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概念内涵

2.1.1 国土空间

国土空间综合了两个概念:国土和空间(林坚、刘松雪和刘诗毅,2018;林坚等,2019)。国土(Territory)从广义上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部陆地、领海及大陆架,不仅包括地面和水面,还包括上空和地下;从狭义上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土地(胡序威,1982)。空间(Space)具有长宽高特征,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而不同的学科概念理解也各不相同。单从地理学角度来说,空间指地球及表面的一部分,即为地理空间,根据研究对象与目的分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景观和感知6种类型,具有要素属性、尺度属性、主体属性、过程属性以及结构属性5种属性(胡长慧,2019)。《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中明确提出国土空间(Territorial Space)是国家主权及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强调了国土的区域属性。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推出了开发、整治、保护三位一体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强调对国土资源保护的落实。

当前,对国土空间内涵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肖金成和刘保奎(2013)认为,国土空间是“区域”在国家尺度上的叫法,又相比于一般区域呈现出更强的行政属性并需要中央政府辅助管制,具有基本的自然地理属性、一定的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马海涛(2015)认为,国土空间既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种主题要素构成的复杂空间,又是一个具有主体功能的功能空间,同时是以不同存在模式共同组成的有机空间,更是一个宝贵的有限空间。林坚、刘松雪和刘诗毅(2018)认为,对国土空间的认知可分为区域型国土空间和要素型国土空间,区域型国土空间强调综合性,划分类型以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四类政策区划为代表;要素型国土空间强调用途或管理的限制性,又细分为用途类和管制类要素空间,用途类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等非建设用地和城市、乡村建设用地,管制类划分为城市开发边界等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非建设用地。刘效龙(2019)认为,国土空间越来越多地考虑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提出国土空间兼具载体、资源和生态三种属性。曹宇、王嘉怡和李国煜(2019)指出国土空间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复杂的地理空间,强调各类国土要素聚集于不同空间尺度性的综合地理单元之上,同时注重各要素在空间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的流通,并在特定的空间尺度范围内体现出空间异质性及特定功能。孟宝、邓伟和彭立(2019)认为,国土空间是政治范畴下的概念,本质上以土地为实体,以地域、区域为表现形式,且其社会属性和社会服务属性更为显著。郝庆等(2021)认为,国土空间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人地耦合系统,是自然地理演化过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综合体,具有时空尺度嵌套性。

当前,由于制订部门、划分层次、分类依据、分类重点和体系结构的差异,国土空间分类标准尚未统一,主要分为主体功能区划体系、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城乡规划体系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体系4大国土空间分类体系(黄金川、林浩曦和漆潇潇,2017;孔江伟、曾坚和高梦溪,2019;贾克敬等,2020)。例如,按照提供产品类别的不同可划分为城市、农业、生态和其他空间;按照主题要素的不同可划分为土地、水、矿产、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空间;按照认知角度的不同可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区域性国土空间和要素型国土空间;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划分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生空间是当前对国土空间功能划分普遍得到认可的分类体系,既有对空间规模的认识,又包含对空间对象属性的认识。袁国华、郑娟尔和周伟(2016)在考虑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城镇化进程和发展潜力划分县级行政区单元,分为城市化地区、城镇化地区、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矿业经济区和海洋经济区。

本研究所提到的国土空间指陆域地表国土空间,是由自然—社会多种要素构成的,能够衔接土地利用和土地功能分类体系,具有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开发功能指向的复杂功能空间。

2.1.2 国土空间“双评价”

国土空间“双评价”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二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串联递进的关系,是在确定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在主体功能区研究中首次提出并得以应用,通过综合分析自然本底条件和区域空间结构关系,科学评估区域对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为主题功能区划及战略制定提供有力支撑(周道静等,2020)。近年来,我国关于“双评价”的主要技术规程从2015年的《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技术规范与编制导则(试行)》 ,到2016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 及《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试行)》 ,到2017年的《省级国土规划编制要点》 ,再到2020年1月颁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 ,在内容和方法指标上不断更新改良,与时俱进(蒋国翔、王金辉和罗彦,2020;张茂省等,2020)。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指出,规划编制前应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2018年4月,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会议 上明确了“双评价”在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中的基础性作用。2019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奠定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支撑地位。随着2020年1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的颁布 ,“双评价”在国土空间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基于特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保护目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合理规模 。“承载力”最早从力学概念引入生态学范畴,用以表征特定生态环境下承载的物种最大数量。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危害且具备良好自然演化的前提下,一定范围内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规模(袁国华等,2016)。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关注重心转移到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上面,先后经历了生物种群存活数量土地、水等单要素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阶段,体现了多要素综合集成原则,更加科学全面。从本质上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系统向人类社会提供了供给、调节和文化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人类社会向自然系统施加了资源能源、污染废弃物排放、游憩审美需求等压力。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指在维系生态健康和国土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等要素条件,在国土空间上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最早产生于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随着20世纪80年代国土整治的热潮,研究重心从农用地转移到非农用地。然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其内涵也从针对城镇建设的单一功能导向深化到包括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多功能导向,涉及要素也趋向多元化,评价体现了多功能综合集成原则,更加科学全面。

2.1.3 国土空间功能

国土空间功能是指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区域在更大范围的国土空间内,通过发挥自身潜能及其与其他系统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对自然或人类社会有益作用的特性和能力(念沛豪等,2014a,2014b),是由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本底功能与人类活动需求功能复合而成(陶岸君和王兴平,2016a,2016b)。国土空间功能包括“态”和“势”两个基本属性,“态”是功能所展现的状态,是“势”发展变化的基础,“势”是功能变化的趋势,是促使“态”转化的能力(刘玉、刘彦随和郭丽英,2011)。

国土空间功能有强弱主次之分,所以存在多重功能和功能叠加的现象,本质上是人地关系的体现,国土空间功能的研究重心在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国土空间多功能的探索上面。现阶段,在尺度效应的作用下,关于国土空间功能的划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是由于不同资源配置的空间范围和发展导向差异,而最终的落脚点均在有利于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和正效应递增性上(孟宝、邓伟和彭立,2019),例如,基于我国国情实际的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

2.1.4 国土空间分区

国土空间分区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分区形式,是指在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种要素的基础上,将具有不同功能和特性的空间要素统筹协调,以地域分异规律为原则,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区域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的多要素空间。国土空间分区通常与国土空间规划联系紧密。传统的国土空间分区满足不了当前对国土空间管制的需求,因此国土空间分区的发展阶段也从单一区划过渡到综合区划,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调控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出现土地利用分区、城镇体系、主体功能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等分区形式,呈现出从理论到决策、从单要素到多要素、由一般定量向综合集成转变的特点。由此可见,整合国土资源多要素的国土空间综合分区成为主要发展趋势(金贵等,2013)。

从本质上说,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统筹考虑了各地区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其分区结果既涵盖了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又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国土空间的影响,还可以反映出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短板,从而为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进行空间管制、整合资源提供支撑,使得不同区域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重塑良好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提高地域系统效益。从意义上来说,国土空间分区既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支撑,也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1.5 国土空间优化

国土空间优化本质上是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过程,是指利用一定的手段,在时间和空间尺度对区域内的土地结构、利用方式、分区进行空间组织优化的过程,包含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内涵(莫维燊,2019)。主要是通过主体之间活动以及土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序流动,来建构社会经济生态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从而优化地域空间结构,提升地域空间功能(彭慧和郑琰琳,2019)。从政府角度来说,需要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的空间规划体系。从研究角度来说,通常采用数学规划模型、GIS、智能优化算法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的差异,挖掘土地利用背后的不合理作用机制,明确土地利用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利用规模及强度,从而实现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优化。总而言之,国土空间优化路径应基于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驱动因素等进行区别对待和分类指导,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IT+xraIkM7JZO6gXuosokciZtaDgKr7/GQdnEmamTxetUQNDzYisVC67POaiRCj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