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

在村子中一栋漂亮的三层农村别墅的旁边,有一座陈旧的土坯房,屋顶的瓦片已经破旧,屋子的支柱已经被烟熏得漆黑。在这样一座陈旧的平房里,还住着两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我们是在一个艳阳的正午见到这两位老人的,两人身体都很好,挑着刚打下来的猪草健步走进院子。老头显得忠厚木讷,一直在憨厚地微笑;老太看上去整洁利索,张罗着给我们端座倒茶。

“旁边的三层小楼就是他二儿子家的,我们动员他们一起搬过去住,他们就是不肯。老头还好,主要是老太,说啥也不去。”村支书小声地向我们介绍。

“老人家,身体挺好啊,刚从地里回来?吃过饭了吗?”坐下后,我们开始寒暄。

“吃过了,身体还行吧。”老太回答。

老头憨厚地笑着说:“你们吃饭了吗?在这里做点吃吧。”

“没吃呢,我们还饿着肚子呢。看着你们住着危险的房子,我们吃不下饭啊。”一位同事笑着说。

“哈哈,谢谢你们。放心,我们这么住着挺好的。”老太也笑着回答。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利落精明的妇人。

“家里几个孩子啊?”

“两个儿子,一个在外面打工,一个就在村里。”老太快言快语。

“旁边是你儿子的房子吧?咋着他们住着好房子,你们住着这么破的房子啊?为啥不和他们一起住啊?”

“唉,这么住着挺好的,挺好的!”

“是孩子不让你们住吗?”

“他家儿子媳妇孝顺着呢,他们整天在一块吃呢,”旁边村支书笑着补充,“你看,这不是儿媳妇回来了?”这时,门外一个年轻妇女骑着电瓶车进了院子,二十多岁的年纪,穿着干净利落,打扮朴素得体。

我们笑着和青年妇女打招呼,她停下电瓶车,进屋拿出了水果和瓜子,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来关心你公婆的住房,你们愿不愿意让他们搬到你家住啊?”我们问道。

“愿意啊,哪能不愿意呢!”年轻妇女脸红了,“房间铺盖都给他们准备好了,他们不来啊!”

“大娘,你看看,人家都把铺盖给你们准备好了,你们咋不去呢?”

“呵呵,他们还是孝顺的,”老太笑着说,“不怕你们笑话,我们家是我和老头子分别分给两个儿子,老二养他爹,老大养我,我们现在住的老房子是分给老大的,他在外面一直打工呢,前面离过婚,自己带着两个小娃。你说这样,我们俩咋能都到老二家呢。”

“这是什么道理?不管分不分户,你们俩就是孩子的爹娘,还能因为分了户,老二就只养一个不养另一个了?”一位同事追问道,“再说,人家老二家把铺盖都给你们准备好了,也不是人家不孝顺啊。”

“话不是这么说的。你说我们俩一个老大养一个老二养,要是都过去了,给人家添麻烦不?再说了,老大不可能总是单着吧,要是再找一个,总归会来我们家吧,我们都过去了,以后因为我们引起妯娌、婆媳的不和,那这个家不就乱了吗?”

“这是什么道理?你们住在老二家,怎么会引起妯娌不和?再说了,只要你们婆媳都互相谅解谦让,咋会婆媳不和呢?”

“不是那么说的,”老太继续坚持,“本来人家只养一个,我又过去了,这叫啥事?我的想法就是一人养一个,分得清楚,说得明白。我不给人家添麻烦。”

“咋叫添麻烦呢?你过去帮着做做饭、带带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是很好?”

“现在我们也是一块做着吃,需要我帮着带孩子的时候我也帮着带呢。”

“那不是挺好吗?那为什么还要坚持非得住在危房里呢?你们想过没,人家孩子邀请你去住,你不去住,孩子住在大别墅里,你们住在小破房子里,不安全不说,你不怕村里人戳你孩子脊梁骨说他们不孝顺?他们不冤枉吗?”

“唉,就是不想去给他们添麻烦啊。”

“老人家,你总说添麻烦,可是人家没说怕麻烦啊。”

“那大儿子回来,总归要在这老地方盖房子吧,也不能让大儿子一家没地方住啊!到时候这里没有人,可不是连补助都没有了?”

老人的这句话让所有在场的干部心中忽然敞亮了一下,大家忽然都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了。原来,所谓的添麻烦和婆媳妯娌矛盾都是借口和说辞。老人心中的小算盘是,我在这里住着,就能够为大儿子占着一个补助的名额,如果搬走了,大儿子回来就享受不着政府补助了。

“老人家,您多虑了,”一位同行的镇干部讲起了政策,“补助的发放和您住不住在这里没有什么关系,是按照户口和住房来进行确定的。你大儿子的户口在这里,这是他的老房子,如果符合条件,他会得到补助的。而且前面和你大儿子都已经讲清楚政策了,他表示等以后回来再盖新房,可以用自己打工挣的钱,可以不要补助,您没有必要非得住在这里帮他占着名额!再说了,国家的补助,是按照实际情况发放的,只要是符合政策的,需要国家进行补贴的,国家都会补贴;要是不符合政策,国家也不会补贴的,没有您想的那个名额的说法。”

“是吗?那我大儿子回来盖房子咋办?”老人继续追问。

“老人家,你大儿子常年在外面打工,已经有了安全的住所,什么时候回来盖他会有安排的,儿子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能因为你们自己分户谁养谁就可以不尽赡养义务的。再说,你的儿子媳妇都这么孝顺,你应该高兴才对。不要想那么多了,先搬到二儿子家,住得安全了才是最重要的。你知道吗,你们坚持住在这里,你两个儿子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呢。”

“哦……那我等二儿子回来商量一下?”老人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是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嗯,等他回来商量一下。”

“我们已经把政策和您讲明白了,只要符合政策,国家该补会补的。最关键的是你们有条件住进安全住房,一定要住啊!你们这一家子挺和谐的,我们为你有这么好的儿子媳妇高兴呢!你们早点搬进去,我们就不用饿着肚子啦。”同事用轻松的语气结束谈话。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商量一下。就在这儿吃吧,我们马上做。”说着老人也笑了。

听说当晚一家人达成了一致意见,两位老人搬进别墅与二儿子一家同住。

可怜天下父母心!

基层脱贫攻坚工作中,户与户之间千差万别,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为了做好工作,需要基层干部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想法,需要我们用绣花的功夫一个一个地细心解决问题!

(图片拍摄:马卫昌) r1n2AxDbJe53Pgzaols7z8uHjztC49x4cjgHCF5Hv8dOydSmLtBFnMc1W4agOk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