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转型方向

今后较长时期,黄河流域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的中流砥柱地位不会改变,但黄河流域能源基地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亟待转型变革。

——加快发展理念转型,由能源开发优先转向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当前,黄河流域仍单纯注重能源资源开发,单纯把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视为无节制利用对象。未来,必须把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作为能源开发的首要约束,不仅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资源利用水平要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而且污染物排放量和用水总量要持续减少,确保从源头上降低能源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负荷,增强国家能源、水资源和生态安全协同保障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发展重心由化石能源逐步转向清洁能源。当前,黄河流域能源开发仍然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未来,加快建立“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开发体系,优化开发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约束、运输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和时序,统筹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实现煤炭绿色减量开发,油气长期稳产开发,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大规模发展。

——加快空间布局转型,由流域全面开发转向集约式基地开发和分布式高效开发利用并重。当前,黄河流域各地均基于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在全流域全面推动各种规模的能源基地建设。未来,应继续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石能源开发进一步实现向“几”字弯区域优质资源地集聚,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区和资源枯竭地区化石能源产能加速退出,中下游人口和经济密集地区逐步降低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强度。可再生能源发展应实现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中上游地区继续加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力度,全流域应贴近用户,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提高就近开发、就近利用水平。

——加快资源经济转型,由能源经济依赖型转向产、城、人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当前,黄河流域能源基地资源型经济特征显著,很多地方一煤独大、一油独大,面临资源枯竭后经济衰退风险。未来,应统筹推进能源基地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加快产、城、人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传统能源开发企业向综合能源环保服务等领域拓展,能源开发收益向再就业和低收入群体等倾斜,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加快体制机制转型,由政府强制管控型转向市场激励型制度体系。当前,无论是生态环境硬约束还是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均主要依赖政府强制性管制手段以及财政补贴手段来推进。未来,应更多使用市场手段、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实现能源资源与自然资源合理定价、有序有偿有效占用(或退出),实现煤炭、煤电去产能、优产能更多依靠市场化手段,油气增储上产、可再生能源大发展更多依靠能源电力市场体系,实现产、城、人协同转型更多依靠长效机制,实现各能源基地协同联动转型。 5VMqvtPBl4pfYl5w/d5SnYtdC9ythtbGu0mt8ItDusHyPzM2ojd2sKAci0c328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