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对雾霾污染的关注源于2014年和2015年冬季连续多日出现雾霾天气,对生产和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雾霾污染成为公众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鉴于有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管理的学科背景,2016年作者开始围绕雾霾污染展开研究,2017年以全球历史PM 2.5 年平均栅格数据集为基础提取了长时间序列的城市面板雾霾污染数据,随后又在2018年提取了更新至2016年的数据。作者及团队基于1998—2016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雾霾污染面板数据围绕雾霾污染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书是对这些研究成果的集成和深度探索。主要内容是:在探讨多尺度雾霾污染时空格局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定量测度雾霾污染影响下的城市技术效率,探寻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和路径,并提出雾霾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雾霾污染经济分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涉及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的方方面面。鉴于此,本书依照时空特征—经济影响—驱动机制的思路对雾霾污染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多空间尺度的视角探讨雾霾污染时空格局。从单一尺度视角对雾霾污染时空特征开展的研究存在难以兼顾整体格局或局部细微特征、对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支撑不足的缺陷。虽然当前不同的研究组合在一起也包含了不同尺度,但不同研究的数据来源不同,结果也差异较大,很难通过整合的方式获取不同空间尺度的雾霾污染时空特征。基于此,本研究统一数据来源,基于多空间尺度的视角,从地级城市、城市群、典型城市群三个层面对雾霾污染时空格局进行综合分析,详细把握雾霾污染的整体格局与局部细微特征,以期为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提供支撑。

(2)当前对于绿色技术效率的测度只考虑了环境维度非期望产出和经济产出。结合绿色发展的内涵,本研究扩展了城市绿色技术的内涵,同时考虑了环境维度的非期望产出、经济产出以及社会维度产出。对于社会维度的产出指标,本研究创新性地利用社会发展指数来表征。

(3)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当前的研究更多考察经济社会因素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建设用地在雾霾污染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从建设用地景观格局视角考察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有限的文献也主要是孤立、静止和零散的研究,难以对雾霾污染治理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因此,本研究重点考察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从结构、布局和形状三个层面分析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对建设用地景观格局与PM 2.5 的关系展开深入剖析。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565和41971222)、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智库研究项目(No.2022ZKYJ06)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郑保利、周笑影、石妞、刘蕾、袁香丽、李向龙、何斌杰全程参与数据解译、提取及典型地区调研,并参与了部分典型地区雾霾污染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制图等工作。王海荣参与了第2章、第3章及第6章的撰写,高攀参与了第5章及第3章部分内容的撰写,刘琳轲参与了第4章的撰写,研究生李刚、郝铭、康迪和李妞参与了文献梳理、参考文献格式整理、书稿校对与排版工作,在此对他们的辛苦付出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对中国城市雾霾污染时空特征及雾霾污染影响下的绿色技术效率、建设用地景观格局视角的驱动机制展开详细探讨,以期为我国雾霾污染治理贡献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希望能够为雾霾污染治理政策创新及相应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梁流涛
2022年7月1日于汴 isYCz7LMrprre1fiSdrntUtmM1+kC/Ql2SDcWKiMKaIOJQlJi9XIkgxg0Wqryy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