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许多人画了不成功的圈,都是因为忽视了圈外。所以,我们要画好一个圈,就要凭借着坚持的毅力将问题彻底搞清楚:一个真正的圈包括圈里与圈外。
美国一位名叫伊万斯美的科学家,为了“生物圈二号”实验的成功,耗巨资进行了研究,将30年的时间都用在这个实验上。为了这项实验,他几乎走遍了全世界的所有的原始生物聚集地,最终才找到了一个在他认为已经足够制造出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动植物圈。
对此,美国政府也对他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在一开始,伊万斯美教授在美国亚利桑纳州地下用钢筋水泥建造了一个足有十个足球场大、20层楼高的实验基地。实验基地里面模拟自然生态体系,有空气、水、土壤、各种动植物以及森林、湖泊、河流和微型海洋,甚至还有模拟的阳光。在他看来,这样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物圈”,而里面的人们也完全可以过着与真实的世界一样自给自足的生活。
随后,他的事情被人知晓后,就几十名男女志愿者愿意去尝试这种生活,被送进了“生物圈二号”。他们在生物圈喝生态系统自然生成的水,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吃自己种出的粮食。看到这种情景,伊万斯美教授十分自信。他认为生活在生物圈里的志愿者都算是与世隔绝,他们的健康也会有保证。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8个月后,实验被迫结束,因为那里的氧气已经不能维持志愿者的生命,虽然经过输氧加以补救,但是25种小动物中,就有19种灭绝,由于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停止了繁殖。
这个结果让伊万斯美教授十分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生物圈二号”实验的失败呢?于是他分析各种原因,继续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研究。直到2003年,他才发现,“生物圈二号”的问题不是出在生物圈本身,而是出在混凝土墙壁上。土壤里的细菌在分解土壤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氧气,而它们释放出宝贵的二氧化碳又被混凝土墙壁吸收,从而使模拟的生物圈全面崩溃。
最终,伊万斯美教授归结实验的失败原因:因为自己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能够自给自足的生物圈本身,而没有想到生物圈外面的各种因素。
由此可知,伊万斯美教授所犯的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但是在世界纷繁的各类表象下,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逻辑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学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出,想得明白。人生也是如此,不断地在画着一个又一个圈,包括社交圈、工作圈、亲友圈……,这世间许多人画了不成功的圈,都是因为忽视了圈外。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也分圈里圈外,它们是无形的,但又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各种官场圈、文化圈、娱乐圈、教育圈、朋友圈、婚姻圈等。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而无奈,羡慕圈外的天地,然而,圈外何尝不是另一个圈。圈里的人想冲出去,圈外的人想冲进来。然后不顾一切地追随它。
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也都有自己理想的圈,比如《围城》中讲的婚姻圈。爱情的美好吸引很多人走进这个圈。但婚姻生活中的琐碎平凡又让部分人忍受不了,不愿担负这个对社会的重任,于是便想离开这个圈。总之,人活着都会有自己想要的圈,即使你想进入的那个“圈”,有时候拼命挤进去了,到头来却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甚至还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其实,圈内圈外如同世界万物一样是有着内在联系的,而且有不同的阶段。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别人看自己,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得了。圈里圈外,重要的是秀出自己。
所以,我们要画好一个圈,就要像伊万斯美教授那样在失败后,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凭借着坚持的毅力将问题彻底搞清楚:一个真正的圈包括圈里与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