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晓红研究员长期从事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近20年的辛勤耕耘,成果颇丰,尤其是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领域具有影响力。她的研究始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立足全球视野,着眼国情实际,服务国家战略,把握前沿问题,体现了一个智库学者的责任使命和担当。这本专著共收录了作者发表的30余篇论文,其中涉及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等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领域和问题,视野宽广、内容丰富,体现了作者长期以来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探索、规律认识、实践总结和建言献策。作者把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严谨规范的学风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对外开放的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政策制定、企业实践都具有积极参考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鲜明特点。

第一,注重理论创新和前沿问题探索。理论创新来自对新经济活动的敏锐洞察力和对实践的总结升华。作者是国内较早对服务外包这一新业态进行研究并有所建树的学者,她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生事物,并立足国际视野、运用科学调查研究方法,挖掘其经济理论含义,从而形成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创新成果。如,《全球经济治理视野的服务外包产业转型》一文提出,服务外包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使服务消费与生产在地理空间上分离并产生跨境流动,使服务产品变得可储存、可传输、可贸易,由此加速了服务在全球范围流动,提高了各国服务贸易参与度和服务贸易效率,丰富了服务贸易多样性。服务外包加速全球价值链分解、重构与优化,促进产业生态链体系形成,优化全球创新链,推动创新全球化,推动后发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跨越发展。在《全球服务业离岸外包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政策选择》中提出,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有利于创新利用外资模式、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质量,促进服务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中国承接国际设计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一文,作者通过对80家设计公司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获得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如,本土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大、服务制造业能力增强、学习掌握新知识速度加快、设计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开拓国际市场速度加快、创建品牌速度加快等。这些研究从理论层面揭示了服务外包这一新兴业态的重要地位,对于我国制定服务外包的产业促进政策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

第二,注重问题导向和建言献策。观大事、谋大局,把国家发展大局与学术理论研究紧密结合;敢于直面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央决策、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这是一个智库学者的神圣职责。作者注重从国家战略出发研究开放型经济,把对外开放与国内的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自主创新紧密结合,把外循环与内循环紧密结合,从而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观点。如,在《加强和改善利用外资的宏观调控》中提出,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空洞化成为我国制造业的“软肋”,将随着制造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消失导致外资向更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关于跨国公司制造业转移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出,我国利用外资应立足引进技术,遏止制造业技术源泉“空洞化”,立足本土企业成长,避免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车间”;立足民族品牌的发展,而不仅仅满足于“贴牌”生产;注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满足于GDP增长。在《关于优化我国外资结构的思考与建议》中提出,要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均衡发展、国内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提高为目标推动外资结构优化。在《我国产业开放战略的转变与深化》中提出,我国通过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向制造业大国转变,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先进制造业升级明显加快,为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入WTO,通过开放服务业提升了服务业结构,尤其是催生了一批以软件、研发设计、金融保险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成长。我国应着力加强服务业开放、提高制造业开放质量、加快农业开放,利用制造业开放所形成的规模、产业链完备等有利条件吸引服务业跨国直接投资,形成产业全面开放、互动发展的格局。这些观点对于我国调整和优化利用外资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注重前瞻性思考。作者在研究中运用大量的文献、数据、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许多结论和建议颇具前瞻性和预判性。如,在《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及其应对策略》中,针对我国贸易摩擦特点提出了加快外贸战略调整的思路:变“出口主导”为“进出口并重”,“外部市场主导”为“内外市场并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协调发展;建立企业、政府、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贸易摩擦解决系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出口产品层次和国际竞争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提高与国际接轨的广度和深度。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建立应对贸易摩擦机制具有指导意义。又如,《金融危机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及趋势研究》提出,全球FDI增速呈现波浪式曲折前行的总体态势,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增长,以高科技、节能环保为核心的新兴制造业成为投资热点,全球FDI力量对比“东升西降”,新一轮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由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双轮驱动,全球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FDI加速流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提出,以“一带一路”为引领拓展对外直接投资空间,构建我国主导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价值链体系,推动制造业投资构建全球生产网络体系,推动服务业投资构建全球营销网络体系和研发创新体系,积极挖掘农业投资潜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的跨国企业,大力推动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加快海外投资平台和投资服务援助体系建设。这些观点,对于促进我国对外投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作者在研究中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善于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增强了研究和对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服务决策的质量。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名学者,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把学术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在一起,牢记初心使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理论之树才会枝繁叶茂。理论源于实践,也只有植根于实践,才能开出鲜艳、富有生命力的花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我们不负时代的重托,扎根实践的沃土,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gETc50dfjRKSl+PqUwNv9dqMKDs/bCSmHt2WqA+zvT4SRhy9ID0LAsfH1vI0Dx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