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对主流民族国家模式的批判性适应

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中国和苏联虽然大幅采用了西方定义的近代民族国家模式,但都只是批判性适应。两个大国都没有照搬“一族一国”模式重组帝国,而是吸纳了一些民族国家元素为我所用。二者继承了原先的政治传统,结合共产主义革命意识形态,开辟了后发国家适应民族国家范式的独特道路。民族主义这一舶来品尽管形成了诸多社会后果,但在中国与俄国却没有得到全面铺行,这与它在东欧、中东等地的境遇截然不同。

表1 对民族国家模式的批判性适应:相似与差别

苏联和中国对民族国家模式的批判性适应体现为三点。第一,同处强敌环伺、面临复杂边疆族群问题的社会,两国的革命者都没有迷信民族自决,而是坚持以灵活、进步的形式保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中苏对于文化同质化和发明传统等民族建国要素持谨慎态度,在革命建国年代都规避文化基要主义,不从历史传统、宗教语言等客观角度对主体民族或国族进行官方界定。第三,对于原帝国版图内的边疆民族自决运动,中苏都采取了有条件支持的方针,并没有强制同化其为国族下的普通行省,而是策略性地赋予其政治和文化权利,引导这些运动去打击和制衡其国际国内对手。

中苏对于民族国家模式的批判性适应也存在很大差别。苏联模式的原型对“民族国家”的吸纳呈现出极化特征。在保持统一的前提下,许多少数民族(其中很多是革命后被建构发明出来的)以加盟共和国形式获得了民族国家的政治外壳和相应的文化权利,而单一的俄罗斯族在正式制度层面被文化解构和批判,失去了主体族群和国族的地位。维系苏联统一的是一种奇特的组合:苏维埃国际主义和少数民族的族群民族主义。最重要的是,苏联在初始设计上是一个开放的国际联盟——它可以随着世界革命的扩展不断吸纳新的民族国家,不论是苏联还是其核心加盟国俄罗斯联邦,都只是国际联盟的范例,但苏联本身不是一个民族国家。

相较苏联,中国对民族国家模式的批判性适应有更大的缓冲余地:中国革命有更稳固的起始条件以及和本土传统更丰富的碰撞机会。中国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保留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形式上延续了单一制的中华国族。在这一框架的覆盖下,一些重要的少数民族获得了自治区而不是加盟共和国的地位:少数民族虽被赋予特定的语言、文化、经济权利,但中国模式之下没有国中之国。在“中华”层面,中国延续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遗产,反对“尊孔复古”等文化基要主义;但在动员层面,有持续不断的文化发明,吸纳了底层民俗和古典文学,尽管这种发明在革命时期不仅很有限,也未充分涉及多族群整合问题。 bElbqeoRZCblra6MGzgIM0HAeTnCa4yUHAHvWRyziMuPqXCw77wWJQws39zF69g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