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医案学习要点与方法

医案是医疗档案资料,条理性、系统性较专著稍显不足,读医案也如书法家读帖读碑,画家读画一样,需要用心揣摩,细细体会,抽出要旨,理出头绪,掌握学习要点和方法。

第一节 医案学习要点

学习医案必须掌握学习要点,若草率读过,浮光掠影,则往往无所收获。

一、识证明机

中医治病的精髓与特点是识证明机。识证即辨识证候,简称辨证。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是对疾病的某一具体发展阶段和当前状态病机的高度概括和判断。明机即明晓病机,也即审机。审机是在辨证基础上,纵观全局,通过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辨清疾病的发病形式、正邪消长、主次因果、动态变化、发展转归等系统、多元、深刻的思维过程。识证明机是临床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只有识证明机准确,立法和处方才有针对性,“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此之谓也。否则,识证明机不准确,“开口动手便错矣。”所以,读医案首要在识证明机。

如《黄文东医案》中有浮肿案:“王某,女,32岁,浮肿半年,平时饮食减少,神疲乏力,夜不安寐,头晕,心悸。以往月经超前而多,腹痛腰酸,大便干燥,口渴不欲饮,肝略大,脉细,舌质红带青,有红刺。血虚不能养肝,肝脾不和,运化失职,冲任不调,治拟健脾养肝,调理冲任之法。炒白术三钱,茯苓皮四钱,陈皮二钱,制香附三钱,白蒺藜三钱,炒枳壳一钱半,柏子仁三钱,麻仁三钱,浮小麦四钱,酸枣仁三钱(炒研),梗通草一钱。”本案患者症状较多,黄氏根据头晕、心悸、寐差、腹痛腰酸、大便干燥、脉细辨证为血虚,浮肿、食少、口渴不欲饮辨证为脾虚湿停。在辨证基础上,结合女子以肝为先天,冲任隶于阳明,而肝脾关系密切,认为本案病机是血不养肝,肝脾不和,脾虚湿停,气血化生不足,进而导致冲任不调。故治疗拟健脾养肝、调理冲任之法。

识证明机的关键,在于反映病证本质特征的症状和体征。比如桂枝汤证的脉浮弱、自汗出,四逆汤证的脉微细、肢冷、但欲寐,等等。要抓住这些识证明机的关键,必须经过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识证过程,最终使这些症状和体征逐渐清晰,从而达到正确诊断和正确治疗的目的。历代名医在识证明机方面往往有独到的经验和思路,特别是在寒热错杂、虚实疑似之际,能识燠于寒,辨实于虚。这些名医高手的识证明机思路,对训练读者的辨证论治技能帮助很大。由于识证明机之关键在临床思维过程中所处地位相当重要,所以许多名医在撰写医案时往往于此着力描述,特别是回顾式医案对此更是不惜笔墨,读之往往颇多启发。对于此类理法方药记录完整,论述分析较详细的医案,可采用反复研读,仔细揣摩之法,以深刻体悟古人识证明机的独到经验。

如《医宗必读》曰:“社友韩茂远,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众皆曰阴证。比余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屎也,欲与大承气汤。病家惶惧不敢进。余曰:吾郡能辨是证者,惟施笠泽耳。延至诊之,与余言若合符节。遂下之,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绝之证耶?”此案给人有两点启发。其一,通体皆现虚象,一二处独见实证,则实证最为吃紧。此案六脉俱无,而趺阳脉大而有力,正是张景岳所谓的“独处藏奸”,辨证时当加注意。其二,李士材(李中梓)谓:“大概证既不足凭,当参之脉理,脉又不足凭,当取之沉候。”而此案李氏更进一层,又能从足背的趺阳脉而断胃家实否,实为可贵之经验。可见改进诊察的方法与范围,是提高辨证准确率的重要条件。

与回顾式医案相比,实录式医案在识证明机之关键描述上较为含蓄,有的也并不全面,需要读者细心揣摩。如《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先师范文虎临床经验简介》中有“邵师母,为病已久,脉来无神近代,舌淡白无阳津液耗尽”一案。此案病状记载只有舌脉,余症未述,但从久病脉无神近代可知津液耗尽,故宗炙甘草汤证,惟存津液为第一要策。故范氏用炙甘草汤治之。可知实录式医案言简意赅,阅读此类医案通常用以方测证或审证求因法来解决。

另外,为发现医案中的识证明机关键,需要掌握古人医案几种常见的表述形式。

其一,开门见山式:在案首即明白指示识证的关键指征,然后再阐明病机,进而确立治法。

其二,去伪存真式:医案先摆出假象或疑点,然后写出识证明机关键,从而推翻假设的结论。作者常常应用“虽”“惟”“但”“而”“然”等虚词,表示语气的转折,反映出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并揭示真相。

其三,先因后果式:先写出病因或诱因、病机,然后引出主证,并做解释与分析,记录顺畅,条理清晰。

二、揣度选方

阅读前人医案,除从辨证着眼外,其用药之精当处,亦应细心揣摩,取其所长,以资临证借鉴。古代医家治病多用经方,或者自创新方,如何灵活运用,确实是中医学术探讨的一大课题,也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宝贵借鉴。因此,仔细揣习前人用方遣药经验,亦是阅读医案的要点。

如《经方实验录》中有:“汤左,二月十八日。太阳中风,发热,有汗,恶风,头痛,鼻塞,脉浮而缓,桂枝汤主之。川桂枝三钱,生白芍三钱,生甘草钱半,生姜三片,红枣六枚。”又如:“我治一湖北人叶君,住霞飞路霞飞坊。大暑之夜,游大世界屋顶花园,披襟当风,兼进冷饮,当时甚为愉快,觉南面王不易也。顷之,觉恶寒,头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适有友人来访,乃强起坐中庭,相与周旋,夜阑客去。背益寒,头痛更甚,自作紫苏、生姜服之,得微汗,但不解……盖系冰饮酿成也,两手臂出汗,抚之潮,随疏方,用:桂枝四钱,白芍三钱,甘草钱半,生姜五片,大枣七枚,浮萍三钱。”

以上两例均用桂枝汤,第一案据《伤寒论》所言“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以及“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用桂枝汤原方治之。据此,桂枝汤证的病因病机可知,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为发热,汗出,恶风。第二例在用桂枝汤时为什么加浮萍?“因其身无汗,头汗不多故也”,这种灵活加减就是学习医案中应注意之处。

医案中治疗疾病所用的剂型、剂量和煎药、服药的方法,亦是我们学习医案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只有适合病情需要的剂型、剂量,才能更好地符合治疗要求和发挥药效。随着中医药技术的发展,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创造了多种适合疾病治疗的剂型,在医案中有丰富的记载与运用经验。这些内容都是中医治疗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若不注意也是直接影响中医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有治钱某案,案中对每味中药炮制、煎法、服法等都有明确要求:“偏枯在左,血虚不荣筋骨,内风袭络,脉左缓大,制首乌四两(烘),枸杞子二两(去蒂),归身二两(用独枝者去梢),怀牛膝二两(蒸),明天麻二两(面煨),三角胡麻二两(打碎,水洗十次,烘),黄甘菊三两(水煎汁),川石斛四两(水煎汁),小黑豆皮四两(煎汁),用三汁膏加蜜,丸极细,早服四钱,滚水送。”这种每味药物均注明炮制、煎法、服法、剂量等要求,在当今的临床中是不多见的,而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具体明确的要求来提高疗效。

三、变法转方

转方是中医临证的重要环节,不但可以反映前诊的诊察效果,更重要的是医家对疾病传变规律的掌握和应对能力,每通过转方反映出来,而读者通过揣摩名医的转方之法,也能提高临床应变能力。正如清人陆九芝在《世补斋医书》中所说:“书本不载接方,以接方之无定也,然医全在接方上见本领。”秦伯未先生也说:“凡医案现其变化处,最耐寻味。”所以,读案时,对医案中治法的变更和药物的增减,皆应细心体会,以追寻名医的思路。

一般来说,医案中转方不外是更方或不更方,而诊疗效果不外是效与不效,所以就出现效不更方、效而更方、不效更方、不效亦不更方4种情况。

其一,效不更方:前诊取效以后,为巩固疗效,常常不更前方,或照方再抄,或略事加减,医案中经常有“药即中的,勿庸更方”“既获效机,仍宗原意出入”等语。效不更方的依据,一般是正邪对比的状态尚无质的变化,病机也没有根本的变化,故不能因某些症状的改善而认为疾病已经痊愈而更改治法方药。

其二,效亦更方:取效之后,病机变化,或标去而本显,或热去而湿存,或邪去而正伤,故转方对应当更改治法之方药。

其三,不效更方:服药不效,原因很多,有辨证不当者,有药力不够者,也有病家本身的原因,或服法不当,或护理不当。如不效的原因是辨证失误,药不对证的话,应当更方。

其四,不效亦不更方:这种情况多见于病根深伏,或病程较长的疾病。病根深伏不易数剂即见功效,故虽辨证无误,方药对证,也常可出现症状无改善的情况,此时宜守方不变。病程较长的疾病由于自身演变的特点,不可能在短期内立即停止传变,只要理法方药正确,即使暂未取效,也宜守方不变。例如,湿温病,湿热互结,缠绵难愈,前人每以抽丝剥茧来形容,故宜守住分消湿热之法,不可以为如风寒一汗可解,火热一清可平,而遽用发汗与苦泄。

以上可见,效验并非更方与否的依据,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决定更方与否还是着眼于病机的变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辨证论治,即“证随机转,方随证变”,所以,在读医案时对于转方之法的学习,不外是加深对辨证论治的理解,读案以入细为要,于细微处见精神。

如雷丰《时病论·夏伤于暑大意》曰:“西乡吴某,偶患暑温,半月余矣。前医认证无差,惜乎过用寒剂,非但邪不能透,而反深陷于里,竟致身热如火,四末如冰。复邀其诊,乃云‘热厥’,仍照旧方,添入膏、知、犀角等药,服之益剧,始来求治于丰。诊其左右之脉,举按不应指,沉取则滑数。丰曰:‘邪已深陷于里也。’其兄曰:‘此何证也?’曰:‘暑温证也。’曰:‘前医亦云是证,治之乏效何?’曰:‘暑温减暑热一等,盖暑温之势缓,缠绵而愈迟;暑热之势暴,凉之而愈速。前医小题大做,不用清透之方,恣用大寒之药,致气机得寒益闭,暑温之邪陷而不透,非其认证不明,实系寒凉过度。’刻下厥冷过乎肘膝,舌苔灰黑而腻,倘或痰声一起,即有仓、扁之巧,亦莫如何!明知证属暑温,不宜热药,今被寒凉所压,寒气在外在上,而暑气在里在下,暂当以热药破其寒凉,非治病也,乃治药也。得能手足转温,仍当清凉养阴以收功。遂用大顺散加附子、老蔻。服一帖,手足渐转为温;继服之,舌苔仍化为燥,通身大热,此寒气化也,暑气出也,当变其法。乃用清凉透邪法去淡豉,加细地、麦冬、蝉衣、荷叶,一日连服二剂,周身得汗而热始退尽矣。后拟之法皆养肺胃之阴,调治匝月而愈。”

本案述证详尽,患者乃罹暑温之病,治用大辛大热的温通之法,实为变中之大变,究其原因,实因前医恣用寒凉之剂,以致气机闭塞,暑温内陷,寒在外,热在里,唯有先用热药扶阳驱寒,继以凉药清暑透邪,复偕养阴之剂调理善后,才能收得全功。通过此案,体现了法变乃随证变,变法系与常法相对而言。举一反三,其他变法也需循此来以知。

四、用药技巧

历代医案所记录的,大多是疑难的、复杂的、严重的和一般中有特殊性的病证。其中,有与众不同的治法,有简便有效的验方,有数种方法同时运用的综合疗法,有对某种药物独到的用药经验和古方新用等。特别要注意经过反复验证的方药,超越前人的新疗法,对疑难病症出现有新的应用前景的方药。凡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家,无不在组方用药方面形成一定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又无不反映于相应的病案中,刘完素擅用寒凉泻火之剂,朱震亨善遣滋阴降火之药,皆可以从他们的病案中找到相应的例证,关键就在于读案时要善于发现并总结这类例证。

《续名医类案·反胃》记录许叔微治“反胃”案:“许学士治一妇人,年四十余,久患翻胃,面目黄黑,历三十余年,医不能效,脾俞诸穴,烧灸交遍,其病愈甚。服此药顿然痊愈,服至一月,遂去其根。方名附子散。用附子一枚极大者坐于砖上,四面煮火,渐渐逼熟,淬入生姜自然汁中,再用火逼再淬,约尽生姜汁半碗,焙干,入丁香二钱。每服二钱,水一盏,粟米少许同煎七分。不过三服瘥。”

许氏处方径用熟附子为君,大温命门真火,俾元阳一壮,则胃土自有生化之源。淬以生姜自然汁者,是取其温胃散寒,且生姜为止呕之圣药,可平胃腑冲逆。复入丁香者,取丁香禀纯阳之气,暖胃温肾兼降逆止呕之功。煎加粟米少许,因粟米最能安胃故也。此案用药丝丝入扣,故获效显著,其配伍亦深得仲景经方配伍之妙。且本案方药用法独特,值得细细品鉴。

再如参阅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记录医案,可发现张氏使用频次较多的莫过于人参、熟地黄、附子、大黄四味药,无怪乎其曾称此四药“实乃药中之四维,病而至于可畏势,非庸庸所济者,非此四物不可”,并据此而誉人参、熟地黄为“良相”,附子、大黄为“良将”(《景岳全书·本草》“附子”条),可见善用此四药乃张氏临证的一大特点。

此外,俗语常说“中医不传之秘在用量”,医案中药物剂量也值得细细考量。

五、误诊误治

读前人医案,成功的案例固可取,而误治或治误的案例更当重视。此类医案,多系初诊为医者所误,尔后为他医救治,即救治前医之误;亦有初诊自误于辨证,复诊能及时改正,自误自救者。对于这类医案,读者能深究其失误之因、救误之理,对于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培养缜密细致的诊疗思路,均有帮助。

凡在读及初治辄剧或久治无效的案例时,除应排除正常的“反跳”现象(如服用活血化瘀方药可使因瘀所致疼痛症状呈现暂时性加剧)和“瞑眩”反应(如服用白术附子汤与乌头桂枝汤两方可分别出现“如冒”“如醉”之反应)之外,都须尽力找出和阐明可能存在的失误及其原因、环节等,以便从中吸取教训,引以借鉴。如《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梁右斋医案》记载“中风脱症案”:

病者:姚家瑞妻徐氏,住驲门前。

病名:中风脱症。

原因:产后血虚,误于前医不问病之虚实,遽以产后普通方芎归汤,加疏风发散药治而剧。

症候:产经十句钟,孩提包衣方全下,恶露过于常胎,头晕呕吐,憎寒壮热,舌苔粗腻,面色秽垢,头不能举,汗出不止。医投以芍归汤加发散一剂,未完,汗出如雨,大气欲脱,神识时愦。

诊断:六脉浮大鼓指,重按空而无力,确系阴血骤虚,内风暗动,孤阳上越之危候。

疗法:遵仲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增损。

处方:川桂枝一钱,杭白芍五钱,炙甘草钱半,左牡蛎五钱(生打),龙骨三钱(生打),西潞党钱半,黑附片六分,明天麻钱半,红枣肉六枚,生姜两片。

二剂,汗收热除。第三天买药,遇其同姓药店官,谓其生产未过三天,这医生方内都不用当归、川芎以去瘀血,诚属怪医。如果纯粹服此补涩药,恐怕将来汝妻要被这药补到瘀血,就要肚胀而死。遂于方内加当归、川芎各钱半。煎服一头煎,霎时间前症完全复作。夜半又来特招,询问始知其故,噫,医药岂可儿戏乎?

二方:前方加酸枣仁三钱,日进两剂。

效果:半月后诸症悉除,进以血属补品廿天,躯干精神始完满。

本病产后感风,前医仅视其憎寒壮热,舌苔浊腻,便投辛散,不知病者产后正气大伤,不耐辛散香窜,以致阴血下亏、虚阳上越、正气欲脱之势,前医审脉不详,误于未明辨虚实。而药肆中人,但知产后宜活血祛瘀之常法,不知桂枝加龙牡汤为调和营卫、回阳固脱之变法,任意背加药品,是误于不识病有常变也。

然索误的重点并不在于案中已明述的前医所误,而在于案中所存在的自误。如《中医失误百例分析·内科病证失误分析》记录一案:

张某,女,56岁,工人。患者罹阵发性心悸、胸闷、胸痛已历两年之久,期间曾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近来发作较频,故于1985年6月11日延余诊治。

刻下闻声即惊,稍动则悸,并多发于三餐饭后,脘腹痞闷,纳食呆钝,大便不爽,精神困顿,形体肥胖,舌质暗红,苔白厚而腻,脉弦细。

辨证为痰瘀互结,胸阳痹阻。治宜宽胸涤痰,活血化瘀。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

处方:瓜蒌皮15g,薤白头、法半夏、正川芎、川桂枝、桃仁泥各10g,炒赤芍、当归尾、红花各12g,丹参30g,10剂,1剂/日,水煎取汁,两次分服。

6月22日二诊:药后心悸、胸痛发作趋频,余症依然,并增口干、嗳腐之表现,苔转黄燥,脉呈滑数。脉症合参,实属脾虚失运,宿食内停。治拟健脾助运,消滞通腑。

处方:炙黄芪、云茯苓各15g,炒苍术、焦山楂、清半夏、广陈皮、焦槟榔、炒枳实各10g,净连翘、莱菔子各12g,建神曲18g,生大黄(后下)、川黄连各6g。5剂,如前煎服。

6月28日三诊:心悸、胸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神启纳振,大便畅通,苔薄腻,脉缓。继予原方加减出入而先后计服10余剂,并嘱其饭后散步活动,少食肥甘厚腻之品,诸症均趋缓解,追访半年,已明显减少发作。

此案乃是一例首诊自误病例,这主要是因为首诊见症颇存一定的疑似之处,但若四诊合参,仍不难责其病机为脾虚停湿夹食。治当通补并举,所通者是为宿食、水饮壅滞的腑气,然而,诊治者却被心电图检查结论,以及胸闷、舌暗、苔白、脉弦等表现与肥胖之形体所惑,结果断其证为痰遏胸阳,瘀阻络脉,治仅立足于祛邪,方用通阳活血蠲痰之剂,非但更损其脾气,而且促使湿、食之邪迅趋燥化,幸而二诊及时改弦更张,才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可见按此要点来阅读病案,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诊治经验。

总之,读案之要绝非学习和效仿案中所使用的一些华丽辞藻乃至故弄玄虚之做法,而应立足于发掘和掌握案中所蕴藏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正如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教授所指出:“学医案不买椟还珠。”

六、医训医论

医案中多有评议,或针砭时弊,或训导后学,或阐发古义,犹如一篇篇小论文。这对初学者来说,无疑可以加强医学理论及医德修养。

如《章次公医案·虚劳》曰:“膏方之制,不见仲景、思邈之书,即金元四家亦未尝有焉。溯其所自,实始于明代注重血肉有情之物,为虚羸不足者辟一新途径。今考《韩氏医通》,实为用膏方治虚劳之 矢者,然亦因病施药,毫不驳杂。降及近代膏方,遂为富有者之‘安慰品’,寒热温凉,龙潜动植,聚于一方,只求昂贵,中病与否不计也。本医室力矫此弊,辨证用药,不求药味之多,而取精用宏,更参以远西之荷尔蒙、维生素等学说,组织本方。世有知音,相视而笑。”

膏滋药为我国冬令进补的传统保健品。膏方的配制比较严格,必辨证识体,务求药人相应,但近现代的膏方大多驳杂,唯将名贵补药堆砌成方,既浪费药材,又不能中病。章次公先生所论,诚然也。

再如《卫生宝鉴·福医治病》记载:“丙辰秋,楚丘县贾君次子二十七岁,病四肢困倦,躁热自汗,气短,饮食减少,咳嗽痰涎,胸膈不利,大便秘,形容羸削,一岁间更数医不愈。或曰:明医不如福医。某处某医虽不精方书,不明脉候,看证极多,治无不效,人目之曰福医。谚云:饶你读得王叔和,不如我见过病证多。颇有可信,试命治之。医至,诊其脉曰:此病予饱谙矣,治之必效。于肺腧各灸三七壮,以蠲饮枳实丸消痰导滞,不数服,大便溏泄无度,加腹痛,食不进,愈添困笃。其子谓父曰:病久瘦弱,不任其药。病剧遂卒。冬予从军回,其父以告予,予曰:思《内经》云: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泻之则重不足。此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故曰不足补之,此其理也。令嗣久病羸瘦,乃形不足;气短促,乃气不足;病潮作,时嗜卧,四肢困倦,懒言语,乃气血皆不足也。补之惟恐不及,反以小毒之剂泻之,虚之愈虚,损之又损,不死何待?贾君叹息而去。予感其事,略陈其理。夫高医愈疾,先审岁时太过不及之运,察人之血气饮食勇怯之殊,病有虚实浅深在经在脏之别,药有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治有缓急因用引用返正之则。孙真人云:凡为大医,必须谙《甲乙》《素问》《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仲景、叔和诸部经方,又须妙解五行阴阳,精熟《周易》,如此方可为大医。不尔则无目夜游,动致颠损。正五音者,必取师旷之律吕,而后五音得以正;为方圆者,必取公输之规矩,而后方圆得以成。五音方圆特末技耳,尚取精于其事者,况医者人之司命,列于四科,非五音方圆之比。不精于医,不通于脉,不观诸经方本草,赖以命通运达而号为福医,病家遂委命于庸人之手,岂不痛哉?噫!医者之福,福于渠者也。渠之福,安能消病者之患焉?世人不明此理,而委命于福医,至于伤生丧命,终不能悟,此惑之甚者也,悲夫!”

罗氏认为无病服药易伤其正,用药无据会玩忽人命,滥用苦寒药物易损伤脾土,所以应详辨其名与实是否相符等,均有现实意义。

七、医案注按

出版的医案大部分经过医家本人或旁人的整理,加有评注或按语,以补充说明诊疗的情况或效果,或旁征博引揭示案中辨证立法的关键和医家的独到经验,或加以发挥。这些内容,也是读案所应了解的。

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案后加有华岫云按语:“风为百病之长,故医书咸以中风列于首门,其论症,则有真中、类中、中经络、血脉、脏腑之分;其论治,则有攻风、劫痰、养血、润燥、补气培元之治。盖真中虽风从外来,亦由内虚,而邪得以乘虚而入。北方风气刚劲,南方风气柔和,故真中之病,南少北多,其真中之方,前人已大备,不必赘论。其类中之症,则河间立论云:因烦劳则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皆因热甚生火;东垣立论:因元气不足,则邪凑之,令人僵仆卒倒如风状,是因乎气虚;而丹溪则又云:东南气温多湿,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主乎湿。三者皆辨明类中之由也,类者伪也。近代以来,医者不分真伪,每用羌、防、星、半、乌、附、细辛以祛风豁痰,虚症实治,不啻如枘凿之殊矣。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息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如虎潜、固本、复脉之类是也。若阴阳并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以温柔濡润之通补,如地黄饮子、还少丹之类是也。更有风木过动,中土受戕,不能御其所胜,如不寐不食,卫疏汗泄,饮食变痰,治以六君、玉屏风、茯苓饮、酸枣仁汤之属。或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神志不清,则有至宝丹芳香宣窍,或辛凉清上痰火。法虽未备,实足以补前人之未及。至于审症之法,有身体缓纵不收、耳聋目瞀、口开眼合、撒手遗尿、失音鼾睡,此本实先拨,阴阳枢纽不交,与暴脱无异,并非外中之风,乃纯虚症也,故先生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挽回万一。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 邪、舌强言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通利,则病可痊愈。至于风痱、风懿、风痹、瘫痪,乃风门之兼症,理亦相同。案中种种治法,余未能尽宣其理,不过略举大纲,分类叙述,以便后人观览,余门仿此。”华岫云按语总结了叶桂的“阳化内风”理论,对中风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新说,补充叶桂理论总结之不备,为后世治疗中风另开法门。

同时还有徐大椿评语:“凡风淫所胜之病,自《内经》以及唐宋名家,皆以辛凉甘寒为本,而佐以驱风益血之药。至河间有地黄饮子之法,此乃治肾虚痱症,有类中风,并非以此方治中风之急症。乃近日诸医遇中风之症,总以人参、附、桂为开手第一方,轻者不起,重者立毙。问所从来,曰本之叶先生。余始亦信其说果从叶氏出。及阅此书,乃知此翁学有渊源,心思灵变,与前人所论,分毫不背。其人参亦于病势已退后,用以培元养气。当病甚时,必于驱风之药同用。其分两亦不过几分至钱,无不中度。乃今之窃附其门墙、盗取其余论者,事事相反,此翁有知,能无痛恨!而以此等邪说诬此翁以害人者,对此书能无愧死。”徐大椿针对时弊,对不究根源,乱用人参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值得后世注意。

第二节 医案学习方法

中医医案浩如烟海,掌握正确的医案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介绍阅读医案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按顺序读法

顺读法,即依照医案书写的顺序,先了解症状、病因病机、诊断、治法以后,再看处方用药。此法适宜于读理法方药较严谨的实录式医案以及回顾式医案。

如《丁甘仁医案·伤寒》曰:“张左,寒邪外束,痰饮内搏,支塞肺络,清肃之令不行,气机窒塞不宣,寒热无汗,咳嗽气喘,难于平卧。胃有蕴热,热郁而烦躁,脉浮紧而滑数,舌苔薄腻而黄。宜疏外邪以宣肺气,化痰饮而清胃热,大青龙加减。蜜炙麻黄四分,云苓三钱,橘红八分,炙款冬钱半,川桂枝六分,象贝母三钱,半夏二钱,旋覆花钱半(包),石膏三钱,杏仁三钱,生甘草六分。”

二、以方药测病证读法

在古代医案的记述中,由于有些医案是随诊纪实,因时间仓促,记述古朴简洁,言少意赅,往往记录不十分全面。在病案中,或少脉症,或少方药,或少治法,或无病因病机分析。对于这类医案,研究起来往往给学者增加了困难。为了总结前人的经验,以更好地为今日的临床服务,对这类医案也不应轻易放弃,而应当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医案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完善,并通过临床加以进一步验证,这样,就能更好地吸取前人的成功经验。这种方药、脉症、病机、治法互测的方法,也是学习研究医案的一种常用方法。古人在研究医案时已经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尝试,如《柳选四家医案》中,柳宝诒在分析尤在泾的医案中就采用了这一方法。

尤在泾医案云:“肝阳盛,肝阴虚,吸引及肾,肾亦伤矣。益肝体,损肝用,滋养肾阴,俾水木得荣,病当自愈。生地,白芍,小蓟,赤芍,当归,血余,丹皮,阿胶,甘草,茅根。”

此案中有病机,有治法,有方药,但缺少脉症。柳宝诒在分析此医案时,根据方药而测脉症,指出:“此必因肝火而见血者,故方药如此。”盖此张处方中有小蓟、茅根、生地黄等凉血止血之品,故推断必有出血之症,这种推断有其根据,言之成理,可使我们体会到尤在泾对于肝阴不足而水亏火旺的出血症治疗的用药经验。尤氏提出“损肝用”“益肝体”,而选用生地黄、白芍、赤芍、当归、阿胶、牡丹皮诸品,实则是养肝血以益肝体,清虚热以损肝用,正体现了其养肝注意养血的用药特点。且其提出“肝阴虚,吸引及肾,肾亦伤”的病机,用一派养血之品以达到滋养肾阴的目的,体现了尤氏强调肝阴有助养肾阴之功,这些理论观点对我们的临床均有一定启示。

近人在研究古代医案时,亦采用这一研究方法。如周振鸿在《回春录新诠》一书中,分析王士雄的一个病案,也是这样研讨的。

王氏医案记述:“段尧卿之太夫人,患霍乱转筋,年逾七十,孟英投自制连朴饮,三啜而瘳。”

周振鸿按云:“此案未载脉证,就其所用连朴饮而论,当有脉濡或脉微数,舌苔白或薄黄,胸痞烦躁,口黏腻而不甚渴,恶心呕吐,泄泻转筋等症,大多属于湿热蕴伏,气滞而痰多,《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热证》云:‘或安享乎醇酒膏粱之奉,则湿热自内而生,宜栀豉汤、黄芩加半夏汤、连朴饮之类。’故以黄连、栀子苦寒清热,合豆豉而消痞除烦;厚朴、芦根通阳肃气去湿;配合菖蒲、半夏而蠲痰。药味不多,取苦辛微温,已概括湿热痰气四者之治。”

王氏的医案记述了病名、处方名称,而忽略了脉证及用药,周氏在分析此案时,根据王士雄的连朴饮处方用药,加以分析,补充推测该病的脉证表现。这种推断亦是立论有据而可信的,对进一步分析医案有很大帮助,有益于对医案的深入理解。可见,方药与脉证互测的方法是研究医案所不可缺少的方法。

三、根据中医理论揆度读法

按照中医理论,从案中记载的病名、病机、治法等来推测主证、主法,以揣摩医家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思路与经验。前人医案的写法和现在的病历记载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据现有症状,抓住辨证立法的关键,虽然记载较简略,但有理论依据可循。比如写“阳黄”,便是指目黄、小便黄、皮肤色黄鲜明等一系列湿热发黄证,而有时也提到未曾表现的症状以示鉴别。如以“小便不黄”来说明没有内热,以“大便不溏”来说明脾气尚健,以舌质的淡红、胖、老来说明病情的寒热虚实,作为用药的依据。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常法,医案中也不加复述。而记录的大多数是疑难的、复杂的、较特殊的、非典型的病证,因此按语中往往只述及医者识证、立法、用药的关键之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医理来推测其未及言明的症状与治法。

尽管历代医家医案的书写方法不同,各自有其学术观点,在诊治疾病中又各有独到之处与个人的经脸,但均不离开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其分析病机、辨别证候、诊断疾病、选择处方、加减用药,总不离中医的理论认识。因此,《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的理、法、方、药内容,以及后世诸家在理论上的发明,在方药中的见解,往往均贯穿在医案中。也可以说,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中药、方剂,以及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在医案中均有体现。因此,我们在研究医案时,应当时时刻刻联系这些内容,运用这些知识来理解医案,才能较为深入地进行分析,这也是分析研究医案的最主要的方法。故夯实中医理论基本功十分必要,若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分析研究医案时会遇到很多困难。

在《伤寒九十论·懊 怫郁论》中记载,士人陈彦夫病伤寒八九日,身热无汗,善饮,时时谵语,因下利后,大便不通三日,非烦非躁,非寒非痛,终夜不得眠,但心没晓会处,或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医者不晓是何证,但以宁心宽膈等药不效。召予诊视,两手关脉长,按之有力,乃曰:懊 怫郁证也。此胃中有燥屎,宜与承气汤,服之下燥屎二十枚,次复下溏粪,得利而解。

此为懊 病证,在《伤寒论》中有关懊 的条文有几条,其中以栀子豉汤证为多见。其一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这是由于邪热乘虚入于胸中所致。

其二云:“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这亦是无形邪热乘虚入于胸膈而致。

其三云:“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这是由于早下之后,邪热乘留于胸膈所致。以上三条,均是邪热在胸膈,故均以栀子豉汤主治。

在《伤寒论》中还有一条云:“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这一条之懊 证不属邪热留于胸膈,而是胃中燥屎上扰之故。此外,《伤寒论》中还记有:“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发黄。”此又是由于湿热熏蒸而致。可见,懊 一证之产生不仅仅是热扰胸膈,可由多种原因导致。结合本案,初见身热谵语,喜饮,且病有八九日,证属阳明无疑。下利后大便不通,而关脉长有力,更说明阳明实邪未去,热邪上扰,故见懊 ,绝非栀子豉汤证。病人又无小便不利,更非湿热熏蒸,符合“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的病机,故服用承气汤而愈。再结合大承气汤之主治,可知病人还可以见有腹满、痞硬、腹痛、舌苔黄燥等病症。若对《伤寒论》不甚熟悉,仅知懊 当用栀子豉汤,则对该案难以理解。

四、类案比较读法

比较法是建立联系、鉴别差异的方法之一。读案中的比较法,即通过两个以上的同类医案在主证、治法、方药上的相互比较,从而揭示作者辨证立法用药的主要经验与学术思想。各案的具体内容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医案出于医家一人之手,医家的学术观点、治疗经验,必然反映在医案中。即便不是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的同类医案,但只要是同一种疾病、同一张方剂、同一治法,其中也必然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而,当读案中见到个别医案记录分析欠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就能使散在于医案中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点滴经验系统起来,加深认识;同时,也能比较客观地掌握某些疾病的变化规律,研究探讨名医的学术思想与用药特点。华岫云曾将比较法作为读《临证指南医案》的重要方法加以介绍,他在《临证指南医案·凡例》中说:“就一门而论,当察其病情、病状、脉象各异处,则知病名虽同而源不同矣。此案查用何法,彼案另用何法;此法用何方,彼法另有何方,从其错综变化处,细心参玩……切勿草率看过,若但得其皮毛,而不得其神髓,终无益也。”

运用比较法的关键是,注意医案间的可比性。按照中医的特点,一般可从病证、症状、治法、方药以及医家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类。现以《临证指南医案》举例如下:

案例1:“某,二四。病后胃气不苏,不饥少纳,姑与清养。鲜省头草三钱,白大麦仁五钱,新会皮一钱,陈半夏曲一钱,川斛三钱,乌梅五分。”

案例2:“王。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麦冬一钱,火麻仁一钱半(炒),水炙黑小甘草五分,生白芍二钱。临服入青甘蔗浆一杯。”

案例3:“华,三八。劳怒用力,伤气动肝,当春夏天地气机皆动,病最易发,食减过半,热升冲咽,血去后,风阳皆炽。镇养胃阴,勿用清寒理嗽。生扁豆,沙参,天冬,麦冬,川斛,茯神。”

案例4:“潘。不饥不食,假寐惊跳,心营热入,胃汁全亏,调摄十日可愈。鲜地黄,麦冬,知母,竹叶心,火麻仁,银花。”

案例5:“郑,四三。脉濡无力,唇赤舌干,微眩,不饥不饱,此天暖气泄,而烦劳再伤阳气。夫卫外之阳,内应乎胃,胃既逆,则不纳不饥矣。炒麦冬,木瓜,乌梅肉,川斛,大麦仁。”

案例6:“某。怀妊,痢滞半月,胃阴既亏,阳气上逆,咽中阻,饮水欲哕,舌尖红赤,津液已耗,燥补燥劫,恐阴愈伤,而胎元不保,议益胃和阳生津治之。熟地,乌梅,白芍,山药,建莲,茯苓,用川石斛煎汤代水。”

案例7:“陶某,一六。色黄,脉小数,右空大,咳呕血溢,饮食渐减,用建中旬日,颇安。沐浴气动,血咳复至,当以静药养胃阴方。《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去半夏。”

案例8:“程,二一。脉左小数,右弦,食减不肌,易于伤风,大便结燥。冬春已见血症。夫胃阳外应卫气,九窍不和,都属胃病,由冬失藏聚,发生气少,遇长夏热蒸,真气渐困故也。急宜绝欲静养,至秋分再议。参须,黄芪皮,鲜莲子,茯神,炒麦冬,生甘草。”

从以上几则胃阴虚证医案对比分析,可以略见叶天士于胃阴虚证的辨证论治经验。胃阴虚的辨证方面,以不饥少纳、内热口渴为主证,或便秘,或呕秽,或咳血,或唇赤舌干。用药以甘寒甘平为主,如麦冬、石斛、沙参、生扁豆、鲜莲子、大麦仁等。变化有四:

(1)清养法 适宜于病后胃气不苏,药取甘寒与微苦微辛之品,系湿热病后,余邪未尽而胃阴已伤,故有鲜省头草(佩兰)、陈半夏曲、新会皮以化湿和胃(案例1)。

(2)甘凉法 适宜于胃阴伤而内有燥热者,症见风温咳嗽、舌咽干燥、思凉饮、便秘、咳血等,用药纯取甘凉,如麦冬、沙参、蔗浆、石斛、知母、桑叶等(案例2~4)。

(3)酸苦法 适宜于肝胃阴伤者,症见呕恶、唇赤舌干、眩晕等,药用乌梅、麦冬、生白芍、石斛、生地黄、木瓜等,酸甘两济其阴(案例5、案例6)。

(4)甘缓法 适宜于脾气胃阴俱不足者,多见神倦、食少、咳血、易于伤风、色黄、脉空大等症,叶氏多以人参、黄芪、粳米、大枣、甘草以扶脾气,北沙参、麦冬、生扁豆以养胃阴(案例7、案例8)。

综观诸案例,屡用食物中药,如大麦仁、蔗浆、生扁豆、山药、莲子、粳米、大枣等,甘平益胃,久服无弊,于胃虚者尤为适合。

五、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读法

中医药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已积累了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因没有用现代信息手段收集、整理,而未能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持。传统的线性数据库,如中草药数据库、方剂数据库等,只有查询功能,没有分析功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数据。而医案数据库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数据库在架构组织方面更严谨、更周密,从而有利于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找到其中的规律,使中医的经验成分变得客观化、规律化。

在研读医案的过程中,为进一步了解与探讨医家处方用药的规律,尚可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法。如对《临证指南医案》作了统计研究,提示全书处方用药最少者1味,最多者仅1方达21味。全书3002张配制方中共用药20021次,平均每方仅6.67味药,6味方最多,共1209方(40.27%),其次为8味方,共560方(18.65%),10味及10味以上方不过174方(5.79%),可见叶天士处方唯精专是求,有经方法度。又如,痰饮门处方88张,用药80味,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前12味是:茯苓72次,桂枝46次,生姜41次,半夏40次,甘草30次,人参29次,杏仁18次,干姜18次,白术18次,白芍17次,五味子17次,附子15次。而这些药物均是仲景治痰饮常用方(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小半夏汤等)的主要药物,无怪乎徐灵胎在评该门时赞曰:“深得古人治法,最为卓识。”

在处方用药规律研究方面,统计法最适合统计药物出现频度、配伍规律、主治范围、方与证及药与证的对应频度,剂量变化规律等。在疾病发病规律研究方面,最适合统计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脉舌、体征、症状等的分布情况。如《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一书,对1988年4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医案专辑、专著1080部,以及报刊、杂志中的个案共1万余则,经过统计分析,探讨了105个方证的发病规律、方证构成以及经方加减变化规律。应该说,大样本的医案统计,以全面、系统、客观的优点,将在医案的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有学者研制古今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在对医案中的词语进行词素解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查询专用主题词表;采用主题词与逻辑运算符组合的查询方式,并在正式查询前对查询表达式进行合法性检查;按症状、病机、治法、药物四个方面进行相关频次统计,并以超级链接的方式供查询者获得具体的原始信息。该系统不仅适用于查询,还便于多角度统计分析医案的特点,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其录入的医案为江南名医何氏医案,具体包括:《清代名医何鸿舫医案》《簳山草堂医案》《何元长医案》《重古三何医案》《何嗣宗医案》《何端叔医案》《壶春丹房医案》《春熙室医案》《医效选录》。

张启明以Visual FoxPro 6.0为开发平台,编制中文操作界面及相关数据库,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为指导,将历代名老中医临床医案输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使分类、命名和诊断严重不统一的中医证候统计规范化,并为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数据。

计算机和数学、统计方法的介入,不仅使古代医案的整理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拓宽了古代医案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其利用效率。目前,运用计算机和统计方法对医案进行利用分析的成果如下:

其一,中医诊断信息提取:如张启明建立宋元明清及近代中医名家医案数据库,借助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总结出外感病因的证候要素,并进一步利用医案数据库从四诊信息中提取“症状单元”,以利于中医四诊信息的规范和分类。又如梁嵘从清代医案著作中,摘录记录有温病舌诊的医案,对舌色、舌质、舌苔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在温病诊断中的运用;并进一步将外感病医案与内伤病医案中的舌象进行比较,总结二者之间的差异。

其二,方证类案分析,探讨辨证施治的规律:如张艳收集古书及有关资料中应用半夏泻心汤的个案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半夏泻心汤证的证治规律。

其三,医家经验总结分析:如陈传将《柳宝诒医案》一书中“肝风门”中全部医案收入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分析,列出常用药物,分析病机与症状、主症与药物的关系。

其四,专病诊治规律探索。如周妍等对肺胀、历节、消渴、心悸、胸痹、虚劳、外感热病等疾病建立专病医案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索该类病的诊治规律。

六、评注读法

评注读法,即阅读时加以批注,或标记符号,或三言两语直接写在书上。其内容为提要、钩玄、补充、引申、批驳、质疑、发挥、心得等。这种边读边画、边写边想的方法,是提高读案效率和效果,提高读案能力的有效方法。

如《杏轩医案并按·初集》载清代皖南名医程杏轩治咳血案:“刘少君年近三旬,春间由都来徽,抱疾数月,食减形倦,心悸少寐,浮火上升,间或见血。医云:肝肺火盛。药投清降,屡治不效。金文舫中翰,荐延予诊。谓曰:‘病由先天不足,心脾内亏所致。’丹溪云:虚火可补,实火可泻。虚以实治,宜乎无功。拟黑归脾汤合生脉散,数服稍应。复诊令照原方再进,诸恙渐平,接服丸药。次春北上,秋归晤之,状貌丰腴,前病如失。”

案后按语:肾主先天,先天不足应责之于肾。心主血脉,脾主运化,心脾内亏必然运化不良,营阴亏损。故患者“食减形倦,心悸少寐,浮火上升,间或见血。”此证虚象毕露,前医以实证论治,自难取效。须知辨证不明虚实,药饵妄投,已属误人,而虚以实治,则误人更甚。因此,孙思邈指责此种医生为“含灵巨贼”,并不为过。《内经》早已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概念,极为明确,今竟不辨,医之过也。程氏根据本案病情,诊为先天不足,心脾内亏,至为确切。方用黑归脾汤补其心脾,合生脉散益其气阴,药证相符,故获良效。此按语评析精当,说理透彻,可谓要言不烦。

七、学以致用读法

在选定医家医案之后,要读深读透,在充分了解医家的学术特点、诊疗风格、医案特点以后,结合临证,多实践。医案本是前人实践的记录,读案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临证水平,所以,光在书斋里读案是不行的。前人医案中许多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特点需经自己亲自实践才能悟出。读案可以提高临证水平,而临证水平的提高又可以促进读案能力的提高。

如《张聿青医案·咳嗽》:“孙(左)。咳嗽已退,然肺气一时难复,有无之间,尚带微呛,时或耳鸣头痛,咽中火冲。脉细虚软。良以金令不行,木邪易动。补其不足,此时正属机缘也,仿介宾金水六君法。炙生地(四钱),制半夏(一钱五分),川贝母(二钱),炙款冬(二钱),茯苓(四钱),白归身(二钱炒),新会红(一钱),杏仁泥(三钱),粉丹皮(二钱),桑叶(一钱)。”本案即为张聿青活学活用张介宾金水六君法的临床验案。 LLzkxNFnl2mynbyJkh3NM9ygYBQljTdPtM8Wo67M5SYgqB50pNol03Ao6TTVOf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