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指导:新常态下的旅游全域化

(1)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首次被纳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中的政策文件,由文旅部单独发布上升为国务院和政府统一发布,并由文旅部牵头,国务院多个职能部门(包括财政、国土、环保、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共同参与编制,切实改变了以往由单一部门进行调研、规划、编制的情况。这些思想上、地位上的转变,将对未来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2)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真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要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逐步建立起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3)乡村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未来发展中要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5)全域旅游。“旅游+”与“+旅游”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全域模式转变。“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已被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为“全域旅游年”,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进入国家战略体系。进入2019年,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要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围绕全域统筹规划,全域整合资源,全要素综合配置,全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目标,推进“旅游+”战略,不断衍生旅游+城镇化、交通、体育、康养、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将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6)生态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1.2 陕西发展部署:文化生态双驱动,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1)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指示。2020年4月20—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工作,对陕西经济发展提出五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提出陕西应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的要求,持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抓好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2)“一带一路”奠定全域旅游赶超高起点。推动“一带一路”旅游战略,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旅游合作机制,是未来我国旅游业“走出去”的重点行动计划。作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陕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旅游外交大局,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一带一路”旅游核心区,打造“一带一路”上的国际旅游中心,这将奠定陕西全域旅游实现追赶超越的高起点。

(3)“文化自信”塑造全域旅游高品质。陕西是中华民族根脉、华夏文明故乡,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蕴所在。为旅游注入文化之魂,坚定文化自信、扛好文化大旗、讲好陕西故事,是陕西建设国内一流、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十三五”时期,陕西作出以1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重点,通过试点建设、经验总结、示范引领全省旅游业从传统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文化自信”为指引,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彰显陕西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将成为陕西省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地建设目标的重中之重。

(4)“1325”项目带动旅游发展全领域。“十三五”时期,陕西省将落实“1325”项目带动计划,打造六大特色旅游体验区,构建九条旅游观光体验廊道,培育十大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打造丝绸之路起点风情体验旅游走廊、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三大旅游高地,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1.1.3 西安行动:坚持以十项重点工作突破推进高质量发展

“大西安”建设成为陕西“十三五”发展期间的重要抓手,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依托其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将是关中城市群及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更是陕西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措施。西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全面推进西安高质量发展。

(1)落实“五个扎实”,开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格局。2015年2月13—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视察,对陕西发展提出“五个扎实”,即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针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系统性、指导性讲话,既有新思维、新论断,又有新论述、新要求,对陕西现在及未来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2)扎实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019年12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保护、发掘和用好西安的自然山水、历史遗存和富集的文化资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发展,高标准、高效率地推进《关于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西安市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强化配合、通力协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支持,着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西安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

(3)深化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提出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西安古都历史文化魅力和自然山水特色,实施“大旅游”战略,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重点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变线性旅游为板块旅游,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成文化旅游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使西安成为华夏文明之源的展示窗口、全球旅游文化产业高地。

1.1.4 蓝田响应:突出“两个创建”,发展生态旅游城市

2020年蓝田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蓝田县要认真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依据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发展定位,加快实施“南控、北突、西融、东连”战略,继续推进“两带双核四板块”建设,全面拉大县城发展骨架。紧扣“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创建”,聚焦“七项重点工作”,实施“八项工程”,争创“三个样板县”和“一个基地”,推动新时代蓝田追赶超越有新气象、新作为。

(1)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依托好山好水好文化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搭建渭河、沣河、灞河和环山公路“三河一山”生态骨架,通过文旅康养、特色民宿,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推进生态价值加速兑现,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实施文旅融合工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对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持续深化“旅游+”“文化+”战略,聚焦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全域旅游“二次腾飞”。按照“旅游景区吸引人+乡村旅游留住人”的思路,加快推动蓝田特色旅游品牌创建。聚焦文旅发展新要素,深度开发蓝田玉文化、厨乡文化、红色文化等独特资源,创新发展1113食用菌、135花椒、151樱桃、128草莓、125民宿、3211葡萄“6+X”产业模式,丰富文旅产品体系,健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

(3)区域战略升级带来发展新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以及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国家将在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对西部县(区)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要抢抓建设“一带一路”“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城市群”等难得机遇,推进蓝田县发展取得新成绩。

以上国家战略指导、陕西发展部署、西安行动与蓝田响应等战略部署为蓝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导与智力支持,同时也确定了蓝田全域旅游的发展定位。“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将国家战略、打造陕西内陆开放高地、西安国际大都市建设融入蓝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全面发展蓝田全域旅游,是蓝田县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r4l0JEAkW+CN3oGX5+8HCc6bxXWKU72jkmv9wRoXF4Hh1apfWlfxqTTXDwOLLwj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