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近代的历史,我们都很熟悉了,但是为什么我认为仍然需要重新研究和讲述呢?因为传统的历史叙述,经常是宏大的叙述,缺乏历史的细节,让我们记住了教科书式的答案。所以,要进入历史的内部,去观察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普通人的命运和日常生活发生的影响。
没有一个城市或是乡村,可以代表中国这个整体,我们只能试图找到一个切入点,从微观进入到宏观世界。我选择了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内陆城市——成都,这是一座已经“消失”的古城。虽然现在这座城市还在,但已经不是本书所讲的那座传统的中国城市了。而这种城市表面的巨大变化的背后,必然伴随的,是普通人日常生活天翻地覆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常常为大历史的叙述所忽略。而在我的观察研究中,中国人近代日常生活变化的核心,是城市管理的转变所导致的结果。
直至20世纪初,由于缺乏市政管理,国家权力几乎很少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尽管成都拥有三个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省、府和两县(成都县和华阳县),每一个层次都需要管理包括农村的广大地区和大量的分散人口,但却没有一个机构专门管理城市。虽然国家对城市也并非全然不管,但当国家权力触及地方层面时,力量已经非常微弱。
过去人们对中央集权的体制理解是,专制王朝对人民的管理很细微、很具体,其实并非这样。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在20世纪之前,其实都可以称为自治的社会。通过保甲制度管理社会治安,民众直接到县衙打官司,但是日常生活的运转,就与官府基本无关了。但是谁来管理具体事务呢?那就要依靠社会组织了,如宗族、会馆、行业、慈善等民间机构。
所以和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太一样的是,传统城市的公共空间实际上是相对“自由地”使用的,人们对它们的使用普遍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由于少有政府的介入,作为社会调控基层单位的街道、邻里对社区事务承担着很大的责任,这些非官方团体在组织市民的公共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晚清,警察这个从未有过的体系成立了,他们作为城市中国家力量的代表,加强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干预和限制。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街头文化和民众的公共生活经历了重要的转变。街头生活不再由市民自主管理,而是逐渐受到各种政策和法规的控制,这种控制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已经开始将它的力量延伸到街道和社区。1928年市政府建立后,成都主要被控制在军阀的手中,他们填补了因清帝国的灭亡而产生的权力真空。
在这样的转变中,街头、街头生活、街头文化再也不是原来的面貌,而被永远地改变了。也就是说,成都的确是从一个“自由”的社会变得没有那么“自由”了,再加上其中发生的那些冲突和抵抗,还有传统的逝去,现代生活的到来,人们猝不及防,面对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可以说是手足无措,对自己的命运,似乎完全失去了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