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项目策划书概要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近邻帮——社区共享互助平台。

2.项目背景

在互联网和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项目将分享经济的理念应用到社区,通过资源共享促进社区居民交流,营造互帮互助的社区氛围。

在大型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高,资源供应不足。一方面,年轻群体、三口之家、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的社区居民面临着健康饮食、交通出行、孩子照看、物品临时使用、照顾陪伴老人等多样化需求,这些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如表1-1所示;另一方面,社区中同时具有大量闲置的资源和使用频率较低的各种物品,如图书、玩具、户外与体育用品、衣服、使用频率较低的工具等物质资源;也有知识、技能、时间等非物质资源的闲置,如摄影、照看宠物、儿童教育、体育运动、英语、烹饪烘焙、舞蹈、绘画等专业技能,这些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服务系统,整合社区内部闲置资源,精准对接供需双方,方便社区居民将闲置资源和技能转为可以解决居民多元需求的新的资源。

表1-1 社区典型群体居民需求

3.项目意义

(1)实现社区居民之间资源和技能共享

搭建社区互助和共享平台,实现社区居民之间资源和技能共享,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居民之间互惠互利、互相服务、互为资源、互为支持、互帮互助的“社区交往和治理模式”,构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情互助社区。方便居民生活,促进社区居民交流,架起不同群体之间联络沟通的桥梁,改善社区居民之间人际关系淡漠的现状,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打造互助温馨的社区文化,提升居民幸福感,维护社会稳定。

(2)打造社区内垂直可信的互动平台

通过平台及时发布社区相关消息,对社区居民、街道办和居委会、社区周边的商业服务的资源进行整合,促进社区居民、街道办和居委会等政府机构、社区周边商业三者之间的沟通和良性互动,促进社区治理,助力智慧社区建设。

4.商业模式

基于分享经济和邻里互助理念,发掘并盘活城市社区居民在实体物品、时间、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闲置资源,分析通过物品共享、时间共享和技能互助方式解决社区老年人、年轻无孩子群体、有孩子年轻父母群体、赋闲在家人群等不同群体居民在物质和非物质资源方面的各种需求的可行性,设计基于“积分银行”的社区共享机制,开发基于分享经济和邻里互助理念的社区共享互助系统,增进邻里关系,消除社区隔阂,提升居民幸福感,打造邻里守望相助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1)商业模式画布

本项目的商业模式画布如表1-2所示。

表1-2 商业模式画布

(2)目标客户

经过分析发现,社区闲置的资源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主要是家庭物品,如闲置儿童玩具与图书、不穿的衣物、饰品,使用频率较低的家用工具箱、旅行箱、打印机、相机、游戏机、户外与体育用品等。非物质类,主要包括时间、技能、知识、劳务服务等资源。物品类资源主要与使用的频率和使用时段有关;车位空间和劳务主要与时间因素有关;知识技能类则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及职业背景存在着关联。

①年轻父母

在当代社会,大多数年轻父母正承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经济负担,忙于工作的他们总是会疏忽孩子的成长,孩子没有玩伴,他们也没有时间停下来跟孩子交流感情。通过我们的平台,策划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外出游玩。孩子与孩子之间不仅增进了友情,也有了同伴;孩子与家长之间增进亲情,消除隔阂;邻居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②独居的中老年人

独居的中老年人拥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由于长时间经历无人陪伴的孤独,生活缺少乐趣,所以他们也愿意为自己找点儿事干。通过参与社区互助平台的活动,与邻居一起聊聊天,一起锻炼身体,消除孤独感,互相增进感情。因此,无论是从娱乐的角度还是健康的角度,社区共享互助这个平台都是他们极佳的选择。

③上班工作的职场新人

职场新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度过,对于快节奏、高压力的白领来说,可通过本平台寻找属于自己的晚饭,即使在加班过后,也有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等着他们;在周末闲暇之余,也可以邀请邻居来共享晚餐,大家聚到一起也能交流工作技能和经验;除此之外,还可以一起去健身,增加邻里互动,促进彼此的关系。

项目实施的典型场景如表1-3所示。

表1-3 典型场景分析

5.项目创新点

(1)激活社区沉睡资源,精准对接需求和资源

当前的共享经济主要还是在线上进行,基于陌生人之间,把共享经济推广到社区,让社区居民能够把自己闲置不用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拿出来进行交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可以大大减轻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推动社区居民交往,推动城市社区更好地建设与发展。从社区本身的角度看,社区区域面积有限,社区成员较为固定,社区居民相对于陌生人彼此之间更容易建立信任,在小区成员间进行资源共享相对于异地交换,更容易建立信任,同时消耗更少的运输成本和能源。

(2)基于“积分银行”探索“社区分享互助模式”,增强居民持续参与的动力

共享经济的文化基础是分享合作互助,以社区积分作为媒介,实现社区内部服务的互换,这就意味着为别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是为自己服务。通过设计基于积分银行的共享机制,解决居民共享和互助的动力问题,探索居民之间互惠互利、互相服务、互为资源、互为支持、互帮互助的“社区互助和分享模式”,打造互助温馨的社区文化,能够提升居民幸福感。

(3)打通物品、时间、技能共享之间的路径,促进社区邻里交往和社区自治

针对社区群体异质性和资源、技能多样化特点,打通社区居民之间物品共享、技能和时间共享的路径,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家中闲置资源或发挥个人技能特长,打通供应和需求两端,促进邻里之间互助共享,形成信任、共享、互助的良好氛围,打造温情互助的社区氛围,促进社区邻里交往和社区自治。

(二)市场分析

1.市场可行性分析

(1)国外社区共享互助发展概况

国外社区发展较早,尤其是西方国家,他们在社区发展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社区共享互助发展”这个概念就是美国社会学家法林顿提出的。早在欧洲工业革命结束后,工业国家为应对工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对原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制度进行了改革,越来越多地体现为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增进社区福利的基本精神。1765—1832年,德国就先后实行了微薄的福利制度,鼓励社区成员参加社会福利工作。这一进程演变到20世纪初左右,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出现了一场更广泛的“睦邻活动”和“社区福利中心”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社区人力物力资源,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精神和互助精神。例如,美国社区管理模式是共享型自治。美国社区管理员虽然在实施理念上同北欧等国家一样采取自治,但它的形成渠道和具体实施方式与北欧有所不同,其理念是在自愿社团团体影响下的“地域归属与文化共享”的自治,虽然社区也有地域方位的区分,但他们的范围要超出个人狭义理解的生活区,居民没有一种受制于特定社区的感觉,相互之间共享着某种地域归属和文化价值。

分享经济源于古老的邻里分享及互助,其回报多是社区温情和感谢,甚至是无须感谢的自我成就和助人为乐的感觉。共享经济在社区的应用,即共享社区。共享社区最早从丹麦等北欧国家兴起,主张邻里之间重要的是相互支持、了解以及分享。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丹麦的联合居住是现代共享社区的最早雏形。当时丹麦的一些家庭认为房屋及社区制度无法满足居民照顾孩子的需求,首个现代共同住宅计划Saettedammen在1967年组建了约50个家庭的一个理念社区。此外也出现了协助职场妈妈或者单亲父母育儿工作的共住模式,随着高龄社会来临,共同看护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这种模式扩展到了欧洲很多国家,也传到了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现在,在全美范围内,形成了很多秉持这种理念的社区。在英国,斯特劳德市的斯普林希尔社区引领风潮,成为英国的第一个共享社区。澳大利亚也兴起了共享社区,社区成员定期举行聚会,还举办跳蚤市场,可以把自己用不着而仍有价值的东西拿来和其他人交换。

在韩国首尔,社区里面的人可以去登记他们认为可以共享出来的东西,政府或者社区可以提供一些经济方面的帮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线下分享模式开始逐渐拓展到线上。成立于2010年的美国Nextdoor是社区共享和互助的典型平台,邻里之间可以方便地互通有无,目前已覆盖全美超过53 000个社区,此外其一直以来也非常强调邻里间的安全和互助问题,平台上同时引入了多个政府机构入驻,在特定的区域发布防盗、犯罪、公共设施停运维修等有用的信息。

(2)国内社区共享互助发展概况

在中国,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养老、健康饮食、交通出行、物品购买、孩子照看接送、物品临时使用这些问题日益凸显。

邻里间互享美食、互帮互助,天津市河东区福东里社区的居民们根据社区基本情况,自创互助社区养老平台,开创了共享养老的新模式。据悉,福东里社区大多是一些赋闲在家的居民,有些人拥有烹饪和家政护理的手艺,但是却苦于无处施展。获知此消息,河东区民政局结合福东里社区现状,引入专业互联网公司,凭借专业团队搭建起社区网络互助平台,社区居民可在平台上选择如烹饪、家政、护理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借助社区网络互助平台,社区居民之间就可以实现共享资源和技能。同时,为了保证平台提供的服务到位,社区居委会成员、党员、楼门长等还成立了运营监督委员会,不定期地对厨房卫生、卫生证等情况进行核实和检查。

在中国上海一些小区也开始了社区资源共享的试点,兰岭园是一个超大型老式小区,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在小区的“久龄家园”活动室一楼,醒目地张贴着一张名为“兰岭号”的“同心巴士中转站”地图,这张地图就是小区推出的共享物品地图,由居委会牵头汇总小区闲置物品资源,把一些平时不常用,但偶尔又需要应急的东西,在地图上予以公布,并保持实时更新。地图上清晰地标注了兰岭园每一幢楼的号码、位置,标牌上的图案则表明这幢楼里有哪些东西可以共享,其中黄色标牌代表物品可出借,绿色标牌代表物品可赠予。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开发了共享社区App,将居民群众可共享的资源、所需的服务信息发布在平台上,“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可在系统上智能对接,共享行为简化为“掌上动作”,以“大数据、微服务”为突破口,打造镇街层面的服务枢纽,统筹共享各类民生服务资源,“爱心课堂”“平安通”“居家养老”“长者饭堂”“救济帮扶”等180余项社区专项服务,全部纳入共享服务网络。

2.政策可行性分析

(1)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

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并倡导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运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设计研发面向社区的居民资源共享系统,与国家社区治理的政策导向一致,通过互助式的资源共享,可以服务居民,促进社区居民交往,在社区内形成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基于分享经济和邻里互助理念,设计研发面向社区的居民资源共享系统,通过互助式的资源、技能和时间共享,不仅可以服务居民,还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交往,在社区内形成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项目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分享经济和社区治理等相关政策精神。

(2)现实基础

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由于人口及相关要素向城市过度聚集,引起了一系列影响生活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性城市问题,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理念和模式。分享经济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完全契合,是解决北京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小区共享模式越来越受到北京市社区居民欢迎。除了最常见的跳蚤市场等线下交换模式外,有非常多的小区通过微信群、QQ群等实现信息交流和线上资源共享。这种共享模式,北京很多社区都在应用。

(3)资源支持

项目已经与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建国门街道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2017年6月24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与麦子店街道正式签约,成立了“麦子店社区治理研究基地”,共同主办了“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与社区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依托于麦子店街道在社区治理方面取得的典型经验,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已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与之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开展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与麦子店街道的深入合作,为本项目开展调研、产品应用示范提供了支撑。

3.竞争对手分析

(1)超级社区

实现消费者立买立得的愿望,根据小区定位寻找附近的商家,下单完成配送。平台上面有周边商家的界面和商品信息,下单完成后商家直接送货上门,并且提供一些可以在周边商家消费使用的优惠券。为同一地区的居民和商户搭线,可以让居民足不出户地获得想要的商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平台有可以申请社长来给大家联系、协调的功能。假冒伪劣产品在超级社区这个平台上是无法生存的,每位消费者都是通过社长来购买平台上的产品,邻居们随时可以找到社长,社长又可以随时在超级社区体系内进行信息反馈,不好的产品瞬间就被发现、被清理,它也可以进行定制服务。超级社区平台上的商品在很多时候是由他们的创始人亲自考察对接的一手货源商品。

(2)区区小事

区区小事的定位是社交平台,在上面可以做微商,提供有偿服务,为小微商户提供了一些途径。另外,社区居民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在社区里发布动态。这种模式能够帮助大家找到更多的共同爱好,脱离现在的社交模式,交到更多的朋友,还可以上传日常生活视频和图片。区区小事是一个以社交为主的平台,居民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直播并且分享直播房间,也可以在聊天室里一起聊天,同时,还将有机会成为自营商户,体验小区创业新模式,这对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很有帮助。

(3)和谐共享社区

和谐共享社区的基本功能是以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为主要工作,居民之间互相帮助、信息共享,打造和谐共享社区、智慧党建服务平台。另外,平台上的技能共享是以志愿、有偿的方式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对志愿服务、物品和技能共享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并且引入积分制度,实现服务项目、资源与信息的多平台交互和同步。它的特点是依靠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区域内党建工作融合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市面上的社区平台与我们相似的并不多。我们平台的方向与现有的这些社区平台都有所不同,且具有一定优势。这些产品基本是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服务对象也比较单一,而我们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某一类居民群体,而是面向全体有需求的社区居民,为其提供一个功能齐全的平台。打破以往的利益性质,在社区里分享的资源、时间、技能等都会变成个人的收益,也许它不一定是物质收益,但是它可以用来实现个人的需求,以一种虚拟货币或时长的方式来实现居民间闲置资源的互换、流动。另外,我们的平台在最终目的上与其他平台有根本上的不同,他们基本上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种便利的生活,由某一个或者某一群人领导,而我们在给居民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便利生活、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实现居民的自治管理和运行。因此我们与其他平台也许有一些潜在的竞争,但是并不冲突。

(三)市场调研

1.用户访谈

此次访谈面向社区家庭,调研时间为2019年3月10日。用户访谈回馈如下。

(1)20—29岁年龄段社区成员

访谈日期:2019年3月10日

受访人数:6

受访对象:大学生、在职人员

所有访谈对象都认为社区共享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大部分人家里有书籍、衣物及小孩不用的玩具等闲置物品,可以进行共享的技能是教小孩子绘画、照顾老人、做饭等。所有人均有时间进行共享服务,每个人都愿意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并推荐身边的人参与,大部分人想用获取的社区积分换取知识、服务,最倾向于的奖励形式是优先使用共享资源的权利,所有人都认为这种社区共享资源模式是有利的,既可以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又能增进邻里沟通交流。

(2)30—39岁年龄段社区成员

访谈日期:2019年3月10日

受访人数:4

受访对象:家长

所有访谈对象都认为社区共享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大部分人家里有书籍、衣物及小孩不用的玩具等闲置物品,可以进行共享的技能是做针线活、修电脑、装宽带。所有人可以提供共享服务的时间均为周末和假期,每个人都愿意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并推荐身边的人参与。大部分人想用获取的社区积分兑换日用品等,最倾向于的奖励形式是优惠券或现金,所有人都认为这种社区共享资源模式是有利的,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3)40—49岁年龄段社区成员

访谈日期:2019年3月10日

受访人数:6

受访对象:家长

所有访谈对象都认为社区共享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大部分人家里的闲置物品为孩子书籍、衣物及其他一些家庭用品等,可以进行共享的技能是做饭、针线活、带孩子等。所有人均有空闲时间进行共享服务,每个人都愿意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并推荐身边的人参与。大部分人想用获取的社区积分兑换优惠券,所有人都认为这种社区共享资源模式是有利的,能促进邻里和睦。

(4)50岁及以上年龄段社区成员

访谈日期:2019年3月10日

受访人数:4

受访对象:家长

所有访谈对象都认为社区共享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大部分人家里的闲置物品为衣物及生活用品等,可以进行共享的技能是做饭、做针线活或给老人唱歌、读书等。所有人均有空闲时间进行共享服务,每个人都愿意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并推荐身边的人参与。大部分人想用获取的社区积分兑换物业费、日用品等,所有人都认为这种社区共享资源模式是有利的,能促进资源利用,让社区的人更加团结。

2.社区问卷调研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区不同家庭兴趣爱好和资源闲置情况,以及用户的需求,项目通过问卷进行了市场调研,通过问卷网等网络平台,面向社区家庭发放,调研时间为2019年2月11—25日,共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男性有效填答51份,占比24.88%;女性有效填答154份,占比72.15%。在年龄方面,少年(17岁及以下)有效填答8份;青年(18~30岁)有效填答77份;中青年(31~44岁)有效填答59份;中年(45~59岁)有效填答11份;老年(60岁及以上)50份。

经过此次问卷调查及用户访谈,对社区居民基本信息、基本需求、物品分享、技能分享、时间分享、使用意愿等做了详细的调查。通过上述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的社区居民们是渴望有这样一个平台来解决家中闲置资源和社区邻里关系问题,并且大部分的居民十分愿意与他人分享家中的闲置物质资源和自己的技能资源,说明本项目有非常强的市场可行性。

(四)实施平台

1.需求分析

基于对居民用户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预想做一款名为“近邻帮”的小程序。该小程序的核心功能是将居民闲置的资源、时间、技能充分地利用到社区的建设之中去,使赡、食、行、幼、娱等社区集中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将邻里相望、鸡犬相闻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打造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

2.业务逻辑

近邻帮以小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为出发点,切实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繁杂琐事。社区居民通过自身闲置资源、时间和技能为他人提供服务,从而得到相应的积分,而这些积分也可以换取更多的服务和各种折扣。这就意味着为别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服务的一种积累。具体业务逻辑如图1-1所示。

图1-1 业务逻辑

3.功能设计

近邻帮小程序的功能如图1-2所示,主要有“活动开展”“社区拼团”“积分银行”“社区服务”“我的”五大功能,每个功能下又设计了其子功能。

图1-2 功能设计

4.界面设计

(1)注册登录

图1-3 注册登录页面

图1-4 首页

图1-3是用户注册界面,需要用户实名认证,填写个人信息,填写正确验证码,即代表注册成功,若想实现所有功能,用户必须进行精确定位,系统会自动定位到所在小区,用户需要手动输入楼号、门牌号,并补全个人其他信息。

(2)首页

图1-4为小程序首页,该界面首页有一棵豆苗,这个豆苗会随着积分的增多而长大,每长出一片叶子可以兑换商户提供的优惠券或会员卡。用户在进行了可以获得积分的活动后,积分会以首页中的水滴形式出现,用户收集之后会加入“我的积分”中。点击右下角的成长记录,会显示用户的贡献值,即具体帮助别人做了哪些贡献,以及别人为自己提供了哪些帮助。

(3)动态

图1-5 动态页面

图1-6 拼团页面

动态页面如图1-5所示,该界面用于居民发布招募信息及浏览需求。上面6个图标按钮用于发布招募信息,选择你需要帮助的类型,然后具体填写需求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积分报酬,发布之后社区的居民就知道你的所需。下面的浏览页是社区居民所需要的帮助需求,如果你有能力或者资源,接单完成之后会得到相应的积分及礼物。

(4)“社区拼团”

社区拼团页面如图1-6所示,该界面里的功能用于社区邻里之间相互拼团,购买中意的商品。拼团的价格会低于单独购买的价格。所以,在有相同需求之后,向邻里发送拼团邀请,付款之后便能收到商品。

(5)“我的”

“我的”页面如图1-7所示,该界面用于用户个人信息修改及查询。通过“我的钱包”,用户可以购买社区币,通过社区币换取礼物,赠予帮助自己的居民,以表感谢。

图1-7 “我的”页面

5.流程设计

(1)社区拼团流程设计

社区拼团主要是居民在购买物品时,对于有相同购买意愿的人设计的,居民可以在“近邻帮”的小程序上以拼团的方式得到一定的优惠,具体流程如图1-8所示。

(2)求助流程设计

针对已有的功能逻辑,具体用户在“近邻帮”小程序中不同菜单栏界面的流程也不同,具体求助流程如图1-9所示。

图1-8 拼团流程图

图1-9 求助流程图

(3)帮助流程设计

若用户已经浏览到相应的求助信息,则将向申请者发出同意申请信息,具体帮助流程如图1-10所示。

图1-10 帮助流程图

6.机制设计

(1)安全机制设计

图1-11是“近邻帮”小程序的安全机制设计思路,其中:

个人信息安全:用户注册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短信验证和基本身份信息的填写外,还需要第三方账户的登录授权验证,如支付宝等。在选择小区时用户需要输入自己的单元号、门牌号,然后在社区管理人核对后才可进入社区内部。

支付安全:在平台进行支付时,同样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完成支付,以保证安全性同时兼具便利性。

信用机制:居民虽然在同一个小区但是相互之间信任度并不高,居民如果在共享过程中发生了违约的情况,其他居民可以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反馈,核实后,该居民的信息评价里就会有违约记录。

图1-11 安全机制设计

(2)共享互助机制设计(积分银行)

我们的共享实现借助于积分,积分是居民之间交换的媒介。居民的技能知识、时间、闲置物品都可以用积分标价,居民通过提供帮助来获得积分,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可以用已有的积分去招募或借用物品。

①用户积分获得

在用户界面有一株豆苗,这株豆苗会随着居民互相服务的次数成长,次数越多豆苗长得越大。居民提供服务或闲置物品所得的积分会变成豆苗成长的水分,居民收集起来,积分总数在界面上显示。居民还可以查看同一社区的好友的积分排名,居民积分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获得一些称号。

②积分的使用

在社区环境下,如何进行不同的资源共享和服务交换,包括物质的物品资源及非物质的服务资源,则需要统一的交换媒介社区积分。社区积分可用货币买入,也可以通过提供分享服务获取。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服务类型的不同制定社区积分的获得和使用标准。

③积分银行宗旨

社区居民是服务的接受者与提供者,即终端用户,社区居民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发布自己的服务需求,将需求信息传递给提供服务的居民。由于社区由家庭单位组成,其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共享积分,通过获取的社区积分在资源端获得所需要的服务。在这个模式下,社区居民成员以服务交换的方式共享资源,通过自己的意愿帮助他人从而获得社区积分。

(五)盈利模式

1.广告费用

我们会与周边一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家进行合作,如周边餐饮、购物、娱乐商家,给居民提供更便捷实惠的生活,广告费用如表1-4所示。

表1-4 广告费用

2.积分

积分银行是平台自主开发的,是社区居民共享资源的重要连接,居民可以通过劳动互助、资源共享来获取相应积分,也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来获得积分。随着用户的增加,平台利用该功能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利用积分能够在与该平台合作的商家购买商品时获得相应的折扣。

3.社区拼团

我们与第三方达成合作,即周围的商家或者网上的店铺,在居民得到一定积分之后,鼓励居民消费,一起拼团,购买生活必需品等等。在居民与商家达成交易后,我们在商家拿到相应的提成。并且我们还会与居委会沟通在部分社区举办一些活动,居民可以通过积分获得一些更优惠的商品,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产品的知名度。

(六)项目推广

1.推广策略

项目主要面向社区居民使用,因此核心的推广策略是以社区意见领袖作为种子用户,带动社区居民使用该平台,推广计划如表1-5所示。

表1-5 社区推广计划表

2.线上推广

(1)微信公众号推广

资源共享平台推出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以提高知名度,同时也有利于自身信息的传播,扩大自身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号内实时更新资源,定期撰写废物利用的文章,让居民们更好地做到资源利用。定期撰写废纸废物DIY教程,提高居民们的参与度。

(2)微信群和QQ群推广

建立社区微信群、资源共享交流群、本项目居民微信群等,通过社群营销的方式获取用户,从而达到推广资源共享的效果。

(3)微视频宣传

建立专属抖音账号,在抖音中不定时地进行主题微视频制作,如废物利用的DIY视频和居民使用共享资源解决问题的合集视频等。

在公共场所如地铁、公交站台、社区的电梯,设立广告牌,将我们平台的特点、运营团队、二维码等做成一部短视频,循环播放。

3.线下推广

(1)与社区微信群、QQ群群主合作

线下,我们利用社区居民对社区群群主的信任度,拉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让社区居民对我们的产品减少抵触情绪,让社区居民更愿意了解我们的产品。这样,就可以搭建起我们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宣传我们为社区居民搭建的一个友爱互助的平台。通过发挥这样友爱互助的精神,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许多,从居民的关系转变为朋友关系,促进了邻里关系的提升。

(2)与社区物业和居委会合作

通过与社区物业和居委会沟通,把我们的项目介绍及平台二维码印在传单上面,由社区物业带领我们的团队进行宣传,在居民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发放。

与街道居委会合作一同整合资源,对整个小区的共享资源进行统计分类,将其放置在统一的地方,方便告知居民与管理资源。最后返还资源也能达到统一,形成一个循环链,达到项目持续开展的目的。

团队在社区内进行宣传,挨个上门宣传我们的项目,并将已推好的软文逐一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感受到我们为大家服务的热情。

(3)定期举办线下活动

平台定期在社区举办线下活动,宣讲资源分享的优势、分享废物二次利用小经验。开展“居民共享资源面对面”活动,与小区附近的超市合作,在小区内举办线下活动。

(4)与农户合作

通过和农户直接合作,为社区居民带来优惠,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我们平台的实用性,增加社区居民对我们平台的使用率。 h5cQrtBk2F7X692XbRaP2DCx11/yV0pBltDUmm+31v9v2SNNj3TpthRZIX5mC6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