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指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而且随着社会的进化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人地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对古代人地关系的认知中,中国有“天命论”“天人合一”“人定胜天”,西方有“神的干预”“上帝主宰一切”等人地相关思想。近代人地关系论最早起源于19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Ritter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理论,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Ratzel、Semple的环境决定论,Blache、Brunhes的或然论相继提出,进一步发展了人地相关思想。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适应论、生态调节论、文化决定论、环境感知论等反映人地关系视角的不同理论。国内地理学历来重视人地关系的研究,吴传钧(1991)创造性地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思想,陆大道和郭来喜(1998)认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20世纪末至今,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统一于人地协调发展论,并先后产生了人地系统优化论、人地关系辩证论、人地差异协同论、人地协调共生论、人地关系构型论、人地太极图论、人地关系分形论等新型人地关系理论(方创琳,2004),整个研究发展历程源自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升华,进一步推进了人地关系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和强度也不断加大,人口、生态、社会经济出现全球性失调现象,人地关系呈现负向反馈,如耕地数量质量双下降、生态环境退化、非农建设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冲突加剧、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之间的冲突加剧等,表现在国土空间上就形成了国土空间利用结构、国土空间景观格局、国土空间集约利用、国土功能空间格局等变化情况,能够直观地反映人地关系的变化。如何扭转人地关系的恶化趋势,保持人类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各要素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均衡,是当前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国土空间的语境下,人地关系中的“人”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上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地”指与人类活动联系紧密,在人的作用下逐渐改变且呈现出一定地域差异的国土空间。准确厘清国土空间利用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把握国土空间利用结构和功能变化规律,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城镇开发、生态保护功能之间协调发展,推进国土功能分区优化,引导人地关系实现正向反馈。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共同性、公平性、持续性为三大基本原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生存发展的需要为代价满足当代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当前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理论,涉及土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从国土空间中人与土地、自然的关系来看,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保持国土空间各要素平衡发展的纽带,强调了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及优化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无论是国土空间“双评价”还是功能分区优化,均需要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指导实践,化解在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好协调的矛盾。限制开发区下的农产品主产区是特殊的地理空间,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主导功能,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该区域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在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资源格局的前提下,对其国土空间进行功能评价,在保持粮食安全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保持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可持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现实意义。

2.2.3 国土空间规划理论

现代社会最早的空间规划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国家,如1922年英国当卡斯特矿区规划,1923年德国鲁尔工业区总体规划,1929年美国纽约城市区域规划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重建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土空间规划从单项要素规划转向综合开发治理阶段,如法国的国土整治计划、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德国的国土整治纲要等。70年代至今,资源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以协调为中心的空间规划成为主流。我国的空间规划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研究工业和产业布局的问题,改革开放后转向国土规划编制,90年代后开始了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

当前,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达到对国土空间有效管控、促进发展与保护相互平衡的目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国土空间,本质上是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的一种空间治理手段。它是以主体功能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实现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在市县精准落地。

吴次芳教授在第29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周上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绝不是简单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或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延伸,也不是简单的“多规合一”产物,而是“区域整体”的谋划,具有整体性、战略性和时空性的特点。从整体性上,根据次优理论,国土空间规划不能单独强调城市或乡村的重要性,也不能过分强调生态红线最优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最优或城镇开发边界最优,要以实际整体性效果为首要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规划策略和政策排序。从战略性上,国土空间规划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预判和前瞻,对规划地区全部国土空间要素的战略布局作出重要决策,应明确战略目标、战略区位、战略重点及战略利益。从时空性上,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对象格局和过程发生、时空分布、相互耦合等特性都要在特定的尺度序列上,同时,国土空间规划要从传统的空间规划走向时空间规划,关注时空间关联、资源、活动—移动系统、结构秩序、行为模式以及路径、活动密度和可达性等问题。

限制开发区下的农产品主产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下划分的一个功能区。在现行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指导下,对其进行国土空间功能评价及分区优化具有客观必然性,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标准以及技术指南也为县级国土空间功能评价及分区优化提供了方向指导。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贯彻落实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宽了地理学研究领域,促进了人类协调发展,对解决现实存在的规划矛盾、重塑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格局、实现高水平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

2.2.4 地域功能理论

地域功能是特定的地域单元在更大尺度地域空间内,在自然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或参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所赋予的作用或履行的职能(樊杰,2007),即在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主导功能,具有复杂性、分异性、动态性等特征(陈小良等,2013;张路路,2017)。地域功能组织的基本原理是,既要满足人类的生活生产功能和空间需求,又不能因破坏自然本底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最根本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通过识别不同单元的地域功能,协调和整合当前空间规划,建立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格局。

地域功能研究是一项应用型研究,依托于功能区建设,既为空间规划服务,也为空间管治提供依据。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是地域功能理论在国家规划层面上的全面应用。重视和强化粮食主产县典型区域的研究,以空间协调和整合为出发点,探索其地域功能的格局特征及演化机制等,支撑平原水乡地区功能区建设。在其基础上构建国土空间功能分类和评价体系,在指标选择、方法构建和综合集成时能充分体现该区域地域功能的特征,并且能遵照上级国家规划标准并与其他分类体系进行有效衔接,通过指标的取舍和参数阈值设置适用于同类型区域等,充分考虑成果的可应用性。

2.2.5 地域分异理论

地域分异理论最早提出于19世纪中期,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的整体性和分异性及其本质规律。从广义上来说,地域分异理论既涵盖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分异和垂直地带性分异等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又涵盖人口、文化等人文社会要素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能够直接影响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理论,也是研究农业生产—城市开发—生态保护三者协调发展背景下国土空间分区和开发利用策略的现实基础。其实质是对地域分异规律下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的探索,从而达到实现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平衡的目的。在进行县域国土空间功能分类时,要充分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研究区域的资源格局和地域环境特征,结合国土空间的多功能性,准确识别不同的国土空间类型。在对县域国土空间功能进行评价时,要综合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格局和社会经济格局情况,对其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并在作出评价后划分“同质区”和“异质区”,从而进行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地域分异规律能遵循区域的客观性,使研究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真实全面地反映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总而言之,地域分异规律对县域国土空间功能评价及分区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K0zNoX6ASWCWp1KQ6rIaVoPK7Eag+yegmhqEgYal0mgT2ppsvkKAeJrnf9uamW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