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服务业态创新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服务业态的创新与变革,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服务产品具有可贸易性,新型服务业态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新引擎、利润的新源泉和产业升级的新动力。

利润增长的源泉

互联网信息技术加速了商品、资金、技术、知识和信息等要素在全球快速流动,为金融、零售、物流、研发、设计、营销和创意等服务企业在全球拓展业务、重构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和进行规模扩张提供了技术条件,使新业态呈现出全球化、高增长的态势。

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业低迷的形势下,新业态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源泉,并在短时期内涌现出众多跨国企业。2013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总支出为1684.9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7.9%。据预测,未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将保持30%~40%的增长率,到2020年IT外包将达到1.5万亿~1.6万亿美元,离岸市场将超过5000亿美元的规模。全球广告业在传统媒体增速下降的情况下,新媒体广告增长强劲。2012年,全球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64.3亿美元,其中美国达到22.9亿美元,增长96.6%,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网络零售出现了亚马逊、淘宝、京东商城、凡客和苏宁易购等一批高成长性的电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成为我国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2013年实现交易额1.542万亿美元。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超过5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201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交易总额3万亿元左右,其中跨境零售约3000亿元。以支付宝、PayPal和“阿里小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高速成长,我国P2P网络贷款规模从2009年的1.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20亿元,增长了近千倍,贷款平台超过350家。到2020年,我国物流业将全面网络化,网络物流服务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

传统产业升级的动力

传统服务业、制造业通过与新业态融合,提升了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传统服务业利用网络扩大经营规模,目前网络零售逐步成为主要的销售方式,跨境电商使零售网络扩展至全世界;餐饮、娱乐业依托互联网促销;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降低了游客搜寻成本;传统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推广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业务,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平台,目前第三方支付占全球互联网金融的76.3%。

随着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日益密集,跨境网络物流将包装、运输、存储、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传统物流的基本功能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有效地解决时间长、购物体验差等问题,提高了物流经营效率和国际化水平。许多厂商通过互联网进行个性化定制、软性制造、网络销售而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企业。

推动创新的加速器

新业态在传统产业中广泛使用,推动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生态,在移动终端和网络平台下,各种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目前P2P网络贷款已经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手段。众筹在批发零售、金融、科研、娱乐、教育和创意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世界银行预测,到2025年全球众筹规模将达3000亿美元,其中我国为50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有3.44亿个家庭可以对社区商务进行小规模的众筹投资。云计算、大数据正在引领未来服务外包产业向高端化、创新化、知识密集化发展,尤其是第三平台技术、云端交付模式将得到广泛应用。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到2020年全球ICT(信息通信技术)市场40%的份额是由第三平台带来的,全球近50%的公司将把100%的内部应用和基础设施业务转移到云计算环境中。在新技术体系中将涉及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外包业务,并涵盖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研发、设计、娱乐和医疗等高端服务领域。此外,以个体为单位参与全球创新的“众包”模式快速发展。众包服务将不断扩展到信息技术、研发设计、文化娱乐和教育等领域。

推动全球价值链提升

随着企业从微笑曲线的最底部生产加工迈向高附加值服务,通过重构价值链、变革产业组织方式,形成了上下游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促进了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和价值链的重构。尤其是众包模式的产生将加速产业链细分和扩展,推动服务向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随着制造服务化趋势增强,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采用外包生产、服务或制造与服务捆绑等新商业模式向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形成制造服务一体化、外包化、捆绑化,不断延伸生产链和价值链,并将主业集中在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和售后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加大服务投入,使专业服务机构嵌入制造企业产业链,由此促进了这些高端服务业扩张。

此外,智能化制造将促进信息服务、创新设计的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特点是产品“个性”化、“软性”化,企业按照用户的意见进行设计,并在售后通过客户信息反馈改进设计。这些环节都涉及对信息数据收集、统计、整理、分析的工作,使大数据、云计算得到广泛应用,传统工业设计由此将向具有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和共创分享的创新设计发展。

加速产业融合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业态将加速产业融合、业态融合和商业模式融合,即制造业与服务业、服务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传统业态与新型业态加速融合,传统商业模式与新兴商业模式加速融合,共同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现代化。

一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产生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云制造等新业态。AndyNeely对全球1.3万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的企业占制造企业总数的58%,芬兰、马来西亚、荷兰与比利时分别是51%、45%、40%与37%。美国政府扶持重点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化制造,其中3D打印是第一个得到政府扶持的产业。二是服务业内部各种业态加速融合。三是第三方平台技术加快全球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创造平台经济。依托ICT技术平台,全球产业将从单一服务业态、产品形态发展为硬件、软件、数据和服务等产业链整合形态。到2025年,ICT技术平台将应用于全球近一半的经济产出中,制造业年生产率将提高1~1.5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企业以ICT技术为依托实现业务模式转型。

促进消费革命

新型服务业态具有全球覆盖、信息透明、渗透力强及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征,正在创造绿色低碳、资源共享和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推动新一轮消费革命。如互联网金融客户可直接查询交流、随时随地享受服务,且信息透明增强了互信,许多小企业、个人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成功筹到资金。互联网理财产品由于能够有效集聚个人用户的零散资金,并保证高收益回报,成为新兴财富管理方式。2014年,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规模已达到6383万人,网购以其便利化、全球化的优势成为大众消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4年“双11”活动共有217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淘宝网上实现商品交易。 4ZK919Dgko6A/T90Fv36KSIz8R9Z8C64LhlY8X4C+9HPWzUMMvpyefjQv1vgthR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