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趋势

本书选取WOS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行文献年度发文统计、国家合作网络、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词频、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以及时区视图等可视化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一、研究关注度持续上升

国外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近年来对该研究领域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发文量逐渐升高。我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大致经历了2005—2011年的初始发展阶段和2012—2022年的高速平稳发展阶段,虽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其学术成果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发文数量也不断增多。从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和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中可以看出,国内作者中已经形成以李少惠、吴理财为代表的核心研究团队,具有较强的研究影响力,但国内不同学者、不同机构之间合作网络较为稀疏,表明国内学者之间、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国外作者虽未形成核心的研究团队,不过学者之间合作紧密,国际机构间合作多于国内机构,欧美国家在国际影响力上仍占据主导。

二、研究内容呈细化趋势

通过高频关键词与主题聚类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热点存在相似部分,在主题所聚焦的研究方向上存在差别。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影响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和“公共文化服务与环境保护研究”;国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政策机制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扶贫研究”。国内大量研究将关注点放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活动形式或者某种公共文化设施,研究如何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及设施的可及性及有效性。

三、研究领域交叉学科性突出

通过关键词突现与关键词时间视图分析,热点研究主题与研究前沿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前沿可以总结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政策影响效应与价值效应研究以及政策对相关主体的影响研究,如居民、环境等方面。国内研究前沿可以总结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文化治理与振兴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与防返贫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满意度研究以及数字化浪潮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研究。

总体而言,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突破与完善:第一,在理论层面,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基础,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内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国家治理的机制等方面。第二,在应用层面,运用数字化等信息技术,加强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探究。数字化的浪潮下,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引入新兴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结合我国农村老龄化、人口空心化等现实国情,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型发展模式,以丰富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第三,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学科层面,学者之间以及机构之间应该积极开展协同合作。我国高等院校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重要科研力量,目前在已发表文献中也占很大比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这一研究领域包含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图书馆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多学科,涉及不同行政级别、宏微观等多层次的研究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需要跨学科之间的互相合作才能研究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成果,继而对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提供参考。因此,必须加强团队之间、高校之间、机构之间、机构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更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提高我国乡村文化治理效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Mbk3uPmp7uYx9KcuG3p4Pk5d+4cVlGIo/+KV/0VHjQHdFGEBWfXkQYCoWIRkK8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