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读史不为猎奇,为明人心;识人不为褒贬,为鉴其行。既观一树,也瞰森林;既明往昔,也晓今朝。既论天下兴替,也道黎民苍生。

时势造英雄。英雄,绝非靠一己之力就能成就事业。他们背后往往站着一股力量、一个集团甚至一个阶层。时势,即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文化共同作用下限制英雄决策的边界。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创立初期,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在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只有跳脱出固有思维,才能看出“英雄造时势”的另一面,也才能窥见他们必须妥协的“时势困英雄”之局限和无奈。而秦汉时期第一个被困在局中的,恰恰是开创帝制的秦始皇。

今本《史记·秦始皇本纪》共1万余字,秦始皇称帝前的部分只有2000字左右。其中,秦国10年统一战争部分只有500字左右。做了25年的秦王后,秦始皇才开始12年的皇帝生涯。后人多着眼于称帝后的秦始皇,而在此前漫长的25年里,在秦始皇宏伟形象的背后,迷雾中的秦王政又经历了些什么呢?

秦始皇是神秘的秦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一统天下的背后,秦王嬴政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比如,他的王后是谁?辅佐他统一六国的丞相是谁?早期亲政的嬴政真的大权在握吗?这么重要的信息,史书竟是大片空白。在历史的蛛丝马迹中,解开这个谜题的方向隐隐指向了楚国。

在秦灭六国的征途上,唯有楚国让秦军败北。而在秦朝的覆灭中,也正是张楚政权率先掀起反秦的浪潮。项楚势力紧随其后,成为关东起义的轴心力量。在秦朝的建立与覆灭过程中,“楚”一直是一面鲜明的反秦旗帜。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与楚到底有怎样的历史纠葛?

都说秦朝亡于暴政,更有人说即使秦始皇不死,秦朝也一样会灭亡。果真如此吗?秦始皇制定出众多苛刻的政策,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只因他天性刻薄?

走在前人没有涉足过的历史无人区,秦始皇其实走入歧路和迷途了……最终,楚将刘邦推翻了秦朝。楚怀王被复辟的关东各国尊为共主,项羽则成了西楚霸王。秦灭楚国,项楚灭秦,坐拥秦地而出身项楚集团的楚人刘邦最终又灭了项楚,以故秦地与秦都为中心,建立了西汉王朝。

在这个大变局中,是刘邦这群平民出身之人最终站在了时代之巅。西汉建立后,到底是汉废秦政,还是汉承秦制?汉高祖又如何消弭了秦始皇始终无法解决的关中与关东两大板块之间的地域矛盾?他在短短8年内,就从一介小吏实现了一统江山的逆袭。仅他的家乡沛县,就涌现出众多可以安邦定国的英雄人物,这是巧合吗?刘邦是如何驾驭这些能力超群、性格迥异的不同类型人才的?自称是赤帝子的刘邦为何主动脱下红衣,穿上了与秦同色的黑色龙袍?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即将崩逝的汉高祖刚好衔接上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那年被秦始皇放弃的制度。有了前朝的前车之鉴,汉高祖施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调头。

汉文帝原本是刘邦的一个不起眼的儿子。他为何能继承皇位?他给后世中国注入了何种难以察觉的政治逻辑和文化心理?他为何在最后时刻,放弃了与掣肘皇权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决胜之局?汉景帝冷酷狂躁的背后,为汉武帝奠定了一个怎样的有利局面?他真的只是一个作为不大的过渡性皇帝吗?文景之治,全靠无为而治才得以实现吗?

文景二帝如履薄冰,朝着变局的终点,再次缓缓前行。

为什么汉武帝的建元新政会遭遇狙击而失败,甚至让他一度沦为傀儡皇帝?后来成功的太初改制,难道仅仅就是改改礼制、礼仪和服饰颜色吗?这到底是动了谁的奶酪?

大一统制度经历了从秦末的猝然崩溃到汉初的涅槃重生,在随后几代帝王的接续努力下,大一统的秦制终于演变为大一统的汉制。

汉武帝抵达了秦汉百年变局的终点,成为又一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雄主。可当年迈的他回望历史时,却发现自己在不觉间成了孤家寡人,已经走到了“亡秦之迹”的悬崖边,高处不胜寒…… rnrh6H44sL03CZT3Qo2y7Z6pZcU2IGL1izGuABT9esGUGMTpV69FeYdFvXqVpS3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