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居于自身

《小丑皮埃罗》,让–安托万·华托(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绘于1718—1719年,布面油画,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画面上站立着的人,裤子松松垮垮,看起来憨憨的。衣袖太长了,鞋子上系着红色的带子,这个装扮即便在他那个时代也过时了。绸布上衣的褶皱熠熠泛光,衣服上的大片白色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用今天的话说,皮埃罗占满了整个屏幕。尽管他处于画面的前方,却没有人在意他——画面后方还有三个人,但他们似乎对第四个到来的人以及一头眼神凄凉的驴子更有兴趣。

皮埃罗眼神忧郁、安静。他自忖观众是否在看他、喜欢他,或者嘲笑他。他似乎对此也不太在乎。他逆来顺受惯了,习惯了不被欣赏,被遗忘在角落里。但,他还在那里,习惯于等待人们终将明白有一天他会变得不可或缺。没有他,历史将无法继续。于是……他确实不英俊,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一个简单而确定的存在。皮埃罗提醒我们,我们最需要的是我们自己,不管我们的身体是否健美、是否灵活,我们都要去爱它,并且明白它对我们的生命是何等的重要,在正念的世界中,它又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的向导……

用身体冥想

非冥想修习者往往认为冥想是一种纯心理的实践活动。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实际上冥想完完全全是身体的活动。在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我们会感觉筋疲力尽,甚至身体上的疲劳感会大于精神上的。

在冥想练习中,正念尤其建立在身体感觉的真实体验之上。它包括与自己的身体建立联系,给予它意识和关注。它不是去“思考”身体,或者评判在身体上发生的一切,也不是努力去放松身体,或者对它发泄不满。而是让身体重新融入思想、注意力和意识的领地。在开始阶段,不管它呈现出什么样子,都不要去试图改变它。

在接近正念的领域中,有很多围绕身体的有规律的练习。只要去感受我们身体的点点滴滴,慢慢来,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把我们的身体作为此时此刻体验的重心。可以采取特定的姿势进行,如每天早晨站着做十次呼吸练习,身体尽可能保持直立,但不要僵硬。一边感受身体的姿势,一边慢慢地调整修正,自然而然地去调整,以赋予它尊严和舒适感,给自己时间去体会它给身体带来的一切。慢慢地、有意识地伸展四肢。诸如此类的练习内容多得数不胜数。

这不仅仅是一种体操,还是自我认知的途径,它不是通过语言而是无声地进行。这也许比内心反省来得粗糙一些,但更为“初始”。身体的反省,某种程度上安静而亲切的反省,可以温柔地提醒自己,要花些时间去看、去感觉那里的一切。这样做对我们大有裨益,毕竟在我们的头脑一片混乱的时候,在我们慌乱不安的时候,身体不会撒谎,它会给我们信息。当然,这不是轻视它的问题,正如尼采所说:“对于轻视身体的人,我有话要说。我希望他们不用改变想法,而只要让他们抛弃自己的身体——这会让他们无话可说。”有时不是轻视它,而是遗忘了它。我们遗忘了自己的身体,只把纯思想的东西当回事,而把身体当成一个工具——我们希望从它那里获得安宁(健康)、享受(器官的、感觉的)和顺从(听我们使唤,为我们服务)。这已经很多了,已经足够了,但身体还可以给我们更多……

身体:心灵的入口

身体与心灵,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一方的平静能够影响另一方,冲动也一样。我们经常对笛卡尔的二元论争论不休,身体与心灵是彼此分离的实体——笛卡尔可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其他的人也没有。二元论只是表达了一种等级关系,是对力量关系的一种认识,即身体和心灵究竟谁应该服从谁。我们常常认为心灵比身体更强大,不过,这就像爱侣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时间、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这样不是很完美嘛!

身体与心灵既不是同一种东西,也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东西。它们是迥然不同的真实存在,却又彼此紧密相连。明白这种关联性能够教给我们更多。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感受自己身体的时候,就不会再快速而含糊地对自己说:是的,是的,我有个身体,要细心照料它。我们应尽可能经常地停下来,体验此时此刻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并与之建立联系。无拘无束、细致入微、毕恭毕敬地去体会它,感受它,而不是仅仅在它给我们带来痛苦或者享受的时候才关注它。

要学会读懂感觉并关注它。这些感觉就像仪表盘,见证了我们内心的起伏。有时,允许身体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会带来奇特的感觉,好像我们已经游离出自己的身体,身体也飘浮起来,或者变得沉重,或者变形。有时,我们也会感到难受。当我们感受到压力和痛苦的时候,会躲避到消遣放纵之中,或者热衷于对外部主题高谈阔论。在这种情况下,冥想便不同于放松,因为它的目的不是或不首先是给我们带来好处或者轻松,而仅仅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如果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是痛苦的,正念会建议我们接受它,或者关注它,去迎接痛苦而不是逃避。

良好效果与自我修复

我们很早就知道,如果做了对身体有利的事情,那么对心灵也是有利的。放松、轻松的身体活动,笔直挺拔、生气勃勃的身姿,甚至一个微笑都会在我们的心灵上引起反应。这种影响不引人注意,且需日积月累效果才会显现。不要苛求它马上带来巨大的好处,因为这是不可预知的。这也是为何在正念练习中,我们不主张“希图”(vouloir)——不要希图放松下来,不要希图从中受益,不要希图达到某种精确的状态。总之,尤其不要在冥想的时刻强加“希图”。在冥想的时刻,不要许下愿望,不要定下目标,只要对那些存在于那里的东西敞开心扉,在我们的意识中接受它们即可。此外,不要再有更多的要求。于是,“希图”就变成了“允许”(permettre)或者“促进”(faciliter)。

关于“促进”,研究者们很早就发现,当我们给予身体温柔和幸福,或者只是留给它一些思想的空间,倾听它,“允许”它自我表达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此处所说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是指健康无忧或者长生不老)。冥想通过作用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似乎拥有了一种延缓大脑衰老的功效。

留出空间去体会身体感觉,无疑对我们的身体大有裨益。因此正念的修习建议我们经常静下心来,温柔轻缓地查看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就像我们漫步在森林中的小路上,捡起地上的枯枝,查看是否一切安好,对身体也应该这样经常查看。即使身体生病了,正承受着痛苦,一部分器官已经损坏或者疲惫不堪,此时此地,我们仍应尽最大可能给予它关注、欣赏、空间和情感。

在安静而遥远的等待中,接受身体本来的面目,并使其平定下来。身体的平定将使智慧的思想迸发。

小结

很多人对待身体的态度很可笑,要么忘记了身体,要么对身体担忧个没完。舒服时,就对身体完全忽略;不适时,就对身体疑神疑鬼。正念的做法告诉我们,对于身体,我们要像交朋友似的经常“走动走动”,与我们的感觉建立联系,对遇到的情况做一个盘点,在入睡前和醒来时,在片刻的闲暇或小憩时,静下心来仔细检查全身,观察身上发生的一切。不要一味地力图解决所有的问题,或者希望减轻痛苦。只是观察它。这就是受益的开始,且将受益无穷。那么,从现在起,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给我们的身体留一点位置吧!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一行禅师 KHJH5R9fAx9z18oxcUam1eay91zQaLlApzetYxaXY7AtTk5rj8hN7fsm/kcQK8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