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这香醪,调和曲蘖多加料。须知不饮旁人笑。杯翻罍例,酣醉破番獠。飞虎梦,卜英豪。一霎时,百年随唱,一旦成交好。
《殿前欢》
却说余化龙、杨虎二人带领三军,齐至汜水关前,放炮呐喊。早有小番飞报上关,张从龙率领番兵开关迎敌,两阵对圆。余化龙出马,并不打话,冲开战马,挺枪便刺。张从龙举锤就打。枪来锤去,战到二十回合,不分胜负。余化龙自语道:“怪不得牛皋败阵。这狗男女果然厉害!”虚幌一枪,诈败下来。张从龙拍马追来。余化龙暗取金镖在手,扭回身子,豁的一镖,正中张从龙前心,翻身落马。杨虎赶上一刀,枭了首级。三军一齐抢进关来。众番兵四散逃走。
两将就进汜水关安营。
明日,二人一同来见牛皋。牛皋道:“你二位到此何干?”余化龙道:“我二人得了汜水关了。”牛皋道:“你二人得了功劳,告诉我做什么?”余化龙道:“有个缘故。昨日听见将军抱恨杨虎,今我二人抢了汜水关送与将军:一则与将军重起大运;二则小将初来无以为敬。聊作进献之礼。将军以后不要骂杨将军了。”牛皋道:“元帅来时怎么说?”余化龙道:“让牛兄去报功,小弟们不报就是。”牛皋道:“如此说,倒生受你们了。”二人辞别回营。牛皋就领兵出大路口安营,伺候元帅。
这日报元帅大兵已到,三人一齐上来迎接。元帅便问:“抢汜水关是何人的功劳?”三人皆不答应。元帅又问:“为何不报功?”牛皋道:“我是不会说谎的。关是他二人抢的,说是把功劳让与我,我也不要,原算他们的罢。”元帅道:“既如此,你仍领本部兵马去救藕塘关?本帅随后即至。”年皋领令而去。岳爷就与余、杨二人上了功劳簿,安抚百姓已毕。随即起身,往藕塘关进发。
且说牛皋一路上待那些军士,犹如赤子一般,效那当年楚霸王的行兵:自己在前,三军在后。那些军士常常带了饭团走路,恐怕牛皋要抢了地方,方许吃饭。一路如飞赶来。这一日,看看来到藕塘关。守关总兵闻报,说是岳元帅领兵已至关下,忙出关跪下道:“藕塘关总兵官金节,迎接大老爷。”牛皋道:“免叩头。我乃先行统制牛皋,元帅尚在后头。”金节忙立起来,只急得气满胸膛,暗想道:“一个统制见了本镇要叩头的,怎么反叫本镇免叩头?”吩咐:“把报事的绑去砍了!”牛皋听了大怒道:“不要杀他。你既然本事高强,用俺们不着,我就去了。”吩咐转兵回去。金节想道:“这个匹夫是岳元帅的爱将,得罪了他,有许多不便。”只得忍着气上前叫声:“牛将军,请息怒。本镇因他报事不明,军法有律。既是将军面上。就不准法吧。”便吩咐放绑。牛皋道:“这便是了。你若难为了他,我就没体面了。”金节道:“是本镇得罪了,请将军进关驻扎。”二人进关,到了衙门大堂。只见处处挂红,张灯结彩,皆因元帅到来,故此十分齐整。牛皋来到滴水檐前,方才下马。上了大堂,在正中间坐下,总兵只得在旁边坐下,送茶出来吃了。一面摆酒席出来,请牛皋坐下。牛皋道:“幸喜这酒席请我,还见你的情;若请元帅,就有罪了。”金节忙问道:“这却是为何?”牛皋道:“俺元帅每饭食,总向北方流涕。因二圣却在那里坐井观天,吃的是牛肉,饮的是酪浆。如此苦楚,为臣子的就吃一餐素饭,已为过分。俺们常劝元帅为国为民,劳心费力,就用些荤菜,也不为罪过。被俺们劝不过,如今方吃些鱼肉之类。若见这些丰盛酒席,岂不要恼你?”金节听了,连声谢道:“多承指教!”牛皋道:“索性替你说了罢:俺元帅最喜的是豆腐,因河北大名府内黄县小考时,吃了豆腐起身。他道:‘君子不忘其本。’故此最爱豆腐。”金节道:“原来如此,越发承情指教了。”牛皋道:“贵总兵,你这酒席,果然是诚心请我的么?”金节道:“本镇果然诚心请将军的。”牛皋道:“若是诚心请我,竟取大碗来。”金节忙叫从人取过大碗。牛皋连吃了二三十碗。
金节暗想道:“这样一个好元帅,怎用这样蠢匹夫为先行?”看看吃到午时,牛皋问道:“贵总兵,俺那些兵卒们,须要赏他些酒饭吃。”金节道:“都与他们银子自买来吃了。”牛皋道:“如此费心了!”金节看牛皋已有八九分醉意,只见外边的军士进来报道:“金兵来犯关了!”金节悄悄吩咐军人传令,各门加兵护守。报子去了,牛皋问道:“金爷,你鬼头鬼脑,不像待客的意思,有甚话但说何妨。”金节道:“本镇见将军醉了,故不敢说。番兵将近关了!”牛皋道:“妙啊!既有番兵,何不早说?快取酒来吃了,好去杀番兵。”金节道:“将军有酒了。”牛皋道:“常听得人说:‘吃了十分酒,方有十分气力。’快去拿来!”金节无奈,只得取一坛陈酒来,放在他面前。牛皋双手捧起来,吃了半坛,叫家将:“拿了这剩的那半坛酒,少停拿与你爷吃。”立起身来,踉踉跄跄,走下大堂。众人只得扶他上马。三军随后跟出城来。
金节上城观看,那牛皋坐在马上,犹如死的一般。只见金邦元帅斩着摩利之身长一丈,用一条浑铁棍,足有百十来斤,是员步将。出阵来,看见牛皋吃得烂醉,在马上东倒西斜,头也抬不动。斩着摩利之道:“这个南蛮,死活都不知的。”就把那条铁棍,一头竖在地下,一头拄在胸膛,好似站堂的皂隶一般,口里边说:“南蛮,看你怎么了?”牛皋也不答应,停了一会,叫:“快拿酒来。”家将忙将剩的半坛酒送在牛皋面前。牛皋双手捧着乱吃。哪晓得吃醉的人被风一吹,酒却涌将上来,把口张开竟像靴统一样。这一吐,直喷在番将面上。那番将用手在面上一抹。这牛皋吐了一阵酒,却有些醒了,睁开两眼,看见一个番将立在面前抹脸,就举起锏来,当的一下,把番将的天灵盖打碎,跌倒在地,脑浆迸出。牛皋下马,取了首级,复上马招呼众军,冲入番营,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追赶二十里,方才回兵,抢了多少马匹粮草。
金节出关迎接,说道:“将军真神人也!”牛皋道:“若再吃了一坛,把那些番兵都杀尽了。”说话这间,进了关来。
金节送牛皋到驿中安歇。众军就在后首教场内安营。
金节回转衙中,戚氏夫人接进后堂晚膳。金爷说起:“这牛皋十分无礼,不想他倒是一员福将,吃得大醉,反打败十万番兵,得了大功。”夫人道:“也是圣上洪福,出这样的人来。”闲话之间,金爷吃完了晚膳,对夫人道;”下官因金兵犯界,连夜里还要升堂去办事,只好在书房去歇了。”夫人道:“相公请自便。”金节自往外去。
夫人进房安歇。到了三更时分,忽听得房门叩响。夫人忙叫丫环开了房门,却原来是夫人的妹子戚赛玉,慌慌张张走进房来,叫声:“姐姐,妹子几乎惊死!特来与姐姐作伴。”夫人道:“你父母早亡,虽是你姐夫抚养成人,但如今年纪长大,也要避些嫌疑。幸喜你姐夫在书房去歇了,倘若在此,也来叩门?”赛玉道:“不是妹子不知世事。方才妹子睡梦里见一只黑虎来抱我,所以吓得睡不稳,只得来同姐姐作伴。”夫人道:“这也奇了,我方才也梦见一个黑虎走进后堂,正在惊慌,却被你来叩门惊醒。不知主何吉凶?”遂留赛玉一同宿了。
到了天明起来,梳洗已毕,金爷进后堂来用早膳。夫人道:“妾身昨夜梦见黑虎走入后堂,舍妹亦梦被黑虎抱住,不知主何吉凶?”金爷道:“有此奇事!下官昨晚亦梦有黑虎进内。莫非令妹终身,应在此人身上么?”夫人道:“哪个什么‘此人’?”金爷道:“就是岳元帅的先行官牛皋。他生得面黑短须,身穿皂袍,分明是个黑虎。我看他人虽卤莽,后来必定衣紫腰金,倒不如将令妹配与他,也完了你我一桩心事。不知夫人意下如何?”夫人道:“妾乃女流,晓得什么,但凭相公作主”。金爷道:“待下官去问他家丁,若未曾娶过,今日乃是黄道吉日,就与令妹完姻便了。”夫人大喜,就进房去与妹子说知。
金节出来,叫他家丁来问,晓得牛皋未娶夫人。金节大喜,就命家人准备花烛,着人将纱帽圆领送到驿中去,嘱咐道:“你不要说甚么,只说请他吃酒,等他来时就拜天地便了。”家人领命,遂来至驿中,见了牛皋,送上衣服。牛皋道:“为何又要文官打扮吃酒?少停我便来罢了。”那家将回府说牛皋就来。金节甚喜。大堂上张灯结彩,供着喜神,准备花烛。不一时,牛皋来到辕门下马,金节出来迎接。走至大堂,牛皋见这光景,心中想道:“他家有人做亲,所以请我吃喜酒。”牛皋便问金节道:“府上何人完姻?俺贺礼也不曾备来。只好后补了。”金节道:“今天黄道喜日,下官有一妻妹送与将军成亲,特请将军到来同结花烛。”叫:“请新人出来!”那牛皋听见这话,一张嘴脸涨得猪肝一般,急得没法往外就跑,出了大门,上马奔回驿中去了。这边戚夫人见牛皋跑了去,便道:“相公,他今跑了去,岂不误了我妹子终身大事!”金节道:“夫人不必心忧。且候元帅到来,我去禀明,必成这头亲事。”正说之间,忽报岳元帅大兵已来。金总兵也不换衣甲,就穿着这冠带,上了马出关,直至军前跪下,口称:“藕塘关总兵金节迎接大老爷。”岳爷道:“请起。”暗想:“那牛皋怎么不见来接?难道又打了败仗了?”便问金总兵:“为何这等服色?”金节禀道:“只因牛先锋兵至关中,甚是无礼,公堂饮酒,居中而坐,吃得大醉,适值番将领兵十万来犯关。那个番将身长一丈四尺,十分厉害。牛皋先锋决要出去交战。来到阵前,牛先锋吐酒于番将脸上,番将忙揩脸时,牛先锋一锏打死,大获全胜。卑职贱荆戚氏有一胞妹,年方十七,尚未适人。因夜间梦兆有应,欲配先锋,又逢今日黄道吉期,特请先锋到衙完姻,不知何故竟自跑回。求元帅玉成,得谐秦晋,实为恩便。”元帅道:“贵总兵请回,少停待我送来完姻便了。”金节谢了,回衙与夫人说知,各各欢喜。
再说岳元帅扎下营盘,便叫汤怀去唤牛皋来。汤怀得令,出营上马,进得关内,来至驿中门首,便问军士道:“你家牛老爷哪里去了?”军士禀道:“俺家老爷在后帐房。”汤怀道:“不必通报,我自进去。”只见牛皋朝着墙头坐着,汤怀道:“贤弟好打扮!”牛皋道:“汤哥几时来的?”汤怀道:“元帅有令,传你前去。”牛皋道:“待我换了衣甲去。”汤怀道:“就是这样的去罢。”扯了就走。一同上马,来至大营,汤怀先来缴令,然后牛皋跪下叩头。岳爷道:“夫妇,人之大伦,你怎么跑走了?岂不害了那小姐的终身?今日为兄的送你去成亲。”元帅也换了袍服,同牛皋一齐来到总兵衙门。金爷出来接到大堂之上,先拜了元帅,就请新人与牛皋拜了花烛,送归洞房。元帅对金总兵道:“今日匆匆,另日补礼罢。”金总兵连称“不敢。”元帅出了衙门,回营坐下,对众将道:“众位贤弟,众今日起,把‘临阵招亲’这一款革去。若贤弟们遇着有婚姻之事,不必禀明,便就成亲。况这番往北路去迎二圣,临阵交锋,岂能保得万全?若得生一后嗣,也就好接代香烟。”众将谢了元帅。按下不表。
话分两头。再说那山东鲁王刘豫守在山东,残虐不仁,诈害良民,也非止一端。那次子刘猊,倚仗父亲的势头,在外强占民田,奸淫妇女,无所不为。忽一日带了二三百家将,往乡村打围作乐,一路来到一个地方,名为孟家庄,一众人放鹰逐犬。不道一个庄家正在锄田,忽见一鹰叼着一只大鸟,飞来落在面前。这庄家是个村鲁之人,晓得什么来历,赶上前一锄头打死,说道:“好造化!我家老婆昨日嫌我不买些荤腥与他下口,今日这两个鸟儿拿回去煮熟了,倒有一顿好吃。”正在快活算计,谁知一众家将赶来寻鹰,看那庄丁拿在手里,便喝道:“该死的狗才!怎么把我的鹰打死了!”庄丁道:“这是他飞到我跟前来,所以打死,要拿回家去做下酒,干你甚事?”家将道:“好个不知死活的人!你家在哪里?”庄丁道:“我就是孟家庄孟太公家的庄丁。你问我怎的?”内中一个道:“哥,你休要和他讲,只拿他去见家主爷便了。”庄丁道:“打死了一个鸟儿就要拿我,难道没有王法的么?”众家将听了大怒,就将庄丁乱打。内中一个赶上一脚,正踢着庄丁的阴囊,一交跌倒,在地滚了几滚,就呜呼哀哉了。那众家将打死了庄丁,忙来报知刘猊道:“我家的鹰被孟家庄庄丁打死,小的们要他赔偿,连公子也骂起来。所以小的们发恼,和他厮打,不道他跌死了。”刘猊道:“既然死了,要他家主赔还我的鹰来。”即带了家丁,往孟家庄来。
到了庄上,家丁大喊道:“门上的狗头,快些进去说:‘刘王爷二爵主的鹰被你庄丁打死,快早赔还,万事全休;如若迟了,报与四太子,将你一门碎尸万段。”庄丁听了,慌忙进来报与太公。孟太公闻方想道:“刘豫这奸臣投了外邦,他儿子连父亲的相知都不认了。待我自去见他,看他怎么样要我赔鹰。”孟太公出了庄门,这刘猊在马上道:“老头儿,你家庄丁把我的鹰打死了,快些赔来。”太公道:“你怎么晓得是我庄丁打死的?”刘猊道:“我家家将见他打死的。”太公道:“若果是我家庄丁打死的,应该赔你,待我叫他来问。”刘猊道:“你那庄丁出言无状,已被我打死了。”孟太公不听犹可,听了庄丁被刘猊打死,直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大怒道:“反了,反了!你们把他打死了不要偿命,反要我赔鹰,真正是天翻地覆了!”刘猊大怒道:“老杀才!皇帝老儿也奈我不得,你敢出言无状?”就把马一拍,冲上前来,捉拿太公。孟太公看见他的马冲上来,往后一退,立脚不住,一交跌倒,这一交不打紧,好似:一团猛火烧心腹,万把钢刀割肚肠。
不知孟太公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诗曰:
纵子行凶起祸胎,老躯身丧少逃灾。
今日困龙初离水,他年惊看爪牙排。
话说刘猊催马上前来捉太公,太公往后一退,立脚不住,一交跌倒,把个脑后跌成一个大窟窿。那太公本是个年老之人,晕倒在地,流血不上。众庄丁连忙扶起,抬进书房中床上睡下。太公醒来,便对庄丁道:“快去唤我儿来!”那太公中年没了妻室,只留下这一个儿子,名为孟邦杰,小时也请过先生,教他读过几年书。奈他自幼专爱使枪弄棒,因此太公访求几个名公教师,教了他十八般武艺,使得两柄好双斧。那日正在后边菜园地上习练武艺,忽见庄丁慌慌张张来报道:“大爷不好了!我家太公与刘王的儿子争论,被他的马冲倒,跌碎了头颅,命在须臾了!”孟邦杰听了,吓得魂不附体,丢了手中棒,三脚两步赶进书房,只见太公倒在床上发昏。邦杰便问庄丁细底。庄丁把刘猊打死庄丁、来要太公赔鹰之事述了一遍。太公微微睁开眼来,叫声:“我儿!可恨刘猊这小畜生无理,我死之后,你须要与我报仇则个!”话还未毕,大叫一声:“疼杀我也!”霎时间,流血不止,竟气绝了。孟邦杰叫了一回,叫不醒,就大哭起来。
正在悲伤之际,又有庄丁来报说:“刘猊在庄门外嚷骂,说不快赔他的鹰,就要打进庄来了。”孟邦杰听了,就揩干了眼泪,吩咐庄丁:“你去对他说:‘太公在里面兑银子赔鹰,略等一等。就出来了。’”庄丁说声“晓得”,就走出庄门。那刘猊正在那里乱嚷道:“这讨死的老狗头!进去了这好一回,还不出来赔还我的鹰,难道我就罢了不成?”叫众家将打将进去。那庄丁忙上前禀道:“太公正兑银子赔鹰,即刻就出来。”刘猊道:“既如此,叫他快些!谁耐烦等他!”庄丁又进去对孟邦杰说了。邦杰提着两柄板斧,抢出庄门,骂一声:“狗男女!你们父子卖国求荣,诈害良民,正要杀你。今日杀父之仇,还想走到哪里去么?”绰起双斧,将三四十个家将排头砍去,逃得快,已杀死了二十多个。刘猊看来不是路,回马飞跑。孟邦杰步行,哪里赶得上,只得回庄,将太公的尸首下了棺材,抬到后边空地上埋葬好了,就吩咐众家人道:“刘猊这厮怎肯干休,必然领兵来报仇。你们迅速收拾细软东西,有妻子的带妻子,有父母的领父母,快些逃命去罢!”众家人果然个个慌张,一时间俱各打迭,一哄而散。
孟邦杰取了些散碎金银,撒在腰间,扎缚停当,提了双斧,正要牵马,却听得庄前人喊马嘶,摇天沸地。邦杰只得向庄后从墙上跳出,大踏步往前途逃走。
说话的,你道那孟邦杰杀了刘猊许多家将,难道就罢了不成?当时刘猊逃回府中,听得父亲在城上玩景乘凉,随即来到城头上见了刘豫,叩头哭拆道:“爹爹快救孩儿性命!”刘豫吃惊道:“为着何事,这般模样?”刘猊就将孟家庄之事,加些假话说了一遍。刘豫听了,大发雷霆道:“罢了,罢了!我王府中的一只狗走出去,人也不敢轻易惹他,何况我的世子?擅敢杀我家将,不是谋反待怎的?就着你领兵五百,速去把孟家庄围住,将他一门老小尽皆抄没了来回话。”刘猊答应未完,旁边走过大公子刘麟,上前来道:“不可,不可!爹爹投顺金邦,也是出于无奈。虽然偷生在世,已经被天下人骂我父子是卖国求荣的奸贼。现今岳飞正在兴兵征伐,倘若灭了金邦,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再若如此行为,只恐天理难容。爹爹还请三思!”刘豫道:“好儿子,哪有反骂为父的是奸贼?”刘麟道:“孩儿怎敢骂父亲,但只怕难逃天下之口!古人云:‘为臣不能忠于其君,为子不能孝于其亲,何以立于人世?’不如早早自尽,免得旁人耻笑。”说罢,就望着城下涌身一跳,跌得头开背折,死于城下。刘豫大怒道:“世上那有此等不孝之子,不许收拾他的尸首!”就命刘猊发兵去将孟家庄抄没了。那刘猊领兵竟至村中,把孟家庄团团围住。打进庄去,并无一人,就放起一把火来,把庄子烧得干干净净,然后回来缴令。当时城外百姓有好义的,私下将大公子的尸首掩埋了。且按下不提。
再说那孟邦杰走了一夜,次日清晨,来到一座茶亭内坐定,暂时歇息歇息。打算要到藕塘关去投岳元帅,不知有多少路程。只因越墙急走,又不曾带得马匹,怎生是好?正在思想,忽听得马嘶之声,回转头一看,只见亭柱上拴着一匹马,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就走上前来,把缰绳解了,跳上马,加上一鞭,那马就泼喇喇如飞跑去。
不道这匹马乃是这里卧牛山中一个大王的。这一日,那个大王在这里义井庵中与和尚下了一夜棋,两个小喽罗躲在韦驮殿前耍钱,把这马拴在茶亭柱上。到了天明,大王要回山去,小喽罗开了庵门来牵马,却不见了,小喽罗只得叫苦。和尚着了忙,跪下道:“叫僧人如何赔得起?”大王道:“这是喽罗不小心,与老师父何涉?”和尚谢了,起身送出庵门。大王只得步行回山。
却说孟邦杰一马跑到一个松林边,叫声:“啊呀!不知是哪一个不积福的,掘下这个大泥坑。幸亏我眼快,不然跌下马来了!”正说之间,只听得一声呐喊,林内伸出几十把挠钩,将孟邦杰搭下马来,跳出几十个小喽罗,用绳索捆绑了,将马牵过来。众喽罗哈哈大笑道:“拿着一个同行中的朋友了。这匹马是我们前山大王的,怎的被他偷了来?”内中一个喽罗道:“好没志气,他是个贼,我们是大王,差远多哩!”又一道:“算起来也差不多少,常言说的‘盗贼盗贼’,盗与贼原是相连的。”一个道:“休要取笑,解他到寨中去!”就将孟邦杰横缚在马上,押往山寨而来。
守寨头目进寨通报了,出来说道:“大王有令,叫把这牛子去做醒酒汤。”喽罗答应一声,将孟邦杰拿到剥衣亭中,绑在柱上,那柱头上有一个豹头环,将他头发挂上。只见一个喽罗手中提着一桶水,一个拿着一个盆,一个捧着一个钵头,一个手中拿着一把尖刀,一个手中拿着一个指头粗的藤条。那个喽罗将钵送在孟邦杰口边道:“汉子吃下些!”孟邦杰道:“这黑漆漆的是什么东西,叫爷爷吃?”喽罗道:“这里头是清麻油、葱花、花椒。你吃了下去,就把这桶水照头淋在身上。你身子一抖,我就分心一刀,刳出心来,放在盆里,送去与大王做醒酒汤。”邦杰道:“我劝他将就些罢,如何要这般象意?”把牙齿咬紧,不肯吃。这喽罗道:“不肯吃下去,敢是这狗头要讨打么!”提起藤条要打。孟邦杰大叫道:“我孟邦杰死在这里,有谁知道?”这一声喊,恰恰遇着那前山的大王上来,听见喊着“孟邦杰”的名字,忙叫:“且慢动手!”走到他面前仔细一看:“果是我兄弟。”叫左右:“快放下来。”众喽罗慌忙放下,取衣服与他穿好。这里喽罗忙报与大王。邦杰道:“若不是兄到来,小弟已为泉下之鬼矣!”那四大王闻报,一齐来到剥衣亭上道:“大哥,这是偷马之贼,为何认得他?”大王道:“且至寨中与你们说知。”众大王同邦杰来到寨中,大家见了礼,一齐坐下。那救孟邦杰的,叫做锦袍将军岳真。那后山四位:一个姓呼名天保,二大王名天庆,第三个大王姓徐名庆,那个要吃人心的第四大王姓金名彪。岳真道:“为兄的几次请贤弟上山聚义,兄弟有回书来,说因有令尊在堂,不能前来。今日却要往何方去,被我们的喽罗拿住?既然拿住了,就该说出姓名来,他们如何敢放肆?”孟邦杰道:“不是为弟的不思念哥哥,实系心中苦切,故此忘怀了。”那岳真道:“兄弟有何事心中苦切?”邦杰就将刘猊打围跌死父亲的话说了,然后道:“今欲要投岳元帅去,领兵来报此仇。”岳真道:“原来如此。”于是大家重新见过礼。
呼天保道:“大哥,孟兄要报父仇,有何难处。我等六人聚集两个山寨中人马,约有万余,足可以报得孟兄之仇,何必远去?”孟邦杰道:“小弟闻得岳元帅忠孝两全,大重义气,我此去投他,公私两尽。”众大王道:“这也说得有理。”孟邦杰道:“依小弟看起来,这绿林中买卖,终无了局。不如聚了两山人马,去投在岳元帅麾下。他若果是个忠臣,我们便在他帐下听用,挣些功劳,光耀祖宗;若是不像个忠臣,我们一齐原归山寨,重整军威,未为晚也。”岳真道:“我也久有此心,且去投他,相机而行便了。”就吩咐喽罗,收拾山寨人马粮草金银。当日大排筵席,各各畅饮。到了第二日,众大王带领一万喽兵,一齐下山,望藕塘关而来。一路慢表。
且说藕塘关岳元帅那边,这一日正逢七月十五日,众将各各俱在营中做羹饭。那牛皋悄悄对吉青道:“那营中万马千军,这些鬼魅如何敢来受祭?我和你不如到山上幽僻之处,去做一碗羹饭,岂不是好?”吉青道:“这句话讲得有理。”就叫家将把果盒抬到山上幽僻地方。牛皋道:“我就在此祭。老哥你往那首去。各人祭完了祖,抬拢来吃酒。”吉青道:“有理。”牛皋叫军士躲过了。他想起母亲,放声大哭。吉青听得牛皋哭得苦楚,不觉打动他伤心之处,也大哭了一场。两个祭完了,化了纸钱,叫家将把两桌祭菜抬过来,摆在一堆吃酒。吃不得几杯酒,牛皋说道:“这闷酒吃不下,请教吉哥行个令。”吉青道:“牛兄弟,就是你来。”牛皋道:“若要我行令,你要遵我的礡。”吉青道:“这个自然。”牛皋想了想道:“就将这‘月亮’为题,吟诗一首。吟得来,便罢;吟不来,吃十大碗。”吉青道:“遵令了。”吃了一杯酒,吟诗道:团团一轮月,或圆又或缺。
安上头共尾,一个大白鳖。
牛皋笑道:“哪里会有这样大的白鳖,岂不是你诳我?罚酒,罚酒!”吉青道:“如此,吃了五碗罢。”牛皋道:“不相干,要罚十碗。”吉青道:“就吃十碗。你来,你来!”牛皋道:“你听我吟。”也斟了一杯酒,拿在手中,吟诗道:酒满金樽月满轮,月移花影上金樽。
诗人吟得口中渴,带酒连樽和月吞。
吉青道:“你也来诳我了。月亮这样高,不必说他,你且把这酒杯儿吃了下去。”牛皋道:“酒杯儿怎么叫我吃得下去?”吉青道:“你既吃不下去,也要罚十大碗。”牛皋笑了笑道:“拿酒来我吃。”一连吃了五六碗,立起身来就走。吉青道:“你往哪里去,敢是要赖我的酒么?”牛皋道:“哪个赖你的酒?我去小解一解就来。”牛皋走到山坡边,解开裤子,向草里撒将去。哪晓得有人,恰躲在这草中。牛皋正撒在那人的头上,把头一缩,却被牛皋看见了。忙将裤子紧好,一手把那人拎将起来,走到吉青面前叫道:“吉哥,拿得一个奸细在此。”吉青道:“牛兄弟,你好时运,连出恭都得了功劳!”忙叫家将收拾残肴物件,把那人绑了。二人上马,竟往大营前来候令。
元帅叫传宣令二人进见。牛皋跪下道:“末将在土山上,拿得一个奸细在此,候元帅发落。”元帅道:“绑进来。”左右一声“得令,”就将那人推进帐中跪下。元帅一见他服色行径,明知是金邦奸细,就假装醉意,往下一看,叫道:“快放了绑!”说道:“张保,我差你山东去,怎么躲在山中,被牛老爷拿了?书在哪里?”那人不敢则声。元帅道:“想必你遗失了,所以不敢回来见我么?”那人要命,只得应道:“小人该死!”元帅道:“没用的狗才!我如今再写一封书,恐怕你再遗失了,岂不误我的事!”吩咐把他腿肚割开,将蜡丸用油纸包了,放在他腿肚子里边,把裹脚包好,说道:“小心快去,若再误事,必然斩首。”那人得了命,诺诺而去。
那牛皋看见张保站在岳爷背后,就是元帅醉了,也不致如此错认。呆呆的看那人去了,方上来问道:“元帅何故认那奸细做了张保?末将不明,求元帅指示。”岳爷笑道:“你哪里晓得。大凡兵行诡道。你把这奸细杀了,也无济于事。
我久欲领兵去取山东,又恐金兵来犯藕塘关,故此将计就计,放他去替我做个奸细,且看如何。”从将一齐称赞:“元帅真个神机妙算!我等如何得知。”元帅就命探子前往山东,探听刘豫消息,不表。
且说这个人果然是兀术帐下的一个参谋,叫做忽耳迷。
兀术差他到藕塘关来探听岳爷的消息,不期遇着牛皋,吃了这一场苦,只得熬着疼痛,回至河间府。到了四狼主大营,平章先进帐禀明,兀术即命进见。看见忽耳迷面黄肌瘦,兀术心下暗想:“毕竟是路上害了病,所以违了孤家的限期。”便问道:“参谋,孤家差你去探听消息,怎么样了?”参谋禀道:“臣奉旨往藕塘关,因夜间躲在草中被牛皋拿住,去见岳飞。不期岳飞大醉,错认臣做张保,与臣一封书,教臣到山东去投递。”兀术道:“拿书来,待某家看。”参谋道:“书在臣的腿肚子里!”兀术道:“怎么书在你腿肚子里?”参谋道:“岳飞将臣腿肚割开,把书嵌在里边,疼痛难行,故此来迟了。”兀术遂命平章取来。可怜这参谋腿肚子都烂了!平章取出蜡丸,把水来洗干净了,送到兀术跟前,将小刀割开,取出书来。兀术细看却是刘豫暗约岳飞领兵取山东的回书。兀术大怒道:“孤家怎生待你,你直如此反复,真正是个奸臣!”就命元帅金眼蹈魔、善字魔里之领兵三千,前往山东,把刘豫全家斩首。元帅领命。当有军师哈迷蚩奏道:“狼主且住!这封书未知真假,不如先差人往山东探听真实,然后施行。若草草将刘豫斩了,焉知不中了岳飞反间之计?”兀术道:“不管他是计不是计,这个奸臣,留他怎么?快快去把他全家抄没了来!”金眼元帅竟领兵往山东而去。且按下慢表。
且说岳元帅一日正坐帐中,有探子来报:“启上元帅,关外大路上有一枝兵屯扎营寨。特来报知。”元帅道:“可是番兵么?”探子道:“不是番兵,看来好像是绿林中人马样子。”元帅命汤怀、施全前去打探:“倘若是来归降的,好生领他来相见。”二人答应,出营上马开关。未到得十余里,果见一枝人马安下营头。汤怀走马向前,大喝一声道:“呔!你们是哪里来的人马?到此何干?”早有小卒报入营中。只见走出六员战将,齐齐走来,到马前道:“某等乃山东卧牛山中好汉岳真等,闻岳元帅礼贤重士,特来投顺的。不知二位将军尊姓大名?”汤怀、施全两个听了,连忙跳下马来道:“小将汤怀,此位施全。奉元帅之命,特来探问将军们的来意。既如此,就请上马,同去见了元帅定夺何如?”六人齐声道:“相烦引见。”于是八个人俱各上马进关。
到了营前,下了马,汤怀道:“待小将先进去禀明了元帅,然后请见。”六人道:“二位请便。”二人进营,见了元帅禀道:“有一枝人马,为首六人乃是山东卧牛山中好汉,特来归顺,现在营前候令。”岳爷大喜,就命请进。六位好汉齐进营中跪下,口称:“岳真、孟邦杰、呼天保、呼天庆、徐庆、金彪在山东卧牛山失身落草,今因刘豫不仁,特来归顺元帅。”孟邦杰又道:“小人本系良民,因一门尽被刘猊杀绝,只有小人逃出。在外遇着这班好汉,欲与小人报仇,小人劝他们去邪归正,来投元帅。求元帅发兵往山东捉拿刘猊,明正典刑,公私两尽。”元帅道:“刘豫父子投顺金邦,那兀术甚不喜他。本帅已定计令他自相残害。我已差人往山东去探听消息,待他回来,便知端的。若此计不成,本帅亲领人马与将军报仇便了。”孟邦杰谢了元帅。元帅传令,把降兵招为本队,少不得改换衣甲旗号。岳爷与这班好汉结为朋友,设筵款待,各立营头居住。
不数日,岳爷正在营中与众将聚谈兵法,忽报探子回营。元帅令进来,细问端的。探子禀说:“小人奉令往山东,探得刘豫长子刘麟,为兄弟抄没了孟家庄,力谏不从,坠城而死。大金国差元帅金眼蹈魔、善字魔里之领兵三千,将刘豫一门尽皆抄没。只有刘猊在外打围,知风逃脱,不知去向。特来缴令。”元帅赏了探子银牌羊酒,探子叩谢出营去了。元帅对孟邦杰道:“刘豫既死,贤弟亦可释然。待后日拿住刘猊,将他的心肝设祭令尊便了。”邦杰谢了元帅,各自散去。
再表金眼蹈魔、善字魔里之取了刘豫家财,回至河间府缴令。兀术将财帛金银计数充用,便下令道:“岳飞久居藕塘关,阻我进路,有谁人敢领兵去抢关。”当有大太子粘罕答应一声:“某家愿去。”兀术道:“王兄可带十万人马,务必小心攻打!”粘罕领令,就点齐十万人马,另有一班元帅、平章保驾,离了河间府,浩浩荡荡,杀奔藕塘关而来。
这里探子飞风报进岳元帅营中道:“启上元帅大老爷,今有金国大太子粘罕领兵十万,来取藕塘关,离此关前已不远,特来报知。”元帅命再去打探。随即令军政司点兵四队,每队五千人。命周青领一队,在正南上下营,保护藕塘关;赵云领一队,在西首保关;梁兴领一队,在东首安营;吉青领一队,在正北救应。四将领令,各去安营保守。元帅自同诸将,守住中央大营,以备金兵抢关。
且说粘罕大军已至,离关十里,传下令来:“今日天色已晚,且安下营盘,明日开兵。”这一声令下,四营八哨,纷纷乱乱,各自安营,粘罕紧对藕塘关扎住大营,暗暗思想:“向日在青龙山有十万人马,未曾提防,不道到得二更时分,被岳南蛮单人独马,踹进营来,杀成个尸山血海。今日倘这蛮子再冲进来,岂不又受其害?”想了一回,就暗暗传下号令,命众小番在帐前掘下陷坑,两边俱埋伏下挠钩手,以防岳南蛮再来偷劫营寨。小番得令,不一时间,俱已掘成深坑,上面将浮土盖好。粘罕又挑选面貌相像的装成自己一样,坐在帐中,明晃晃点着两枝蜡烛,坐下看书。自己退入后营端正。
不因是粘罕这一番小心防备,有分教:挖下陷坑擒虎豹,沿江撒网捉蛟龙。
毕竟不知岳爷果然来劫寨否,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