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道,深含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题解 道,小至无极,大则无际

“大事”是由很多具体的“小节”在不知不觉的积累中浇铸而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每一步所留下的脚印,都记录着一个个细节的艰辛与奋斗,是不可抹去的历程。只有一步一步地迈进,才会使自己走向远方的目标。

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是我们处世的基本态度。任何轰轰烈烈的事业都是从隐微处着手的。我们总是慨叹历史转折的微妙,正是这些具体的细节,使历史的走向发生着质的变化,成为无法更改的必然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以真实的自我面对着生活。

这个世界由各种喧嚣的声音组成,不论赞成还是反对,都有自己的理由。真理并不只是一个,任何一个方向都有其必然的结论。《礼记正义》说:“中庸之道去人不远,但行于己则外能及物。”每一座山都有顶峰,每一条路都有终点,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付诸切实的努力,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和小节做起,向着既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前进。

不事功利,方可成就人生极致。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人之为道而远人] 因为修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避世独居。

夫子说:“中庸之道并不是远离人们而修行的。只是那些浅薄之人自以为修行中庸之道就比别人都高明,不能听取包容他人的见解,从而使自己远离并孤立于人群之外。这种人是不可能达到中庸之道的。”

郑玄说:“道即不远于人,人不能行也。”

孔颖达说:“中庸之道不远离于人身,但人能行之于己,则中庸也。人为中庸之道,当附近于人,谓人所能行,则己所行可以为道。若违理离远,则不可施于己,又不可行于人,则非道也。”

朱子说:“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于人。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

热爱生活

“道”就在我们的内心。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维护家庭的友爱,邻里的和睦,只有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才能够帮助我们修养心性,使我们的德行辐射向远方。如同阳光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一样,若不能让自己周围亲近的人悦服,又如何能让自己的德行影响深远呢?

大道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身边。践行大道,就是以仁爱之心过平凡的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尊人以礼,也是自我尊重

陆慧晓,字叔明,南齐吴郡吴县人。清介正立,不随意交游,曾担任尚书殿中郎,累官至南兖州刺史。

陆慧晓历辅五政,治身清肃,即使是与下属相见议事,临别他都会起身送行。有人对他说:“你的职务是很高贵威严的,不应过分自谦。”陆慧晓回答说:“我生性讨厌那些不守礼仪规范之人,所以,我也不允许自己不以礼待人。”

“礼”是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尊自信。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引自《诗经·豳风·伐柯》,赞美周公的诗。伐柯:砍伐木料,制作斧柄。柯:斧柄。则:样式,标准,规定,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形式样板。

[以人治人] 树立楷模,引导并约束他人,遵循既定的做人规范,治理众人。

[改而止] 改正错误就行。

《诗经》说:“砍削木材,制作斧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削制斧柄,按理不会有什么大的差距,但是如果你斜眼端详,就会发现存在着很大不同。所以,君子因人而异,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只要能改正错误就行。

郑玄说:“持柯以伐木,将以为柯近,以柯为尺寸之法,此法不远人,人尚远之,明为道不可以远。人有罪过,君子以人道治之,其人改则止赦之,不责以人所不能。”

孔颖达说:“欲行其道于人,其法亦不远,但近取法于身,何异持柯以伐柯?人犹以为远,明为道之法亦不可以远。即所不原于上,无以交于下;所不原于下,无以事上。况是在身外,于他人之处,欲以为道,何可得乎?明行道在于身而求道也。”

朱子说:“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然犹有彼此之别,故伐者视之犹以为远也。若以人治人,则所以为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初无彼此之别。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盖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也。”

张子说:“以众人望人则易从。”

明确前进的方向

人生需要一个很好的规划,没有方向的人生是盲目的,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人生的规划必须立足于每天切实的奋斗与积累,空想是没有用的。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都会找到最适当的方向。无论你做什么,都要确定自己的方向,寻找一个可资参照的坐标,然后在自己的方向上努力不懈。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情,就请脚踏实地地做起,并力求每一个细节尽善尽美。

在志节与财贿的天平上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人,东汉文学家。他年少好学,有节操,性耿介,因为出身微末,又不苟同于世俗,因而饱受歧视和压制,不获升迁,愤而隐居,终生不仕。著有《潜夫论》三十余篇,以讥当世得失。

王符耕读隐居,不随世俗俯仰,不攀附引荐,不欲章显其名。据说将军皇甫规退休后回归乡里,同乡中很多父老前来看望叙欢。有位曾经用钱行贿而得到雁门太守职务的同乡,也离职回家。他来到皇甫规家拜见,递进名片,皇甫规躺着并不让坐。太守受到冷遇,感到十分不安。这时皇甫规突然开口说:“你在雁门当太守时,日子过得很滋润吧?”太守半晌无语。

这时,家僮进来通报说,有个叫王符的人来拜访将军。皇甫规对王符早有耳闻,一直很佩服他的志操品节。听到他来访,立即从床上坐起,来不及系扣衣带,穿着拖鞋就急忙出外迎接。见面拉着王符的手回到屋里,两人同坐,语意投契,引为知己。太守尴尬地站在一边,手足无措,无人理睬,似乎被忘记了。

于是,坊间传言:“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忠恕违道不远] 能够以忠恕处世,那么距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忠:尽己之心。恕:推己及人。违:离开,违背。

能够以忠恕处世,那么距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所谓忠恕,就是说自己都不愿意承受的事,也就不要施加给别人了。

孔颖达说:“忠者,内尽于心。恕者,外不欺物。身行忠恕,则去道不远也。他人有一不善之事施之于己,己所不愿,亦勿施于人,人亦不愿故也。”

朱子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自此至彼,相去不远,非背而去之之谓也。道,即其不远人者是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亦不远人以为道之事。”

张子说:“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谁也不能给予我们什么

谁也无权规定别人怎样生活。硬塞在我们手中的,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也没有人愿意给予我们。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修养自己。

我们无权将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别人,同样也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对他人的依赖上,更不能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尤其不能将自己的痛苦转嫁到别人的身上。

谁也不能代替我们来生活,因此,不要抱怨命运,也不要忌妒他人,人生的成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不必奢求得到什么报答,只要诚心去做就行了。为了得到回报而去做事,那是一种交易,根本就不具备诚的本义。只有心地透明,为应该做而去做,无所妄求,才是诚的体现,才是真正的德行。

良知的审判

顾雍,字元叹,三国时吴郡吴县人。他年少时曾向蔡伯喈学习弹琴和书法,“专一清静,敏而易教”。二十岁时,经州郡举荐,被任命为合肥县令。孙权被委任为会稽太守时,未赴任,以顾雍为郡丞,代行太守职责,处理政治、经济、军事等要务。任事期间,郡内大治,边界安定,百姓乐业。孙权自立为吴王,顾雍升为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

吕壹、秦博为中书,掌管各地官府及州郡报送来的文书,位高权重。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恣意妄为,作威作福,谋取私利,更利用手中掌握的文书,给他人肆意罗织罪名,使耿介忠直之人受害。以至于丞相顾雍也被诬陷,其他大臣更是受到严厉责罚。后来,吕壹罪行被揭发,关押在廷尉,顾雍亲自审理。吕壹以罪犯的身份被带到审判席上,顾雍态度平和,以事实为依据对他进行审问。审理结束时,顾雍又问吕壹:“你的心里难道没有什么要说的吗?”吕壹只是叩头,无话可说。当时尚书郎怀叙当庭厉声辱骂吕壹,顾雍责备他说:“官有正法,何至于此!”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之道四] 指孝、忠、弟、信四个方面的行为。

[庸德] 中庸笃诚的道德。

[庸言] 中庸平实的言语。

[不足] 不圆满、不完美的地方。

[有馀不敢尽] 有能力做到的也不敢随便夸耀。

[慥慥] 忠厚诚笃,言行一致。

君子之道就表现在孝、忠、弟、信四个方面。孔丘我至今仍没能做到其中的一项:作为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一切,我没有做好;作为臣民,应该对君王尽到的责任,我没有做好;作为弟弟,应该对兄长做到敬重,我没有做好;作为朋友,应该先做到的事情,我没有做好。在我们庸常的生活中,应当努力实践我们的德行,日常的言行举止应当做到谨慎;对于我们的德行中欠缺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即使我们有把握做好的事情,也不敢无所顾忌地说大话。言语要努力与自己的行为相符,行为应当努力实践自己说过的话。能够做到这样,君子怎么会认为他不忠厚诚笃呢?

郑玄说:“圣人而曰我未能,明人当勉之无已。”

孔颖达说:“此四者,欲明求之于他人,必先行之于己,欲求其子以孝道事己,己须以孝道事父母。恐人未能行之。夫子,圣人,圣人犹曰我未能行,凡人当勉之无己。譬如己是诸侯,欲求于臣以忠事己,己当先行忠于天子及庙中事尸,是全臣道也。欲求朋友以恩惠施己,则己当先施恩惠于朋友也。自修己身,常以德而行,常以言而谨也。己之才行有所不足之处,不敢不勉而行之。己之才行有余,于人常持谦退,不敢尽其才行以过于人。使言不过行,恒顾视于行。使行副于言,谓恒顾视于言也。既顾言行相副,君子何得不慥慥然守实言行相应之道也。”

朱子说:“子、臣、弟、友,四字绝句。道不远人,凡己之所以责人者,皆道之所当然也,故反之以自责而自修焉。行者,践其实。谨者,择其可。德不足而勉,则行益力;言有余而讱,则谨益至。谨之至则言顾行矣;行之力则行顾言矣。君子之言行如此,岂不慥慥乎,赞美之也。凡此皆不远人以为道之事。”

张子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人在社会中生存,总是处在各种关系网之中。你在社会生活中是否顺利,也是你所编织的关系网的密度和广度的反映。而在这种关系网中的人,我们互相称之为朋友。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的命运,是由朋友决定的。换言之,人活在朋友之中。

朋友,就是陪着你走过或长或短一段路的人。他可以是与我们一起共事的人,也可能是与我们有过一面之缘的人,还可能是与我们道义相知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是体现我们个人价值的重要依据。没有朋友,就会寸步难行。没有朋友的人,其人生也是失败的。因而,在我们的身边,会不断地有朋友来,也不断地会有朋友离去,无论是怎样的朋友,毕竟我们相识了,无论我们原本的观点如何,只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关照,就是真朋友,就是值得信赖的。朋友的信任,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必要条件。

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太多的时光是与朋友一起度过的。因此,我们应当彼此珍惜。

走在未知的路途上

阮籍,字嗣宗,三国魏陈留尉氏(今属河南省)人,魏晋名士、诗人,与嵇康、刘伶等人为友,为“竹林七贤”之一。史载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立,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读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曾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他率意而为,常常独自驾着车子,不由径路,漫无方向,直到车子行到尽头,然后恸哭而返。当他登临广武楼,瞭望楚汉战场遗迹时,喟然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听说有人杀了自己的母亲,阮籍叹道:“唉,杀父还可以说得过去,何至于杀母呢!”在一起坐着的人都奇怪他怎么能说出这样有违人伦大道的话来,于是问他:“弑杀父亲,这是大逆不道,是天下极端不容的恶行,你怎么认为是说得通的呢?”阮籍说:“禽兽只知认母而不知有父,杀父,正如禽兽同类;杀母,实在是连禽兽都不如了。”众人听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 Za/hiSmOP6U1bMCANC0d69R1MabQPHKElhZWeVlz2uLB/un52lriAlfxnTL7UQ0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