录》等数种。如刘肃所著《大唐新语·卷九》载唐高宗“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太医秦鸣鹤诊为风毒上攻,刺百会及脑户出血,使其目复明。说明当时刺血疗法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如薛用弱所著《集异记·卷二》载少年“鼻端生赘,大如拳石,根蒂缀鼻”,痛楚难当,狄梁公即于脑袋后下针寸许,乃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遂抽针而疣赘应手而落。这是类似以针刺麻醉进行鼻部肿瘤摘除术的一则医案。又如李亢所著《独异志·卷上》载唐太宗苦病痢疾,众医不效,张宝藏以乳煎荜茇方进,服之立瘥。此案所记的治痢方,后被《本草图经》《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医书辗转引录,广为流传。此外,郑处诲所著《明皇杂录》中有唐开元时名医纪朋诊治宫人狂疾的记载。

宋代笔记中的医案记载丰富,内容广泛,而且多为“亲见”“亲历”“亲闻”,学术价值高。如洪迈所著《夷坚志·再补》载:“洪辑幼子佛护,病痰喘,医不能治。凡五昼夜不乳食,危甚……(用)人参胡桃方煮汤灌儿一蚬壳许,喘定;再进,遂得睡;三进而愈。此方不载于方书。盖人参定喘,而带皮胡桃则敛肺也。”再如顾文荐所著《船窗夜话》载:“陆曮,奉化人,以医术行于时。新昌徐氏,为妇病产,不远二百里,舆致之。及门,妇已死,但胸膛间犹微热。陆入视之,良久曰:‘此血闷也,能捐红花数十斤,则可以活。’主人亟购如数。陆乃为大锅煮之。侯汤沸,遂以三木桶盛汤于中,取窗格藉妇人寝其上。汤气微,又复进之。有顷,妇人指动,半日遂苏。盖以红花能活血故也。”

明代文士笔记史料中所记载医案形式更加灵活,记载更加丰富。如明代焦竑所著《焦氏笔乘·续集》卷六所载:“孙琳路钤,本殿前司健儿。宁宗为郡王,病淋,日夜凡三百起,国医罔措。有荐孙者,光宗时在东宫,亟召之至。孙求二十钱,买大蒜、淡豉、蒸饼三物,烂研为丸,令以温水下三十丸。且曰:‘今日进三服,病当减三分之一,明日再进如之,三日则病除。’已而果然。赏以千缗,奏官右列,或问之,曰:小儿安有淋,只是水道不通利,蒜、豉皆通利,无他巧也。”

清代是笔记集大成时期,有启迪、有价值的医案,每见载于各种笔记之中。如清代文学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卷五》中载有乾隆皇帝戒烟的医案:“北京达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乾隆嗜此尤酷,至于寝馈不离。后无故患咳,太医曰:‘是病在肺,遘厉者淡巴菰也’。诏内侍不复进,未几病良已。”乾隆皇帝嗜食烟草患咳嗽,听从御医的劝阻戒烟后,肺咳之疾果然痊愈,留下宫廷戒烟的一个验案。

现代学者陶御风主编的《笔记杂著医事别录》,为笔记医学资料集成之作。本书是在《历代笔记医事别录》一书基础上增补重订而成。所收资料由原来的1925则扩充至2237则。书中不仅载有医案医话,还辑录医事制度、医经训释、医学文献、医家人物、医学通论、方药论治,养生导引等,其中不少资料为医籍阙如而正史亦不载者,故在提供医史素材、著录医籍概况、补正医经旧注、记述名医事略、发挥医药理论、广传临证效验和增广医学见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本书,书前特置“论历代笔记的医学价值”一文作为导论,并在书后编制了重要词语索引,供读者参考,可作为广大中医工作者和爱好者案头常备常翻的一本读物。

总之,笔记所记的医家,多半为身怀绝技的民间医生。发掘他们的医案,总结其经验,对于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是有一定意义的。

七、从地方志中发掘

在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中,地方志亦是学习医案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代史书所载的人物传记,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对于医家载录很少,而地方志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各地的省志、府志、县志,都专设人物或方技一栏,有些地方志还分设医家类,记述本地区有史以来的名医生平事迹,其中包括这些活跃在民间、有一技之长的医家留下的医案。

地方志中的医案大多是作为医家传记的素材,而不是医家临证的实录,所以一般以奇病怪症案居多,记述亦较概括。如《光绪顺天府志》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套志书,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清代光绪年间2000多年的北京历史,汇集了官方文件、史书、碑刻等各种类型的资料,保存了不少已失传的文献和碑记的原文。该书部分内容记述了医药相关资料,涉及北京药物特产、太医院建筑、药王庙分布、公共卫生习俗、医案等诸多内容,为后世提供了较为精细的医学资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光绪顺天府志》中设有“故事志”,其下“杂事”一项中记载了顺天府辖区内的奇闻异事,也包括与医药有关的故事和奇异的医学案例,如:“京师法云寺僧律师,失明数年,梦中有人授一方治内外障,但瞳神水在者,皆可疗焉。蔓荆子二两,枸杞、蒺藜、甘菊、荆芥穗各一两,当归、地黄、川芎、赤芍药、防风各一两半,十一味末之,水面糊丸,桐子大,空腹食前,温水下三二十丸。僧服之,目复明,因目曰梦灵丸。”虽然故事的开头颇有些神怪的意味,言及此方源于梦中神人所授,但所使用的处方“梦灵丸”却是非常普通的方剂。“梦灵丸”原方出自北宋最大的官修方书《圣济总录》,专门治疗肝气不足导致的翳膜昏暗、久不见物。书中记载的故事为“梦灵丸”增添了神秘色彩。

另外,“故事志”还记载:“甯河某甲,有典衣癖,每日检己衣服及妻拏辈衣饰、婢珥、妪簪,敛为一筐,悉如质库。所质钱置床上,十缗为埒,如黄标紫标故事,而一月子钱,记若干。预于灯下盈贯付床头,凌晨赎归。朝饔后,复质焉。自俸极俭,家不仅中人产,青鞋布袜,意趣恬如,惟一日不典衣,即疾首攒眉,如负重恙,质卷到眼,则如服对症药,通体畅然,笑容可掬矣。岁以钱十余千雇一奚奴,往来蹀躞质库中,四十年如一日。有腴田数顷,坐是化为乌有。卒之日,无以殓,子孙竟无立锥云。”这则故事讲述了一个有“典衣癖”的患者,每日必典当衣物,最终导致家道中落,子孙无立锥之地。这只是当时的一件奇闻异事,并没有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疾病,更没有得到治疗。其实,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患有“强迫症”,强迫症是现代西医的病名,中医并无“强迫症”病名、病证及相关治疗的记载。这则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强迫症”患者的存在,为相关医案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

除了载有医家具体的医案外,地方志还保存和著录了大批一般史书或医书所缺载的历代医案书目。这对于中医医案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八、从民间发掘

民间中医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原生态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宝藏,具有重要的发掘和利用价值,但目前尚未被公认和传播。我国民间中医药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形成的独特疗法,不但以“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解决了大量民众的健康问题,而且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按摩、熏蒸、药浴、针灸、火罐、足疗、导引等民间特色医疗方法,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疗效独特,是中医药行业创新驱动的独特研究方向。加强民间中医药防病治病方法和技术挖掘工作,做好民间医药整理和总结利用,对于丰富中医药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手段,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民间中医药技术,已经成为中医药领域的独特创新成果,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故对民间中医药特色技术应进一步挖掘抢救,并加以总结利用,对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如《孔氏医案》起初为作者孔继菼自赏自作,并不想刊行于世,后经杨黼修改、整理并资助,始得出版。孔继菼(1748-1820),字涵甫,号云湄,孔子67代孙,滕州(滕县)人,乾隆丁酉年(1777年)举人。杨黼(1759-1813),字静存,嘉庆戊辰年(1808年)进士,鲁南名士。孔氏诊病,精研病理,发幽阐微,效仿汉时仓公,详记病案,“书其原委收其得失之验”,后精选其中90篇题名《医鉴草》。孔氏与杨黼相善,书成之后,将书稿送杨黼审阅。杨氏看后认为“以韩苏之笔,发岐黄之论,警快绝伦”,实在可以与喻嘉言的《寓意草》媲美,给予极高评价,并劝他刊行于世。但孔氏家素清贫,无力付梓。杨氏便慨然相助,自出资金,亲为修改、整理并作序,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出版,即《孔氏医案》,广为后世医家推崇。

第四节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与整理

名老中医指年事已高,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得到同行公认的从事中医药专业30年以上的中医、中药、民族医药专家。他们的学术经验与技术专长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故有必要系统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与整理。

一、开展继承整理工作的意义

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与技术专长,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医临床学科的活的精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开展这项工作,不仅加速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而且推进了中医药学术的研究、继承与发扬。

为了开展继承整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这项工作,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使师承教育更上一个台阶。近年来,有的老中医已经把自己的经验撰写成册,但大部分老中医,尤其是那些散在于民间又具有一技之长的老中医,其经验尚待继承整理。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出现了老中医宝贵经验失传、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问题,令人憾腕痛心。因此,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工作非常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二、继承整理的方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整理有关的组织形式主要有3种。一为师带徒,招收适龄有志青年,举办带徒班,跟师学习一定时间,期满后参加医务工作。二为招收研究生,由老中医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传授部分学术经验,毕业后从事相关医疗工作。三是选拔已从事过医疗工作的中青年医师拜师学习,系统继承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并开展整理研究工作。此外,家传、学生临床实习、进修生或本单位医生为老中医抄方等形式亦可继承部分经验。其中师带徒的效果最明显。

1.明确目标 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的工作,以往多为家传或拜师,较少有其他人参与,也缺乏有关工作的管理措施,随着大批中医由私人开业进入医疗单位及中医政策的落实,继承整理工作就由单位的领导参与或组织,因此行政管理也就成为影响继承整理工作的举足轻重的因素之一。如制订计划必须明确目标,从继承整理的内容而论,计划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继承计划,即老师传授继承人,提高学员专业知识的培养计划,这既可使老中医后有传人,造就新一代的中医,也是为整理工作的实施做好前期的酝酿、准备、奠基工作;二是整理计划,即把老中医的经验通过整理予以留存并传播的计划,这可以是一个总体计划,如著书立说,也可以是单项计划,如对某些疾病辨证施治规律的探讨或用药经验体会等,可以先进行预试验,再拟定具体的整理计划。

对老中医经验的整理必须处处注意突出中医特色,即在科研设计中要考虑老中医经验特色的发扬光大;在科研过程中要把握老中医特色的方向轨迹;在科研总结中要阐发老中医特色的成果、效应,诸如在脉诊的研究中要探讨老中医运用中医理论的脉诊内容;在经验方的研究中要注重研究老中医的辨证论治规律;在药物作用的研究中要注意探究老中医组方的中医学原理,而不是以现代药理实验结果为唯一准绳,这都关系到是否突出老中医特色的问题,应予以重视,慎重处理。

继承整理工作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随师治病,记录医案,整理医案,并总结医案。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是通过一个个医案验证逐步积累起来的。医案是一切继承整理工作的基础,只有把个案总结好,才能进而开展大量病例验证工作,只有依靠详细而完整的病案,才能总结出有效的经验方及其加减变化;没有大量的病案作基础,继承整理工作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可能结出丰硕成果。

2.融洽情义 在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工作中,继承是整理的前提,整理是继承的发展。所谓继承,就是通过继承者向老中医学习,承接老中医的学术观点和经验,且寓有继续进行前人未竟之事业,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之意。要搞好继承,除对继承者有一定的要求外,还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并掌握具体的继承方法和内容,才能真正做好继承工作。

作为继承人,业已和老中医配对,首先必须搞好师生间的关系。融洽师生感情是搞好师生人际关系的首要环节,否则就无法形成“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环境,相反可能成为“话不投机半句多”。要融洽感情,最主要的是要尊敬师长,只有心悦诚服地尊重老师,才能确实地搞好关系,做好继承工作。其次,必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处照顾老师。生活上的照顾,感情上的融洽,都是做好继承工作的铺路石。

3.突出要点 继承工作的核心是掌握老中医的经验,然而老中医的经验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抓住其重点内容,这是在开展继承工作中应十分注意的。

(1)了解辨证要点 老中医经验是我们继承的关键,其经验之一,就是诊病时辨证的特色,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辨证是医者认识疾病的一种技能,它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临床实践功底,更需要的是具有明察秋毫的分析能力和特有的敏锐性。临床上疾病的发生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时有其个体的特殊性和变异性,在症候群中又有主症、兼症、假象等不同表现,有经验的老中医常能在患者临床表现的微妙差异中进行精确的辨识,诚可谓“独具慧眼”“洞察全貌”。继承者在随诊中就必须认真学习,了解老中医辨证中的独特之处,再通过施治及疗效予以验证。从而获得一般中医诊断学上所未列入或未详述的辨证知识和方法,其辨证之要点既包括四诊的内容,又侧重于辨证识证之枢机。四诊的内容既有擅长的舌诊、脉诊,又有独特的诊法,诸如面诊、耳诊、指诊、腹诊等。辨证的重点在于如何辨别不同的证型,尤其是及时识别病证变幻的有关征象。大体而论,老中医辨证一般尚不逾越中医理论中辨证的规矩,但又各自方圆变通,故继承者贵在了解其变通之奥妙,在疑难杂症的诊治中尤应细心体察和询问。

(2)掌握方药运用 辨证是施治的前提,辨证是否正确关系到施治的效果,然而,施治中法则的确立、方药的选用,又是关系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老中医在临诊中花费精力和时间较多的,就是在方药的选择运用上,诸位老中医对此则各有千秋,诸如有治则派系的不同,如金元四大家之分歧;有经方、时方选择加减之运用;对常用药物的喜恶取舍;药物配伍中有对药、组方的使用;方剂组合的原则及药味多寡之不同;有同类药物之筛选取舍之因由;缺药代用品之选择;某些药物的特殊用法或剂量;药品的炮制加工需求;药物之饮食禁忌等,名老中医对此深有讲究,如傅宗翰说:“择药当有准绳,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组方须顾及全身,统筹安排,若能发挥一药数用,不啻一箭双雕,且药简而效宏,岂不事半功倍!”故继承者当深切体会老中医用药的深邃含义。

(3)熟悉医理脉案 老中医在业务技术上各有特长,虽然并不一定已自成派系,但在医理治则上有自己的见解,在立法选方用药上有自己的喜恶。有的已形成文字,有的还隐藏在脉案之中,由此在继承工作之前或之初,继承者可先查阅以往的文稿或医案,对其有所了解和掌握,这样在临诊时就不会有生疏之感,相反能熟悉老师的思路和方法,听写脉案时就能更加顺畅高效。

(4)全面贯通融会 继承老中医经验,从点滴经验入手,但不能仅满足于点滴经验之荟萃,一定要力求全面融会贯通。即把老中医毕生的有益经验全面继承下来,全面继承包含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全盘接受,继承者成为老中医的全貌接班人,这有一定的难度,也需要有较持久的时间,非一朝一夕能办到,以往庭训家传的,常是自幼习医,可形成这种方式;二是有重点的全面深入的继承,即在某一理论上,或某一病证中,或某一法则、方剂的灵活变通中出神入化的奥秘,继承者能心领神会并运用自如,甚至有所开拓深化,目前由组织上安排的继承者大都以这种方式继承,重点突破,有所得益。这对于老中医经验来说仍然是“局部”的,但对这一课题来说是“全盘”的,并能深化探研,而不浮于浅表的认识,才是符合融会贯通的要求。若继承学习像蜻蜓点水一样,杂而肤浅,不求甚解,这就是没有把握住继承的核心内容,未能达到继承的目的和要求,是应该力戒的。

三、如何编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专著

整理、编写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专著,是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整理工作的具体成果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了大量有关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专著,如《蒲辅周医疗经验》《刘渡舟验案精选》《岳美中医案集》等,都是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取得的重要成果。

一本被读者喜欢的学术经验专著,通常具备以下内容:老中医生平事迹及成才经历,学术思想,被反复验证的经验方及独到的用药心得,治疗验案和误治的医案,医话或医论,技术专长及操作关键,临床病例总结资料等。其中医案是主要部分,若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的话,可以专立一册,其他的内容合并为一册。医案除了要求完整(一般资料齐全,附有必要的化验和检查,理法方药齐备,复诊齐全,结果明确)且有特色外,必须于案后加按语,帮助读者理解案中精义。按语力求简洁精练,结合病案阐发辨证用药及学术思想。

同时,编著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需要师生及门人、家属子女通力协作,才能完成。撰写的内容必须由老师亲自过目,首肯方可。

第五节 中医电子病案的建立

以往医院均采用纸质病案来记录病历,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院管理模式开始发生改变,国内大型医院都在努力开发利用电子化医院信息系统,纸质病案已开始向电子病案转型。可以说,电子病案是现代医院实施数字化信息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中医医疗机构应当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中医医案向电子化方向发展,争取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医电子病案。

一、国内中医电子病案的现状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病案已经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电子病案由最初完整地记录临床的各种事件和信息的简单功能,逐步完善和提高,已具备包括医案检索、智能知识库、医疗数据和质量统计、医疗评价等综合服务功能。可以说,电子病案以其精确、快捷、实用等特性,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定义电子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并规定各级中医院,书写中医电子病历时应当按照这一规范执行,统一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项目名称、格式和内容。需要明确的是,原始的电子病历尚不算电子病案,必须经过加工整理后,才能成为符合中医思辨思维的、能够为中医科研利用的电子病案。

由于现行的中医电子病案(即经过整理后的中医电子病历)大多脱胎于西医电子病历,其结构化、模块化、模板化的特点在给临床医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千篇一律、中医辨证不足等许多副作用,以至于有的中医专家担心,若干年后的年轻医生会忘记辨证论治这一中医最根本的核心。的确,中医的思辨模式和理论体系与西医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医电子病案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知识表达与获取、知识推理、专家系统建立等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我们在中医电子病案的建设中能够坚持辨证论治的中医方向,并引导中医临床医生进行辨证论治,一定能够帮助他们积累中医临证思辨经验,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上述的中医专家所担心的问题一定不会成为现实。至于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医电子病案系统,就是今后中医医案学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医院建立了数字化信息系统,电子病案在中医医院的医疗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务工作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时,还需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目前而言,电子病案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病案的安全性和患者的隐私得不到保障 电子病案方便资源共享,便于多方查阅,也意味着安全性和患者的隐私难于被管理。因此,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提高对电子病案使用和管理的重视,首先要保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在设定一定权限的基础上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在应用电子病案时,应当建立健全电子病案的信息保密制度,做好防护和保障措施,从信息录入到存储、传输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保密性。

2)拷贝现象严重 临床各科室的电子病案大量使用现成的模板,进行复制粘贴,虽然极大地减轻了临床医生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却使临床医生养成惰性,复制后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查对、修改而造成患者信息记录错误。导致了病案的千篇一律,失去了中医个性化治疗这一最大的特点。

(3)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共存 目前阶段,许多医院的现状都是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共存,主要源于电子病案的法律效力尚未确立,在出现医疗纠纷时,医务人员的电子签名不具备法律效应。目前我国的电子病案应用并没有实现完全的无纸化,故而制约了电子病案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就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规定,以便尽快使电子病案得到普及。

(4)电子病案系统稳定性不足 电子病案系统的工作稳定性不足,容错率低,影响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各种电子病案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不足,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降低了资源的利用度,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中医电子病案的书写格式

一份规范的中医电子病案,不但要包含西医电子病历的各项要素,还应当记录完整的中医证素,体现中医诊疗上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特色。原国家卫生部中医司(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颁布《中医病案书写格式与要求》,其中问诊方面就载有改编的“十问歌”:“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病胎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痧痘惊疳嗜食偏。”可以作为书写电子病案的借鉴。

一般电子病案应当包括如下部分:

(1)详细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职业,婚育情况,身高,体重,体型,肤色,发病时间(注明发病节气),籍贯,有无不良嗜好,现住址,主诉,主症,现病史,既往史,其他史等。

(2)详细记录身体各个部位,如头面、五官、胸腹、四肢、手足以及舌脉等所具有的症状。临床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细分,如腹部还包括上腹、小腹、少腹;足部还当有足跟及足趾;腋部、肘部、髋部、臀部、踝部等处,在特定疾病的诊查时,也应详细记录病症情况。

(3)详细记录饮食、睡眠、二便、经期等项目的情况,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是针对婴幼儿,因为患儿不能准确地描述症状情况,除了应当详细询问父母或监护人外,在诊查时应当具有一定的耐心,全面细致地进行查体,以防错漏关键性的症状及体征。

(4)详细记录身体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发热,出汗,畏(或恶)寒,哮,喘,咳,气短,咳痰,呃逆,恶心,腹泻,便血,尿血,吐血,衄血,心烦,善惊易恐,肢体震颤,肢体僵硬,乏力,倦怠,嗜睡,半身不遂,时冷时热,潮热,头重脚轻,梦遗,早泄,不孕等。能够有效地辅助中医辨证和鉴别诊断。

(5)详细记录患者的情绪变化,分析患者的性格,脾气秉性。情志为病是中医诊疗的特色之一,通过对患者情绪的判读,有助于把握病因病机,准确地诊断证候和病证的转归。

(6)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理化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生化检查,超声检查,X片检查,CT,磁共振,心电图等。

将以上项目中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运用中医思维进行辨证,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诊断,注明病因病机分析及治疗原则,开具对证的中医处方,注明使用方法和禁忌,注明预后转归情况,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中医电子病案。

三、中医电子病案的应用

以电子病案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为中医医院的发展提供了科学、长期有效的平台。为临床医学研究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临床数据。

(一)中医电子病案在科研方面的应用

通过信息网络化,中医电子病案的应用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度。传统的纸质病案通常是医生的私有物,有些是秘而不宣、敝帚自珍,更多的则是缺少沟通交流的平台。这就造成许多有价值的医案数据得不到应用,极大地制约了中医科研的发展。而通过建立电子病案,在网络规定的权限内,可以使得同一信息多家共享,最大程度上提升资源利用率,发掘其中蕴含的价值,有助于科研数据的收集和整合。

中医电子病案的建立,有利于临床科研一体化。当今中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解决中医临床实际问题。当医院还是以纸质病案为数据载体的时期,制约中医研发的问题便是:病案数据不够准确、全面,数据量严重不足;数据的查询分析仅能停留在手工层次,极大地消耗了人力和时间;随着临床课题项目的变更,需要重新对病案进行查阅,病案重复利用率低下。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而随着电子病案的建立与应用,使得临床病历信息的录入与科研数据的采集融为一体。临床医生使用电子病案完成日常临床病历书写工作的同时,所记录的信息自动以科研数据方式转存,通过一系列的质量监控措施,确保了病案信息采集和保存的完整性。在进行科研活动时,这些数据可以第一时间被调用,并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中医疾病种类繁多,不同的病症表现出特有的基本证候和四诊信息,因为诊断的辨证体系各不相同,难以用一个共用的标准进行多个疾病的信息采集及辨证论治。这就驱使中医研究朝着专科化,甚至专病化的方向发展。而利用电子病案系统,能够方便地建立模板,针对不同疾病构建不同的中医信息采集系统,不仅方便了专科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更有利于中医专病的理论发展与临床研究的深入。

(二)中医电子病案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

科研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我们却不能忽视医本位思考。医学的最终意义还是在于临床诊疗,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服务。在医院管理层面,应用电子病案,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患者的住院情况往往涉及门诊、挂号、病房、检验科室、病案室等多个部门,运用电子病案,可以避免各部门之间工作的重复,减少复杂的中间环节,使患者不必往返于各个科室,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诊疗周期。同时,电子病案可作为媒介进行异地专家的远程会诊和研究,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患者,通过网络可以向国内外著名专家咨询疑难病例的诊断意见。尤其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和学术思想,电子病案能够消除专家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同学派的专家可以集中进行病例讨论。这种讨论,不但能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深化中医理论的探索,还能为患者提供多样的诊疗方案,优中选优,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治疗。可以说,中医电子病案的应用,打破了空间阻隔,可实现地区和全球性医疗资源共享。

以往使用纸质病案,医务人员要将很多时间用在书写病历和护理记录上,而使用电子病案,能够大大地减少医务人员手工书写病案的时间,可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通过电子病案系统的建立,医生能够便捷地查询患者的历史就诊记录,省去了调阅档案的时间。而通过比对之前的就诊记录,获得早期的检查和治疗信息,还可以避免重复检查、重复用药,为患者节省就医费用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紧缺、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同时,电子化的病案,体积小巧,方便随身携带。在突发事件中,电子病案可帮助医务人员迅速、直观、准确地了解病人以往所接受治疗和检查的准确资料,缩短了医生的确诊时间,可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另外,与传统纸质病案相比,电子病案还能记录CT、MRI、超声等影像图片和声像动态,心电图、脑电图等电生理检查图形,检查数据,其他检验治疗资料。而在数据处理、网络传输、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便捷,也是纸质病案无法比拟的。同时,纸质病案保存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老化、发霉、虫蛀等都会造成病案的损毁,也可能在借阅中遗失,而电子病案不存在这些隐患。即便能解决上述问题,纸质病案体积大,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进行保存这一缺陷,也是无法避免的。而现今计算机的存储能力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采用磁盘或光盘存储病案统计信息,用磁盘报表替代传统纸质报表,数据更加的全面、完整、系统。可以说,应用电子病案,占用空间小,存储时间长,能极大地节省人力、物力、开支。

四、中医电子病案的管理

规范、完善的管理模式,不但能增进中医电子病案的利用率,还能减少数据信息的泄露、滥用,保护个人隐私,提高安全性。

(一)建立中医电子病案的管理规范

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严谨的管理规范是必然的,而且这一规范需要逐步形成行政的法规。

质量管理规范:涵盖电子病案生成的全过程,包括病人资料的收集要求,病案生成期间的输入制度,计算机处理、制作中各个环节完成时间的规定,数据修改的权限,系统和数据的备份方案,归档前的检查制度等。

使用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使用原则,个人使用或非个人使用时的权限;使用范围,使用中的分级保密规定,设备使用规定。同时对所有电子病案操作及使用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设备使用培训,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学习,以减少和避免有意无意的人为破坏,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规范的建立可以保证电子病案的真实、可靠、完整,避免电子病案信息错误或信息缺失而造成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时可能引发的事端。

(二)实行电子病案的归档制度

对于已经实现信息系统的医疗单位,应建立归档病案数据库,及时将出院病人或参加临床试验研究的受试者的电子病案进行归档,归档病案数据库采用严格的防修改机制。病案管理人员则应定期整理数据库,并将归档的病案进行备份,以防止突发事件,对存档的病案数据造成损害。

另外,鉴于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各家学说盛行,而中医诊疗又注重个体化。因此在归档时可以考虑附加标签,如“伤寒学派”“易水学派”“治未病”“经方”“验方”等,这些标签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使用。如此,在今后科研工作需要提取数据资料时,能够依据标签选项,迅速地查找出相关资料。前文已经提及,目前中医科研有向专科专病发展的趋势,那么对于某些专科医院或科研机构,在进行中医电子病案归档时,就可以采用专病的方式进行归档,便于后续科研的开展。

(三)电子病案的安全保障

电子病案是患者诊疗过程的全部记录和总结。对患者来说,其承载着个人所有的隐私资料;对临床医生而言,则是进行正确诊断、选择治疗的科学依据;对医院或社会来讲,则是教学、科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资料。所以,电子医案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务必让管理者和使用者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电子病案的管理规范。

(四)双轨制的病案管理

就我国医疗部门的现状来说,电子病案目前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加速病人信息流通,在必要条件下使患者信息随时随地可以查阅,从而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实现社会医疗保障统筹等作用。从发展上看,电子病案已逐渐成为主要手段,但要完全替代纸质病案,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这是由于纸质病案的法律效力要高于电子病案。因此,在电子病案完全替代纸质病案之前,必须实行双轨制的病案管理办法。在保管纸质病案时,同步收集、管理电子病案。

双轨制管理无疑加大了病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了病案管理的工作量,但这是电子病案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为此,我们需要转化传统的思维方式,更新理念,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适应新的工作对象和掌握新的工作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中医科研来说,任务更是艰巨。因为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中医的辉煌。虽然产生了浩如烟海的医案资料,但均是以纸质的方式得以保存。中医医案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纸质文献资料,完整、精确、科学、高效地转化为中医电子病案,是其研究的重点。

第六节 中医医案数据库及数据挖掘分析系统的构建

中医学术发展是离不开理论创新的,而理论创新又依托临床实践的积累。目前来看,中医理论的发展已经滞后于临床实践的积累。实际上,中医临床经验所积累的厚重程度已经足以促使中医理论有所突破创新,但这种局面迟迟没有出现,原因之一在于医案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制约了理论的升华。

中医医案数量巨大,历史跨度漫长,不同时代的医案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医家的医案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基础资料分散,所记载的内容也复杂多样。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导致学者在研究医案时,很难做到将蕴含其中的规律性科学完整、全面地挖掘出来。因此,研究中医医案并使之能切实地为中医临床和中医学术发展服务,不仅要继续使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当前广泛使用的数据库技术,就是适宜中医医案集成、整理、研究、应用的一种技术。

数据库是通过管理系统来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与使用的一种应用形式。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的集成存储、系统管理、快速查询和有效利用。鉴于中医医案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和情况复杂,需要采用数据库技术对其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以便于检索和利用。有观点认为,如果中医建立病案数据库,将极快提升循证医学在中医领域中的应用。此外,中医医案数据库不仅要实现医案文献的检索,更重要的是实现数据的分析,而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数据挖掘分析系统。

一、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一般需要考虑资料来源、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及技术路线、数据库的建立及注意事项。

(一)资料的来源

中医发展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医案,分别见载于不同的古典医籍中。而同一古典医籍又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版本,或经典医案被不同的古籍反复转录而形成多种不同的版本。同时现代中医医案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被各种专著和期刊收录。建立中医医案数据库,就是为了整合资源,为临床科研和学术发展服务,因此,资料的覆盖面和准确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在收集医案资料时,要重点关注历代名医的医案。这是因为医案是反映临床实践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医家理论心得的主要载体,是中药方剂临床应用的确实例证,是中医理论发展创新的依据,是中医药新药开发研究的可靠依据。所以越是名家的医案,这些作用的体现力越强,在后续的数据挖掘中,所能获得的有价值信息也就越多。

一份完整的中医医案所包含的资料,在前文已经有过叙述。这里要说明的是,建立中医医案数据库时,所收录的医案必须要包含具体的患者及病情、具体的医家及其诊治过程和治疗的结果。在建立数据库时,一定要对这些内容有所规定,否则会影响数据库的质量和使用。

入库后的中医医案文本,则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加工。医学数据库检索方便,但如果文本加工粗糙,将会影响使用的效果。因此,入库的中医医案文本需要采用传统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原文采录、校验、分类和确认;对确认后的医案进行文字和格式的规范化处理;最后建立内容可靠、文字规范的中医电子病案文档。

作为一种客观的、极具研究价值的存在,中医医案具有来源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综合性,所以在分析时必须配合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才能保证得到真实可靠的规律性结果。这就需要进行中医医案文本解析。一般来说,文本解析需要有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储备,这是因为在分析医案文本时,既需要中医工作者掌握一般性知识,还需要运用中医经典中的各种知识,否则很难发现名医医案中所承载的科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再者就是掌握一定的文献学知识,这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会对名医的经验表达形式产生影响,他们可能使用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形式来表述自己的临床经验。因此在分析文献时必须要适当运用文献学的方法。目前,普遍应用的分析路径包括框架分析、个案分析、聚类分析和医家个体化经验分析。

最后,在选择资料来源时,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制定好文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及搜集和检索的范围。

(二)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及技术路线

中医医案数据库在建设时,应当以建设容量巨大、结构开放、可实现自然语言检索、支持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为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

数据库建设的大致技术路线如下。

1.设计数据库结构及相应系统,使之能满足工作目的的需要。

2.确定入库资料的范围,确定资料的来源。

3.制定信息采集规范,并抽取部分典型医案予以校验。

4.对确定入库的资料进行文本解析处理。

5.采用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对入库资料进行解析、标记。

6.对标记的资料进行校验,提高准确性。

7.利用程序运行入库资料,校验工作程序并适时修正。

8.实现资料的智能检索,为进一步的数据挖掘提供技术平台。

(三)数据库的建立及注意事项

下面以文字解说的形式,来演示中医医案数据库的建立流程及其注意事项,使读者对此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要明确的是,这一流程不是规范式结构,读者在实际应用中,不可拘泥于此。

1.建立原始文献图像数据库 原始文献图像数据库的建立,目的是便于对原始文献的对照查询。采用扫描等具体形式,对原始文献进行处理,以图像格式进行存储。原始文献图像数据库建立的实质是古籍电子化、图像化。这种数据库的优势,一是便于查找;二是能够再现原始文献原貌;三是有利于更好地保存原始文献资料。

2.建立文本对照结构数据库 此种数据库建立的目的在于统计提取原文信息,为症状、证候的规范提供资料。该数据库应遵循的原则是,在确认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原文信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尊重原著,如原著中没有证候诊断,则不能根据临床表现给出证候诊断。根据文献中提供的信息,联系同一医案中的上下文或不同医案的同类描述,对信息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解读。

在实际运作中,要及时地总结医案理解和解读中容易产生错误的信息,通过工作组内部讨论的形式,确定录入信息的规范和正确。例如:“腹胀”是指由于胃肠气滞引起的胀满。而“单腹胀大”则是指由瘀血、痰饮等引起的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种症状,二者不可混淆;有些医案记录中有“病位在中”,这里的“中”绝对不可认为是“中焦”;对于医案中没有明确辨证者,可以根据治则治法或方剂名称进行推断,但这种推断结论必须唯一。如“益气养阴”等于气虚证、阴虚证。六味地黄丸则表示肾阴虚证;部分医案中的药物名称的使用较为混乱,要统一标准,如新会皮等于陈皮,而酒黄芩则是酒和黄芩两味药。

(1)图像资料的文本化 将文献资料的图像格式识别转化为文本格式,方便后续的信息录入。在转化时,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校对。

(2)确定资料采集的信息点 以政府颁发的文件、行业内公认的规范、全国统一的教材等为蓝本,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确定病名、症状名、病证名和中药名。以这些名称作为文献资料录入的信息点。对于不能翻译和标记的信息,在充分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可以构造新的名称予以标记。

(3)建立结构化数据库 应用专业的数据库软件,编辑设计数据录入的操作界面,建立结构化数据量,具体包含的内容涉及:病案编号、记录人员信息、医家、原始资料来源、原始资料原文、原始资料的文本处理结果、病证名、症状信息、证型形成、治则治法、方药信息等。需要指出的是,症状信息和方药信息这两项,由于信息量巨大,设立信息点输入栏的工作比较繁琐,但必须保证一一对应。例如,恶寒对应“恶寒”的输入信息点,盗汗对应“盗汗”的输入信息点,人参对应“人参”的输入信息点。

(4)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意义在于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质量控制的流程为:首先对于初步录入的医案,指派校对员对录入的信息与原始资料进行一一比对,纠正错误,查缺补漏。逐行修正翻译的错误,并签署校对人员姓名。其次,聘请专家随机选取校对人员校对过的数据进行校验,并签署专家姓名。第三,编辑校验程序进行数字化校验。最后则是实施统计校对。

3.建立数值化结构数据库 将结构化的医案信息转化为数字格式,便于借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症状、证型和用药之间的关系。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参照具体数据库软件的操作指南,这里不再赘述。最终的结果是,将所得医案中涉及病名、症状、证候、用药信息,都能够进行检索,并转化为取值0或1的二进制变量。而对于缺如的数据,默认应当统一赋值为0,相当于临床医家没有辨识该项内容。

二、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分析系统的构建

从大量中医医案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进而指导临床实践,这是中医医案挖掘分析的目的,而这种研究方式则需要依托于数据挖掘来实现。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指从大量的、不完整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从大量的数据当中,发现隐藏在背后的规则。目前,数据挖掘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运用较多,这其中关键的两个步骤,即结构化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数学分析方法的运用并得出结论。

(一)结构化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挖掘的前提是建立符合要求的海量数据,并进一步将数据结构化,形成结构化数据库,为数学分析提供基础资料。中医医案属于纯文本、非结构化形式,与数据有所区别,需要将其转化为可以挖掘的数据形式。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是对医案数据进行符合要求的合理组织,这对医案进行规范化整理、客观分析,进而探讨医家辨证论治规律及用药特色是极为重要的。数据结构化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结果的可信度。

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对医案进行文本录入。即事先制定好符合研究需求的信息采集内容,进而制作数据采集录入程序以方便数据的采集,最终形成所需要的数据库。这种直接录入的方式,适合频数的统计与关联分析等。

结构化数据库的建立,目的是为后期统计学、数学分析做准备。这些方法的运用,为中医医案的研究从单纯的领悟式分析转变为数学分析,深入到医案背后,寻找医家的诊疗辨治规律,应该说是医案研究的进步。但其仍存在不足,目前的结构化多是基于文本信息,将医案中的信息,视为同一水平的文字,忽略医家的学术思想,忽略医案信息之间的关联,最终建立的数据库,多数是概念分类特征的,如症状库、方药库等,忽略了整体观念。完全信息化的抽取单个医案的数据,可能会影响该医案的完整性。

(二)数学分析方法的运用

近年来,数学分析方法的应用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从单一的频次统计分析过渡到多种复杂统计方法的联合应用,与中医医案研究结合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研究中医医案的重要途径。目前经常运用的数学分析方法如下。

1.频数分析 该方法为早期中医个案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仅对某一变量的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分析。频数分析的方法简便易行,尤其适用于药物、证候等医药信息相对规范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频数分析适合频次量大的数据,如果频次少的数据使用该方法,结果的可信性较差。不足之处在于,频次分析考虑的是单一因素,方剂配伍规律或症状之间的因果关联较难体现。所以,在医案分析中不能完全依赖该方法。

2.回归分析 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考察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关联时,需要测定多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最多的即是回归分析。在中医医案研究中,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可建立症状与证之间的关系、症状与处方用药之间的关系等,但结果的可信度需要进一步的评价。

3.聚类分析 又称为集群分析,是指利用物以类聚的原理,把大量无序的数据分成数类,有助于对大量数据中规则的认知。在中医医案研究中,聚类分析能较好地避免分类过程中掺杂的一些主观因素,从中发现其内在的客观规律。目前对于药物、症状的聚类分析较多。由于该分析是对整体样本资料按照指标和相似程度进行归类,故属于探索性分析。

4.关联分析 关联规则是指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该分析的任务就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那些确信度和支持度都大于设定值的关联规则。因为关联规则主要是分析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目前医案研究中常应用其对“药-症”关系、“药-药”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例如在研究名中医的临证经验时,可以用此分析总结医家的用药习惯,即“药对”。或应用某药物的临床特异性症状,即“有是症,用是药”。

目前,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的研究中,乃至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中,应用较多。例如文献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中药及方剂中的数据挖掘、中医证候分析、中医医案数据挖掘等。但各种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仍然有待商榷。究其原因在于,研究方法与中医理论的适应性,还需进一步思考。学者们认为,选用的研究方法应该根据中医药研究的目的等进行适度改良,才能更好地适用于中医药研究。

第七节 中医医案研究成果的验证与理论升华

中医医案是历代医家临证实践的原始资料,它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清代医家周学海对医案做出过高度的赞扬,其言:“宋以后医书,唯医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汲取众家之所长。”可见,要挖掘中医的宝库,总结前人的经验,研究其学术思想,升华新的理论,都必须重视中医医案的研究及其成果。

中医医案的研究成果大致包括:通过中医医案研究而产生的历代医家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有效方药的开发利用、新的学术观点或学术理论升华等。同时,对于上述研究成果的验证,也是中医医案学所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医案研究成果的验证与理论升华,主要包括中医学术思想的临床验证、规律性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有效方药的临床验证及诊疗经验的理论升华这四个方面。

一、中医学术思想的临床验证

中医医案承载着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精华,是最真实、最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唯有医案才能使其学术思想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通过历代医家医案的研究所总结的学术思想,是极具价值的临床经验结晶,备受后人重视。许多名医的学术思想通过后人的临床运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深化和提高,促使中医学术思想的争鸣,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被奉为中医经典的《伤寒杂病论》,从某种角度上看,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简朴的中医医案集,后世医家从其条文中总结和提炼出各种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在历代医家临床运用中得到不断验证和提高,从而逐渐形成了著名的伤寒学派。如桂枝汤一方,被誉为“仲景群方之首”,现代临床中,其适应证已不局限于外感一证,在明确的辨证前提下,以其为主进行适当的化裁,可以治疗内外妇儿诸科中的许多病症。这点可以通过查阅现代临床报道而得到证实。

又如姜春华医案中记载了许多诊治疾病的成功案例,突出了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截断扭转”的学术思想。通过研究其温病医案,总结出治疗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等的“截断扭转”治疗三法,即重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泻下,及时凉血破瘀,运用于临床,其临床疗效已被不少医疗单位证实。据国内多家医疗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信息反馈,对于急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肠伤寒等疾病,若分别掌握好清热解毒、苦寒泻下、凉血破瘀这三个截断环节,能加快控制感染进程,控制高热,防止昏迷,缩短病程,并降低病死率。

二、规律性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

总结某个病证的规律性诊疗方案,是中医医案研究的一大成果,因为这些规律性方案,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活动的指南和准则。但必须明确的是,这些方案毕竟来自于过去的医案,而当今社会的疾病谱已发生了变化,在过去是切实有效的方案,不一定完全适应于当下。效与不效需要临床进一步的验证,方能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其指导作用。

对于规律性诊疗方案的制定,西医学可以遵从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而中医在此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中医学有大量的源于临床实践的医案作为原始资料,只要进行科学加工,就可以通过医案的研究,总结出中医规律性的诊疗方案。目前,国内已经出现许多“基于医案数据分析的某某病证治规律研究”的科研项目,这些研究的结果只要经过临床验证,就会形成适宜于临床推广的规律性诊疗方案。例如我国学者姜良铎通过研究古今医案中700余则“风温”病案,得到理论层面的数据结论,后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予以验证,通过中药组与西药组的疗效比对,证实了中医药治疗风温病确实有较好的疗效,辨证分型所选药物与古今医家诊疗风温的成功经验基本相符,从而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中医风温病规律性诊疗方案。

三、有效方药的临床验证

对中医医案的研究,发掘出有效的方药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针对一些疑难杂症及顽固性疾病的医案中,其处方用药的思考和方法,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重大。中医医案中所用的方药多为古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今已存有许多差异之处。运用中医医案中记载的效验方药时,在遵循辨证原则的前提下,还需要根据实际病情进行化裁,方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这也是通过研究医案,学习历代医家中医临证应用方药灵活变通的一种方式。例如有学者在整理和研究《名医类案》时,发现明代医家虞抟治燥验案中所拟定的方剂“生血润肤饮”,配伍精当,法度严谨。经过化裁后可以适用于瘙痒症、支气管炎咳嗽、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证明此方疗效确切,古为今用,扩大了该方的使用范围。

四、诊疗经验的理论升华

任何学科的思辨模式都是一个归纳演绎的过程,通过总结共性问题而发现规律,经过反复验证,进而形成普适性的理论。医案是医家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承载着其一生的诊疗经验。后人通过研习前辈的医案,学习其临证经验,从而提高自身水平,同时还能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融入新的发现和理论。正是通过这种代代传承的方式,中医理论和临证经验,才得以逐步发展、创新和完善。而中医医案学的研究目的,就是使这一过程科学化,进一步提升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

金元时期的张从正,总结自身临证经验,采用通腑的方法治疗中风病中腑而出现便秘的患者,创立三化汤,以通腑泄热为治疗大法,使得便通而热从下解,釜底抽薪,脑络得通,从而能有效地治疗中风。这是“上病下治”理论的典型应用。明代王肯堂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风便秘,牙关紧急,粥浆不入,急以三承气汤。”及至后世的张锡纯亦有论:“其人之血随气而行,气上升不已,血随之而上升不已,是以治此证者以通大便为要务。”现代学者王永炎对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化痰通腑法治疗,结果证明此法能有效地缓解发热、神志障碍的症状,缩短急性期病程,并总结自身经验创立验方成药,推广于临床,惠及广大患者。可以看出,通腑法治疗中风病,其最初仅仅是名医的诊疗经验,而正是通过其后医家的不断实践和论证,使得这一治法得到补充和完善,最终升华,形成一种理论。 71OV7iOhLif4szGHAT+tkoIOr79oqnlBcrkLbmRMSKD3i+oB7SyP1xzA/eVgXy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