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现代社会事业》一书,今已脱稿者二十余万言,现值战时,深恐稿件散失,加以友朋之劝促,虽明知其中有待修改之处颇多,亦决提早付印,以期对于我国之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能有些微之贡献。

社会事业一科,不仅在我国较为新兴,即在欧美诸邦亦属后起。欧美各国对于现代社会事业之提倡与研究,为时亦不过三四十年,但在此短短数十年间,进步殊为迅速。近二十年来,欧美各国,尤其是美国各种社会事业之发展,社会事业教育之进步,社会事业研究机关之设立,以及此类出版刊物之增加,实使吾人有望尘莫及之感。

现代社会事业在我国这次抗战以前是被忽视的一种事业,我国以往谈民族复兴与国家建设的,很少有人把社会事业看作一个重要的部门,殊不知社会事业的兴办与研究,是为增进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的一种重要工作,是以欧美先进诸邦,莫不努力倡办各种社会事业,以期减少人民困苦,培养国家元气。社会事业在我国的需要,已由于多年抗战的经验而深深地感觉到了,此点从近年来中央及地方社会行政机构的设立,各项社会事业的兴办,以及社会事业教育之渐加注意,可以窥见一斑。

不过,社会事业千头万绪,加以我国人口众多,幅员广大,社会经济等情形,又多与他国不同,要使今后的社会事业对于民族复兴与国家建设发生更大的效果,有待改进与研讨之处当然很多,举凡社会事业理论的阐扬、社会事业人才的培养、社会行政人事制度的树立、工作方法的改善、研究工作的推动,以及理论与实际如何使之沟通、学校与机关怎样取得联系,等等,均当根据我国当前环境,参考欧美各国已有成规,作进一步之探讨与改善,著者希能于此籍中,略为阐述此中要义。惟著者十余年来对于社会事业虽然稍加涉猎,而该科范围广泛,关系重要,心得殊鲜,加以个人见闻有限,目前收集材料又颇困难,不妥与疏忽之处定所难免,尚希海内贤达多予匡正为幸。

本书之得以完成,有赖于友朋之协助与鼓励者实多,孙本文先生、吴景超先生、范定九先生、吴文藻先生、吴泽霖先生、谢徵孚先生、王政先生、杨开道先生、简贯三先生,对于本书的设计,均有所建议。朱约庵先生曾阅“社会事业人才的训练”一编,并有所指正。葛三立先生曾代校阅全书之一部。陈定闳先生对于“日本的社会事业”一节 帮助不少。柯象峰先生、龙冠海先生、傅尚霖先生、张鸿钧先生、毛起 先生、何德鹤先生、陈文仟先生亦给予著者不少的助力。陈铁生先生、潘小萼先生、宋哲夫先生、王理成先生、陈烈先生供给我国社会事业机关史料颇多。于广林先生代为缮写全书之一部。皆应于本书付梓之日,聊申谢意。

社会部部长谷正纲先生、前国立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先生、现任国立复旦大学校长章益先生、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事业学院院长兼社会学系主任鲍格达(Bogardus,E. S.)先生,给予著者不少的鼓励与襄助,得使本书克以完成问世,尤其铭感难忘。1940年夏,朱庆澜先生在北碚寄住,因得有机缘与之常相过从,曾将该书初稿,请其指示,并蒙亲自书序,私衷感激,匪可言喻,今本书草率完成,而朱先生业已去世,未获亲睹,缅怀先进,诚不胜感慨系之。

1943年6月1日言心哲序于北碚国立复旦大学社会研究室 G7n/AAI4nQNDrinmd2Y2/2prSCSMRQ7kL/lhvkejtefGEjzDMcB6w6UtM2oH5p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