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典诗情六月天

五月的鲜花怒放着青春的容颜,朵朵微笑着迎来激情燃烧的六月,骄阳似火天把无情的路炙烤的火热,只有早晚出游,其余时间呆在空调的屋里拼读古典诗词,感悟古人诗中的性情,在阅读和欣赏中体会到诗词的意义和价值,在古典诗词里结合我个人的体会和理解,陶冶自我。

沏上一杯上好的龙井,调好适合自己的空调温度,从浩瀚的书架上抽出一本古典诗集,随手打开慢慢品读,与古代优秀的诗人在心灵上沟通,欣赏他们的诗作,犹如听朋友倾诉,好像在相隔的时空里对话。他们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也提高了我对诗词的情趣。与古代诗人在诗与生活中抒发情感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探讨人生。

因热爱生活,似六月的天气一样,用激情炙热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和人生,并且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古典诗词里有大量的山水诗,这些作品引到我们对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在古人眼里的自然可以启发我们,首先要学会和大自然的协调,用心灵和大自然相沟通,不但学会欣赏他,还要古典诗词语句修饰它,更多是用较高的修养和高雅的情趣表现它。我们每一位诗者大概都有这种经验,来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赞叹之余,脱口道出一句古诗来,这时候便觉得古代诗人的心,于是进入一个诗的环境,古典诗词里这一类的名句是不胜枚举的。

去年六月也是盛夏之余,为避暑在北戴河消夏旅游。此时干净休闲的北戴河海滨,海水天蓝,没有一丝浪花。海水送来的凉潮渲染着夏季,那滔天岸卷的海浪,没有一丝惊涛之举。漫步清幽,远望大海深处,就是海水连天的心静,没有赞许大海心悦。忽一股清风吹来,大海随之波起,不由脱口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此时的心情与诗眼相聚,脱口吟出。若大海平平,何以观察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若没有那股劲怎能有六月秋风萧瑟的感觉,若没有那股劲何以泛起洪波涌走。我不以为然的咏叹环境产生了诗感,幻想起曹操的《观沧海》脱口而出的情怀,所以有专家提示诗眼看世界我是有深深的感触的,触景生情是诗人现实主义的一种表现。今天翻阅古诗词既手执本的时间与去年北戴河消夏的六月相同,品读古典诗词与感受的联想和现实生活相吻合,所以多年来我总以为诗不单纯属于情感,也包含着眼光下的环境和生活沉积下的文化积淀。

翻阅书和空调的温度是一样的,不紧不慢悠心自得,把自己整个生命融入到诗里。那就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当读到《橘颂》“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首先是诗人性格深厚难固,很难动摇,如果对个人私利没有想法和追求,就能躲到不屈己不甘人,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苏是醒的意思,在人世间必须头脑清醒,是非分辨,才能保持自己独立而不随波逐流,屈原这几句诗很值得我们仔细地体味。

古典诗词可以使我们感觉更细腻,以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为例“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平常的景物,平凡的事情,怎么到了李白的笔下就能生花呢?李白善于把日常生活加以诗眼深化,善于捕捉隐藏在生活中的激情和情趣,用他的妙笔点染为诗。就这首诗而论,内容无非是人们在金陵的一家酒肆为李白送行,李白写诗留别,可是李白抓住了那场面中若干的有趣细节,融入自己的情感,遂使这首诗情趣盎然,至今读来依然感觉才脱笔砚。这前几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就现实的把暮春时节的气氛烘托出来,用“满店香”衬托柳花很容易让读者感受到柳花与酒香在风的吹拂下溢满店,用一个香包含春凤下柳花和酒溢香,特别用了形容词“香”后,又在“吴姬压酒唤客尝”衬托出动词,你尝后的酒是否诗人也会回答“香”,所以妙就妙在一个“香”字。概括了春风时节的柳花香(时间),酒肆的满店香(地点)和品尝后的酒香(事由),再有就是“吴姬压酒”(人物),“金陵子弟来相送”(过程),“欲行不行各尽觞”喝酒的气氛中推杯相敬,痛快畅饮到尽觞。最让人回味的是“东流水”和“谁短长”,用东流水请问是时间长还是情意长,无形把意图装进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想到东流水衡量别意,一个诗时间和情谊同长,这样的表达方式已在不言中,读后别有情趣,回味悠长。

诗人用人生的体悟启发人生的道理,有不少诗词本身就憨厚很多道理。如《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内直接告诉我们一种道理,但是更多的诗靠我们去领会,挖掘出它的内涵。我觉得也不妨加以引申,譬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了春雨的性格和特点,它知道春天万物的生长需要它的滋润,于是就及时的到来。它知道什么时候该来,就是“当春乃发生”的含义。它是那样的轻柔,随着春风默默潜入到万物当中,自然地连一点声音都没有。“润物细无声”这句诗让我随意想到了做人做事也该像春雨一样,润物并不难,所以曾有伟人说过“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图名不图利,悄无声息地为人做好事,这就是杜甫说的春雨的性格,这才是春雨的可贵之处。更可贵的是大地需要春雨,记得在故乡的童年,母亲一遍一遍地翻耕着松软的土地,落在缺水的北方,准备好播下种子,就等着那渴望的春雨降淋,祈祷上苍思殇。封建时期还要举行盛大的仪式求雨,多地都有龙王庙,焚火上香,表演社火,供奉牛羊。时代已经过迁,如今采用深层的地下水浇灌土地,种植优良的作物,已经不用好时节的及时雨,已经把古时借天吃饭的传统改成科技只能滴灌水系,由智能微机控制完成作业。所渴望的时雨是农耕时最大的冀盼,只有有了春雨才有春天的渴望。

写雨古典诗中确实不少,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向明朝卖杏花”,诗人有一种期待,晚上听到下雨的声音,期待明天杏花开放,会听到街上卖花的叫卖声。我常常感受到一首好诗确实需要志趣相投的人来读,生活的写实很细腻,揉进自己的感受,理解诗人更深的意思,才是诗人和读者的交流。

当我品读到这时,突然听到窗外“啪啪”的响声,望窗上已滚落下一条条水印。下雨了,真的下雨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开始下的。可以理解六月的天是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雨水打湿了窗台,也打湿了我的诗心,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在不经意间落下,可能带来点凉风,消消近几天的炽热,让六月天的燥热静静,沉浮一下身心。

放下手中书,站在窗台望着匆匆的人流,可能是迎接这场属于消夏的六月雨和古典诗中“好雨知时节”不谋而合。 NTJb/hLoHd8TOGpPQaHu92WjNny0deduCYDWN68jewVREiqkrQqzSRztRYKS2+6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