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坚持开放经济下的自主创新战略

回顾我国20多年来走过的引进之路,不容否认,通过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大量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催生了一批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乏清晰的自主创新战略思路,引进技术多而消化吸收能力差,是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由于仅仅满足于贴牌生产,企业过度依赖外资,丧失了学习能力。二是由于忽视自主开发,导致核心关键技术空洞化,一些产业没有自立。三是由于缺乏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资金和环境,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坚持开放经济下的自主创新战略,努力提高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切实把引进外资的战略目标转移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轨道上来,是“十一五”期间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第一,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资上。一些观点认为,外资进入我国抢占了大量市场,却没有带来先进技术,而且造成了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空洞化问题。应该看到,盈利是跨国公司的天性,而核心关键技术则是其获得垄断利润的源泉。因此,为了赢得在东道国市场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往往会向东道国转移相对先进的技术,却不可能转移核心关键技术。因此,核心关键技术只能通过自主开发获得。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业都是从引进外国技术开始的,但始终把引进建立在自主开发的前提下,而不是仅仅依赖外资。

第二,注重自主创新的内生性,强化企业的学习能力。技术可以引进,而技术能力的获得是不能引进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有效性取决于接受方的学习努力程度,企业的学习能力越强,吸收外部技术知识的能力越强,对接受先进技术的转移就越有效,从而也就获得了自主开发的能力。韩国现代集团1967年开始组装福特汽车,1973年将目标转为发展本国设计的汽车,他们派出工程师到5个国家的26个企业进行技术学习,终于在1975年开发出第一款国产车。我国自主开发能力强的企业也都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海尔集团于1984年开始引进德国技术,产品为琴岛利勃海尔,多年来,海尔从来没有放弃过自主开发。截至2004年,海尔累计参与86项国家标准、2项国际标准的制订,申请专利5469项,是国内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之一。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自主创新使海尔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企业。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2005年荣登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的世界品牌100强第89位。舶来了种子,却植入了自己的基因,通过消化吸收,海尔实现了第一台引进,第二台国产,第三台出口,第四台当地化生产的目标。而我国某些大型汽车企业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三、第四位水平,但仍然没有形成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许多主流汽车厂商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年限都在25~30年,上一轮合资的期限还没到,就在千方百计地寻找下一轮的合资伙伴,如果长此以往地严重依赖,离开跨国公司就寸步难行,我国企业只能陷入引进、依赖、再引进、再依赖的被动局面。

第三,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国经验表明,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初期,政府通过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可以迅速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实现产业的起飞。在日本、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政府都制订相应的实施国产化计划以及各种鼓励的配套政策,正是通过政府这双有力的手把这些幼稚产业推向世界,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印度政府为了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对软件企业实行10年免征所得税的扶持,在软件园用地、通信网络建设等方面均给予特殊优惠,因此,班加罗尔工业园每周就能吸引3家左右外资企业。此外,政府优先采购国产设备,建立企业风险投资体系,加强服务职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都是强有力的支持手段。

第四,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龙头作用,打造技术集群优势。以科技园区为依托形成的集群优势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高科技园区普遍具有科研院所聚集、交流便利、服务配套、政策优惠等环境优势,这些优势不断吸引企业聚集,而企业则依托园区优势不断焕发创新活力,形成巨大的创新源。美国硅谷工业园以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为依托,美国最大的100家技术公司有1/3聚集于此,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4在硅谷工作。英国剑桥工业园以剑桥大学为依托,2000年聚集了1200家高技术公司,年贸易额达40亿英镑。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截至2001年有高科技企业4500家,其中外资企业1000家,使得班加罗尔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第十大硅谷。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个,经过多年的政策支持和探索,这些园区许多已经形成了技术聚集效应。如中关村聚集了万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一项样本调查,这里能够从事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的企业之和占到了85.7%,而通过引进外资或设备来完成研发的企业仅占14%,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并逐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因此,进一步改善这些园区的环境,加速建设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回流。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人才自主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人们通常认为,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三资企业为当地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但是,这种效应只有人才向本土企业回流才能得到实现。而吸引创新人才需要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如果内资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大量的创新人才仍然会滞留在外资企业,甚至长期出现国有企业为三资企业培养人才的状况,这种人才溢出效应就无法实现,反而出现恶性循环。此外,要立足自己培养。许多跨国公司都创办了自己的大学,这些大学不仅对企业员工进行了知识训练,而且灌输了企业文化理念,使每一个职工都能成为企业的创新源。目前,我国海尔、吉利等企业也都成立了自己的大学,这为企业创新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六,加强企业技术战略联盟,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随着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创新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尖端项目的开发往往耗资巨大,需要几个企业甚至几个国家一同承担,因此,企业技术联盟形式成为创新开发的重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跨国技术联盟有2632个,进入90年代以后,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汽车制造等领域更为广泛地采用这种方式。如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的技术战略联盟,摩托罗拉与索尼、三菱公司和加拿大贝尔公司共同开发芯片。1989—1996年的欧盟芯片开发计划有来自14个国家的150个企业参与。1996年,全球大约有1000个项目是与德国、美国、日本、东欧及我国的高校合作的。因此,在开放经济下,自主开发不等于独往独来,更不等于闭门单干,要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尤其要加强与国际的合作。在对中关村企业的调查中,将产、学、研合作列为第一因素的仅占3.2%,这说明我国企业的合作研发意识还远远不够。

第七,加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直接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并购当地企业,雇用当地技术人才,能够迅速直接地获取先进技术向母国扩散。日本佳能公司为了获取先进信息开发技术,曾在欧美设立了6个研发中心。我国首钢曾收购美国麦斯塔70%的股份,从而获得了美国先进的轧钢技术。联想公司通过并购IBM也成功地获得了世界最先进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技术,获得了系统的架构设计能力以及软件、硬件研发技术和优秀的项目管理能力。2000年外国企业在美国的研发投资为261亿美元,占当年美国企业研发支出总额的13%。因此,加强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设计中心,也是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开发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八,利用竞争机制促使跨国公司以技术换市场。在外资汽车刚刚进入我国时,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德国大众与上海汽车公司合资成立的上海大众公司,长达16年的主导产品一直是刚刚成立时推出的第一代桑塔纳,而且这个已于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淘汰的产品在我国市场价格却一直处于高位。加入WTO后,大量的外资汽车厂商进入我国市场。为了在我国市场站稳脚跟,跨国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降低产品价格。2002年,我国共有40多个品牌200多种轿车产品,其中新引进车型占了轿车市场的60%。毫无疑问,竞争机制促进了外资先进技术的转移。目前,世界500强已经有400多家在我国进行投资,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世界优强跨国公司的不断进入,以技术换市场应成为今后利用外资技术战略调整的政策取向。 C0IuJVf8rWV+r8dSmAz4+ni0XEFKnh96jbDmpiyIlWjxLidYIAPjikkgrzEn9u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