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佛陀80岁即将入灭时,有位年轻人须跋陀(Subhadda)来求见。佛陀的侍者阿难认为,此时让年迈的导师见任何人都会太耗费体力,但佛陀无意间听到须跋陀的请求,于是对阿难说:“阿难!请他进来吧。”即使在临终时,佛陀依然愿意接见求法者。
须跋陀问道:“世尊!摩揭陀(Magadha)与憍萨罗(Koshala)的其他宗教师是否圆满证悟了呢?”佛陀知道自己命在旦夕,回答这样的问题是浪费宝贵时间。记住,当你有机会向老师请教佛法时,要提出足以转变自己生命的问题。当时佛陀回答:
须跋陀!那些宗教师是否圆满证悟并不重要,问题是你自己想不想解脱。若想,就得修行八圣道。修行八圣道之处,必有喜悦、平静与洞见。 [1]
佛陀初转法轮时便提出八圣道,并在其后四十五年间持续教授八圣道,而在对须跋陀开示的最后说法中,他再次宣说八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支圣道”(arya ashtangika marga,具有八个部分的圣道)意味解脱道上这八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本质,其中每个分支都包含其他七支。请用智慧将八圣道的各个要素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1] 《大般涅槃经》( Mahaparinibbana Sutta ,《长部》第16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