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农户是本书关注的基本单元。农户的概念本身比较明确,是农村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农民生产、生活、交往的基本单元(翁桢林,2008)。农户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单位,尽管农业经营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新型农户不断涌现,但是中国农业还未发展到必须更换经营主体的时候(陈锡文,2011)。黄宗智(2010)认为即便在未来,小规模的家庭农场也会长期延续下去,这既是出于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也是出于小规模农业在种植和养殖方面的多重优越性。

本书所研究的农户是指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其生产行为符合如下两个假说:①农户是“理性经济人”,即能在特定的制度环境、资源约束环境下做出最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②农户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己承担市场风险,从资源利用上看农户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

2.1.2 农户技术选择

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是指农户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改变传统的技术、习惯以及思维方法,采用新技术、新技能、新方法、新观点的决策和行为。根据Hayami和Ruttan(1971)的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农户做出技术选择的动机来自要素价格差异,农户倾向于选择节约稀缺要素的生产技术,以获得要素投入、边际收入的最大化。在传统农业经济研究中,农业生产最为核心的两类要素就是土地和劳动力,农户技术选择的目的要么是节约劳动力,要么是节约土地,较少将其他自然资源或环境损害纳入生产要素的范围。

一般来说,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多样性,即农户面对的农业技术种类众多,既可以按照一揽子的方式综合采用,也可以独立地采用个别农业技术;二是动态性,体现出不同农户对新技术的学习和了解过程以及不同农户对新技术采用中的各种限制问题的克服;三是风险性,农户选择新技术在可能得到收益的同时,也必然面对各种风险,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使得农户不仅要面对不利的自然条件,还要面对各种社会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四是周期性,即农户采用技术从接受、成长到成熟,一直到放弃,然后再到采用更新技术的过程。

2.1.3 农业节水技术

发展节水型农业是21世纪我国从根本上摆脱水危机、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大多采用旧的灌溉方式,主要为漫灌和沟灌,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用水过程一般包括4个环节,即灌溉水源取水、水源至田间输水、田间灌溉和农作物吸收水分,各环节有不同的农业节水技术,如降雨径流集蓄、渠道防渗及管道输水、喷滴灌、秸秆覆盖等。广义的农业节水技术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气候自然条件,最大程度提高利用降水和灌溉水效率,获取最佳的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而采取的多种高效用水的灌溉方法、技术措施和制度的总称。狭义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减少在输水和配水过程中出现渗透蒸发损失和在田间灌水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使更多的灌溉水能达到田间地头的工程措施的总和。

本书所述的农业节水技术是狭义的节水灌溉技术,指区别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采用国内外的高、新节水技术,主要包括地面灌溉技术、地下灌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和设施化灌溉技术等。 Mfs3CErTFvFRYqYCz/rWdVh2LowMkoYQ8jXgMMKQ1sUrTC0vEyVvOA9bn5V3di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