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现状

中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开始于2005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相应地,学术界从2005年开始关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题。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关注的主题也有所侧重。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大致经历了2005—2011年的初始发展阶段和2012年至今的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体系的内涵、内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对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的原因探讨以及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等方面。国外关于公共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

本书采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8R3版本进行分析,以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进行辅助分析,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分析国内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研究成果,梳理研究的重点、脉络,把握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以期为推动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成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思路。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已发表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绘制出一系列能够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演化方式和发展前沿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可视化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和总结,相比某些文献单一的内容分析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数据来源的质量及数据全面性是运用CiteSpace进行有效分析的前提条件。在进行数据筛选之前,明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题的基本概念,从而提高数据的查全率与查准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以理解为以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来源,面向农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及为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品的生产与供给网络、资金保障等系统的总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建设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养为目的,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任务。 本书在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涵的基础上,试用不同的检索词,并且对检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文献的检索策略是使用论文数据库中的高级检索功能,以“农村”or“乡镇”or“乡村”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后以“公共文化服务”or“公共文化产品”为主题词在结果中进行检索或两者进行组配式检索。为确保所分析的数据更具说服力,外文索引数据库选择“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数据库,中文索引数据库选择“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与“核心期刊”。

国外研究数据来源于全球权威的英文科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为了数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数据采集策略采用组配检索式,即农村领域检索方式为:主题=“Countryside”or“Rural area”or“Village”,时间跨度选择1900—2022年,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Review”,数据库选择“SSCI”,检索得到72961条数据;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检索方式为:主题=“public cultural services”or“public cultural products”,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Review”,检索数据库选择“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检索得到4337条数据。通过WOS数据库中的高级检索功能,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组配式检索,即选中这两组检索记录进行“and”组配,得到227条检索记录。剔除“书评”“会议摘要”“书信”“新闻报道”以及其他无关文献后,最后得到有效记录209条。国内研究数据来自国内权威的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农村”or“乡村”or“乡镇”等进行检索,文献来源类选择“CSSCI”和“核心期刊”,再以主题=“公共文化服务”or“公共文化产品”在以“农村”为主题检索的结果中进行检索,得到972条检索记录。经过手动剔除“会议记录”“传记报告”“征稿启事”以及其他无关文献后,最后得到有效记录884条。

在导入文献数据后在其功能区进行相关参数调整,发现检索得到的外文文献最早出现时间为1992年,中文文献最早出现时间为2005年,因此在外文数据分析过程中Time Slicing时间切片节点选择“1992”to“2022”,中文数据分析过程中Time Slicing时间切片节点选择“2005”to“2022”,在进行不同的节点分析时,分别选择国家合作分析功能“Country”、作者分析功能“Author”、机构分析功能“Institution”、关键词分析功能“Keyword”等,并根据数据运行的状况进行阈值调整。

一、文献数量时序变化

衡量某一个学科领域期刊论文数量的时序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该领域的发展历程,也对分析该领域现阶段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动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国外检索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献最早出现于1992年;国内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起步较晚,“公共文化服务”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0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最早的文献也发表于当年。因此为了便于统计,将起始横坐标的统计年份设定为2005年(见图1-1)。根据所收集的国内外研究整理发文时间分布,国外1992—2005年一共发表了12篇文献。

图1-1 2005—2022年国内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发文时间统计

由图1-1可知,国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献年发表量由平稳态势逐渐转变为上升趋势,说明学者们开始逐渐重视该主题领域研究。国内文献时间分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起步阶段(2005—2011年),图1-1呈现出“初始发展”趋势,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首次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相关研究便开始呈爆发式增长。第二个阶段为高速平稳发展阶段(2012—2022年),这10年以来,国家层面相继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以及《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等,明确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指明了发展方向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能够从理论层面更好地指导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二、相关研究领域国际合作网络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WOS数据库的209篇国际期刊文献所属国家或地区进行分析,得到发文国家或地区合作网络图谱(见图1-2)。

图1-2 1992—2022年发文国家或地区可视化知识图谱

图1-2中每一个圆点(即节点)都代表了一个国家,图谱中节点轮廓的大小与该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发文数量越多,圆圈越大。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则代表两国或地区在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合作关系,连接线条越粗则表示合作关系越密切。根据图1-2中节点大小与发文数量依次排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为美国、中国、英国、西班牙、芬兰。由图1-2可以看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美国。从节点的连线也可以看出,美国与中国、英国、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美国学术界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处于核心地位,且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中国学术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位列第二,从图1-2中节点连线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已经迈向国际化,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学术合作交流关系,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国与美国、英国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与其他国家学术合作交流相对较少以及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成果相对较少。

三、国内外核心作者

为了探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作者的合作情况,本书使用CiteSpace的作者分析功能“Author”对其进行有关分析,将数据导入后得到国内外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1-3、图1-4)。

图1-3 国内作者合作网络可视化知识图谱

图1-4 国外作者合作网络可视化知识图谱

从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可以挖掘出该研究领域的相关学者,为探寻该领域的高影响力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能够揭示该研究领域的学科结构、发展现状以及变化情况。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细和节点的大小分别代表学者之间合作程度与论文发表数量。由图1-3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的作者节点连线较为稀疏,说明大部分研究者在合作上不够密切。通过节点的大小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是比较多的,说明大多数研究者都开展了相对深入的研究,反映出我国在该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李少惠、吴理财和傅才武等属于该研究领域的论文高产学者,其中李少惠发文数量最多。

由图1-4可以看出,国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的作者节点连线较为密集,说明国外学者在该领域合作较为密切,研究视角多样,切入点各有差异。通过节点的大小可以看出,国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论文数量较少,还没形成较大规模的研究团体,且研究比较分散。这反映出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领域还欠缺深度和广度,不同作者的发文量相对于论文总量占比都较小,核心作者不明显,说明大多数作者缺乏相对深入的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机构

为了探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在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使用CiteSpace的机构分析功能“Institution”对其进行有关分析,得到国内外机构合作分析图谱(见图1-5、图1-6)。图中节点的大小反映了机构之间合作的次数,图中的连线代表不同机构之间存在的合作关系。

由图1-5可知,机构合作网络共有节点416个、连线102条,网络整体密度(Density)为0.0012,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这些大学共同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研究机构团队,同时各省市的图书馆、文化研究所以及各高校的图书馆也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主力军。但国内研究机构之间的连线都较为稀疏,说明研究机构合作关系不够密切,部分有合作的研究机构多为同一学校的不同院系,如北京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

图1-5 国内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可视化知识图谱

图1-6 国外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可视化知识图谱

由图1-6可知,国外机构合作网络共有节点305个、连线420条,网络整体密度(Density)为0.0091。研究机构分布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多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以University Autonoma de Madrid(马德里理工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马斯特里赫特大学)、Cranfield University(克兰菲尔德大学)和University Copenhagen(哥本哈根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且每个机构之间的连线非常多,机构合作程度较高,但从研究的节点来看,国外研究机构暂未形成明显的研究团队。

总的来说,国内各个科研机构之间研究节点较大但连线的密度较小,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凝聚力和强影响力的科研团体,但团体之间相对独立、分散,缺少合作。国外研究机构之间节点较小但连线密度较大,缺少较为核心的科研团体,但国际机构间合作多于国内机构,机构间合作主要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之间。 jv5CVXm+suZkONIjs9HMkuR9p8UOqQ4KW4vvcUz7kSr6AzWsMdFyruYX06R4pE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