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历经持久的积淀,乡村文化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乡村全面发展和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道路。文化所具有的铸魂功能决定了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随着时代发展,乡村价值要重新审视。”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村,是农村文化优于城市的独特优势。农村文明是中华文明史的主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文明的发扬光大,需要对乡村价值进行重新审视。面对飞速发展、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要进一步强化文化治理思维,调动各方力量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社会环境的变迁,从2011年开始,我国城市常住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社会活力趋于枯竭,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出现了空心化,赌博、迷信以及金钱至上等不良风气抬头的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把文化民生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扭转农村持续衰落的局势,解决好“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为乡村未来的发展勾勒了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基本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2050年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定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及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居民的年均收入持续增长,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需求朝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要求享有更为便捷、丰富和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需求失衡、供给效能低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对实现共同精神富裕目标、农村现代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自2005年提出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以来,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深入实地考察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求的现实,定量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失衡状况及其原因,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层次结构、主体结构等是质的规定性,供给投入规模、增长速度、覆盖范围、支付的成本和取得的效能等属于量的规定性。增量和提质两个方面是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的重点。在量的方面,要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加大投入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增加供给量,扩大规模;在质的方面,要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存在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本书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文献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础,立足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需求现状,结合新时代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提出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的措施。一方面,对公共文化服务理论进行有益探索。对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如何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形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间的协同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另一方面,理论结合实践,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提供决策建议,为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助力,为当代中国乡村文化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为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理论指导,是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的拓展。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明建设、乡村社会治理。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也有助于改善乡村环境,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构建城乡生态宜居环境的目标。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权利,改善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实现了文化福利的普惠共享,体现了公共产品的公益性,是马克思正义观在公共产品领域的表现。在研究的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考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求现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呈现供给总量不足,供给在城乡、区域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状况,由此提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目标是高质量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实现普惠共享。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根据需求构建多种机制实现供给需求的动态均衡。政府应当在明确农民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引导多元供给主体满足农民的多样化文化生活需求,在供需动态发展中采取适合的供给模式,提高供给效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在此基础上,立足农村居民文化权益的保障,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构建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解决机制,提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的政策建议。本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本书采用信息可视化软件,分析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法进行辅助分析,探讨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发展趋势,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厘清研究脉络,把握研究重点,并归纳出研究的趋势和方向。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体系的内涵、内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对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的原因探讨,从供给角度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模式、效率及影响因素方面做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第二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理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铸魂、聚力、治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重要价值,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实现人民群众精神富裕的重要途径,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撑,是国家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体系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足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目标,不断回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农村居民的新要求,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陕西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需求现状的实证分析,发现供给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城乡、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引发高质量的供给短缺和低质重复供给之间的矛盾。通过对陕西省6个市12个县68个村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举办频率、参与频率及对公共文化活动的满意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满意度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情况、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频率以及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满意度等方面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状况。从供给角度研究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充裕度、便捷度、均衡度、需求表达处理结果满意度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第四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度较高,要求有更多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因素引入分析框架中,寻求供给需求相互转化的机理,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如何反映并满足需求,提高供给效率。本章运用问卷调查,与村镇干部、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深入访谈,基于是否有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渠道、是否有表达公共文化需求的经历、反映公共文化需求的原因、处理结果满意度等问题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状况,调查农村居民对不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和服务设施的需求程度。从个体因素、地区经济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研究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从需求角度考察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功能将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为运动学习场地、政策或其他知识宣传栏和网络场地三项需求,将农村公共文化活动需求分为娱乐活动、学习活动、政策宣传活动和儿童早期阅读四种类型需求,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居住地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收入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与行为等因素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第五章为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偏离及其原因。已有研究从偏向于城市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公共财政模式的二元结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外供给、基层政府财权事权的不匹配等角度分析了供需失衡的原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不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解决,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书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作为内在因素,将供给能力的提升从供给端单方面考虑引入供给需求两端考虑的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中,市场这一工具手段应被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从供需关系角度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克服仅从供给端考虑解决供需矛盾的理论缺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较低、质量不高,不能真正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更为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六章为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解决机制。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错配,因此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是本书研究的关键问题。应从建立包括社会协作机制、公共文化资源协调和资源共享机制、供给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机制等供需矛盾解决机制,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化,加强供给模式创新、供给内容行政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等方面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要以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为主,由于需求表达存在理性无知的可能,在需求表达上面,需要发挥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作用,才能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和公平。

第七章为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路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在于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城乡融合共生的乡村文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供给改革的目标是高水平、均等化与有效增长,根据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质增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中发挥各种保障机制的作用,党建引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加大财政税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拓宽多种资金来源渠道,夯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支撑,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审计监督等各方面保障。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优势,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战略。一是政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战略,根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变化,制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可行路径,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公共财政的积极作用。二是积极引导第三部门发展满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供给平台,政府支持中小型文化企业向农村市场发展。三是利用数字化时代的新兴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数字化浪潮下,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引入新兴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应结合我国农村老龄化、人口空心化等现实国情,加强对如何运用数字化等信息技术提升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问题的探究,以5G、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四是实施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供给,激发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动力。五是充分发挥“两个中心”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弥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短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

本书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调查研究的范围仅限于陕西省。受新冠疫情影响,没有开展陕西省外调查研究,致使研究的样本范围较小。调查研究了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关中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状况。课题组到陕西省6个市12个县68个村开展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做了分析。课题组以问卷调查为主,入户访谈、座谈为辅的方式进行调研,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47份,确定427份为有效问卷。在研究中原设定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进行测度,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衡量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评价包括主观、客观指标,在研究中主要以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为效能的替代指标研究。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测度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指标体系,评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当前应该解决的一个难题。 w8loK36u+cU9GaZoBUOVSA3F2d/YH/5AFc7ZELI5zjTyMU57dzLtCzfrLih2Cf3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