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戈鲲化赴美始末

对于在哈佛大学设立中文讲席一事,不仅鼐德沉浸在自己的宏伟设想之中并为之不懈努力,不仅汉学家如穆麟德、外交官如禧在明、同文馆教习如丁韪良等都大力支持,而且引起了与中国缔约的欧洲各国的注意,中国和外国在华的新闻媒介也对此事给予了高度评价。 然而,当这一方案开始付诸实施的时候,鼐德却发现,要想在中国找一位符合要求而又愿意远渡重洋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那是一个太遥远的国度,不仅与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习惯不合,而且去和西洋人打交道也使人心存疑惧。

哈佛大学的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发展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哈佛的系科更加齐全,实力更加雄厚。中文教学在美国的高等教学中还很罕见,探讨到底在美国开设这一教学的余地有多大,无疑极具挑战性,也为哈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空间。所以,当时的校长埃利奥特多次同鼐德讨论人选问题,并委托鼐德全权代为物色。鼐德虽然极为热心,可一方面他的中文说得不够好,另一方面他与中国各方面的联系也还不够广泛,因此,尽管总税务司赫德对他的方案颇有微词,他还是想办法求得了赫德的帮助。税务司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和西方诸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产物。随着最早通商的上海、宁波等五个口岸设立税务司,其后通商的各个口岸也陆续跟进,都受总税务司领导。由于有这层便利关系,赫德就把这件事全权委托给宁波税务司杜德维。赫德之所以选中杜德维,而不是其他人,也是有深意的。杜德维生于1843年,毕业于哈佛,和母校感情深厚,对母校的事情一定会尽力去做;同时,他自1865年即来到中国,并长期在中国任职,是一位老资格的中国通,也有能力去做。

不过,和赫德一样,杜德维一开始对这件事也是心存疑忌。他认为,如果是为了在中国生活的实际需要,那么应该选择在北京学中文,而不是在剑桥。在北京学,由于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边学边练,效果是事半功倍;而在剑桥学,由于哈佛的课程太重,会使学生因耗费太多精力而影响对其他课程的修习。这种疑忌,直到他投身其中并出色地物色到了合适人选后,仍然存在。但是,杜德维并没有顽固地坚持己见。和赫德等人不同的是,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真诚地为哈佛的利益着想,为哈佛的发展前景考虑,因而他寄希望这一举措能够实现在哈佛设立一个中国学的教授职位。他甚至为戈鲲化在哈佛教授中文准备了一份备忘录,其基本要点是:(1)用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作为教材,因为该教材适合学习北京官话;(2)学生要做到“勤劳”和“反复练习”,忍受“单调”和“疲劳”;(3)以三四个人一个班为好,若学生人数较多,则应分成两个班。 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内行的,肯定会体现在哈佛的办学思路中。

杜德维最终能够找到戈鲲化,和他的经历有关。1877年年末,杜德维从福州改任宁波税务司。1878年上半年,他即接受赫德的委托,代为寻找合适人选,但进展并不顺利。显然,他初来乍到,还不熟悉情况。所以,1878年7月,尽管埃利奥特校长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又一次给哈佛的这位校友直接写信,催促此事,但仍然没有结果。直到九个月以后,即1879年的4月,杜德维才高兴地给埃利奥特回信,声称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这就是戈鲲化,杜德维在宁波的中文老师。

戈鲲化当时在英国驻宁波领事馆任职。我们知道他说一口南京官话; 我们知道他以前曾在美国领事馆任职,对西洋特别是对美国有一定的了解,任职宁波期间还教过一位英国学生和一位法国学生; [1] 我们知道他在领事馆中,善于同西方人打交道,深得中外双方人士的好评; 我们知道他对西方的新事物和新观念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并不守旧。 这四点可能是杜德维选中戈鲲化而戈鲲化亦愿意接受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宁波曾在康熙年间就是中国四个对外通商港口之一,1844年开埠以后,更是当时重要的对外口岸,和外国贸易来往频繁,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宁波的对外交流也一直很活跃,早期传教士自美国浸信会的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于1843年来到宁波,其后又有英国女传教士爱尔德赛(Aldersay)、美国浸信会的罗尔梯(Edward Clemens Lord)、美国长老会的丁韪良等先后来到宁波,进行传教、办学,并传播西方文化。如丁氏在宁波居住近十年,学会了中国官话和宁波方言。他不仅参与了将《圣经》译为宁波方言的工作,而且于1854年出版了用中文撰写的宗教读物《天道渊源》。他还在宁波南门办过两所男塾,每所招收二十名左右学生。 另外,当时宁波为了配合西学的传播,出版事业非常兴盛。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传教士柯理(Richard Cole)的提议下,将印刷所从澳门迁到宁波,命名为“华花圣经书房”(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Holy Class Book Establishment),随即大量出版各种书籍杂志。据统计,从1844年到1860年,传教士在宁波出版的书籍杂志计有106种(其中一种为书房建立前所出版),其中与教会有关的有八十六种,涉及各种科学、历史、文化知识的有二十种。 这种社会环境对戈鲲化的思想显然不能没有影响,他能选择被时人视为畏途的美国之行,与此也不能没有关系。还有,戈鲲化的不少友人都有出洋的经历,这或许对他也有影响。

杜德维曾经说过,戈鲲化愿意到美国去,是由于他在上海的一家媒体发表了指责某些官员的言论害怕报复,因而要出去避祸。 杜德维说得不具体,但我们知道,戈鲲化与当时的宁波太守宗源瀚有过节。据秦宝珉《温处兵备道外舅宗公行状》云:“(宗源瀚)治平为浙中第一,上官贤其才,徙治宁波,而公之治严阅五载矣。其去也,有泣下者。严民野而朴,宁则负山傅海,商贾走集互市来,豪猾间作。戈鲲化者,为英领事治文书,谲觚锋出,奸利山集,官莫敢迕。谒公,严绝之,戈度无可奈,作飞书肆谣诼。富人某,约公输财而阴悔,戈又嗾之走都中贵人螫其事,而某抚军方以长兴狱过公,浮言胥动,令多格。公怒曰:‘事不可为矣,吾能为木偶人耶!’牍南北洋大臣、督抚言其状,去戈,不则去官。戈诇知,惊曰:‘此公何咄咄逼人,吾不可以恋此。’乘夜挈妻子浮海去。江督侯官沈文肃公览牍,击节曰:‘好风骨,能如是乎!’然颇有诧为多事者矣,年余,领事饮公酒,出一小象,公:‘谁何?’领事笑曰:‘公不识耶?逐客耳,久为美利坚人矣,倘许其归乎?’公笑不答。” 又谭廷献《宗源瀚墓志铭》:“(宗源瀚)徙宁波,剧要负山面海,通商交涉。豪猾戈鲲化,影附英吉利领事,主文,积奸利病民,公杜干谒,乃步流言,啮螫当轴。公屹不动。牍上督抚、南北洋大臣,戈愕咍不敢抗,挈孥浮海去,西人目之为逐客。” 不知杜德维说的是否就是宗源瀚,不过看起来戈鲲化的出洋确实与此人有一定的关系。只是,戈鲲化去结交作为地方官的宗氏,不得接待,就如此愤恨,似乎不合常情;同时,他作为英国领事馆的文员,竟然能够对一个太守造成如此威胁,也有点奇怪。宗源瀚《颐情馆诗抄·续抄》中有一首诗,题为《予莅宁数月,值榷局滋事,〈申报〉指摘叠至。〈申报〉者,华人为西人执笔,据衣冠败类、市井讹言以报事者也,幕中诸君,不能无不平意,诗以解嘲》,诗中说:“下车尝虑治无方,九十耆宿语意长。”自注:“莅事三月后,张铁锋先生谓余曰:十余年来,吾乡风俗人心日下,非君整顿不可。” 他对《申报》如此痛恨,重要原因之一,应该是常有鄞人在《申报》上发表文章,议论宁波之事,颇有对其不利的言论,如《宁郡杂闻》《详述宁郡近事》《论宁郡匿名揭帖事》《论知府一官兼及宁波事》《人言可畏》等。前引秦宝珉《温处兵备道外舅宗公行状》记载,戈鲲化对宗曾“飞书肆谣诼”,谭廷献《宗源瀚墓志铭》也说戈鲲化“乃步流言,啮螫当轴”,或者就是暗示,《申报》上的这些文章和戈鲲化有关,这也可以印证前述杜德维1879年7月28日致埃利奥特校长信中所提到的戈鲲化对自己愿意赴美的解释。当然,并无证据可以说明那些文章真是戈鲲化写的,但戈鲲化觉得自己受到威胁却完全有可能。至于《温处兵备道外舅宗公行状》中说戈“乘夜挈妻子浮海去”云云,那显然是夸大其词了。不过,详情如何,还要进一步研究。

[1] Boston Daily Advertiser ,February 15,1882. mf9vhE0OK9CzmbAXbbY9V2zSBhg0nKrc+GVsVLf7p50Kos0ERyCnNpwYktbgwcX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