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益求精的“工程之眼”

陈兆海

中共党员

高级技师

与仪器为伴,和数据为友,他在测绘之路上坚守二十七载,不断刷新着行业测量纪录,推动我国测量技术向着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先后获得2012年“第四届大连市技术能手”、2014年“大连市劳动模范”、2014年“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017年“辽宁省劳动模范”、2018年“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2018年“中国交建技术能手”、2019年大连市“大连工匠”、2019年“辽宁工匠”、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2022年“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

1995年夏天,陈兆海作为一名测量实习生,被分配到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带着几分稚气和期待他迈入了测量的大门,而这一干就是20多年。其间,陈兆海参与建设了诸多重点工程,从我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我国首座航母船坞——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工程,到国内最长船坞——中远大连造船项目1号船坞工程,再到我国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以及目前在建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一项项工程的背后,都见证着他精益求精的匠心。

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

水砣——打磨心中的那杆秤

“干工程测量就一个要求,精!”这个皮肤黝黑,有着温和谈吐的人正是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首席技能专家陈兆海。2020年,陈兆海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面对荣誉,陈兆海有些腼腆,但说起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却滔滔不绝起来。

2004年,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进入大干阶段,陈兆海所在的测量团队肩负起基床抛石检验的重任,检验要求标高精度20厘米。“这看似很短的一尺距离,却深藏着极大的挑战。”陈兆海坦言。工程所处地区海况十分恶劣,水深30米,流速1米/秒,全站仪这些高端仪器无法适用于这种水深流急的外海施工,既要满足水下抛石的精度,又要达到施工进度的目标,这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实现。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兆海突然想起了一个老法子——“打水砣”。简单来说,这种方法就是测定水底点至水面的高度,但受水流、水深及尺身型变等因素影响,测深读数时间必须在水砣触及海底的2~3秒完成,最佳读数时间不足1秒,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

大连星海湾大桥工程

向来追求高精度的陈兆海决定亲自挑战。那段时间,陈兆海常常是一连几天吃住在海上,15多千克的“铁疙瘩”,每天要扔成百上千次。一连几个月,陈兆海几乎把工闲时间全部拿来练习眼力和反应速度,硬是把一整套快速读数方法练成了条件反射。300多米的码头,一年的校验时长,不服输的陈兆海一举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厘米级的奇迹。就这样,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为水下基础施工提供了准确的测量数据,保证了沉箱安装工作的高效推进。

传承——打造测量团队的生命力

2007年,陈兆海作为测量班长投身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工程建设当中。该工程采用湿法施工工艺,水下基础整平标高精度要求达到2厘米。面对巨大的履约压力和不断攀升的物资成本,陈兆海决定采用当时比较高端的设备——全站仪。然而,在测量过后,显示屏上的数据并未让大家感到一丝兴奋,受海上折光等因素影响,标高精度只能达到5厘米。“这么高端的设备都无法达到要求,我们该怎么办?”测量团队犯了难。有着多年测量经验的陈兆海并没有因此退缩,把事做细、做精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全站仪不行,陈兆海又提出了GPS技术,但咨询过老师后,这一方案也被一票否决。“新设备用不了,那就试试水准仪这个老办法。”为了快速找到突破口,他再次大胆地突破设想,将过去陆地测量的理论应用到了水下。

大船重工香炉礁船坞工程——“辽宁号”航空母舰的摇篮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新麻烦又接踵而至。当时测量班人员大多为“半路出家”,对测量工作都是边摸索边成长,连一个成手的辅助员都没有。就在陈兆海一筹莫展的时候,测量班里的行家柳师傅自告奋勇。翌日,海上风平浪静,人员、设备、船机全部就位,凭借着10多年的测量经验,陈兆海瞬间读数、一次搞定。“精度2厘米,达标!”掩饰不住的喜悦在他黝黑的脸上绽放开来。据悉,该工程提前4个月完工,也成功地实现了扭亏为赢。

技改——冲击国际最高精准

“南有港珠澳,北有大连湾。我们的测量工作精度就是要对标港珠澳大桥,实现标高精度5厘米以内。”目前正在参与建设大连湾海底隧道的陈兆海如是说。和港珠澳大桥不同的是,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国在严寒海域建设的首条沉管隧道,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理论学习成了陈兆海的首要任务。随着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基础抓泥、基床整平等施工的陆续启动,陈兆海从零做起、主动出击。他一方面,向专家教授等诸多测绘领域的知名学者学习取经;另一方面,将专家的指导意见与现场施工实践有机结合,成功引进多波束测深系统。同时,陈兆海联合公司技术中心共同攻坚,围绕“多波束测深系统扫测代替传统水工隐蔽工程验收方式”课题,不断地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考察,从前期的扎实调研到过程中的多波束测量误差源分析与量化评估、外业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再到如今的厘米级精度多波束测量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构建、测量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陈兆海一行人距离更高的精度越来越近!

“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天的每一项任务,相信平凡的工作也能创造辉煌。”一如陈兆海所说,他正用“精益求精”诠释着对测量工作的执着与热爱,用拼搏奋斗缔造着平凡人生中的非凡。 pFkrLOMTcbo0cT+vdSKMZubK/kl4lpCa+i0DEA3Fe2pjJG1Bdvmlo0jpnU0i9e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