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万水千山粽是情

又到了农历五月初五,要不是法定的节假日和双休日形成的小长假,也许在忙碌的工作中就淡化了端阳节的再现,因为骨子里的节日没它。也许是现代媒体传播的力量,那铺天盖地的祝语,占据了微短信的手机屏,沒有含义却又超越含义的词句,重在“万水千山粽是情”的祝语。停下来翻大片的同语,使我不得不沉思端阳里的情怀。

端阳节的粽子与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宵、中秋的月饼相同,都是为增添节日喻意,使百姓的生活更富有内函。荷塘的苇叶包上糯米大枣,外包红线或改草丝包裹,蒸或煮,其外形状似心,内有红枣或豆沙,叶香,枣香,米香浑然一体,独特甜香造就人间美食,限于端午节重礼奉献。在唐《秋思》中“万水千山总是情,痴心难赋寄箫笙。”意思是千万座山水全都化作情怀,用自己一片执著的爱心来歌颂。人们把端午的粽子,借用成万水千山粽是情,也是以祖国的山山水水化做粽子,来表示对端午节的崇敬,对人民热爱的表达方式,更是传递一份节日的吉祥祝福。

端午有着不寻常的意义,那就是大学里读过的《离骚》里那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兮之多艰。”忧国忧民的诗句是踏寻端阳的开始。当屈原还在忧愤时,那幽灵若在天上看着那“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矢交坠兮士争先。援玉枹兮击鸣鼓”的时代己经过去,魂魄毅为鬼雄,是为那这群雄争霸楚秦斗戈,纵然情撒汨罗江,用生命未换来的百姓安平,大义凛然的付之生命。你若真有灵验会站在玉筒山上眺望千年。曾念过《离骚》的毛泽东,从韶山冲沿湘江北上,唱着《九歌?国殇》寻求得遂古谁传首,隅隈其数史更长的诗,唤醒亿万民众,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诗篇。潇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那才是端阳的所传承伟人大夫,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天下情怀。

端午早在西晋同处《风土记》里根据《说文解字》端,物初的意思。古代人使用天干纪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己,五月建午……按照十二地支循环流转,此日端午正是午月午日,所以定,五月五日。老百姓,搬着手指头数,老百姓盼着过的节日没几个,除春节、清明节、就是端阳节。前些年人们几乎把五月当五的节日淡忘,北方不像江南水乡赛龙舟、挂艾节,更不像古代,把它当成重大节日过。唐代李隆基《端午》诗中:“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与民同庆的共祝国家昌盛。宋人苏轼《浣溪沙?端午》把包粽子的过程写成词“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可见古人对端午的重视。在前几年东临韩国向世界申遗,报江陵端午祭,为韩国重大节日,世界申遗产回绝了,因韩国自古是中国蕃薯国,其无耻之谈,激起中国人民愤。提醒了中国人民对端午传统节重新认识,从此列入了法定节假日,人民恢复了赛龙舟、包棕子、挂艾草、驱邪魔的传统。从古至今传统风俗,可谓是含有中华民族的情怀。

故乡也有过五月当午的习俗,故乡不比城市和江南,华北平原是杏黄麦炸芒的夏收忙的时候,但节日的习俗是从未省略。虽然童年的农村没有城市那样富足,有多样糯米、江米等材料,在农村只有故乡盛产的黄米和黍米、大枣和小谷。当节日前,母亲早早就备好过节的东西,父亲也会为增加丰富性,专门从城里买点糯米或白米,充实节日丰富感。此时正是夏收忙季。母亲几天前就在休工回家的路上采回苇叶,在夏日的太阳底下晾晒,准备包粽子用。记得母亲头天晚上就要淘好米,洗好枣,过好豆沙,就等第二天端午节制作,以图增添节日浓郁的气氛。

童年对端午,有一种好奇的心里,我和弟弟妹妹围在母亲身边看着整个包裹过程,为了增加甜度还在枣上撒白糖。馋嘴的妹妹从母亲身后偷偷拿枣吃,母亲悄悄的给她装上几个,示意她走开边上去吃。一种自然的母爱回荡在脑海。母亲手脚利落,一大盆粽子包好了,开台下锅,顷刻间苇叶、糯米和枣的清香朴满院子,嗅觉到那神仙闻后都要垂涎的味道。孩子们直勾勾的盯着锅里热腾腾的粽子,要不是看着热气,会急不可耐地伸手到锅里。父亲那双严肃的眼睛看着我们,赶紧把头扭过去。终于出锅了,母亲把煮好的粽子先放大盆,冲上凉水,说是为了好剥皮。我们围在一起,等分发给我们,母亲告诉我们不要多吃,吃多了不好消化。我不爱吃黄米的,从母亲包的记号里,我知道那个是糯米的,所以我总是喜欢吃糯米带枣的棕子。想起故乡的粽子那不就是故乡情怀吗!

自从背着沉重书箱离开故乡,再也没有和父母同过端午,但母亲总把端午节的棕子保存地窖,等放假回来吃。有次闲聊,听妹妹说母亲给我留的粽子放地窖过半年,也不舍得拿出来吃,只可惜我都没有回来。

后来我搬到了大城市工作。住在居民楼里,并改称大名。一天楼下一个带有故乡口音的老乡喊我小名,我没在家,也不知道,还是我回来家门口传达室大爷和我闲聊提起,昨天有个外地人,操着河北口音乱喊,吵的居民提意见,我没在意嘿嘿一笑了之。第二天大早晨有人还在睡梦中,有人起床后洗漱。我有早起的习惯,拿起本书正准备看两眼,楼下又发生了老大爷说的一目,操着浓郁的河北口音:海军儿…海军儿…地叫喊着,大爷就劝他:小点声,你小点声。声音不但没小,一声比一声高。我突然醒悟这不是喊我吗?我赶紧答应:听到了。急忙下楼,见是同村的一个表叔。不客气地对我说:“快五月端午了,你妈让我给你带点老家的苇叶和枣,说你最爱吃,让我捎来,只告诉了我小区地址,没有告诉我那号楼,可一打听没有叫海军儿的。”我接过一大兜东西,千恩万谢这个表叔,表叔还有急事骑上自行车就离开了。这时候我才发现,楼上窗户探出头,各说法不一的评论:干嘛呢?一个破苇叶还从老家送,值吗?有人说有老妈真好,什么都想着儿子……这时我才深切体会到有母亲在的幸福感!

故乡的棕子很单一,除枣、豆沙,从馅里没有什么变化。有一年广东的一个朋友端午要来北京,让我在机场接他,给我带来两盒广东大三元棕子,说让我尝尝。回家打开一看有肉馅、蛋黄馅、虾馅,感觉不错,留一了盒准备带回老家,让父母也尝尝南方的口味。

离端午节还差两天,看门大爷喊我有电话,我下楼接电话,是噩耗传来了,父亲上午去世了,如晴天霹雳,一下让我进入了最大的悲痛之中。急匆匆的带上哪盒粽子回了老家,办理了丧事。因悲伤过度,忘记了这盒棕子。

待三天圆坟,想着带上了,当打开时因天气太热己经无法食用。我多少年因为棕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这里面包含了我真实发生的儿女情。

时过境迁,每到端午节我都要过两个节,一是法定的端阳节,二是父亲的忌日,己经成为固定的模式。所以不管是天地情,民族情,故乡情,儿女情,都能从端午节肯定的找出情怀。深感千山万水包含了人情事故,综合在粽上,表达出心意,成了粽是情,一点不为过。 oeGONu/9U1RlXz5j9gKxu/xyCJRZEIxoM/8sRFUZ3DIZQ3Rq9xW1eMKdlGK3/jA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