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影响医药营销的研发因素

新药研发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家制药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出台了很多支持和鼓励医药创新的政策,不少国内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水平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和世界制药强国的很多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只有了解差距所在,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1.4.1 研发创新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瓶颈”,伴随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内厂家创新药研发、申报数量激增,部分国内一线药品生产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都在不断加强,但与世界头部创新药企业相比,研发投入水平整体还不够高。国内医药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创新研发可能面临的问题,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选择自己最擅长且能承担得起的风险赛道,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功。2021年全球药企研发费用TOP10、2021年中国药企研发费用TOP10如表1-1、表1-2所示。

表1-1 2021年全球药企研发费用TOP10

数据来源:“药融云”数据库、公开资料,编者整理。

表1-2 2021年中国药企研发费用TOP10

数据来源:“药融云”数据库、公开资料,编者整理。

1.4.2 创新药研发

创新药研发“双十定律”,即“花费10年时间,投入约10亿美元”,特点是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风险高、收益高。高风险来源于疗效未达预期、安全性问题、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及其他(疾病发病率低,临床试验入组难、开发成本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创新药的研发失败。2021年出现了多个创新药停止研发的案例,如百奥泰的ADC药物BAT8003及PD-1单抗BAT1306、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泽璟制药的多纳非尼、人福医药的RF-A089、再鼎医药的瑞派替尼、复星医药的万格列净、万春医药的普那布林、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等。

虽然创新药的研发风险大,很多企业创新药项目都暂停了临床试验,但是试验暂停不代表走到了终点,各研发企业会评估自身情况作出产业结构调整,后期还有可能再进行投入,一旦成功就意味着企业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数以千万计患者也因此受益。2019—2021年创新化药获批情况如表1-3所示。

表1-3 2019—2021年创新化药获批情况统计 单位:件

数据来源:Insight数据库、公开数据,编者整理。

1.4.3 仿制药研发

在全面集采和医保控费的双重压力之下,仿制药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导致化学仿制药数量减少。

在药品品种申请上,更多企业倾向于选择临床用药患者基数大、安全性好和疗效确切的药物,这既是国家集采中的蓝海市场,也是企业选择仿制药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整个行业逐渐进入微利模式,谁的成本控制得更好,谁就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如果创新药代表了制药行业技术“天花板”,那么仿制药的赛道就应该追求质量升级和降低成本。2019—2021年仿制药获批情况如表1-4所示。

表1-4 2019—2021年仿制药获批情况统计 单位:件

数据来源:Insight数据库、公开数据,编者整理。

1.4.4 中成药研发

中成药研发存在立项难、临床评价难、周期长等特点。立项难,体现在国家推行药占比、限制辅助用药,让医疗机构使用中药的数量降低,影响了中成药立项的热情。临床评价难,体现在中药质量暂无统一评价标准。周期长,体现在中药研发的周期约为10年。2019—2021年创新中药获批情况如表1-5所示。

表1-5 2019—2021年创新中药获批情况统计 单位:件

数据来源:Insight数据库、公开数据,编者整理。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逐步重视,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五年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其中提出要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指出要优化中药临床证据体系,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中药研究证据体系。

1.4.5 儿童药物研发

在呼吸、消化领域,儿童药品的竞争非常激烈,部分同类型的药品供给过剩。但在一些专业疾病,如儿童血液肿瘤病、风湿免疫病、心血管病、肾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治疗用药上,适宜的药品严重缺乏。儿童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实施难度大、个体在剂型和顺应性上差异明显、整体研发投入较高,这些因素导致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最新基药目录调整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使儿童药物市场潜力得到释放,可能会刺激儿童药物企业的研发热情,市场前景较为乐观。2019—2021年通过优先评审程序获批的儿童药品情况如表1-6所示。

表1-6 2019—2021年通过优先评审程序获批的儿童药品情况 单位:件

数据来源:Insight数据库、公开数据,编者整理。

1.4.6 新适应症开发

新适应症的开发是通过上市后的循证医学研究,发现药品新适应症,通过技术提升、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提升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老产品的新适应症开发,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销量,还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如热门产品连花清瘟胶囊,研发于2003年“非典”期间,成为国内第一个防治“非典”的中药。新冠疫情暴发后,连花清瘟胶囊在2020年4月拓展新适应症获批,出现在了第四版诊疗方案中,自此连花清瘟胶囊成为可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普通型适应症”的药品。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约42亿元,同比增长近150%。2019—2021年新增适应症化药获批情况如表1-7所示。

表1-7 2019—2021年新增适应症化药获批情况统计 单位:件

数据来源:Insight数据库、公开数据,编者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中成药新适应症开发相对化学药来说更加困难,因为中成药品种多、适应症宽泛且优势不突出,所以只有建立中成药临床评价系统,才会更有利于中成药新适应症的开发。 yVH5thxQcC+MumyxSIgn49gzjTZSuXosqz4DS1fASFvXaGDvyHeu3NyHTor9gDi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