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相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行为中人的因素,教育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潜能,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该流派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本节重点介绍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一、主要观点

(一)强调重视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感和认知是学习者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彼此融合在一起的,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

(二)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必须关心和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各层次需要及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身价值和创造性。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发展、自我重视,是一种生命的活动,而不是为了生存的一种方式。人本主义的最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有优异的自我实现的潜能。整个教育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的发展与实现的过程,这不仅是学习和教育的价值所在,从更广的意义上说也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三)强调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学习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反对抑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潜能,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解放,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是美国心理治疗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最初作为一名心理咨询者,罗杰斯在给人们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发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在这种治疗中,患者是治疗者一切活动的中心,患者作为自己治疗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与医生或治疗者共享权利与责任。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者并不指导或劝告患者做什么,而只起到促进者的作用,帮助、促进患者发展自我意识,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从而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叫作“非指导性”或“患者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

罗杰斯认为,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这种非指导性关系同样可以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概念萌发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一)“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罗杰斯认为,学生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立,教师为学生而教学;强调人类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潜能;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教学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行为主义强调的),也不是教会学生怎样学(认知主义关注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发展潜能,教师在学习中主要起促进作用。

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学习。这就要求促进者具有一定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促进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罗杰斯对这一特征提出了以下建议。

1.真诚 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某种理想的榜样,必须表里如一,不隐瞒自己,对学生表现出正常的反应,以便学生把他当作一个真实的人来接受。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某些问题,而教师暂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时,应坦白承认自己不知道,但在课后会帮助学生寻找答案。

2.接受和信任 促进者应该接受这样的事实,即学生是一个有自主权的人,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关心的人。每个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时接受他们的缺点。优秀的教师应该接受和信任学生,并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潜能。

3.同理心 促进者能够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问题。罗杰斯认为,对学生能够进行同感理解的教师不仅将自己理解学生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而且将他准备分担学生任何重任的情感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随时都会为其提供知识、技术和情感方面的支持,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一书中进一步阐明了他的教育学观点,详细解释了他所坚持的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1.人皆有天赋的学习潜能 罗杰斯认为,人们具有学习的自然潜能,提倡学生自己指导自己的学习。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学习会变得有意义。当学生有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也可以促进其学习。

2.在较少威胁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有效学习 此处的威胁是指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的精神压力。罗杰斯提倡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解除学生戒备心理,由于平等的地位和共同的需要,可以形成自由的、直接的沟通方式。他们之间通过相互帮助而感觉到自我影响力,增强归属感,而影响力和归属感的满足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意义,更加喜欢学习。

3.大多数有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 罗杰斯认为,“真实情境”中的兴趣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体验性学习,提倡构建真实问题情境,强调学生“从做中学”。因为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才容易去感受、去行动,他的智性活动和感知、情感活动交织在一起,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自发的学习,这种学习是最持久的。

4.注重学生的自我测评 罗杰斯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掌握学习的过程,持续开放自我并把自我融于变化。在教学评价中,罗杰斯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生的自我测评。实际上,学生学习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建立正确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当把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作为基础,而把他人评价放在第二位时,可以促进独立、创造和自信的发展。

以上原则体现了罗杰斯对学习的认识,他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评价及课堂上不存在任何威胁因素。罗杰斯把教师看作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是可以与学生分享感觉和知识的人。作为这样一个有效的学习促进者的先决条件是自知,在课堂上以自我出现,并接受、信任和理解学生。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与发展的潜力,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对于全面推进护理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

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融入道德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贯穿良好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遵守道德规范的榜样。护理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能力和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建立真诚的师生关系

在护理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接触非常频繁和密切,因此,真诚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并接受学生,同时能够从学生角度理解考虑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或以行动表现出对学生的理解。如果教师信任和支持学生,学生将能够建立自信,更容易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帮助下的自我激发、自我促进、自我评价的过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个人价值感的发展。例如,可以让学生制定参与学习计划,决定学习内容,拟定操作、练习计划,或者让学生组织相关主题讨论会等,相信学生自己能教育自己,发挥自我潜能,学生也会体验到自我决策的快乐。

(四)接受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

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保持独特的态度和价值观,而不是成为统一规格的产品。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实施卓有成效的个性化教育,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师是帮助者和促进者

罗杰斯认为,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该有较高的创造性,促进学生学习,保持或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还需积极创造一个和谐、信任、理解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另一个学习资源。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应简单地提供信息或忠告,而应以启发、鼓励等方式引导学生。

(六)重视课堂气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十分强调课堂气氛。课堂的气氛应该使学生感到平静并且是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学生才能主动热情地各抒己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重新安排座位、应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课堂发言、进行角色扮演等方法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某些障碍,这样也能促进对情感和价值观的讨论。

(七)使用学习合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特殊应用是使用学习合同,这可以为学生提供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机会。学习合同是师生之间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同意书,是一种个体化的学习计划,它明确规定了师生应承担的教学责任、选择的资源和活动方式、要达到的目标、结果的评价,以及违反合同要求所应该接受的惩罚。例如,学期开始时,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本学期的学习目标,以使学生明确要完成的任务、遵守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实验室练习和临床实习部分,教师和学生要制定出具体的原则,如出勤制度、考勤制度等。最后,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对合同表示同意,大家应在合同上签字。在期中和期末时,对合同进行审核,让学生体会到履行诺言的责任感。 vHlJShSt4eVyIfKd+97Kixhxw14CLSol/aGV6CjZ/TwxEhL17rcljcTIFzhuZk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